分析化学作业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13 13: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析化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

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分析化学

精密度 准确度 误差 偏差 有效数字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平均偏差

10、 标准偏差 二、填空

1、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误差。

2、按照“四舍五入取舍”的数字修约规则,将数据7.3967和0.2968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和______。

3、用天平称得某物质量为0.3417g,而它的真实值为0.3418g,测定的绝对误差

是_______,它的相对误差是_______。

4、系统误差通常包括______误差、______误差、______误差和_____误差。

5、下列分析算式计算结果,应取______位有效数字。

0.312?48.12??21.25?16.10?0.2845?1000

6、系统误差的特点是_________控制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______,它决定

了测量结果的________。、标准偏差亦称为均方误差,其表达式是_______。 7、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_________,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相对平均偏差表

达式为____________。

8、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_________误差。

9、下列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是:0.0203_____位,1.0820___位。

10、若测定值为58.90,真实值为59.00,则绝对误差_______,相对误差_______。 11、相对误差是指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乘以100%所得的相对值。 12、系统误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偶然误差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经二次分析得某物质含量为24.87%和24.93%,而某物质的实际含量为

25.05%,其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是______________,相对误差是______。

9.25?0.2133414、由计算器算得分析计算式1.200?100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_________。

的结果为0.0164449,按有效数字

15、有一组数据,其相对误差为+1.75%, +1.2%, +0.0%, +0.11%,+2.3%表明实

验过程存在着一定的__________误差。

16、称量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所引起的误差属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若天平称量时的标准偏差S=0.12mg,则称量试样时的标准偏差Sm=_____。 18、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几次测定所得结果__________的

程度,也就是几次测定结果________的好坏。

19、有两组数据,它们的相对误差甲为 +0.5%, +1.3%, +1.5%, +2.15%,

+3.5%, +0.7%。 乙为:+1.0%, -1.3%, +1.5%, -2.1%, -3.5%, +4.05%。可以看出,较理想的组是____组,它们属于____________误差。 20、准确度表示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相接近的程度。而精密度表示

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相接近的程度。 21、5000和0.00058是______和________位有效数字。 22、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表示了数据的_________程度。 23、通常把测定试样的物质组成叫做____________。

24、分析化学是由定性分析和_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5、滴定分析法又称_______法,是定量分析方法之一。系统误差的特点是_____

控制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____。

26、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安放精度仪器的房间要做好防震、防尘、防腐蚀工作,保证符合精密仪器

的要求,以确保精密仪器的_____和_______。

28、消除系统误差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旋。

29、下面两个数:log37.82和PH值6.29的有效数字分别为______位和______

位。

30、系统误差的特点是_____控制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____。 三、选择

1、对测定数据进行取舍检验时,须选取一定的置信概率,置信概率越大,对试

验要求越______。

A.严 B.宽 C.没影响 D.无法判断

2、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是________。

A.准确高,精密度一定好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准确度差,精密度一定不好 D.精密度差,准确度也不好 3、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误差________。

A.越小越好 B.等于零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 等于1 4、含锌量为1.20% 的样品几次分析结果为:1.23%.1.30%.1.18%,可从这些结果

中看出________。

A.精密度好,准确度好 B.精密度不好,准确度也不好 C.精密度好,准确度不好 D.精密度不好,准确度好

5、下述问题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_____,属于偶然误差的是_____,属于过失

误差的是_____。

A.砝码被腐蚀 B.天平零点有变动 C.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D.滴定管未

校准

6、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

般至少称取试样的质量为( )。

A.0.1g B. 0.2g C.0.3g D. 2g

7、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0) 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

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

A.12 B.12.0 C.12.00 D.12.004

8、下列数据中______是两位有效数据。

A.1.5000 B.0.0058 C.0.2000 D.0.1200

9、用求和法检验下列五组试样全分析结果,哪组检查结果是合格的?_______。

A.a=82.37% B=11.42% C=1.80% D=3.88% B.a=57.18% b=21.52% c=10.09% d=10.88% C.a=51.91% b=3.59% c=18.10% d=14.96% D.a=60.71% b=25.41% c=10.37% d=3.47%

10、某人根据置信度为准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T报告,合理的是

________。

A.(25.48 ± 0.1)% B.(25.48 ± 0.13)% C.(25.48 ± 0.135)% D.(25.48 ±0.1348)% 11、下列正确的叙述______。

A. 平均偏差是表示一组测量数据的精密度

B.算术平均偏差又称相对平均偏差

n?n?1xn?xnC.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 d=

d

D.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是x?100%

12、某化验员检验某产品,重复测定三次,结果极接近,问可得出结论是______。 A. 系统误差低 B. 偶然误差低 C. 所用试剂很纯 D. 平均值

是准确的

13、空白试验是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所使用的测定方法,以同样的条件、

同样试剂进行,主要检查试剂、蒸馏水及器皿的杂质引入的______误差。

A. 随机 B. 系统 C. 过失 D.偶然

14、实验室湿度偏高,使测定结果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是______。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无法确定

15、下列因素引起的误差______是偶然误差。

A.样品在重量中吸湿 B.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C.砝码被腐蚀 D.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四、判断

1、称量时,砝码被腐蚀引起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2、精密度的好坏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 3、分析误差越小,分析结果越准确。 4、增加测定次数可减少系统误差。 5、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6、空白试验是以溶剂代表试液在相同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 7、分析化验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与仪器实测精密度无关。

8、仪器和试剂引起的分析误差属于由某些恒定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9、一个数据的精度好,说明此测量值的随机误差小。

10、增加测量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所以在分析测量时,

测量的次数越多越好。

11、各测定值彼此之间相符的程度就是准确度。 12、标准偏差能较好地反映测定数据的精密度。

13、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恒定的,是可以控制的;偶然误差的特点是不恒定的,从

而也是不易控制的。

14、仪器、方法、试剂,以及分析者掌握操作条件不好造成的误差,其表现为偶

然性,所以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固定。

15、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可定义为测量值与公认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16、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其余均为可靠数字,这种有意义的取位数字,称为有

效数字。

17、定量分析中作空白试验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对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18、精密度是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

19、记录测量数据时,绝不要因为后位数字是零而随意舍去。

20、有效数字不仅表明数字的大小,同时还反应测量的准确度。记录测量数 五、简答

1、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

2、为什么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较能代表数据的精密度? 3、什么叫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误差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5、误差的减免方法? 6、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 7、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 8、数字的修约规则? 9、分析化学的分类? 10、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六、计算

1、用沉淀法测纯NaCl中氯的百分含量,测得下列结果:59.82、60.06、60.46、

59.86、60.42,计算平均结果及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Cl:35.45,Na:22.99)

2、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运算

1.20 3(112-1.240) ―――――――――――=? 5.4375 3、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运算 0.0121325.6431.05782=?

4、 如果分析结果要求达到1%的准确度,问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

升?

5、某化验员从以下各称量样品中测得铜的百分含量为: 样品质量:0.5732 0.5168 0.6425 0.4235 Cu%:21.64 21.62 21.66 21.58

若已知准确的含量21.42%,试计算该测定结果的决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6、有一铜矿试样,经三次测定,铜含量为24.87%,24.93%和24.69%,而铜的实际含量为25.05%。求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7、测定某试样铁含量,五次测定的结果为:34.66%、34.68%、34.61%、34.57%,试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 8、某试样由甲乙两人进行分析,其测得结果是:

甲:40.15% 40.14% 40.16% 40.15% 乙:40.20% 40.11% 40.12% 40.18%

计算二人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并说明哪一位分析结果较可靠。 9、某矿石中磷的测定结果为:0.057%、0.056%、0.055%、0.058%、0.057%,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10、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如果滴定时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ml,相

对误差是多少?如果滴定时,用标准滴定溶液25.00ml,相对误差又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化学计量点:

2.终点误差: 3.基准物质: 4.标准溶液: 5.物质的量: 6.滴定度: 7.物质的量浓度: 8.滴定分析法: 9.滴定剂: 10.返滴定法: 二、填空

1、20℃时,将12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的百分浓度是______。 2、物质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

3、基准物质的试剂是用来直接配制_____溶液或者用来_______________未知溶

液浓度的物质。

4、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两种。

5、可使用间接滴定法的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16.3克碳与10克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克。 7、浓盐酸的相对密度为1.19 (20℃),今欲配制0.2 mol/L HCl溶液500ml ,应

取浓盐酸约为_______ml。

8、重量百分比浓度是指溶液中_____________占全部溶液的百分比。

9、0.1摩尔/升的H2SO4溶液50毫升和0.05摩尔/升的H2SO4溶液150毫升混

合(混合体积为200毫升),得到溶液的摩尔浓度是______。

10、0.2540g基准试剂Na2CO3,用0.2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需要消耗标准

溶液_____毫升。

11、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12、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待测组分质量(单位:g),称为滴定度,用_____

表示。

13、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__________。其单位为mol/L.。 14、在50.00ml0.1000mol/LHCl溶液中,应加入_______ml,0.5000molHCl溶液,

才能使混合后的HCl溶液浓度为0.2500mol/L。

15、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以甲基橙来指示反应等当点的

到达,HCl溶液称为________溶液,甲基橙称为________。该滴定等当点的PH值等于______,滴定终点的PH值范围为___________,此两者PH之差称为___________,此误差为___________误差(正或负)。

16、 配制0.2mol/LHCl溶液1L,需取浓HCl________ml,配制0.2mol/LH2SO4

溶液1L,需取浓H2SO4_________ml。

17、计算一元弱碱溶液PH值,常用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使用此式时应先满

9、酸碱指示剂为什么可以用来指示溶液PH值的变化? 10、往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氯化铵,该溶液的PH如何变化? 11、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的含义是什么? 12、什么是酸碱滴定法?此法能测定哪些物质?

13、为什么氢氧化钠可以直接滴定盐酸而不能直接滴定硼酸? 14、为什么盐酸可以直接滴定硼砂?而不能直接滴定乙酸那 15、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是什么? 六、计算

1、计算0.10 mol/L NaAc溶液的[OH-]和PH值(已知Ka=1.8310-5) 2、求PH=5.82时的[H+]是多少?

3、求[HAC]=0.1mol/L溶液的PH值?已知HAC的PKq=4.74

4、向100ml由0.1mol/L NH3H2O和0.1 mol/L 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加入0.1ml

1mol/L的盐酸后,PH值是多少? NH3H2O电离数Kb=1.8310-5在200毫升盐酸里含氯化氢0.73克,求这种盐酸的PH值。

5、称取纯碱Na2CO3,0.4900 g溶于水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4052 mol/L HCl

滴定消耗22.5 ml,求样品中Na2CO3的百分含量?

6、在500ml未知浓度的硫酸中,加入100ml水,若使用浓度C= 0.128mol/L

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时,用去28.65毫升,求硫酸的原始浓度C(H2SO4)?

7、称取Na2CO3试样0.2600g,溶于水后用THCl=0.007640g/ml的HCl标准溶液

滴定,共用去22.50ml。 求Na2CO3的百分含量。

8、 计算4.0*10-2mol/LNaAc溶液的PH值? 已知Ka=1.8*10-5

9、计算将0.1 M HAc +0.1M NaAc缓冲溶液稀释100倍时的PH值。 (已知 K醋酸=1.8?10-5 )

10、当[OH-]为1 mol/L时PH值是多少?PH=2的[H+]为PH=5的多少倍? 11、0.10mol/L的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的NH4Cl致其浓度大1mol/L时,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变化了多少?

12、欲配置PH=10.0的缓冲溶液1L,用16mol/L的氨水420ml,还需加NH4Cl多少克?

13、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的0.1000mol/L蚁酸,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值及突跃范围并说明选用何种指示剂?

14、欲将一种HCl溶液准确稀释为0.05000mol/L,已知:HCl溶液44.97ml,可与43.67mlNaOH溶液作用,而NaOH溶液49.14ml,能与0.2162gH2C2O422H2O作用。计算此HCl溶液1000ml需加多少水才能配成0.05000ml/L。

15、称取0.8714g纯硼砂,溶于水后用HCl溶液21.12ml滴定至终点,此HCl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025。计算HCl和NaOH溶液的浓度。 16、称取0.2640g纯四草酸氢钾,用NaOH溶液滴定,用去30.00ml。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17、已知试样中含有NaOH或NaHCO3或Na2CO3或为此三种化合物中两种成分的混合物,称取1.100g试样,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需用31.40mlHCL溶液。同质量的试样,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需用13.30mlHCL溶液。已知1.00mlHCL溶液相当于0.01400gCaO。计算试样中各成分的含量。

18、含纯Na2CO3和K2CO3的混合物0.5000g,以甲基橙作指示剂,需要0.2000mol/lHCL溶液39.50ml达终点。计算混合物中的含量Na2CO3。

19、含有SO3的发烟硫酸试样1.400g,溶于水,用0.8050mol/lNaOH溶液滴定,用去36.10ml。计算试样中SO3和H2SO4的含量。(假设式样不含有其他杂质。) 20、将1.500g混合碱试样溶于100ml容量瓶中,吸取 25.00ml, 用甲基橙作指

示剂,滴定时用去0.2021mol/lHCL溶液22.45ml。另吸取25.00ml,加30.00ml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反滴定过量的NaOH时用去9.98mlHCL溶液。已知30.00mlNaOH溶液相当0.2021mol/lHCL溶液30.30ml 。计算试样中NaHCO3和 Na2CO3的含量。

21、 现有0.4920 M HCl溶液1000ml,欲配制成0.5000M的HCl溶液,需加入

1.021M的HCl溶液多少毫升?

22、欲配制C(H2SO4)=0.5mol/L的H2SO4溶液2000ml,问需C()=4mol/L

H2SO4多少ml?

2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以KHP表示)为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

若称取KHP的量为0.4182g,滴定时用去NaOH溶液20.20ml,计算此NaOH溶液的浓度。

24、用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设取0.1001mol/LHCl溶液25.00ml,

用取NaOH溶液24.68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25、 已知HA溶液的浓度CHA=0.010mol/L,Ka=1.0*10-4和[H+]=3.0*10-4mol/L求

[A-]和[HA]

26、称取不纯KHC2O42H2C2O4试样0.6000g,将试样溶解后,沉淀为CaC2O4,最后

灼烧成CaO,重量0.2570克,计算试样中KHC2O42H2C2O4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27、取石灰石样品0.40克加50.0 ml 0.20摩尔/升的盐酸,完全作用后过量的

盐酸用12.50 ml0.20摩尔/升的NaOH溶液正好中和,求石灰石中含CaCO3的百分率?

28、由下列数据,计算一不纯混合物中Na2CO3及NaHCO3的百分含量。样品质量

1.000g,酚酞之终点需0.2500 mol/L HCl 20.40ml;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以HCl滴定至终点,共需HCl 48.86 ml.

29、重0.7000g试样(含有Na3PO4, Na2HPO4,或NaH2PO4及不与酸起反应的杂质),

溶于水后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以0.5000 mol/L HCl溶液滴定至终点,耗酸 14.00 ml。同样质量的试样,用酚酞作指示剂需0.5000 mol/L HCl 5.00ml滴定至终点。试计算试样中杂质的百分含量?

30、 称取某一元弱酸试样的质量为1.600g,酸的摩尔质量为80.00g/mol,用标

准碱溶液滴定,如果酸的百分纯度等于碱标准溶液浓度底50倍,问滴定时用去碱标准溶液多少ml?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酸效应 2、配位效应 3、封闭现象 4、僵化现象 5、金属指示剂 6、氨羧配位体 7、EDTA 8、水解效应

9、稳定常数 10、条件稳定常数 二、填空题

1、当EDTA溶液的PH=6.0时,Y离子的lgaY=6.45.若是lgKCaY=10.69,则在

PH=6.0时,EDTA滴定Ca的K?CaY=________。

2. 当EDTA溶液的PH=6.0时,Y4-离子的lgaY=6.45.若是lgKCaY=10.69,则在

PH=6.0时,EDTA滴定Ca2+的K?CaY=________。某EDTA配位反应的K?MY=108.0,若要求该反应的完全度达到99.9%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至少为_________mol/L。

3、 络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

性质。

4、 金属指示剂多数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

5、 络合滴定曲线下限起点的高低,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EDTA和金属离子所形成的络合物结构中有_____个五元环。

7、 金属离子和指示剂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必须__________金属离子和EDTA

所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

8、 为了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或避免干扰离子对金属指示剂的封闭作用,可

以在试样中预先加入___________,来降低干扰离子的浓度。

9、 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酸性增大,酸效应系数也增大,络合物的

______________下降。

2+

4-

27、 已知浓度为C(单位:mol/L)的EDTA溶液中,Y4-离子的酸效应系数

为α,则Y4-离子的浓度等于________。

A)α/c B)αC C)c/α D)c E)1/αc

28、 以0.10mol/L EDTA溶液滴定Fe3+离子的lgKFeY=25.10,若误差要求为±0.1%,

则实际情况下Y4-离子的lgαY应为________。

A)≥18.10 B)≥19.10 C)≤18.10 D)≥-18.10 E)≤17.10 29、 影响EDTA配位滴定终点误差的本质因素是________。

A) 指示剂的总量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 滴定反应的未完成度 D) 滴定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 E)滴定终点时的总体积

30、 用EDTA法测定石灰石中CaO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

为27.5%,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为________。 A)绝对误差 B)相对偏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E)标

准偏差

四、判断题

1、 铬黑T在PH<6或PH>12时,指示剂游离为红色或橙色,等当点时,颜色变

化不明显。

2、 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或logK稳)较大时,络合滴定允许的最低PH较大,

即可在碱性溶液中滴定。

3、 金属离子的浓度越低,络合滴定的曲线越低,突跃越小。

4、 金属离子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logK'稳MY≥6时,络合滴定才能进行。

5、 络合滴定突约范围的长短,取决于络合物的表观常数及被滴定金属离子的

浓度。

6、 从广义上讲,络合反应属于酸碱反应的范畴。 7、 干扰离子与掩蔽剂形成的络合物应是无色或浅色的。

8、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因此在滴定这些离子时,

应尽量使其浓度高些,以确定终点。

9、 在络合反应中,有的副反应对主反应是有利的,如金属离子能和EDTA形成

酸式或碱式络合物,加强了EDTA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

10、. 置换滴定法适用于无适当指示剂或与EDTA不能迅速络合的金属离子的测

定。

11、 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可以加热或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掩蔽对指示剂有

封闭作用的离子。

12、 金属指示剂多易分解,有些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因此在使用时,可与中性

盐(如NaCl)配成固体指示剂使用,防止变质。

13、酸度越高,络合滴定曲线中等当点后的平台部分生高,突越增大。 14、金属离子的浓度越低,络合滴定曲线的起点越低,突越越小。

15、 绝对稳定常数因浓度、酸度、其它配位剂或干扰离子的存在等外界条件而

改变。

16、 络合滴定的最佳酸度就是滴定终点与等当点基本一致时的酸度。 17、 同一配位体所形成环状结构数目越多,内络合物就越稳定。 18、 绝对稳定常数可以表明络合反应在具体条件下的完全程度。 19、 干扰离子与掩蔽剂形成的络合物应是无色或浅色的。

20、 没有副反应发生,用KMY衡量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而有副反应发生时,

用K'MgY来衡量。

21、 EDTA与有色离子络合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因此在滴定这些离子

时,应尽量使其浓度高些,以确定终点。

22、 铬黑T在PH<6或>12时,指示剂游离色为红色或橙色,等当点时,颜色

变化不明显。

23、 掩蔽剂的用量可以大量使用,以使干扰离子完全掩蔽。

24、 在络合反应中,有的副反应对主反应是有利的,金属离子能和EDTA形成

酸式或碱式络合物,加强了EDTA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

25、 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突越也越大。

26、 在EDTA配位滴定中,终点误差与被滴定物的浓度成正比。

27、 EDTA以五种形式共存,但与金属离子络合时,只有 Y4-离子才是有效的。 28、. 不同金属离子和EDTA的络合稳定性是不同的,络合能力越强的,可在较

低的酸度下络合。络合能力弱的,可在较高的酸度下络合。

29、 络合滴定曲线下限起点的高低,取决于络合物logK'MY值,曲线上限的高

低,取决于金属离子的原始浓度。

30、 通常要求MY络合物与M—指示剂络合物稳定常数之差要大于100,才能看

到明显的滴定终点。

五、简答题

1、 写出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的测定原理?(写出反应式) 2、 酸度、掩蔽剂等的络合作用对络合滴定曲线有什么影响?

3、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有哪些?

4、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为什么其配位比多为1:1?

5 络合物的绝对稳定常数与表观稳定常数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6、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为什么其配位比多为1:1? 7、 络合滴定中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有哪些? 8、 络合滴定为什么要使用缓冲溶液?

9、 掩蔽的方法有哪些?络合掩蔽剂应具备什么条件? 10、 络合滴定反应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11、 作为络合滴定的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2、 络合滴定过程中,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原因时什么? 13、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有那些特点? 14、 什么是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如何消除?

15、 以EDTA滴定Mg2+(PH=10),用铬黑T(EBT)作指示剂为例,说明金属指

示剂的作用原理。

六、计算题

1、求用0.020M EDTA滴定0.020M Zn2+时溶液的最低PH值。 已知logKZnY=16.05

2、 在PH=10时,若以0.0200MEDTA滴定0.0200MCa2+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

计算等当点和终点时钙离子浓度。已知KCa-FBT=105.4 KCaY=1010.96 PαY=0.45

3、 PH=4.0时,用2.0310-3 M EDTA 滴定2.0310-3 M Zn2+溶液,能否准确进行

滴定? 已知PH=4.0时, logKZnY=16.50 logα

Y(H)

=8.44

4、 溶液中Mg2+的浓度为2.0310-2M,在PH=10.0时,能否用EDTA滴定Mg2+?

已知PH=10.0时,PαY=0.45 lgKMgY=8.7。

5、 在PH=5.5时,用EDTA滴定0.00100 M Zn2+,要求滴定误差不大于0.1%,

问所选指示剂的稳定常数范围。

6、 测定钙离子时,如果取水样100毫升,用 0.015 mol/L EDTA 滴定,消耗

EDTA20.5毫升,试计算: Ca的浓度(以mg/l计).

7、 为什么用EDTA溶液滴定Ca2+时,必须在PH=10.0而不能在PH=5.0的溶液

中进行,但滴定Zn2+时,则可以在PH=5.0的溶液中进行?已知PH=5.0时,PαY(H)=6.45 PH=10.0时,PαY(H)=0.45 lgKZnY=16.50 lgCaY=10.70

8、 欲配制0.02M的EDTA溶液10升,问应取0.05M的EDTA溶液多少毫升?

9、 测定硬度取水样100ml加入5ml氨-氨化铵缓冲液,加0.5%铬黑T指示剂两滴,在不断摇动下用0.02 mol/L EDTA滴定蓝色为终点,消耗EDTA 105 ml,计算水中硬度含量?

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诱导反应 2、自身指示剂 3、氧化还原指示剂 4、标准电极电位 5、条

件电极电位

二、填空题

1、半反应:CrO72- + 14H+ + 6e 2Cr3+ + 7H2O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 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

S4O62-+2e2S2O32 - E°E°S4O62-/ S2O32 - =0.09V

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氧化还原法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4、 氧化还原滴定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法,

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等。

5、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__法配制。

6、 电极电位与溶液中_______的定量关系,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7、 氧化还原电对是由物质的________型及其对应______型构成的整体。 8、 电对氧化能力的强弱是由其______________来衡量。 9、 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电位 E°2H+/H2 =_______。 10、 E°值为正,表示电对的氧化型氧化能力比H+_____。 11、 能斯特方程式中,纯金属、固体、溶剂的浓度为常数=_____。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 的还原型。

13、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越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14、 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时,滴加几滴硫酸,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铵

___________。

15、 碘滴定法是利用______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16、 对于n1= n2 =1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当K=_______就可以满足滴定分析允

许误差0.1%的要求。

17、 二甲酚橙可用于许多金属离子的直接滴定,终点由_________色转变为

___________色,变色敏锐。

18、 溶液中含有Sn2+和Fe2+,滴加Cr2O72-首先反应的是Cr2O72-和______。 (E?Fe3+/Fe2+=0.77V,E?Sn4+/Sn2+=0.15V

19、 根据半反应及E°值 Br2 +2e =2Br- E°=1.09V MnO4-+8H+ +5e = Mn2+ +4H2O

E°=1.51V 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利用氧化还原滴定,可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

21、 氧化还原指示剂分为________指示剂、_________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

指示剂。

22、 碘量法又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碘量法。 23、 电对的电位质越大,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______。

24、 影响电对电位值大小的主要外部条件是溶液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5

半反应:MnO4-+8H+ +5e = Mn2+ +4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_

的还原型。

27、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越__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28、 升高氧化还原反应的温度,可_______反应速度。

29、 为防止I2的挥发和增大其溶解度,常把固体碘溶于_____溶液中(写分子

式),形成I3-。

30、 借生成物起催化作用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_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 31、 高锰酸钾法测定硫酸亚铁含量时,由于生成Fe呈黄色,影响终点观察,

滴定前在溶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混合液。

3+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

32、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时加入────可消除离子干扰。

- 33、 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 S4O62-+2e2S2O32 E°E°S4O62-/

S2O32

-

=0.09V它们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加入一种络合剂,与电对的氧化型生成络合物,该电对的电位值_____。

(升高、降低)

35、 溶液中存在Sn和Fe,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时,首先反应的是_______。

(E?Fe3+/Fe2+=0.77V,E?Sn4+/Sn2+=0.15V

2+

2+

36、 KBrO3法的实质是用Br2作标准溶液。由于Br2极易挥发,故溴的标准溶液

浓度极不稳定。因此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液代替溴的标准溶液。(写分子式)

37、 Fe(NH4)22(SO4)226H2O分析纯级试剂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配制

时应加数滴________防止其水解。(写分子式)

38、 用淀粉为指示剂,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____色变___色。

39、 碘量法的误差来源有两个,一是碘具有____性易损失,二是I-在____性溶

液中易被来源于空气中的氧氧化而析出I2。

40、 在中型或碱性溶液中,高锰酸钾与还原剂作用生成褐色_________沉淀(写

分子式)。

41、 影响电对电位值大小的主要外部条件是溶液的_______和_______。 42、 对于n1=n2=1的反应类型两电对电位值之差一般应大于_______V时,这样

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可滴定。

4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电位突跃的的大小与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值之差有关。

差值越大,电位突跃就越_______。

三、选择题

1、 在4HCl(浓)+MnO2=MnCl2+Cl2↑+2H2O反应中MnO2是____。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干燥剂

2、 某铁矿石中含有40%左右的铁,要求测定的相对误差为0.2%,可选用下列

________测定方法。

A.邻菲罗啉比色法 B.重铬酸钾滴定法 C.EDTA络合滴定法 D.高锰酸钾滴定法 E.磺基水扬酸比色法 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纵坐标是______。

A.ψ B.PM C.PH D.C氧化剂 E.C还原剂 4、 锰元素在溶液中常见的主要价态是______。

A.Mn(Ⅶ) B.Mn(Ⅵ) C.Mn(Ⅳ) D.Mn(Ⅲ) E.Mn(Ⅱ)

5、在[Cr2O72-]为10-2 mol/L,[Cr3+] 为10-3 mol/L,PH=2溶液中,则该电对的

电极电位为_______。

A)1.09V B) 0.85V C)1.27V D) 1.49V E)-0.29v 6、 已知在 1mol2L

-1

HSO溶液中,φMno2

4

?4/Mn2+=1.45V,φFe3+/Fe2+=0.68

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等当点的电位为_______。

A) 0.38V B) 0.73V C) 0.89V D) 1.32V 7、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MnO2能使KMnO4溶液保持稳定; B)Mn能催化KMnO4溶液的分解;

2+

C)用KMnO4溶液滴定Fe2+时,最适宜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D)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时,不能加热,否则草酸会分解; E)滴定时KMnO4溶液应当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8、 使用碘量法溶解的介质应在________。

A) 强酸性溶液中进行 B)中性及微酸性溶液进行 C)碱性溶液中进行。 9、 催化剂中锰含量的测定采用________。

A) 中和滴定法 B) 络合滴定法 C) 氧化还原滴定法 D) 沉淀滴定法 10、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时,反应须在什么条件下进行________。 A 酸性条件下〈100℃,回流2hr B 中性条件下沸腾回流30分钟 C 强酸性条件下300℃沸腾回流2小时 D 强碱性条件下300℃ 2小时 11、 标定KMnO4的基准物可选用________。

(A)K2Cr2O7 (B)Na2S2O3 (C)KBrO3(D)H2C2O422H2O 12、 二苯胺黄酸钠常用于________中的指示剂。

(A)高锰酸钾法 (B)碘量法 (C)重铬酸钾法 (D)中和滴定 13、 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盐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 (A)KMnO4 (B)Mn (C)MnO2 (D)C2O4

14、 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标准溶液测定H2O含量的指示剂是________。 (A)KMnO4 (B)Mn2+ (C)MnO2 (D)C2O42-

15、 下列氧化剂中,当增加反应酸度时,哪些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损失

________。

A) I2 B)KIO3 C)FeCl3 D)K2Cr2O7 E) Ce(SO4)2 16、 用重铬酸钾法测水样COD时氯化物干扰可能结果________。

2+

2-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影响结果

17、 溶液中存在Sn2+和Fe2+,已知:E°Fe3+/Fe2+> E°Sn4+/Sn2+,用K2Cr2O7标准

溶液滴定,反应的顺序是________。

A.先是Cr2O72-与Fe2+反应,然后是Cr2O72-与Sn2+反应 B.先是Cr2O72-与Fe3+反应,然后是Cr2O72-与Sn4+反应 C.先是Cr2O7与Sn反应,然后是Cr2O7与Fe反应 D.先是Cr2O7与Fe反应,然后是Cr2O7与Sn反应

18、 用K2Cr2O7作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时,用Na2S2O3溶液滴定前,最好用

水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

A.只是为了降低酸度,减少I-被空气氧化 B.只是为了降低Cr3+浓度,便于终点观察 C.为了K2Cr2O7与I-的反应定量完成

D.一是降低酸度,减少I-被空气氧化;二是为了降低Cr3+浓度,便于终点

观察

19、 碘量法中,用K2Cr2O7作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用淀粉作指示剂,终

点颜色为________。

(A)黄色 (B)棕色 (C)兰色 (D)蓝绿色

20 用K2Cr2O7作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时,若淀粉指示剂过早加入产生的后

果是________。

A .K2Cr2O7体积消耗过多 B 终点提前 C. 终点推迟

D .无影响

21、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时所用催化剂为( )。

2-2+

2-4+

2-2+

2-2+

A HgSO4 B 氨基磺酸 C Ag2SO4 D HgCl2 2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上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 A) 浓度 B) 电子得失数 C) 两电对标准电位差

23、 溶液中含有还原剂A和B,已知E0A> E0B ,当往溶液中加入某一强氧化剂

C时,A、B和C之间反应的次序是( )。

A.A与B C与A B.C与A C与B C.C与B A与B D.C与A A与B 24、 一定能使电对的电位值升高的外部条件是( )。 A、加入沉淀剂与氧化型生成沉淀。 B、加入沉淀剂与还原型生成沉淀。 C、加入络合剂与氧化型生成络合物。 D、改变溶液的酸度。

25、 在1MHCl溶液中,当0.1000M Ce4+有99.9%被还原成Ce3+时,该电对的电

极电位为(E?Ce4+/Ce3+=1.38V)( )。

(A)1.22V (B)1.10V (C)0.90V (D)1.46V 26、 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

(A)KMnO4 (B)Na2S2O3 (C)K2Cr2O7 (D)I2(市售) 27、 二苯胺磺酸钠常用于( )法中的指示剂。

(A)高锰酸钾法 (B)碘滴定法 (C)滴定碘法 (D) 重铬酸钾法 28、 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的反应速度是( )。 A.瞬时完成 B.开始缓慢,以后逐渐加快 C.始终缓慢 D.开始滴定时快,然后缓慢 29、 直接碘量法只能在( )溶液中进行。

(A)强酸 (B)强碱 (C)中性或弱酸性 (D)弱碱 30、 下列标准溶液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KMnO4 (B)K2Cr2O7 (C)I2 (D)KI

31、 对于n1 = n2 =1的反应类型,可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两电对电位值差必须

是( )。

(A)小于0.4V (B)大于0.4V (C)大于1V (D) 大于0

32、 KMnO4的试量为158.04,称取1.5804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毫升,其

浓度的表达式为( )。

(A)C(1/5 KMnO4)= 0.1M (B)C(1/5 KMnO4)= 0.5M (C)C(1/3KMnO4)= 0.1M (D) C(1/3 KMnO4)= 0.5M

33、 碘量法中,用K2Cr2O7作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终

点颜色为( )。

(A)蓝色 (B)无色 (C)绿色 (D)蓝绿色 34、 直接碘量法的标准溶液是( )。

(A)I2的水溶液 (B)I2溶于一定浓度的KI溶液中 (C)Na2S2O3溶液 (D)KI的水溶液

35、 用K2Cr2O7作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时,若淀粉指示剂过早加入产生的

后果是______。

(A)终点提前 (B)终点推迟 (C)K2Cr2O7体积消耗过多 (D)无影

36 、在1MHCl溶液中,当0.1000M Ce4+ 有50%被还原成Ce3+时,该电对的电级

电位为______。 (E?Ce4+/Ce3+=1.28V)。

(A)1.22V (B)1.28V (C)0.90V (D)1.46V 37、 KMnO4法常用的指示剂为______。

A)专用指示剂 B)外用指示剂 C)氧化还原指示剂 D)荧光指示剂 E)自身指示剂

38、 用高锰酸钾测定Fe2+的含量,所用的指示剂是______。 (A)淀粉 (B)二苯胺磺酸钠 (C)Mn

2+

(D)KMnO4

39、 KMnO4式量为158.04,称取0.1580g溶于水,稀释至100毫升,其浓度的

表示式为______。

(A)C(1/5 KMnO4)= 0.1M (B)C(1/5 KMnO4)= 0.5M (C)C(1/3KMnO4)= 0.1M C(1/5

KMnO4)

= 0.5M

40、 可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两电对电位差必须是______。

(A)大于0.8V (B)大于0.4V (C)小于0.8V (D)小于0.4V

四、判断题

1、 当〔H〕=1mol/L时,Sn+Fe =Sn +Fe 反应,在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值

+

2+

3+

4+

2+

按下式计算:。

2、 在强酸溶液中,用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时,开始反应速度较慢,

随着Mn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将加快。

3、 碘量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I2易挥发而损失,二是I-在酸性溶液

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I2。

4、 配制I2标准溶液时,加入KI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增大I2的溶解度,以

降低I2的挥发性,二是提高淀粉指示剂的灵敏性。

2+

5、 反应条件不同,同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不同。 6、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7、 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不能选用K2Cr2O7。

8、 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Cu2+时,除加入足够过量的KI外,还要加入少量

的KSCN,目的是提高滴定准确度。

9、 任何一氧化还原反应都可用于氧化还原滴

10、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 11、 有H+或OH-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溶液的酸度,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

方向。

1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与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值有关。 13、 高锰酸钾法滴定至终点为粉红色,且永不褪色。 14、 凡是强酸都可用于高锰酸钾法,使溶液呈强酸性。

15、 氧化还原滴定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是在强酸溶液中进行。 16、 碘量法是用淀粉为指示剂,所以在滴定开始前应加入淀粉。 17、 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用普通的蒸馏水即可。 18、 碘化钾中的碘离子与淀粉作用生成兰色络合物。

19、 碘量法反应时,溶液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滴定。 20、 氧化还原指示剂大多是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氧化还原性,它

们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

21、 用同一浓度的H2C2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KMnO4和NaOH两种溶液,

化学计量点时如果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相等,说明NaOH溶液的浓度是KMnO4溶液浓度的五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z4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