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突破: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讲座(教师)

更新时间:2023-10-03 0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一、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

1.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1)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选定一点O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j,k}(i,j,k按右手系排列)建立坐标系,坐标轴正方向与i,j,k方向相同.空间一点P的坐标的确定可以按如下方法:过P分别作三个坐标平面的平行平面(或垂直平面),分别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x|=OA,|y|=OB,|z|=OC,当OA与i方向相同时,x>0,反之x<0.同理确定y、z.点P的坐标与OP坐标相同.

(2)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设a=(a1,a2,a3),b=(b1,b2,b3),则

a+b=(a1+b1,a2+b2,a3+b3);a-b=(a1-b1,a2-b2,a3-b3);a·b=a1b1+a2b2+a3b3, a∥b?a1=?b1,a2=?b2,a3=?b3(??R ).或a⊥b?a1b1+a2b2+a3b3=0.

(3)夹角和距离公式 ①夹角公式 cos=②距离公式

设A(x1,y1,z1),B(x2,y2,z2),则 |AB|=(x2?x1)2?(y2?y1)2?(z2?z1)2. ③定比分点公式

设A(x1,y1,z1),B(x2,y2,z2),则 若M分AB为定比?(?≠-1),则M的坐标为 x=

x1??x2y??y2z??z2,y=1,z=1, 1??1??1??a1a2a3??, b1b2b3a1b1?a2b2?a3b32a12?a22?a3?b122?b22?b3.

特别地,当?=1即M为中点时得中点坐标公式:

1

x=

x1?x2y?yz?z,y=12,z=12. 222由中点公式,可得以A(x1,y1,z1),B(x2,y2,z2),C(x3,y3,z3)为顶点的三角形重心公式:x=

2.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和求法

向量与平面垂直:如果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a⊥?.

平面的法向量:如果a⊥?,那么向量a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条,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一般根据平面法向量的定义推导出平面的法向量,进而就可以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解决相关立体几何问题.推导平面法向量的方法如下:

在选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的法向量n=(x,y,z)[或n=(x,y,1)或n=(x,1,z),或n=(1,y,z)],在平面?内任选定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由n⊥?,得n·a=0且n·b=0,由此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n.

例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平面A1C1D的法向量n和单位法向量n0.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1,则

D(0,0,0),A1(1,0,1),C1(0,1,1), 得DA1=(1,0,1),DC1=(0,1,1). 设平面A1C1D的法向量n=(x,y,1). 由n⊥面A1C1D,得n⊥DA1,n⊥DC1.有

D A x B 图1 D1 A1 B1 C y z C1 x1?x2?x3y?y?y3z?z?z,y=12,z=123. 333?(x,y,1)?(1,0,1)?0?x??1,得?. ?(x,y,1)?(0,1,1)?0y??1??∴n=(-1,-1,1),n0=

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2

n(?1,?1,1)333=?(?,?,). |n|3331?1?1(一)空间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设点A,B?直线a,C,D?直线b,构造向量AB,CD. cos=

AB?CD,

|AB||CD|所对应的锐角或直角即为直线a(AB)与b(CD)所成的角.

例2.在例1中,设AC∩BD=O,求异面直线D1O,D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分析:DO=(111,,-1),DC1=(0,1,1). 22cos=1D1O?DC1?|D1O||DC1|?123?22??3, 6∴异面直线D1O,DC1所成的角为arccos

2.线面所成的角

3. 6如图,AB为平面的斜线,n为平面?的法向量,如果AB与n之间所成的角?为锐角,则斜线AB与平面?之间所成的角?=

?-?. 2n B 即利用向量AB与n求出的是角?,实际上所求的角是?.

?-?,sin?=cos?; 2??若?为钝角,则?=-(?-?)=?-,sin?=-cos?.

22若?为锐角,则?=

总之有,sin?=|cos|=

例3. 在例1中,设E、F分别为C1D1、B1C1的中点,

? ? A ? |AB?n|.

|AB||n|z D1 A1 E F B1 D A x 图2 B C 3 y C1 (1)求证:E、F、B、D共面; (2)求A1D与平面EFBD所成的角. 分析:(1)∵E(0,

1111,1),F(,1,1),DB=(1,1,0),EF=(,,0), 2222又DB=2EF,∴DB∥EF,故E、F、B、D共面. (2)设平面EFBD的法向量n=(x,y,1). 得DE=(0,

1,1),DA1=(1,0,1),∵n⊥面EFBD,得n⊥DB,n⊥DE.有 2?(x,y,1)?(1,1,0)?0?x?2?,得?,∴n=(2,-2,1), ?1y??2(x,y,1)?(0,,1)?0???2∴sin?=

?|DA1?n|32,即?=. ??4|DA1||n|2?323.二面角的求法

二面角?—l—?,平面?的法向量m,平面?的法向量n.则二面角?—l—?的平面角?=

m?n所以,cos=.

|m||n|?mn?

l 若将法向量的起点放在两个半平面上(不要选择起点在棱上),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都指向二面角内或外时,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补角;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一个指向二面角内,另一个指向外时,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4. 在例1中,求二面角D1—AC—D的大小的余弦值. 分析:易知,平面ACD1的法向量是n1=(1,1,1),平面DAC的法向量是n2=(0,0,1),设二面角D1—AC—D的大小为?,则

A1 D1 B1 D A

z C1 C y 图1 B 4 x cos?=

3n1?n2(1,1,1)?(0,0,1)3,得?=arcsin. ??3|n1||n2|33(二)空间距离

1.点到面的距离

设A是平面?外一点,AB是?的一条斜线,交平面?于点B,而n法向量,那么向量BA在n方向上的正射影长就是点A到平面?

所以h=|BA|?|cos?BA,n?|?

例5. 例1中,设G、H分别是A1B1、CD的中点, 求点B到截面AGC1H的距离.

分析:∵A(1,0,0),H(0,

11,0),G(1,,1), 2211∴AG=(0,,1),AH=(-1,,0).

22A x 图1 B A1 D1 B1 D C y 点到面的距离 线到面的距离 线到线的距离 面到面的距离 是平面?的

的距离h,

|BA?n| |n|h B ? z A ? n C1 设面AGC1H的法向量为n=(1,?,?),则有: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5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