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专题——空间角

更新时间:2023-08-25 05: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专题:空间角

第一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直线a、b是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一交o,分别a //a,b //b,相交直线a b 所成的

锐角(或直角)叫做 。 2.范围: 0,

2

3.方法: 平移法、问量法、三线角公式

(1)平移法:在图中选一个恰当的点(通常是线段端点或中点)作a、b的平行线,构造一

个三角形,并解三角形求角。 (2)向量法:

可适当选取异面直线上的方向向量,利用公式cos cos a,b

求出来

方法1:利用向量计算。选取一组基向量,分别算出

代入上式 方法2:利用向量坐标计算,建系,确定直线上某两点坐标进而求出方向向量

(x1,y1,z1) (x2,y2,z2) co s

x1x2 y1y2 z1z2

x1 y1 z1

2

2

2

x2 y2 z2

222

(3)三线角公式 用于求线面角和线线角 斜线和平面内的直线与斜线的射影所成角的余弦之积等于

斜线和平面内的直线所成角的余弦 即:cos 1cos 2 cos 二、例题讲练

C

例1、(2007年全国高考)如图,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 1

A

AA1 2AB,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例2、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a,BC=b(a b),AA1=c,

求异面直线D1B和A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方法一:过B点作 AC

方法二:过AC的中点作BD1平行线

方法三:(向量法)

例3、 已知四棱锥P 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

BC

B

AB//DC, DAB 90 ,PA 底面ABCD,且

1

PA AD DC ,AB 1,M是PB的中点

2

(Ⅰ)证明:面PAD 面PCD; (Ⅱ)求AC与PB所成的角;

证明:以A为坐标原点AD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

1

A(0,0,0),B(0,2,0),C(1,1,0),D(1,0,0),P(0,0,1),M(0,1,)

2

立体几何

(Ⅰ)证明:因AP (0,0,1),DC (0,1,0),故AP DC 0,所以AP DC.

由题设知AD DC,且AP与AD是平面PA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由此得DC 面PAD 又DC在面PCD上,故面PAD⊥面

PCD

(Ⅱ)解:因AC (1,1,0),

PB (0,2, 1),

故|AC| 2,|PB| 5,AC PB 2,所以cos , .

5

例4、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 底面ABCD,

AB BC 1,PA 2, E为PD的中点 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B,C,D,P,E的坐标为A(0,0,0)、

B、C、D(0,1,0)、

1

P(0,0,2)、E(0,,1),

2

从而 (3,1,0), (,0, 2).

设的夹角为 ,则

cos

32

3, 14

∴AC与PB 1. 正方体的12条棱和12条 面对角线中,互相异面的两条线成的角大小构成的集合是 90 ,45 ,60 。

2. 正方体AC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则OA1和BD1所成角的大小为 。

3. 已知l为异面直线a与b的公垂线,点p ,若a、b间距离为2,点P到的距离为2,P到b的距离为5 ,则异面直线a与b4. 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A1B1,A1C1的中点,则AM与CN

5. 如图PD 平面ABCD,四边形ABCDAB=2AD=2DP,E为CD中点。 (1)AP与BE所成的角为

(2)若F 直线PD,且AF与BE所成角为1. =30 行吗?

2. =75 时;

DF

。DP

立体几何

6. 空间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与各边长均为1,O为 BCD的重心,M是AC

的中点,E是 AO的中点,求异面直线OM与BE

D

7.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 BCD= ABC=120 ,AB CD,M、N分别是中点(1)AC和BD所成的角为 。(2)MN与BC所成的角为 。

8.已知正方体AC1中,

(1)E、F分别是A1D1,A1C

1的中点,

则AE与CF所成的角为 (2)M、N分别是AA1,BB1的中点,

则CM和D1N所成的角是。

9、如图,三棱锥P—ABC中, PC 平面ABC,PC=AC=2,AB=BC,D是PB上一点,且CD 平面PAB. (I) 求证:AB 平面PCB; (II) 求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大小;(解法一:(I) ∵PC 平面ABC,AB 平面ABC, P

∴PC AB.∵CD 平面PAB,AB 平面PAB, ∴CD AB.又PC CD C, ∴AB 平面PCB.

(II) 过点A作AF//BC,且AF=BC,连结PF,CF.

则 PAF 为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

由(Ⅰ)可得AB⊥BC,∴CF AF.由三垂线定理,得PF AF则AF=CF=2,PF=PC CF 在Rt PFA中, tan∠PAF=

2

2

) 3

EA

6,

C

FPF6

=3, AF2

∴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为.

3

解法二:(II) 由(I) AB 平面PCB,∵PC=AC=2,又∵AB=BC,可求得BC=2.以B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则A(0,2,0),B(0,0,0),

C(2,0,0),P(2,0,2).AP (2, 2,2),BC (2,0,0).

则AP BC

2 2+0+0=2.

cos ,

=

222 2

=

1

. 2

∴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的角为

. 3

立体几何

第二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①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②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③l 或l// )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范围是 。

3.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此斜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最小值定理) 4. 求法: 几何法 公式法 问量法

(1)几何法:作出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论证所作(或所找)的角就是要滶的角,解三角

形求出此角。

cos 1

cos 1 cos 2cos (2)公式法:cos

cos 2

AB 于点B, AOB , AOC 1, BOC 2

(3,, 则 m 的余角或其补角的余角即为a与 所成的角

sin cos m

二、例题讲解

例1、在长方体AC1中,AB=2,BC=CC1=1,求

(1)CD与面ABC1D1所成的角 (2)A1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 (3)A1C与平面BC1D所成的角

例2、四面体ABCD中,所有棱长都相等,M为AD的中点,求CM与平面BCD所成角的

余弦值。

例3、(2007高考全国卷1)四棱锥S 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BCD.已知∠ABC 45,AB 2,

BC (Ⅰ)证明SA BC;

(Ⅱ)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

例4、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分别在l1,l2上,且MN l1,MN l2,点

AB在l1上,C在l2上,AM=MB=MN。

立体几何

L2C

(1)证明:AC NB

(2)若 ABC=60 ,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1、(2008年高考全国卷1)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三角形ABC的中心,则AB1

与底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等于 2、(2008上海高考)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1B1C1D

1中,E是BC1的中点。求直线DE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C1

A1

C A B

3、过点P作平面 的两条斜线段PA和PB,则PA=PB是斜线PA和PB与平面 成等角的 4、如图所示, BOC在平面 内,OA是 的斜线, AOB= AOC=60 ,OA=OB=OC=a,BC=2a,求OA和平面 所成的角的大小。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SA 现面ABCD,且SA=AB,M、N分别为SB、SD的中

点,求SC和平面AMN所成的角

第6题图 第7题图

6、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命题序号是

(1)若PA、PB、PC与平面 成等角,则迠P在平面 上的射影O是 ABC的外心 (2)已知直线上l与平面 所成角是

所成角范围是

,直线a是 内与l异面的任一直线,则l与平面 4

, 4 2

(3)在三棱锥P-ABC中,若二面角P-AB-C,P-BC-A,P-CA-B,大小相等,则点P在平面

ABC上射影O是 ABC内心。

(4)坡度为 的斜坡,有一条与坡脚水平线成30 的小道,若沿小道每前进100m,高度就

上升25m,那么此坡坡度为30 。

立体几何

7、(2007湖北高考)如图,在三棱锥V ABC中,VC⊥底面ABC,AC⊥BC,D是AB 的中点,且AC BC a, VDC 0 (I)求证:平面VAB⊥VCD;

(II)试确定 的值,使得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为

π . 2

。 6

(Ⅲ)当解 变化时,求直线BC与平面VAB

立体几何

第三节 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二面角:由一条直线出发的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平面角:过棱上同一点分别位于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与棱同时垂直的两条射线所成的角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

注:二面角是空间图形,平面角是平面图形。在书写时不要写成” AOB为所求二面角”,而应写成” AOB为二面角 l 的平面角”。 2.求法:几何法 向量法 公式法

(2)向量法:

①分别求出 和 的法向量,,则二面角 l 的大小为 m 或 — m 用此法须知:

〈1〉需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定准相应点的坐标

〈2〉通常容易找到一个面的法向量,只需通过二次垂直,求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 〈3〉当 l 为锐角时

m,n ( m,n 为锐角)

— m,n ( m,n 为钝角)

在平面 内,BD EF,且B EF分别求出AC,BD,则

A EF

②在平面 内

AC,BD 即为二面角 EF 的大小

(3)公式法: ①设二面角

l

的大小为

,AB ,CD ,AB l,CD l,

AB m,CD n,BD d,则

注意:与所成的角一定与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相等,但不一定是异面直线BA和

立体几何

CD所成角的大小。

②面积法: 设二面角 l 的平面 内某一图形(一般取三角形)面积为S,该图形在平面 上射影面积为S ,二面角

l

的大小为

,则

cos

S S ( 为锐角)或cos ( 为钝角) SS

二、例题讲练

例1、如图,已知棱柱ABCD 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且AA1 面ABCD,的中点, DAB 60 ,AD AA1,F为棱AA1的中点,M为线段

BD1

D(1)求证:MF 面BDD1B1;

A1 1 (2)求面BFD1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证明: 底面是菱形, AC BD

M 又 B1B 面ABCD,AC 面ABCD

F AC B1B, AC 面BDD1B1

又 MF//AC MF 面BDD1B1

(2)延长D1F、DE交于点E F是A1A的中点且ABCD是菱形 DA AE AB

E 又 DAB 60 DBE 90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 D1B BE D1BD为所求角

DD

D1BD 1 3 在菱形ABCD中, DAB 60 BC 3BD tan

BD

D1BD 60

C1

C

例2、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

(1)求证:AE⊥平面BCE;

(2)求二面角B—AC—E的大小; 解:(1)如图,∵ BF⊥平面ACE ∴ BF⊥AE 又∵ 二面角D—AB—E为直二面角,且CB⊥AB ∴ CB⊥平面ABE ∴ CB⊥AE

∵ BC BF B ∴ AE⊥平面BCE (2)连BD交AC于G,连FG

∵ 正方形ABCD边长为2 ∴ BG⊥AC,BG 2 ∵ BF⊥平面ACE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FG⊥AC ∴ ∠BGF是二面角B—AC—E的平面角 由(1)AE⊥平面BCE ∴ AE⊥EB

又∵ AE=EB ∴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B中,BE 又∵ Rt△BCE中,EC ∴ BF

2

BC2 BE2 6

BC BE2 22 EC36

BF6

∴ 在Rt△BFG中,sin BGF BG36

∴ 二面角B—AC—E等于arcsin

3

例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ABCDE中,DA 平面EAB,CB//DA,EA DA AB 2CB,EA AB,M是EC的

C

B

立体几何

中点.

(Ⅰ)求证:DM EB;

(Ⅱ)求二面角M BD A的余弦值. 解法一:

(Ⅰ)证明:取BE的中点N,连接MN,AN,则MN//CB//DA,

故M,N,A,D四点共面,∵DA 平面EAB, DA EB. 又EA AB AN EB 由MN AN N, EB 平面ANMD DM EB; (Ⅱ)取AC的中点P,连MP,则MP//EA,

MP 平面ABCD过P作PQ BD,连QM,则QM BD MQP是二面角M BD A的平面角.

设CB a, AC与BD的交点为O,记 AOD , CAB ,则有

11COCB11 OP ( )AC a ,CO AC236

AOAD23

sin sin( 45 )

(sin cos ) 22 21

PQ OPsin a, 又MP EA a

42

MP1

在Rt MPQ中,tan MQP 22, cos MQP

PQ3

1

即二面角M BD A的余弦值为.

3

解法二: 分别以直线AE,AB,AD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设CB a,则

A(0,0,0),E(2a,0,0),B(0,2a,0),C(0,2a,a),D(0,0,2a),所以a

M(a,a,). 2

3

(Ⅰ)证: (a,a,-a), ( 2a,2a,0)

2

DM a (-2a) a 2a 0 0 ,即

DM EB.

(Ⅱ)解:设平面MBD的法向量为 (x,y,z), (0,2a,-2a) ,由 , DM得

2ay-2az 0 y z

33x y z 0 DM ax ay-az 0 2 2

取z 2得平面MBD的一非零法向量为 (1,2,2)

BDA

量为

n1 (1,0,0)

cos ,n1

1 ,

2 22 22 2 02 023

1

∴二面角M BD A的余弦值为.

3

1 0 0

立体几何

例4、 已知四棱锥P 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DC, DAB 90,PA 底面

1

,AB 1,M是PB的中点 2

(Ⅰ)证明:面PAD 面PCD;

(Ⅱ)求面AMC与面BMC

证明:以A为坐标原点AD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BCD,且PA AD DC

各点坐标

1 (1,D1,0),P(1,0,0M()0,,)0 ,1),2

(Ⅰ)证明:因AP (0,0,1),DC (0,1,0),故AP DC 0,所以AP DC. 由题设知AD DC,且AP与AD是平面PA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由此得DC 面PAD 又DC在面PCD上,故面PAD⊥面PCD

(Ⅱ)解:在MC上取一点N(x,y,z),则存在 R,使NC MC,

11

(1 x,1 y, z), (1,0, ), x 1 ,y 1,z ..

22

14

要使AN MC,只需AN MC 0即x z 0,解得 .

25

412

可知当 时,N点坐标为(,1,),能使AN MC 0.

555

1212

此时, (,1,), (, 1,),有 0

5555

由AN MC 0,BN MC 0得AN MC,BN MC. ANB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4

P |AN| BN| AN BN .

555

AN BN2 cos(AN,BN) .

3|AN| |BN|2

故所求的二面角为arccos( ).

3B

例5、如图,三棱锥P—ABC中, PC 平面ABC,PC=AC=2, AB=BC,D是PB上一点,且CD 平面PAB. CA (I) 求证:AB 平面PCB; PA(0,0,0B),(0,2C,0),

(II) 求二面角C-PA-B的大小.

解法一:(I) ∵PC 平面ABC,AB 平面ABC,

∴PC AB.

∵CD 平面PAB,AB 平面PAB,

∴CD AB.又PC CD C,∴AB 平面PCB. (II) 取AP的中点E,连结CE、DE.

E∵PC=AC=2,∴CE PA,CE=2.

∵CD 平面PAB,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DE PA. ∴ CED为二面角C-PA-B的平面角.由(I) AB 平面PCB,

2

CA

又∵AB=BC,可求得BC=2.在Rt PCB中,PB=PC BC

2

F

6,

PC BC2 22CD .

PB6P

z

Rt CDE中, sin∠

x

y

立体几何

2

CED=

CD

CE

63 . 32

6

3

∴二面角C-PA-B的大小为arcsin

解法二:(I)同解法一.

(II) 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m= (x,y,z).

AB (0, 2,0),AP (2, 2,2),

AB m 0, 2y 0,则 即

2x 2y 2z 0. m 0.

y 0,解得 令z= -1, 得 m= (2,0,-1).

x 2z

'''

设平面PAC的法向量为n=(x,y,z). (0,0,-2), (2, 2,0),

'' n 0, z 0, 2z 0,'

则 即 解得 ' 令=1, 得 n= (1,1,0). x'''

x y 2x 2y 0. AC n 0.

m,n cos

m n2 =. ∴二面角C-PA-B的大小为arccos.

mn333 2

1.如图:三棱锥A-BCD中,AC=AB=BD=DA=2,BC=CD=3,则二面角A-BD-C大小为

267

arccos。二面角B-AC-D大小为arccos

1239

C

线a与l所成角为 1(0 90), 与 所成角为 2,2.已知直线a ,,直

l 大小为 3则恒成立的是( )

A. cos 2 cos 1cos 3 B. sin 2 sin 1sin 3 C. sin 3 sin 1sin 2 D. cos 3 cos 1cos 2

3.如图,四边形BCEF、AFED都是矩形,且平面AFED 平面BCEF,

ACF ,

ABF , BAC A.cos cos cos B.sin sin cos C.cos cos cos

D.sin sin cos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所有的棱长都相等。求:

B

立体几何

①二面角C-PD-B大小

②设M、N分别为AD、PC中点,

试求MN与底面AC及平面BDP所成的角 ③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4. 如图,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D//BC BAD=90 ,PA 底面ABCD,且

PA=AD=AB=2BC,M、N分别为PC、PB的中点 ①求证:PB DM

②求BD与平面ADMN所成角的大小 ③求二面角A-PB-C

5.如图所示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的长方体被截面

BC=2,C C1=3,BE=1 (补形成正方体)

①求BF

②求二面角A-EF-B

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在棱CC1上

①求证:AE BD

②当A1E与面BED所成角为多大时,面A1BD

面EBD ③在(2)的结论下,求此时二面角A-A1D-E的大小

8.如图,在棱长AB=AD=2,AA1=3的长方体AC1中点E是平面BCC1B1上动点,点F是CD

的中点

①试确定E的位置,使D1E 平面AB1F ②求二面角B1-AF-B的大小

立体几何

9、 如图,在四棱锥V 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

平面VAD 底面ABCD (Ⅰ)证明:AB 平面VAD;

(Ⅱ)求面VAD与面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证明:以D

(Ⅰ)证明:不防设作A(1,0,0),则B(1,1,0), V(,0,

123

), 2

13

(0,1,0), (,0, )由 0,得AB VA,又AB AD,

22

因而AB与平面VAD内两条相交直线VA,AD ∴AB 平面VAD (Ⅱ)解:设E为DV中点,

1333313则E(,0,), (,0, ), (,1, ), (,0,).

44444422

由EB DV 0,得EB DV,又EA DV.因此, AEB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cos(,)

2121 ,解得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arccos.77

10、(2008年高考天津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AB 3,

AD 2,PA 2,PD ∠PAB 60 .

(Ⅰ)证明AD 平面PAB;

(Ⅱ)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P BD

A的大小. 11、(2008高考山东卷)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为菱形,PA⊥平面ABCD, ABC 60 , E,F分别是BC, PC的中点. (Ⅰ)证明:AE⊥PD; (Ⅱ)若H为PD上的动点,EH与平面PAD所成最大角的正P

A

D

B

E—AF—C的余弦值. (Ⅰ)证明:由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60°,可得△ABC为正三角形.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AE⊥BC.

又 BC∥AD,因此AE⊥AD.因为PA⊥平面ABCD,AE 平面ABCD,所以PA⊥AE. 而 PA 平面PAD,AD 平面PAD 且PA∩AD=

A,所以 AE⊥平面PAD, 又PD 平面PAD.所以 AE⊥PD.

(Ⅱ)解:设AB=2,H为PD上任意一点,连接AH,EH.

由(Ⅰ)知

AE

⊥平面PAD,则∠EHA为EH与平面PAD所成的角. 在Rt△EAH中,AE,所以 当AH最短时,∠EHA最大,即 当AH⊥PD时,∠EHA最大.

立体几何

此时 tan∠EHA

=

AE 因此 AH

又AD=2,所以∠ADH=45°,所以 AHAH2

PA=2.

解法一:因为 PA⊥平面ABCD,PA 平面PAC,所以 平面PAC⊥平面ABCD. 过E作EO⊥AC于O,则EO⊥平面PAC,

过O作OS⊥AF于S,连接ES,则∠ESO为二面角E-AF-C的平面角, 在Rt△AOE中,EO=AE·sin30°

3,AO=AE·cos30°=, 2

,

4

又F是PC的中点,在Rt△ASO中,SO=AO·sin45°

=

又SE

SO 在Rt△ESO中,cos∠

ESO= 4SE 5

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解法二:由(Ⅰ)知AE,AD,AP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又E、F分别为BC、PC的中点,所以E、F分别为BC、PC的中点,所以A(0,0,0),B

-1,0),C

,1,0),

D(0,2,0),P(0,0,2),E

0,0),F

1

,1), 22

1

,1). 所以

AE AF 2

设平面AEF的一法向量为m (x1,y1,z1),

1 0, m AE 0,

则 因此取z1 1,则m (0,2, 1), 1

x1 y1 z1 0. m

AF 0,

2

因为 BD⊥AC,BD⊥PA,PA∩AC=A,所以 BD⊥平面AFC,

故BD为平面AFC的一法向量.又 BD=(

),

m BD 所以 cos<m,BD>

=

5|m|

|BD|

立体几何

因为 二面角E-AF-C

为锐角,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kq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