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题

更新时间:2023-08-21 01:26: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电子技术基础(13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为了确保二极管的安全工作,通常取UR= UBR。 2.晶闸管的三个电极分别是阴极、阳极和 。

3.稳压管稳压电路中,当负载增加时,稳压二极管中的电流将 。 4.若使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在满足相位条件的情况下,电路的放大倍数为1000,则引入反馈的反馈系数应大于。

5.场效应管按其结构的不同分为场效应管和场效应管两大类。 6.具有放大环节串联型稳压电源由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7.分析功率放大电路时,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8.十进制数66转化成二进制数为8421BCD码为。 9.、卡诺图和时序图。 10.时序逻辑电路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

11.PNP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基极电位大于发射极电位 C.基极电位大于集电极电位

B.集电极电位大于发射极电位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1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不具有的特点是

A.输入电阻大

( )

B.输出电阻小 C.带负载能力强 D.电压放大倍数高

13.某NPN型晶体管c、e、b的电位分别是3.3V、3V、3.7V,则该管工作在( )

A.放大状态

B.截止状态

C.饱和状态

D.击穿状态

( ) ( ) ( )

14.通常位于多级放大电路末级的是

A.功率放大电路 C.差动放大电路

B.共射极放大电路 D.直流电源 C.12V

15. OTL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18V,静态时输出电容C上的电压应是

A.6V B.9V

D.18V

16.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A.滤去脉动电流中的交流成分 C.改变输出电压值

B.将交变电流变换成单相脉动电流 D.限制输出电压幅度

( )

17.下列逻辑函数中,属于最小项表达式形式的是

C.L=AC+ABCD A.010 A.0

B.110 B.1

A.L=ABC+BCD B.L AB C ABC

D.L A BC ABC

( ) ( ) ( )

C.101

D.100 D.不定

D.正弦波

18.已知逻辑函数Y=AB+BC,若要Y=1,则ABC的取值可能是 19.若JK触发器的K=1,Q=1,当触发脉冲触发后,Q的状态为

C.与J一致

C.阶梯波

20.微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换成

B.三角波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 ) ( ) ( ) ( ) ( ) ( ) ( ) ( ) ( ) ( )

21.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因此P型半导体带正电。 22.电路引入负反馈后,电路的放大倍数会降低。

2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前后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 2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26.脉冲波形指的是方波或者矩形波。 28.施密特触发器具有两个稳态。 的方法来化简逻辑函数。

24.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串联负反馈后,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27.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的放大状态是一个很短的过渡状态。

29.卡诺图是用有规律排列的方格图来表达逻辑函数,并且可以采用直观的合并项30.A/D转换是将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量信号。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四、计算题(3小题,共34分)

31.在右图电路中,已知三极管β=50,VCC=12V,R1=300kΩ,R2=1kΩ,RL=R3=3kΩ,rbe=1kΩ,UBEQ忽略不计。(1)画出直流通路,求静态工作点;(2)画出交流通路,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4分)

32.用逻辑代数公式和定律化简逻辑式。(10分)

L AC ABC BC ABC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

uo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33.右图为理想集成运放电路,已知u1=1V,u2=2V,u3=3V,u4=4V,R1=R2=2kΩ, R3= R4= RF=1 kΩ,试求输出电压uo 。(10分)

五、技能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好坏的方法和步骤。

35.已知Y1=A+B,Y2=AB,试完成下表,并根据下面A、B的波形画出Y1 和Y2

的波形。

Y2

AB

Y1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电工基础(120分)

六、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36.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正电荷在该点受 的方向。

37.流过电阻上的电流为1A,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

38.一个10 F的电容存储有5 J 39.电容和电感都是储能元件,电容存储的是 40.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初相位为53°,有效值为10A,周期为1ms,该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 = 。

41.某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如右图所示,则电源的内阻是 ,M点对应的负载电阻是 。

42.在超低温的情况下,某种材料的电阻完全消失的现象称为 现象。

43.在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电阻R=8Ω,X=8Ω,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功率因数为 。

4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主要由 和 组成。

45.若RL串联电路中,R=10Ω,L=1H,iL(0-)=1A,换路后电阻R两端的电压初始值为 。 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46. 三分钟内流过某导线的平均电流是1A,则流过该导线截面的电荷量是 ( )

A.180C B.1C

C.3C

D.18C

( )

47.一个大小为1A,内阻为8Ω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是

A.1V,4Ω

B.1A,4Ω

C.8A, 8Ω

D.8V,8Ω

( )

48. 同长度、同材料的导线,面积增加一倍,其阻值

A.减小一半

B.增加一倍

C.不变

D.增加四倍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49.与线圈自感电压的大小有关的是 A.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C.线圈中电流变化的快慢

( )

B.线圈两端电压的大小 D.线圈电阻的大小

( )

50.某交流电路的无功功率24kW,有功功率为32kW,则cos 为

A.0.6

B.0.8

C.0.75

D.1

51.在交流电路中,接入纯电容电路,则该电路的

A.有功功率为零 C.无功功率为零

A.0.1 Wb

( )

B.视在功率为零 D.功率均为零 C.1 Wb

D.0.8 Wb

52.磁通密度为5T的匀强磁场,在0.16㎡区域上通过的磁通量不可能的是( )

B.0.5Wb

53.正弦波电流i1=2sin(60t+60º) A,i2=15sin(50t+30º)A,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

A.i2 超前30º B.i2 超前60º C.i1 超前30º D.i1与 i2不可比 54.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时,可以用

A.楞次定律

B.右手定则

( )

C.左手定则

D.换路定则

( )

55.某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是11∶1,当次级线圈上接10Ω负载时,初级线圈的等效阻抗是

A.10Ω B.110Ω

C.121Ω

D.1210Ω

八、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56.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电源来说,它们既有电动势又有电压,并且数值相等。 ( ) 57.叠加原理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

( ) ( )

58.电位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高。

59.磁感线是存在于磁场中的一种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

( ) ( )

60.实验测量时选用的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误差就越大。

61.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一定可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 ) 62.当线圈中电流增大时,感应电流方向都与原电流方向相反。 ( ) 63.同一个电路中,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常数是一样的。 64.三相对称负载电路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

( )

( )

65.当电流从两个线圈的同名端流入时,产生磁通的方向相同,否则相反。( )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九、计算题(3小题,共36分)

66.电路如右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Ω,R2=10Ω,R3=5Ω,V1=-4V,V2=6V。试用戴维南定理求A点的电位和流过电阻R3的电流I3。(10分)

67. 如下图所示,在B=0.4T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长度为50cm的导线,以10m/s的速率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整个线框电阻R=10Ω。试求:(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极性;(2)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3)使导线继续匀速运动所需加的外力的大小和方向;(4)外力作的功率;(5)感应电流的功率。(14分)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68.一个电感线圈接在100V的直流电上测得电流为10A,接在50Hz,220V的电源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是45°,求:(1)线圈的电阻和电感;(2)电路的总阻抗和总电流;(3)电路的平均功率;(4)画出各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电流的初相位为0°)(12分)

十、技能分析题(2小题,共14分)

69.若电路中有n个节点m条支路,简述利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步骤。(6分)

70.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中性线的作用,在接线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8分)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电子类基础课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13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12

(或0.5)

2.控制极 3.减小 4.0.001 5.结型

绝缘栅型 调整环节 01100110 逻辑图

存储电路(或存储器)

6.采样环节(或取样环节) 7.图解法 8.1000010 9.真值表

10.组合逻辑电路

说明:5、6、9、10题答案填写无顺序要求,3题所填写内容意思相近者均得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C 12.D 13.C 14.A 15.B 16.A 17.B 18.B 19.A 20.A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计算提(3小题,共34分)

31.(14分)解:(1)直流通路如下图所示 (2分)

说明:能够正确画出电路,标出元件的名称就可以得分;不标名称或标错名称的扣1分;除图示元件外,多画、少画元件的不得分。

IBQ

VCCR1

12300

40 A

(2分) (1分) (2分

)

ICQ IBQ 50 0.04 2mA

UCEQ VCC ICQ(R3 R2) 12 2 4 4V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9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2)交流通路如下图所示

说明:能够正确画出电路,标出元件的名称就可以得分;不标名称或标错名称的扣1分;除图示元 (2分)

uo

件外,多画、少画元件的不得分。

R L R3∥RL= 1.5kΩ

电压放大倍数 A R L.5u r

50 1 75

be

1

输入电阻 ri R1∥rbe 1k

输出电阻

ro R3 3k

32.(10分)解:L AC ABC BC ABC C(A AB) BC ABC (A B)C BC ABC A B C BC ABC A B C BC AB C B

C B BC

33.(10分)解:根据集成运放“虚短”、“虚断”原理得

u u i i 0

由图可知

uu4 u3

R R3 u3

4 R3

4 32

1 3

=3.5V

因此

u u 3.5V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10 页(共 8 页)

(1分) (2分) (1分) (1分)

(2分) (2分) (2分) (1分) (2分) (1分)

(2分)

(2分)

(1分) (1分)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u1 u

R1

1 3.52

u2 u

R2

u uo

RF

(2分)

2 3.52

3.5 uo

1

(2分)

uo=5.5V

说明:本大题中,数据错误的步骤不得分;有公式无数据的不得分。

五、技能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8分)答题要点:

将万用表拨到欧姆挡R×10Ω,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阴极,指针应接近∞,(2分)同时用导线将控制极与阳极短接,指针应指很小阻值,约为60~120Ω,表明晶闸管能触发导通。(2分)再断开阳极与控制极,表针未回到零,表明晶闸管是正常的;(2分)如果在不接通控制极时,阻值很小,或接通控制极时,表针也不动,表明晶闸管质量太差。(2分)

35.(8分)答题要点:

A

B

(4分) Y 1 (4分) Y2

说明:表中数据各行相对独立,每写对一行得1分;波形图每画对一个波形得2分。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电子类基础课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电工基础(120分)

六、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36.电场力 37.10Ω 38.1000V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11 页(共 8 页)

10W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39.电场 磁场

40.102sin(2000 t 53 )A 41.4Ω 42.超导 43.

22A

0.5 转子

44.定子

45.10V

说明:44题答案填写无顺序要求。

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6.A 47.D 48.A 49.C 50.B 51.A 52.C 53.D 54.B 55.D 八、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56.× 61.×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九、计算题(3小题,共36分)

66.(10分)解:由题意得

将R3断开时的开路电压即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0,此时回路中的电流(选取电流的参考方向由右V1指向V2)

I

V1 V2R1 R2

4 610 10

0.5A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 E0=I R2+V2=(-0.5)×10+6=1V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 则R3中的电流 R3上的电位

R0=R1 //R2=5Ω

I3

E0R0 R3

15 5

0.1A

V3=I3R3=0.1×5=0.5V

说明:若选取电流的参考方向由右V2指向V1,则求出的I=0.5A。

67.(14分)解:根据题意得

(1)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E=Blv=0.4×0.5×10=2V

(2分)

b,所以b端为正极,a端由右手定则可知,导线ab中电流方向为由a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12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为负极。

(2分)

(2)感应电流大小为

(2分)

I=E/R=2/10=0.2A

(3)使导线匀速运动所需外力与安培力平衡,所以外力大小为

(2分)

F=BIl=0.4×0.2×0.5=0.04N

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导线ab中有感应电流后所受安培力方向与导线运动方向相反,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外力方向与导线运动方向一致。

(4)外力做功的功率是 P外=Fv=0.04×10=0.4W (5)感应电流的功率为 P=EI=2×0.2=0.4W

68.(12分)解:(1)根据题意可知

R

10010

10

(2分) (2分) (2分)

(2分)

由于电路是RL串联电路,因此电压超前电流45°,

即 =45°

cos

22

arctan

XLR

45

(1分) (1分) (2分) (2分)

XL R 10

所以 L

XL

XL2 f

2

102 50

2

31.85mH

(2)电路的总阻抗 Z

电路的总电流 I

UZ

R XL 1022010

2

2

112A

22

(3)平均功率 P U I cos 220 112

2420W

或P I2 R (112)2 10 2420W (2分) (2分)

(4)各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如下图所示。 (画错不得分)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13 页(共 8 页)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说明:本大题中,数据错误的步骤不得分;有公式无数据的不得分。 十、技能分析题(2小题,共14分)

69.(6分)答题要点:

(1)先假设各支路的参考方向和回路(或网孔)的绕行方向; (1分)

(2)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列出n-1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 (2分) (3)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列出m-n+1个独立回路电压方程;(2分) (4)根据解出的电流的符号,判断各电流的实际方向。(1分) 70.(8分)答题要点:

(1)三相负载对称时,中性线上的电流为零,可以不接。(2分)

(2)不对称时,必须接中性线,保证电路正常工作,防止烧毁用电器。(2分) (3)中性线上不允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2分) (4)为保证安全,还将中性线接地。(1分)

(5)连接时尽量使其对称以减小中性线电流。(1分) 说明: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中等职业教育网

电子类基础课试卷 第 14 页(共 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8u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