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声中的情感传递

更新时间:2024-02-02 02: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歌声中的情感传递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又是最亲切、最美妙、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善于从所演唱的歌曲中再现出它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和不朽的生命力,必须善于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也就是我这里所谈的用歌声来表达和传递作品的情感。

一、深入了解分析作品

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不同的情感表现,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首先应认真理解歌词的内涵及歌曲的风格特点,因为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的方法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如《黄河怨》,这首歌刻画的是一个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惨遭敌人蹂躏的妇女形象。其音调是悲惨缠绵的,因此,演唱时是含着眼泪来唱的;再如,演唱欢快、热情的歌曲时就应该表现高兴、欢乐的情感,声音必须有光彩,并且流畅,体现生动、轻快的艺术情趣,如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当演唱威武雄壮风格的歌曲时,声音一定要挺拔,不能松垮,感情表现直接,并充满感情,如《咱当兵的人》;表现诙谐、讽刺风格的歌曲时,演唱时要运用几种笑声,如讥笑、冷笑、苦笑、欢笑、谄笑等来表现,如《跳蚤之歌》等。

无论是演唱哪种风格类型的歌曲,演唱得贴不贴切,感不感人,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情感表现的强烈与真切。

二、充分运用声音技巧表现作品的内涵

歌唱离不开语言,所有的歌曲和歌剧、戏剧都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而准确的使用语言,正确的咬字吐字,不仅是声乐演唱的技术要求,也是良好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我们在学习和理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脱离歌唱状态这个前提,孤立地研究字的形成和语言意味。譬如我们像朗诵一样,将歌词唱出,虽然字清楚了,歌声却没有发生练习时那样流畅了。那是因为喉咙口腔等所有说话语言的状态都被歌唱发声的要求改变了,习惯上的语言肌肉运动方式不灵活了,而且很容易出现下腭两侧肌肉僵硬的状况。其实既要咬字吐字清楚,又要保持歌唱的状态,只需对口形、唇、鼻等部位进行调整,是完全能够做到腔圆字清的。相对而言,民歌比美声演唱方式的咬字吐字更靠近说话状态,更要求符合说话语言的表现方式,更注意声母、韵母、归韵方面的清晰。但是不管民歌或是美声,歌唱中字的运用地都是艺术化的表现,都必须符合歌唱审美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r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