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5课时墨家思想每日一题新人教

更新时间:2023-04-28 16:45:09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墨家思想

(2017—2018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体现了墨家学派的

A.“尚贤”思想B.“兼爱”思想

C.“非攻”思想D.“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墨子的思想主张

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2.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有鬼神,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4.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强调“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墨子的思想在本质上

A.既肯定人力作用,又依赖上天、鬼神意志

B.既反映小生产者的勤苦,又衬托出他们脆弱

C.体现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生活的矛盾困惑

D.小生产者崇拜鬼神,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战国时期,墨家主张“不别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其观点反映出小生产者

A.对国家统一的渴望B.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C.对传统习俗的坚守D.对社会变革的反对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最腹面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面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1.【答案】B

【解析】材料“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反映了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的勤苦;材料“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又衬托出小生产者的脆弱。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本质”

的要求,排除。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世界观上的内在矛盾,而不是生活上的矛盾困惑,故C项错误。D项“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与材料不符,排除。

2.【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墨家主张地位的贵贱应该由能力的高低大小来定,这体现出小生产者对现实的不满,主张对社会进行变革,故B项正确,D项错误;国家统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传统习俗的态度,故C项错误。

3.【答案】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6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