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库

更新时间:2023-11-19 02: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修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B )的基础。

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就是要( D )。

A.树立自主学习理念 B.树立全面学习理念 C.树立创新学习理念 D.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 A )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A.德 B.智 C.体 D.美

4.培养优良的学风应该在严谨、求实、勤奋和( A )上下功夫。 A.创新 B.智 C.全面学习理念 D.视野开阔 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C )。 A.脚踏实地 B.追求真理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创新学习理念

6.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是( D )。 A.热爱祖国 B.德才兼备

C.全面发展 D.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 7.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民族的解放 C.实现国家的独立 D.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8.德是人才素质的( A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 A ) A.举什么旗的问题 B.走什么路的问题 C.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D.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 10.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B )

A.德 B.智 C.体 D.美 1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 D ) 的主要组成部分。 A.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12.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D )

A.体制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改革创新 1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B )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14.人最重要的素质是( A )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法律素质 D.心理素质 15.大学生是指( D )

A.年龄大 B.学历层次高 C.学习的知识多 D.如饥似渴学习的人

16.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A ) A.德 B.智 C.体 D.美

17.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C )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18.所谓使命,是指( B )

A.奉命出行 B.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C.执行任务 D.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 A )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20.独立生活意识是指( C )

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 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 D.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21.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生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D)

A.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三准则 C.职业守则 D.职业道德 22.职业道德的最近本要求是( C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23.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的“做人准则”、“立人之道”的是( B ) A.爱护公务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24.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 B ) A.奉献社会 B.服务群众 C.诚实守信 D.爱岗敬业 25.职业道德要求最高层次是( A )

A.奉献社会 B.服务群众 C.诚实守信 D.爱岗敬业 26.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是( D ) A.服务群众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27.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与感情缠绵之中。这样的人:(A)

A.错置了爱情的地位 B.误把友情党爱情 C.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D.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A )

A.邻里团结 B.保护环境 C.爱岗敬业 D.遵纪守法 29.下列关于人的素质中,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是( C ) A.政治素质 B.心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 30.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 A ) A.求真务实 B.轻信

C.弄虚作假 D.贪图虚名 31.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 B ) A.有“才”的人就有“德” B.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C. 有“德”必有“才” D.只要有“德”就可以了 32.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社会规范是( A ) A、道德与法律 B、家规 C、政策 D、乡规民约 33.不能表现新的学习理念的是( D )

A.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与终身学习 D.填鸭式学习 34.哪些不是当代大学生崭新形象的必备要素( D )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谦虚谨慎,虚心好学 35.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包括( A )

A.职业性和规范性以及调节的有限性 B.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C.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D.纯洁性与持久性

36.爱情是一对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 B ) 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爱恋双方彼此相濡以沫,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D.“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

37.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需要着重抓好的环节不包括:( D )

A.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B.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C.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D.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 38.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这表明( D ) A.在恋爱过程中应有轻率和放荡的行为

B.恋爱双方的交往随行而行,有不健康的交往方式也没关系 C.真正的爱是近于淫荡的东西的

D.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39.不属于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B ) A.注重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 B.注重德才兼备

C.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D.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学生与诚信道德的关系的是( C )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C.诚信是大学生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D.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4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 A ) A.社会关系的总和 B.政治关系的总和 C.经济关系的总和 D.道德关系的总和

4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B )

A.人的姿色和容貌 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 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 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

43.礼仪是以建立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B )

A.同等关系 B.和谐关系 C.平等关系 D.互助关系

44.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和友好的行为( A) A.尊重 B.友谊 C.关心 D.爱护

45.对一个国家来说,个人礼仪是一个国家( A)的象征 A.文化与传统 B.文明程度 C.古老历史 D.整体实力

46.看完体育比赛后、如果身边有杂物你应( B) A.带走自己的文明用语或杂物

B.连邻座的文明用语和杂物一并带走 C.起身就走

D.扔到别人的座位边 47.下列走姿正确的是( D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选择好适当的行走路线、不必顾及别人的存在

B.靠左侧、右侧走路都行

C.太激动了、走路可以上窜下跳、蹦来蹦去

D.为了让你的行走不妨碍别人、要有意识地悄然无声

48.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所保持的最常规的服务距离是( A ) A.0.5—1.5米 B.1—3米 C.3米以外 D.没有限制

49、在正式场合、男士穿的鞋子最好为黑色、面料为牛皮或羊皮、穿着时应注意鞋子的保洁和完好.袜子应选择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 )色袜子 A.白 B灰 C.蓝 D.黑

50、下列对仪容修饰的说法中有误的项是( D ) A.头发要适时梳理、不能有头皮屑

B.女服务人员不留披肩发、染发选择和黑色比较接近的颜色 C.男性服务人员每天都要剔净胡须(特殊的宗教信仰者除外) D.“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有统一制服的服务人员、也可以穿着体现个性美的服装

51.男子穿西装时、要注意\三一定律\、 ( B )应控制在一种颜色、且以黑色为首选,以下哪一个选项不符合要求 A.鞋子 B.袜子 C.腰带 D.公文包

5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C )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5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4、下列是几位同学关于理想认识的几段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D )。 A.“理想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 B.“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有没有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C.“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D.“理想产生于现实,但不是对现状的模写,而是对现实的超越” 55、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上划分,理想可分为( D )。

A.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C.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D.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56、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合适的职位,干一番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7、“樱桃好吃树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想是不会自动实现的。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D.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58、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B )。

A.理想等同于现实 B.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C.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59、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是( D )。

A.理想超越实践,理想与实践没有关系 B.理想来源于实践,等同于实践 C、人们的实践认识一旦上升为理想,就会成为永恒不变的指导实践的力量

D.理想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 60、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高尔基也曾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说明( B ).

A.理想等同于现实 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C.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D.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 61、( A )理想是指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向往和追求。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62、一定社会的阶级、政党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即( D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p5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