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更新时间:2023-12-20 14: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和作用,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主要内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主要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导实现。教师提供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难点:邓小平南巡讲话内容的理解。 三、导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夯实基础-------得心应手

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P56-57 (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 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体制(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建立 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4)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突破:①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② 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③ 实现形式多样化④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到改革开放30年时:已初步建立,表现:①确立了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②初步形成了 的市场体系。 2.、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不适应 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可能腾飞。(2)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在改革开放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人们尽快看见 ,尝到改革的甜头,获得改革的利益,这样,改革就会赢得 的支持,改革才能不断深化。

3、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①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我国 ; ②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上通行的 “接轨”; ③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 促进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建立 ,使我国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⑤使我国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为以 为主,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学习探究、攻克难关--------信心百倍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材料四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

(三)温故知新--------尽在掌握

1、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中共十四大的重大突破是

A.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4.“??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歌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5.“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A.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B.无需借鉴别人的经验

C.可以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D.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6、1973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A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 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 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7、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高考 8.(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四、史海拾贝: 深圳速度

是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生动地展示了改革热土的勃勃生机。这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深圳国贸大厦建成后,是当时深圳的最高楼,成为深圳地标,而且周边也因国贸而被称为国贸商圈。当时深圳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进行中,国贸的建设过程经报道后,成为深圳城市建设的一个典型被广为宣传。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层楼”是当时媒体提到深圳常用的词汇。 你的疑惑与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uw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