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伟毕业设计条子泥施工组织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20 14: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 施工组织设计

11.1编制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2、《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3 3、《堤防工程技术规范》SL51-93 4、《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

5、《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规程》SL239-1999 6、《水闸施工规范》SL27-91

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9 9、《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 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1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14、《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1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验收规程》DL/T5018-94 16、条子泥工程促淤堤、围堤、隔堤、排水闸设计图纸 17、水利施工技术规范及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11.2 施工条件

11.2.1 工程条件

条子泥匡围工程位于辐射沙洲中心区,毗邻大陆岸滩。分布陆界范围北起梁垛河口外,南至川港口外,西界为苏北中部沿海垦区外堤线,东至江家坞外缘。条子泥垦区围垦面积约40万亩,按7个作业区进行匡围;匡围海堤44.33km,促淤导堤12.98km,大隔堤兼施工道路39.87km,新建水闸4座。匡围工程概况见表1、表2。

1

表1 条子泥匡围工程概况总表

序号 1 3 4 主要工程 匡围作业区 建筑堤防 新建水闸 工程数量 7个 7条 4座 表2 建筑堤防概况

序号 1 2 3

面积/长度 34.61万亩 97.39km - 备注 - - - 堤防类型 促淤导堤 匡围海堤 大隔堤兼施工道 数量(条) 1 1 5 长度(km) 12.98 44.33 39.87 11.2.2 自然条件 (1)气象、水文

本工程所在位置处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并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的狭长地带。全年平均气温为14℃-15℃,冬半年(9月-翌年2月)偏暖,夏半年(3-8月)偏凉。夏季降水量较大,占全年降水量的40-55%,冬季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12%。台风每年出现在5-11月,以7-9月最多,8月份最频繁,一般年份影响本地区的台风有2~3次。

江苏沿海主要受两个潮波系统控制。以无潮点为中心的旋转潮波系统控制着江苏沿海的北部海区,南部海区受自东海进入的前进潮波系统制约。这两大潮波系统的涨潮流就在辐射沙洲的条子泥二分水滩脊处汇合。由于潮波能量集中,沙洲区中部和内部水域潮差逐渐增大,使弶港至小洋口岸外水域,成为江苏省潮差最大的区域,平均潮差可达3.9m以上此外,整个沙洲区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大多为1.53-2.04m/s。 (2)工程地质

设计资料显示,场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层,主要为粉砂、细砂、砂质粉土及粉质粘土层。各土层特征分述如下:

2

①层:黄灰色轻粉质砂壤土,很湿,稍密,含云母碎屑,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摇震反应迅速,局部为重粉质砂壤土,不均匀。厚度1.10m~1.30m,平均厚度1.3m,层底高程1.1m~-4.22m。该层在勘测区均有分布。

②层:灰色轻粉质砂壤土夹粉砂,其中轻粉质壤土,湿~很湿,稍密,粉砂,饱和,松散~稍密,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含云母碎屑,见腐殖质,不均匀。厚度2.1m~2.6m,平均厚度2.5m,层底高程-2.4 m~-5.52m。

③层:青灰色粉砂,饱和,中密,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颗粒级配不良,含云母碎屑,偶见腐殖质,局部为细砂,欠均匀。

根据气象、洪潮、地质等条件,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有:

1、降雨影响:月有效施工天数,砼工程一般按降雨量大于5mm停工计,并扣除法定节假日,计为20天。

2、洪潮影响:平均高潮位以下基础部分受洪潮汐影响较大,包括土工布铺设、袋装碎石垫层等,另外大风大浪对工程施工安全也会造成危害。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水上施工有效作业天按60%考虑。

3、气象对施工影响:遇到台风和强寒潮时,为保证施工安全,通常在预报台风及强寒潮到达前24小时现场船机设备撤离现场到避风锚地避风,待强风浪过后,才能重新进点施工,这种情况影响的时间,不仅仅是风浪发生影响的直接时间,还包括避风撤离和重新进点施工所增加的时间。

4、围堤工程施工一般采用无围堰趁潮作业,基础部分受洪潮及台风影响较大,应尽量安排抢潮作业。水闸则采用围堰干地作业,应尽量安排在非汛期施工。 11.2.3 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本工程主要建筑材料为碎石、抛石、块石、砂、水泥、钢筋、土工布等,建筑材料的供应基本上采用统一采购的方式。 11.2.3.1石料

本工程所需碎石、抛石、块石等石料均需从附近石料场外购。东台市附近没有大型的石料场,石料可通过水路运输到位。 11.2.3.2土料

场区及附近广泛分布的松散堆积物由砂土和粉土组成,饱水条件下易于液化。根据当地海堤填筑经验,本工程施工交通道路填筑用土料可利用场区及附近分布的第四纪滨海—浅海相松散沉积物,储量丰富。

3

11.2.3.3其他材料

土工布等大宗建筑材料,可统一招标采购,水泥、钢材、木材可就近从当地购买,机电设备由可靠厂家供应。

11.3 工程施工特点

11.3.1 本工程在滩涂上进行围堤建设,自然条件差

工程所在地海域开阔,风浪高,流场复杂,可作业时间少,而本工程大部分工种施工需趁潮作业,因此,要充分掌握好潮汐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11.3.2 吹填与围堤需互相紧密配合

吹填与围堤互为唇齿,吹填为围堤供砂,围堤的合龙又为吹填创造条件。因此,施工时要紧密配合,在施工进度安排中需要合理控制,现场合理调配。两项内容中任何一项的失误,都将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 11.3.3 专业性强

本工程属大型围海造地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水下到海面以上施工,虽不需大型的机械设备和高新技术,但需大量的劳动力和小型机具,属劳动力密集型工程。工程看似简单,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一环紧扣一环。 11.3.4 海上作业风险性大

本工程所有工作几乎都在海上进行,受风浪影响大,人员、材料、设备等均处在高风险状态下,必须要精心安排,严密组织,控制风险。 11.3.5 软基基础的稳定

本工程的施工区域为软地基基础,棱体加高和吹填时特别要注意地基的稳定,注意沉降位移的观测。为此,建议在相应地段设置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点,密切关注已施工好堤段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当位移观测出现异常时,应控制施工进度,并应仔细分析位移变化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大堤滑坡。 11.3.6 大堤合龙难度高

条子泥垦区围垦面积约40万亩,按7个作业区进行匡围,每个匡围区的面积都很大,每个围区设置一个宽度为800~1000m的龙口,合龙时施工强度非常高。由于本次龙口合龙采用抛石合龙与传统充泥管袋合龙相结合的方式,因此须做好充分的施工组织,安排好足够多的施工机械和抛石料。

4

11.4施工总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施工采用“差拍同步,分段、分层实施”的方法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满足施工关键节点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由下而上,先外后内的施工顺序。为保证大堤施工顺利进行,应服从项目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均衡施工强度,合理调配资源,实行平行流水作业。条子泥围垦工程分三期施工:

(1)第一期的施工顺序

①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施工道路、施工工作平台、施工供电和施工供水等匡围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

②条子泥二分水促淤导堤施工。促淤导堤全长12.98km。 (2)第二期的施工顺序

①施工19#围堤和3#隔堤,在南龙口3进行合龙,形成5.16万亩条南边滩作业区;

②施工北排水闸1和1#、2#围堤及2#隔堤,在北龙口2进行合龙,形成5.39万亩条北边滩作业区北。北排水闸1需在北龙口2合龙之前完成;

③施工南排水闸,13#、14#、15#、16#、17#、围堤,4#隔堤,在南龙口2合龙,形成4.47万亩条南作业区,南排水闸需在南龙口2合龙之前完成;

④施工18#围堤,在南龙口1进行合龙,形成3.36万亩条鱼港作业区。 (3)第三期的施工顺序

①施工10#、11#、12#围堤和1#隔堤,在北龙口3进行合龙,形成6.79万亩条脊作业区,

②施工北排水闸1、北排水闸2,3#、4#、5#、6#、7#、8#、9#围堤,5#隔堤,并在北龙口1进行合龙,形成3.87万亩条北作业区和5.57万亩西大港作业区,北排水闸1和北排水闸2需在北龙口1合龙之前完成。

11.5堤防工程施工展开顺序

11.5.1 促淤堤工程

促淤导堤堤身采用充泥管袋断面结构型式,由袋装砂棱体、吹填砂、抛石、袋装碎石、反滤层、块石、2t扭王块体、泥结碎石路面组成。抛石的规格为10~100kg、块石的规格为100~200kg,反滤层由内向外依次是450g/m2无纺土工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uw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