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更新时间:2023-07-18 19: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

在第一届市情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据讲话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时 间:二OO三年九月八日

地 点:万豪酒店

主持人: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先生

报告人: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

主持人: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银行、外国

机构等陆续进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家是以极大的热情

在关注重庆的发展,关注重庆的变化,希望能够正常的更多

的了解重庆,参与重庆的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我们

按照奇帆市长指示,创办了重庆市市情报告会,我们期望通

过这样的报告会为大家提供更加广泛的、有效的、重庆经济

发展的相关信息,重庆市情报告会我们将定期举办,并将邀

请市领导、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定期为大家介绍重庆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相

关政策,同时听取大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就大

家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今天是我们市情报告

会的第一场报告,我们请到了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

市长黄奇帆先生为我们作第一场报告,奇帆市长长期从事经

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

经验。他从上海调到重庆工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重

庆城市建设、金融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广泛领域提出了许

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的思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

时间内,奇帆市长果断的解决了城市道路的收费、烂尾楼等

一大批难题,领导进行了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大胆推进了

CBD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促成了中法水务、瑞安集

团、法国罗兰等一大批外资的进入。奇帆市长以他渊博的学

识、敏捷的才思、务实的作风、忘我的热情迎得了全市社会

各界的广泛尊重,今天他将以“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为题,向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良好前景,

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参加今天报告会的

有在渝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渝领事机构和外资企业在渝的

办事机构,约150人。下面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奇

帆市长为我们作报告。

报告人: 好,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借这个

机会跟大家通报一下,重庆市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

经后一段时间市政府和有关方面将着重推进的一些经济发

展、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想利用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到五点钟以前跟大家通报情况,然后留一些时间可以大家提

些问题讨论,我回答大家一些问题。

重庆市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势头是好的。刚直辖时GDP的

增长只有7.5 %左右,到了2000年前后,GDP的增长是8.5%

左右,到了02年的时候GDP增长进入10%,去年是10.3的

增长,今年1-8月份,最新的统计11.1%,我们高于全国2.9

个百分点,出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在另一方面,重庆

市的财政税收也是不断增长,我们知道,过去几年我们财政

收入每年一般是15%的增长,去年我们是26%的增长,今年

1-8月份重庆市的财政收入是33%的增长。我们预计今年的

财政收入总额超过200亿,我们知道2000我们不到100亿,感觉上翻了一翻,在05年将达到300亿,07年能达到450

亿,经后每年过一个百亿的坎。

第三个是投资。包括内外资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类投资,

我们这几年投资增幅较高。去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一千

亿,具体来说是996亿,今年1-8月投资同期增长32%,预

计全年投资达1300亿,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投资。明年预

计若再增长20%达1600亿,以后每年增长持平估计到05年

达到2000亿,从2000到2010年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达一

万五千亿、六千亿左右。有这样大的投资到位,重庆经济高

速增长的潜力、可能性是比较现实的、比较可靠的。

重庆经济增长的趋势如何?我们有信心从现在到2010

年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如果目标实现,就可能在2010

年达4400亿左右。如果这个目标实现的话,重庆就可能完

全上新台阶,人均达2000美元。重庆经济,有人说你是不

是太乐观了,我们说这不是简单的乐观或悲观和问题,而是

现实可能性的问题,这是和重庆的机遇联系在一起的。重庆

市在宏观方面面临四大机遇:中国西部大开发、三峡市库区

建设、直辖和加入WTO的机遇,这四个都是很现实的机遇。

比如说西部开发的机遇,给我们带了三项好处,对我们

每个外商投资企业都应理解这个概念:一个是国家在西部直

接投资的项目规模大大提高,比如说铁路,50年共修了一千

多公里形成四条铁路,但近5、6年期间也就是过去2年乃

至近3年国家将每年投资一千多里,再修建四条铁路,也就

是3-5年后重庆将有8条铁路通向全国,重庆到广州,重庆

到上海,重庆到兰州,重庆到西安,加原来四条共8条成为

铁路枢纽。

第二个好处是西部开发财政对重庆地方资金转移支付

支持大大加强。去年重庆财政收入160亿,财政支出360亿,赤字180亿,实际没有赤字。国家对重庆转移支付180亿,

比重庆本土财政收入还大一点。这种情况不光表现在重庆,

在广西、西安、四川、云南都是这样的。

第三个好处是国家给西部的优惠政策,作为外资企业应

该了解,可以说跟浦东开发区、深圳特区一个样。什么叫西

部开发,对外资、内资就是等同于跟浦东开发、深圳特区一

样的政策,比如所得税在浦东开发区、深圳特区是15%,在

痤的都是,如果没有的,请与市外经贸委反应。所以西部大

开发有许多优惠政策,有三大好处,有三大好处当然会对激

励外资来渝发展。

第二个机遇是三峡库区对重庆发展的机遇。对重庆而

言,是500亿的投资,整个三峡工程是1800亿,其中1200

亿投资水电站大坝工程建设,600亿是移民投资,其中有100

亿在湖北,有500亿在重庆。过去几年重庆移民国家已投资

了300亿,将来还有200亿投资,总的国家投500亿,加上

银行贷款、地方政府筹集的资金,总的形成一千多亿的一个

量,会大大加速了城市改造发展的进程。

第三个机遇是直辖市产生了直辖市的体制优势,并不是

由单列市变直辖市、级别由副省级变正省级的简单提升,而

重要的是带来了交易成本的降低。整个全国吃皇粮的各种机

关、事业人员包括警察、教师等共四千多万,全国13亿人,相当于30个人中有一个机关干部。在重庆3100万有52万

干部。重庆是60个人有一个。是不是重庆人有本事?也不

是,关键是直辖市的体制优势,少了地市一级。四川省有22

个地市,然后管到区县,重庆中间少了一层,直接到区县,

工作效率上直辖体制会高一点。我们知道,在中国,行政的

决策权比较多的集中在省级政府,比如说定一个物价,定一

个道路、高速公路的物价或自来水的水价,或各种其它的行

政权力,一般中央都是认省级政府的决定有效,所以各种政

策的调整,经济决策的行政权都是集中在省政府。但大家又

知道,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资源一般都在省会城市,在各种

在城市,中国的有四百多个城市集中了中国80%的经济资

源,所以市长一般掌握着比较多的经济资源,他能直接批准

土地、卖地,但他不能改变地价,改变地价要省政府定。但

省长不能直接卖地,你跟省长说我要批一块地,他批不了,

他要通过成都市长或武汉市长。重庆市好象四川省长兼着成

都市长,又好象成都市长管着四川,是行政要素集于一体的,这个体制很特殊,整个中国31个省唯重庆是这种体制。你

可以说重庆的行政效率会高一点,总的意思就是行政成本

低,工作效率高,这种体制优势3-5年你可能还不感觉,但

5-10后,这种体制优势会变成发展动力,会有好处的。这也

会创造机遇、也会产生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第三个情况。

第四个情况就是我们面临更加开放的WTO的机遇。我

们都知道中国进入WTO,进入WTO对我们带来了五种巨大

的好处。第一个是关税下降了,10年前中国人的产品税货物

进出口的平均关税是80%多,现在已经接近10%,在10%左

右,再过两年,就在9%以下。关税低了以后,关税壁垒没

有,更大开放了。第二个整个中国的贸易壁垒消除了,过去

中国有一千多种重要的商品进出口要进出口配额、要许可

证,现进出自由了。第三个就是我们服务贸易开放了。进了

WTO以后,外资可以搞零售、百货、贸易、投资,也可以

搞房地产、金融、证券,也可来参与我们的交通、运输业,

各种行业。我们知道10年前整个中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都

是外资可以搞工业,第三产业一般都不能搞,90年代沿海有

了一些试点,但现在是全方位开放,这样就说外资到重庆来

发展各种第三产业、服务贸易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第四

个就是WTO以后我们要更多增加知识产权的概念,要重视

知识产权,做任何事要考虑专利,你不能假冒伪劣冒牌,也

不能随意仿造等等,这方面就是我们进了WTO以后,这个

关卡方面的制约大大提高了。第五个变化就是整个进了WTO

以后,作为一个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怎么样进行

三C认证,怎么样在质量控制上面跟ISO900能匹配,怎么

样能跟环保认证结合。怎样跟信息产品安全结合,这些方面

的各种技术壁垒提高了,绿色屏障、进出口技术壁垒,这方

面大家更多的遵循了,可以这么说前三个是自由放开,后面

两个是新的台阶,新的壁垒,新的出生证,新的入门证或新

的国际通行证。也就是说你如果后面两个不达到标准的话就

进不到国际市场,进不了中国市场,前面三个是放开了市场,后面两个又增加了门槛。这五个变化总的来说也是机遇,如

果我们重庆的企业包括重庆的外资企业如果适应这种状况

就是机会很大,所以总的概念是四大机遇。

从WTO到直辖的机遇到库区建设的机遇和西部开放的

机遇,这四个机遇对重庆来说,WTO机遇是整个中国31个

省都有的,西部开发是西部12个省特有的,库区建设是湖

北和重庆两家有的,重庆直辖的机遇体制优势我认为只有重

庆独有的。能把这四种优势集一身的,整个中国31个省看

来重庆是机遇最多的。从这个角度宏观上看重庆的发展会有

一个新的高潮的,我们国家中央和国务院给重庆定位是西部

大开发的领头羊,要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我们国家搞

沿海开发形成了一个开发开放的战略,就是一个地区要发

展,它不是平铺直叙的几个区县同步发展,而是在几个县的

一个区域先由几个中心城市集中的先发展一步,然后城市扩

大了以后由这些中心城市影响周围的中心城市,形成城市群

的发展,再由城市群的发展辐射到整个区域的发展。珠江流

域首先由深圳、广州这些中心城市在香港辐射带动下,最后

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发展,90年代在上海作龙头的中心城市带

动下,周围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城市群发展最终带动了

整个长江三角洲发展,我们西部大开发同样要有中心城市的

带动,重庆、成都、西安、昆明都属于西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它们的发展将带动整个西部区域的发展,这几个中心城市

中,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应该任务更重一点,因为它要担负长

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辐射功能、带动功能,他的区位又决定了

他是南北和中间位臵,在这个意义上讲,重庆发展应该很好

地起到这个领头羊的作用,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方面。重庆

经济发展走势面临四大机遇,我们每个外资企业都可以从这

些机遇、从重庆现在经济发展的走势中、从它经后一亿五千

万的投资规模中想象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市场空间、考虑自

己的发展机遇,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就是重庆在经后的发展当中,城市发展的一个模

式。重庆这个城市,你说它是直辖市,它既不象四川省一个

省,也不象上海、北京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它是大城市和大

农村并存。然后你说它是中国直辖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有

8万多平方公里,你也可说它是中国直辖市里边城市面积最

小的,这句话也没错。因为城市比较的话,比的不是农村土

地的大小,比的是城市建成区的大小。就这一点而言,目前

重庆城市建成区面积共90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是260平

方公里,然后我们也有远郊的区县,万州有60-70万平方公

里的主城区,还有涪陵等,都有一块城市建成区,统统加起

来900平方公里。上海、北京建成区有2500平方公里,差

不多是重庆的3倍少一点,天津有1500平方公里,是重庆2

倍少一点,也就是他们城市建成区规模都比重庆大,经济实

力比重庆更强,所以城市的比较比的是城市面积建成区。重

庆的城市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呢?是象上海一样变成一个一

千平方公里到二千平方公里的主城还是怎么发展?我们说

重庆城市发展模式是应该按国际惯例,它应该是个大都市连

绵带的城市发展模式。意思是它不是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

他不是在集中区域上搞一千、二千平方公里的大都市,它可

能是以重庆主城为核心,然后周围有6-7个国家级的大城市

成为卫星城、中心城,然后周围还有几十个中小城市,再加

上上百个集镇,形成四个层次的城市群,这个城市群最后形

成2000平方公里的一个城市。这个跟大都市一个板块的模

式是有所不同的,在国际把这种城市群叫做大都市连绵带。

重庆应该是用大都市连绵带的方式来解决大城市带大农村、

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这么一个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具体

的说,重庆目前有3100万人,有一千万城市人口,有二千

万农民,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力争每年有50万左右的农民转

化为城市居民,这样20年时间就转化一千万不到的农村居

民,也就正好跟现在反一反,也就正好反过来,这么一个过

程。你不能把这个新增加的一千万都加到重庆主城来,而是

往刚才说的四个层次上合理的转移,主城可能从现在300万

人再增加200-300万人,变成500-600万人口的大城市,然

后周围有万州、涪陵、合川、永川,可能形成5、6个50万

-100万的国家级大城市,我们国家把国家级大城市核准在50

万、100万以上就是国家级大城市,这样重庆周围有5、6个,然后再增加一批人到县城,他们从5-6万到10万可能变成

20几万、30万,这样这些县城就变成了中心城市,然后还

有上百个中心镇。这样就形成了把2000万人分摊掉,分布

在这四个层面上,形成了四个层次的城市群。国际上认为城

市连绵带有四个特征。比如重庆现在有主城、有万州、涪陵,

也有县城,但不能叫大都市连绵带,因为不符合这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第一个就是大都市连绵带所对应的区域,它的

区域人口中的70%是城市人群,30%是农村。我们现在重庆

市范围内是60%的农村人口,37%的城市人群,不符合这个

7、3开的标准,20年以后,我们就会变70%左右的城市人

口,这时符合第一个特征。第二就是大都市连绵带的城市,

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之间的梯度转移一般是在1:2到1:

5之间。但我们现在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主城300万人,一

掉掉下了,万州就只有40万,就是1:8,也就是说大城市

如果对上一个小齿轮互相传递时没有辐射功能,传递的过程

中断裂了。所以我们跟沿海很大不同的是上海作为1300万

的大城市,它周围的300万、200万、100万的城市有一串,如杭州、苏州、无锡,都是几百万的,它们之间产生了1:5、1:4,这时上海的经济能量就能带动这些大城市、这些中等

城市,这些城市间互相传递。你不能叫一个巨大的城市对着

城镇去辐射,巨大的城市辐射大城市、大城市辐射中城市、

中城市辐射小城市,有一个联环。西部很大的问题是重庆周

围一个核心大城市突然掉价,200-300万的地方突然掉20-30

万的城市去了,中间缺少100万级的大城市。从这个意义上

讲,经后10年20年重庆不会平铺直叙把30个区县都去搞

大,可能特殊的要关顾5-6个区县让它发展特别大一点、快

一点,就象深圳当年2万人,10年后发展到200万的,它会

有一个扩张,重庆这个地方也不能平铺直叙,要突出一些重

点,形成一个梯度转移,这是第二个概念。以后主城是500

万的话,周围有一批100万级的大城市,然后又出现30-40

万级的中等城市,这样都在1:2之到1:5之间的传递比例,这是第二个特征,现在我们不符合这个特征,所以也不是大

都市连绵带,但是我们20年后应该符合。第三个就是重庆

这个大都市连绵带要交能畅通。所有大城市、中城市之间高

速公路、铁路机场畅通,目前重庆交通畅通没有到位。第四

个就是城市之间互相辐射、互相补充、互相资源配臵,有一

种战略分工,互相影响,我们西部有很大一个问题,这个城

市在干什么、那个城市在干什么可以不讨论的,那个城市在

干什么我也可以不去管他,没什么关连,他采取什么措施对

我影响不大,我采取什么措施对他影响不大,互相经济联系、辐射、分工不明显。香港如果打个喷嚏,广州就能感冒,这

个和香港、广州之间中间经济有连系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也

是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只需要去用四个特征去分析重庆目前

各个关系,重庆目前基本上还不符合,但我们城市发展的模

式,就是要让它符合起来。最后,重庆决不会去把600多万

人堆在主城,但是也不是都堆在小城镇,而是按这么一个城

市群的模式发展,这个模式在国际上是认为城市发展非常合

理的好的模式,这个模式实现的过程需要投资,这个模式没

有投资是实现不了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到城市,一般

一个农民进城后在城里一个人需要100平方米的城市土地。

马路、学校、医院或者住宅或者工厂都要占地,一个城市的

所有土地除以城市的人口,就是人均占地。我们刚才说城市

建成区是900平方公里,是将城市和城镇加在一起900平方

公里,我们有1100万城市人口,人均80几平方米的面积,

所以整个重庆还没有达标,还有欠帐,合理的至少人均100

平方米。我们这个城市如扩大200平方公里,到1100平方

公里,跟我们现1100万人就差不多,正好匹配。第二个概

念说20年里会有一千万人以上转到城市来,这样每人就要

100平方米,就增加到一千平方公里,也就说到了2010年以

后,重庆的城市不再是900平方公里,应该变成2100万平

方公里或者更多一点,要增加1000多平方公里。我们知道,城市建设如果在纽约,一平方公里的投资强度10亿美元,

在上海1平方公里在10几亿人民币,在重庆如果主城一平

方公里是在10亿元人民币,我们在库区效县一般有5-6亿强

度。所以平均起来的话在重庆整个大体上每平方公里8个亿,我们要增加一千平方公里,就差不多要一万亿左右的投资,

也就是说重庆的城市扩张从现在到2010年,每年就需要几

百亿的投入,包括房地产、征地、动迁、基础设施等七通一

平各种各样的投资。重庆现在每年投资1300亿里边,总有

几百亿跟房地产有关,今年1300亿有300亿跟房地产、征

地、动迁有关,有300亿是城市基础设施扩张。这个意思就

是这笔账大体没有这样投入的话,人口转移为城市居民是转

不过来的,这是个建设的过程,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大家

从第二点根据这个模式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你就可以想

像,你如果是商业企业你除了主城发展商业你还可以在5-6

个大城市发展商业,也可以在中等城市、区县的县城发展商

业,你如果搞工业你可以在主城,但也可以在县城里搞,总

之重庆这个区域发展模式、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大家可以

看到自己你商机,自己的定位,企业的位臵,也是我想说的

第二点。第三点就是想说一下重庆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

设,因为作为重庆这一个城市,它的交通对重庆太重要,电

力能源也是基础的基础。这两个事情解决不好,整个重庆的

经济发展不会有长远的好的基础。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交通和

能源的基础上,但作为重庆因为是个山城,是个蜀道难、难

于上青天的地方,如果交通不健全,整个城市发展、经济发

展都变成空中楼阁。反过来交通解决了,重庆这个区位优势

就能发挥作用,就能变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所以市政府

对重庆的交通能源也是采取了重大措施的,这一个具体措施

是这么情况,一是高速公路建设,现在建成通车的是400公

里,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多,量还是很少。我们3100万人,

平均每一万人是0.03公里的高速公路。整个中国13亿人有

2万5千公里高速公路,整个中国大账上算每一万人有0.2

公里的高速公路,整个中国的人均比重庆多,大家就可以想

像重庆本来是山城,交通本就比平原更难,我们的高速公路

比人家少,比整个中国平均值低,低了很大一块,所以我们

现在交通难还没有最终解决。但是市里边是下决心用8年时

间第年建2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8年要建1600公里高速公

路。如果这个计划实现的话,到2010年我们就会出现2000

公里的高速公路,去年是400,今后每年加200,8年加它

1600,就形成了2000公里。2000公里形成“二环八射”。一

环就是现在的环线,还有一个就是重庆主城的环线,然后八

射就是一条到成都、一条到四川遂宁,第三个会有一条渝宁

高速公路到明年就要竣工,第四条是重庆到经长寿到万州,

明年就要竣工,然后接到宜昌、上海,第五条就是重庆到湖

南,经过南川、武隆、酉阳秀山,第六条就是从垫江出发经

石柱、忠县到湖北恩施,到恩施以后再跟湖北中原接上,第

七条就是到贵州,现在的渝合、渝黔高速公路,以后还会建

一条就重庆到江津往四川泸州往云南方向的。整个来说就是

二环八射。这个二环八射2000平方公里总投资700多亿,

我们现在的办法是国家有100多亿的补助,然后我们重庆政

府自己筹措资金、银行贷款。现筹措了500多亿,总共600

多亿,现几条路都在开工,刚才说的1600公里都在开工,

也就是今年、明年、后年有个三五个都把它竣工了。在造路

的过程中,我们的方针就是开放,外资内资在座的各位愿意

投高速公路我们欢迎,如果你觉得现在来投资没有把握,吃

不准以后车流量大和小,你现在不投也可行,我们现政府的

投资集团跟银行贷款自己筹措资金直接投资,投资以后比如

这路竣工了,投入使用了,车流量加起来一年有五个亿收费,收起来这个时候你觉得很有价值,你说我来收购你已建好的

高速公路,我们市场已开放,这样说我们并不是自己建1600

公里高速公路揽在政府手中自己经营,我们可以你来建设,

或我们建设卖给你来经营,都可以。这个方面是重庆基础设

施发展的一个方向,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中有市场的机会。

第二个方面就是重庆还有一批高等级公路,光有高速公

路、骨干网不行,还要有县城和县城之间,县城和外省市之

间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这个二级、三级之间公路我们今

后五年将投200亿来建500公里,这个五千公里由我们的高

投司在负责推进。反正都是收费公路,外资内资都可以来投,然后没人来投时高投司负责这五千公里的道路实施。今后5

年把它完成,这样我们可以说5-8年以内,重庆的道路里程

高速公路增到2000公里,每一万人就有0.66公里。它会大

大超过中国高速公路人均值,就是我们现低于全国值,估计

2010年全国有5万公里总里程,13亿人均0.4左右,我们是

0.6,超过全国50%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高等级公路也

会发展成为一个网状的和高速公路匹配的状况。重庆的交通

枢纽地位、交通难的问题从此就解决了,这是一个情况。

铁路的情况铁道部在努力进行非常大的投资,扩大10

倍的投资,现五年等于过去五十年时间在这里建铁路。第三

年就是机场,大家都关心,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我们可以

这么说,目前重庆江北机场能力实际是100万的机场,实际

吞吐量去年380多万,今年预计430万。如果没有SARS,

我是相信至少少来了40万,所以说实际能力100万与实际

吞吐400多万实际不适应的。现在正在改造,国家投资17

亿进行改造,把这个机场扩大5倍,从航站2万多平方米扩

大到10万多平方米,1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能吞吐1500万人

次。国际标准是3千万以上的是国际机场,比如纽约、芝加

哥、香港、新加坡都属于3千万等级以上,象纽约6千万、

巴黎也要到6千万。在我国1500万是门户机场,如北京、

上海、广州,重庆现每年涨100万、10年能涨1000万,所

以10年以后一定超过1500万,达到国家的门户机场。现在

这个机场能力是1500,但10年后会饱和,那时可能要扩大

10万平方米,扩大第二个跑道,这是讲这个机场的发展状况。机场第二个问题就是跑道,现重庆机场致命伤就是它的跑道

只有2800米,747飞机下不来,货机下不来。一个没有货机

的地方不会有真正的电子工业。我们知道电子工业重要的是

零部件和整机都是空运的,不会用大卡车运也是不会用轮船 走一个月水路。没有货机的地方不会有真正的现代电子工

业,重庆电子工业不发达与这个跑道有关,不是内外资不努

力,也不是重庆电子工业技术还不成熟,主要受到跑道限制,

所以这个跑道现在已在改造加长,到明年这个时候这个跑道

峻工了,应该是747飞机和任何货机都能下来的一个机场。

这个时候有可能重庆许多跟航道有关的工业都有所发展。我

曾经跟美国的联邦快递的经理讨论过这个事,他就说了联邦

快递研究了中国的各大机场,就认为他们现在在上海搞了个

上海联邦快递中国基地,他们有个计划说他们要搞第二基地

选择的是重庆,只要重庆跑道能下货机,就将这个地方做第

二基地。原因二个,重庆地理位臵在中国东南西北的中间,

这个飞机这作为一中心点一放,周边辐射几百平方公里半径

上,这个货机的运输服务就比较合理;第二个就是联邦快递

的前身是飞虎团,飞虎团的总部在重庆,有这个历史渊源,

所以他们有这个选择。但是机场条件不好,也不能来,总的

说这个意思是机场的重要性。除了这个以外,政府还确认万

州机场是一个区域性的小的中心机场,我们还在建设黔江机

场。现万州机场峻工以后投入使用3个月了,现有已经到1

年能吞吐20万,这才三个月嘛,可能两三年后能达到40-50

万吞吐量,也是个很有价值的机场,所以重庆是一大二小的

空运。

再有一个就是航运,航运对重庆是重庆发家的地方,重

庆千百年能成为一个城市就是和长江航运连在一起,中国内

陆12个省,唯一有内陆码头的重要的通江达海的省份就重

庆,其它11个省一般作内陆无法通出去的。那么这个意义

上重庆是内陆的码头城市,但是这个码头城市原来的航道条

件不是最好,整个长江三峡的航道比较浅,只有那么一千吨

的吨位,三级航道,相当于一条铁路物航吞吐量,所有重庆

境内的港口都是一千吨级的码头,是个三级港。但现在三峡

库区水位提高以后,航道宽了,就产生了一级航道的条件,

可以3500-5000吨的轮船直达重庆,万吨集装箱拖船能达重

庆。航道改善了,机场能力大大加强了。现在理论上计算,

重庆航运相于6条铁路的能力,但实际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需要港口和轮船公司的改造发展。我们为适应这个条件正在

改造重庆的港口,比如寸滩港,我们准备在3年内把寸滩港

建成一个20万箱集装箱的一个港口,到07年时建成一个有

70万箱集装箱的港口。然后九龙坡港把它由现在5万箱改造

成20万箱能力。这样主城有可能在07、08年形成90万箱

的集装箱的吞吐能力。大家可能把这种概念跟沿海去比,大

家知道上海1500万个集装箱,有个概念不要混淆,沿海的

海洋拖船集装箱以百万箱计的,做到1000万箱也好象不是

太难。但是内陆,内河船运如果有百万箱就是中国最大最大

的内河船运,在世界也是顶级的内河航运,内河航运和海洋

运输的概念是不同等级的数据。我在这里说要搞到百万箱,

你心里就会笑,人家是1000万箱,这是两个概念。

这个意思是航运也要发展,把铁路、高速公路搞好了,

把空运搞好了,那么整个重庆的交通枢纽的目标大概在2010

年就会很好的实现。一个交通枢纽的地方就会带动贸易中

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发展。

能源方面也有这么个情况,我们作过介绍,重庆目前有

450万千瓦的自己装机供电能力,然后外供电如四川、贵州、华中购电有个150万千瓦,实际上我们有600万千瓦的用电。

这讲的是用电需求,那么我们实际上发展需要什么呢,现在 2000亿的GDP要600万千瓦,我们如果到了5000 亿GDP,10年以后可能就要1500万千瓦或者更多的千瓦数。这里边

除了外供电继续供以外,重庆本土有水电、能源、有煤的基

地,政府计划在10年内投资建设1千万千瓦的装机能力,

这1千万千瓦30%是水电、70%是火电。不管水电,火电,

大体上每1万千瓦投资7千万,所以1千万千瓦投资700亿,这是个总投资的概念。第二个是电出来了,要有电网,50万

伏、220万伏、11万伏等的各种电网。这个电网建设要匹配,跟1千瓦供电联系在一起的电网投资多少呢?大帐300亿,

也就是说在重庆,经后10年,电源建设、电站建设,700亿,网络建设300亿,总的1000亿。我们知道电的投资是个良

好的市场,它是有投入有产出的,反正你成本有二毛钱一度

卖可能卖二毛五分,上网如果三毛钱,下网四毛几,所以你

投资网的话,也有个一毛几这个上网、下网差价作为你投资

电网的回收。你投资电源,可以二毛几的电卖了三毛几。总

的意思呢,电的投资是有回报的,是一个恒定的市场的、有

效益的、优质的好项目,这个一块也是我们要发展的。

以上讲的概念总投资多少呢,电力1000亿,高速可能有个700亿,高等级公司2000亿,港口航道改造100多亿,机场建设100多亿,那么总的就是道路建设1千亿,交通建设1000亿,能源建设1000亿,铁路的建设我们不算,是国务院投资,实际也有个800亿。总的意思是重庆能源交通这一块有个2000亿投资,我们在座的企业通过这一块即能想像在今后的10年中,周边的交通条件、交通环境的局面的改变以及对经济的拉动,这对企业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你们如果觉得交通里边有你们想要发展的、投资的项目,电力里边有你们想发展项目,可以跟我们外经贸委沟通,帮你们平衡平衡,反正这个市场是开放的。

第四个想跟大家讨论工业项目的发展问题,即重庆工业发展问题。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这个基地是以前30-40年代军工产生的基础,抗战时期军工企业转移到重庆形成了一批、清末民国初也有一批在这发展,所以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老城市工业是有一定基础的。同时重庆又是一个有煤碳、有水资源、有地下矿产、有天然气,所以有资源深加工的一块工业。第三重庆作为一个有3千万人口的城市,劳动力比较廉价,有比较优势,劳动密集的工业也是有发展条件的。第四个当然现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希望人才的发展、有一定的高科技产业,重庆因为有30、40个大学,又有老工业基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d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