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资料

更新时间:2023-12-24 12: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意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

重大战略任务。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

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1)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

(2)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贯彻执行“一个汇总新、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努力完成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4)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内容:(1)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基本矛盾是总根源。矛盾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

在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

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

得到解决,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意义:(1)指导党和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

(2)丰富和发展了八大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国际共运解决了重大难题。

4、社会主义本质

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征

基本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

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6、依法治国:

含义: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 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 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与指导意义

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

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十方面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外交不独立)

(4)尽量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6)积极粗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

新的思路。

10、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要点: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

第一,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w3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