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特殊杂货运输

更新时间:2023-10-19 19: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章 特殊杂货运输

特殊杂货:因其自身性质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对装运技术有特殊要求的货物。 本章主要介绍货物单元、重大件货物、木材、冷藏货物的运输。

第一节 货物单元运输

一、CSS规则与货物系固手册 1.CSS规则

IMO于1991年第十七届大会通过了《货物积载与系固安全操作规则》(Code of safe practice for cargo stowage and securing)(以下简称《CSS规则》)。制定该规则的目的是为货物单元的安全积载和系固提供全方位的建议做法。对于装运货物单元的船舶,尤其是装载非标准化货物时,应认真阅读《CSS规则》。

《CSS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内容包括规则适用范围、有关定义、运输中货物的受力、货物特性、影响货物移动的有关因素、船上系固设备、货物资料等;

2)货物安全积载与系固的一般原则,内容包括货物适运性、配积载与系固、船上监督等;

3)标准化货物、半标准化货物及非标准化货物的积载和系固方法; 4)在恶劣气候中及货物移动时可采取的措施; 5)货物系固效果的评判方法;等。 2.货物系固手册

货物系固手册(Cargo securing manual——CSM)是根据IMO的《货物系固手册编写指南》编写,并经主管机关批准,在装运货物单元的国际航行船舶上必备的文件。其内容包括:

1)总则,指明手册编制的依据、以及有关定义等; 2)货物积载和系固原则;

3)船上系固设备的配置、维修及管理;

4)不同种类货物(标准/半标准/非标准化货物)的安全操作指南; 5)货物系固方案评判及核查表等。 二、定义 1.货物单元

货物单元(Cargo unit):车辆(公路车辆、拖车)、铁路货运车、集装箱、平台、托盘、可移动罐柜、中型散装容器、包装组件、成组货件、重质货件等。未永久性固定的货物装卸设备或部件,也应视为货物单元。

2.标准货物 标准货物(Standard cargo):船上装备有为其特定种类设计并批准的货物系固系统的货物

93

单元,如全集装箱船装载的集装箱均属此列。

3.半标准货物

半标准货物(Semi standard cargo):船上装备有能适应于有限种类货物的系固系统的货物单元,如滚装船上装载的车辆、拖车等。

4.非标准货物

非标准货物(Unstandard cargo):需个别积载和系固布置的货物。

三、货物单元的特性

从安全积载与系固角度考虑,货物单元的以下特性应给予注意: 1.变形或自压实性

2.低摩擦性

3.尺寸及形状的特殊性

4.有害性

四、货物单元的装运准备

1.获得必要的货运资料

1)货物单元装船前应从货主处获得必要的货运资料,货运资料的内容应视货种的不同而异,包括货物单元的尺寸和重量、是否具有足够强度的提升装置、系固点及其强度、货物件数、基座面积和防护装置等。

2)如果在货物单元中装载的是危险货物,货主应按《国际危规》中的要求提供有关资料,以确保:

(1)所装运的货物是相容的或已被适当隔离;

(2)货物适于本船运输,且本船适合于装运该种货物;

(3)在预定航线上可预见的气象与海况条件下,货物能在船上安全配积载、系固和运输。 2.检查积载舱位、系固设备及衬垫材料

五、货物单元的配置

货物单元配置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保证船舶稳性

货物单元的配积载应使船舶稳性在全部航程中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稳性过小,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威胁;稳性过大,船舶在横摇中会产生较大加速度而使系索受力过大。

2.满足船舶强度条件

货物单元配置应对船体结构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或破坏。在普通杂货船上装载重量较大且与甲板接触面积较小的货物单元时,为满足船舶局部强度条件,必须预先核算货物单元装船后的局部受力情况,确定衬垫方案。一般可采用方木等衬垫材料扩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甲板单位面积负荷,或临时加撑支柱以实现力的转移或传递。

94

在确定衬垫方案时应对货物单元装载位置处的结构、均布及集中载荷、甲板允许负荷量、衬垫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做全面细致的考虑。

在确定衬垫面积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衬垫物料及系固索具的重量; 2)系固时使货物对甲板的正压力增大;

3)海上航行时船舶在摇荡过程中货件对甲板的正压力增大; 4)上甲板梁拱和舷弧的不利影响; 5)货件装载操作的影响;

6)货件装载时船舶浮态的影响;等。

3.货物单元受力及系固

为减小货物单元受力,应尽可能将其配装在船舶摇摆时角加速度较小处,如底舱中间位置处。货物单元配置应保证系固方案的实施和系固情况的检查。在配装位置处,应具有足够的系固设备,并满足系索系固角度的要求。为便于航行中的检查和加固,应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使得人员容易接近。

六、货物单元的系固 1.系固设备

1)系固设备的种类

系固设备可分为固定系固设备和可移动系固设备两种。

(1)固定系固设备

固定式系固设备:系固点及其支撑结构。这些设备既可以是内部的,如焊接在船体结构内,也可以是暴露在外的,如直接焊接在船体结构外部。包括舱壁、强肋骨、支柱等上的固定系固设备(如眼板、带环螺栓等)、甲板上的固定系固设备(如象脚装置、集装箱的角件孔、地令等)、天花板上的类似装置。

(2)可移动系固设备 包括链条、钢丝绳、纤维绳、钢带、松紧器(如花篮螺丝、紧链器等)、卸扣、紧锁夹、集装箱用扭锁、桥锁等。

船舶在选用可移动系固设备时,应根据航线、船舶和所运载的货物单元等具体情况来确

定,需考虑的因素包括:

①航次时间; ②航经的地理区域; ③可预见的海况; ④船舶尺度及设计特征;

⑤航行中可预计的静外力和动外力;

⑥包括车辆在内的货物单元的形式和包装; ⑦货物单元计划配积载方案; ⑧货物单元的重量和尺寸等。 2)系固设备的强度

衡量系固设备强度的指标有破断强度、最大系固负荷和计算强度。

95

(1)破断强度

系固设备的破断强度(Breaking strength——BS):设备在拉伸试验中使其达到破断状态时的拉力(kN)。制造厂家至少应提供该设备的标准破断强度资料。 (2)最大系固负荷

最大系固负荷(Max safety loading——MSL),是用以确定系固设备系固货物单元时所允许的最大负荷能力,它等于设备的破断强度与相应系数δ的乘积,即:

MSL =δ?BS

(3)计算强度

考虑到货物单元系固布置中可能存在受力不均匀、系固水平不高或其他因素,应取适当安全系数来折减最大系固负荷,折减后的MSL则称为系固设备的计算强度(Caculating strength

——CS)。在应用力及力矩平衡来评价系固效果时,安全系数取1.5,则:

MSL

CS = ——————— (8-2)

1.5

2.系固效果的评判

现介绍IMO推荐的两种系固效果评判方法。 1)经验评判法

系固效果的经验法评判标准可表述为:以W表示的货件重量不大于每一舷系固设备MSL总和,即:

W≤∑MSL 若各道系索具有相同的MSL值,则式(8-3)可写成:

W≤n·MSL

式中:n——系固道数。

由此也可得出重量为W的货物单元所需系固道数n,即: W

n ≥ ————

MSL

2)计算评判法

装于船上的货物单元所受的外力主要由船舶运动引起的惯性力、甲板积载时所受风压力和波溅力组成,按船舶坐标系可将它们分解为纵向力、横向力和垂向力。

外力的合力通常随货物单元装载位置的高度及离船舶运动中心的纵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因而货物积载于船舶最前端或最后端以及每一舷最高处时,所受外力最大;横向力大小随GM的增大而增大,应通过合理配载保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值;船舶在航行中操纵不当也会使所受外力增加,因而应选择适当航向和航速,降低摇荡摆幅,提高摇荡周期。

在通常条件下,货物系固的目的在于阻止货物单元的水平横移和纵移、防止货物单元横向倾倒。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纵向倾倒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利用计算法评判系固效果时,其评判标准可写成:

Fy≤[Fy]

Fx≤[Fx]

My≤[My]

96

3.货物单元系固一般要求 1)各系索松紧适宜且受力均匀

2)系索尽量横向和纵向对称分布

3)系索长度不宜过大

4)系固角应适当

选取适当的系固角,一般应取30o~60o。 5)如需要,使用防滑材料增大摩擦 6)注意系固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7)系索与其他方式的联合固定

除采取系索固定外,根据需要可采用木料支撑、木楔塞紧等方式固定。 8)保证货件不受损伤

第二节 重大件货物运输

重大件货物(Awkward & Lengthy cargo):单件重量或体积或尺寸过大或兼有的货物,如大型成套设备、集装箱、车辆、游艇等。

标准:我国规定远洋运输中单件重量超过5t或单件长度超过9m,或沿海运输中单件重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12m的货物为重大件货物;国际上规定单件重量超过40t或长度超过12m或宽度或高度超过3m的货物为重大件货物。

一、重大件货物装运前的准备

1.掌握本船承运重大件货物的能力

在装运重大件货物前,应掌握本船承运重大件货物的能力, 2.详细了解重大件货物的有关资料

3.编制配积载计划 1)选择合适的舱位及货位。

2)计算受载部位的局部受力,保证其局部结构不受损伤。

3)计算装载重大件货物后及用船吊装卸重大件货物的全过程中船舶稳性及横倾变化,并保证不超出允许值。

当船吊起重能力60t左右时,装卸重大件货物时船舶产生的静横倾角不能超过6°~8°;当船吊起重能力不大于100t时,不能超过10°;而当起重能力超过100t时,允许横倾角不应超过12°。

9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2w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