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21 18: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练习题

1.C

2. (1) 0.16 (0.15也算对) (2)(见图)

(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解析】(1)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

2

求解加速度用公式 x at,关键弄清公式中各个

量的物理意义, x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t为连需相等的时间间隔,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点,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3.68-3.52) x

22

10m,带入可得加速度a=0.16m/s。也可以使用最后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移差求解,得加速度a=0.15m/s2.

(2)根据图中的数据,合理的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使图线倾斜程度太小也不能太大,

以与水平方向夹角45°左右为宜。由此确定F的范围从0设置到1N较合适,而a则从0到3m/s2较合适。设好刻度,根据数据确定个点的位置,将个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延长交与坐标轴某一点。如图所示。

(3)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图线的斜率、交点、拐点、面积等意义,能正确理解这些量的意义则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与纵坐标相交而不过原点,该交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小车仍由加速度,即绳对小车仍有拉力,从此拉力的来源考虑很容易得到答案,是因为砝码盘的重力,而在(2)问的图表中只给出了砝码的总重力,而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

3.C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1=0。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F MgM m

g MM

4.A【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

直向下。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选项A正确 5.AD

6.①0.02s ②0.70cm 0.100m/s 7.A 8.BC 9. BC.

【解析】对于物块由于运动过过程中与木板存在相对滑动,且始终相对木板向左运动,因此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向右,所以物块相对地面向右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直至相对静止而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对于木板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受到物块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则木板的速度不断减小,知道二者相对静止,而做直线运动,C正确;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不会停止,D错误。

10. 答案: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两车在t0时相遇。则有

sA vAt0 ①

sB vBt

12

at (vB at)(t0 t) ② 2

式中,t0 =12s,sA、sB分别为 A、B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题意有 sA sB s ③

练习题

式中 s=84 m。由①②③式得 t2 2t0t

2 (vB vA)t0 s 0 ④

a

代入题给数据

vA=20m/s,vB=4m/s,a =2m/s2, 有

t2 24t 108 0 ⑤ 式中矿的单位为s。解得

t1=6 s,t2=18 s ⑥ t2=18s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 6 s。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5m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