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口及支连管技术交底

更新时间:2023-04-21 04: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雨水口及支管技术交底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工程 名称 工序 名称 交底 单位 接收 单位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施工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和说明,确定雨水口挖沟槽的底高程和混凝土层厚度。 2)对接入原有雨水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核对。 3)做好施工管线高程、中线的测量复核工作。 4)雨水口施工和管道安装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泡槽。 2、雨水口平面位置的确定 雨水口与检查井对应设置,形式以图纸标注为准, 雨水口至雨水检查井的距离以雨水检查井至绿化带路缘石外 侧最近距离且尽量满足整管节长度要求, 减少截管以加快施工进度。 处于凹形竖曲线附近的雨水口应调整至最低点, 处于凹形竖曲线最低点位置的雨水口位置不得调整。 3、材料要求 1)雨水口的砌筑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 MU10 砖, 勾缝座浆均用 1: 3 水泥砂浆, 雨水口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 DN300 U-PVC 埋地硬聚乙烯缠绕式排水管。 2)雨水口基底铺设 10cm 厚的 C15 混凝土基础。 3)管道管壁无纵向隆起、环向扁平和其它情况,管道铺设安装稳固,线形平直,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二、交底适用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苏河路 K0+046.5~K2+100 段偏沟式单箅雨水口及雨水口至雨水检查井连接管的施工,该段共有 偏沟式单箅雨水口 221 座。 三、雨水口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 基槽开挖 → 混凝土基础 → 墙体砌筑及勾缝 → C15 细石混凝土找坡 →井圈,及井箅安装

市政施管—10 部位 名称 交底 日期 交底 人 接收 人

K0+046.5~K2+100年 月 日

雨水口及支连管施工

雨水口及支管技术交底

2、操作工艺要点 基槽开挖 人工开挖雨水口基槽,按照所放边线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核对雨水口位置,平行于路边修正位置。 混凝土基础 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应对槽底进行仔细夯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振动棒振捣,表面用木抹子抹面,浇筑完 成后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 井室砌筑及勾缝 (1)雨水口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 以上后方可进行雨水口井室砌筑,砌筑前所用砖应充分湿润。砂浆选用 M10 水泥砂浆。 (2)测放雨水井墙体的内外边线、角桩,据此进行墙体砌筑,雨水口墙体位置按测放的路缘石边线挂线控制, 先砌筑一层砖,根据长度尺寸,核对对角线尺寸,核对方正墙体砌筑。灰缝上、下错位,相互搭接。 (3)雨水口砌筑灰缝控制在 8~12mm。勾缝需饱满,随砌随勾缝,抹面应压实。每砌筑 30cm 将墙体外侧工作 位应及时回填夯实,回填料采用二灰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 (4)雨水支管与墙体间砂浆需饱满,管口与墙面齐平。支管与雨水口墙壁斜交时管口入墙 20mm 另一

侧凸出 20mm,管端面平整无破损,超过此限可考虑调整雨水口位置。 (5)为确保雨水口与路面顶面的平顺,按设计高程,在路面上面层施工前完成雨水口井圈及井盖的安装。 (6)道路雨水口顶面高程比此处道路路面高程底 30mm 以便于排水。 C15 细石混凝土找坡 雨水口砌筑完成后底部用 C15 细石混凝土抹出向雨水支管集水的反水坡,细石混凝土最大厚度 50mm,最小厚 度 30mm。 井圈及井壁安装 铸铁井圈安装时底部铺 20mm 厚 1:3 水泥砂浆。位置要准确,与雨水口内壁一至,井圈顶比路面低 30mm,不得 突出。

雨水口及支管技术交底

砖砌偏沟式单箅雨水口

四、雨水支管的施工工艺

雨水口及支管技术交底

1、放线开挖 开挖前测设管线的准确中线,测出所需开挖深度,开槽时严格控制槽底开挖的深度和宽度,严禁超挖。开挖 施工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2、平基施工 管道设置 20cm 中粗砂垫层,施工前应先清理槽底,定出基础顶面高程。 3、管道铺设 管道铺设前应将砂垫层表面清理平整,管道由雨水口至检查井放坡,其坡度不小于 1%,弹出管道中线,采用 人工下管, 下管时平稳轻放, 安装时严格控制管内高程和顺直度, 两侧用石子卡牢, 管道接口采用玻璃钢卡箍接口。 4、回填 管道采用中粗砂分层回填,打夯机夯实。 五、质量要求 1、下管前,应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做好记号另作处理。 2、下管前,凡规定应进行管道变形检测的断面,必须事先量出该管道断面的实际直径尺寸,并做好标记。 3、管端面在雨水口内露出的长度不得大于 20mm,管端面应完好无破损。 4、砌筑完成后雨水口内要保持清洁,及时加盖,保证安全。 5、井圈及井盖的安装应牢固、位置平正。 6、中粗砂回填必须分层夯实,夯实后每层厚度 100~200mm,埋管段回填中粗砂回填到管顶 0.5m 以上,管顶 0.5 米以上至路基底之间层,采用河沙回填。 雨水口及支管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2 3 4 5 井框与井壁吻合 井口与路面高差 井口位置与道路边线平行 井内尺寸 深:0、-20 井内支、连管管口底高度 ≤10 -5、0 ≤10 长、宽:+20、10 每座 1 用钢尺测量较大 值(高度、深度 亦可用水准仪测 量) 范围 检查数量 点数 检查方法

0、-20

雨水口及支管技术交底

六、成品保护 1、为防止接口合拢时已排设管道轴线位置移动,需采取稳管措施。具体方法可在编织带内灌满黄砂,封口后 压在已排设管道的顶部。具体数量视管径大小而异,管道接口后,应复核管道的高程和轴线使其符合要求。 2、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措施。管道安装结束后可先回填至管顶以上一倍管径以上高度,管道安装

结 束尚未回填时, 一旦遭水淹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及外观检查, 如发生位移, 漂浮或拔口现象应返工处理。 3、回填中粗砂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管道轴线、标准高程,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4、沟槽开挖时尽量减小施工面积,对已铺水稳层进行保护,尽量减少对水稳层的破坏。 七、安全施工要求 1、施工现场应按项目部规定的位置有序安放施工机械和堆放材料。 2、应遵守项目部的安全守则、安全管理规定。 3、各种机械设备悬挂操作规程牌。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文明施工安全劳动卫生规章制度。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工作鞋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6、施工区域内不准赤脚、赤膊,不准穿拖鞋、高跟鞋。 7、不准酒后施工、操作。 8、不准擅自损坏、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装置、警示牌、安全标志。 9、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人。 八、文明施工要求 1、雨水口及支管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对洒到水稳层表面的土及时冲洗干净。 2、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油不倒入水中,对于受污染的场地及时进行清理。 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4、合理布置场地,材料堆放整齐,整洁有序,标识牌及宣传标语牌统筹设置。 5、各种资料填写准确、及时、规范、收集齐全,归档有序。 6、施工场地标牌醒目,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7、挂牌上岗,统一服装,精神饱满,遵守劳动纪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l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