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松软的土壤》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26 19: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9.松软的土壤 新授 课 时 3 课时 1.能够通过观察,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2.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土壤的组成。 3.了解“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培养保护土壤源的意识。 重 点 了解土壤的组成。 难 点 培养保护土壤源的意识。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 总节数 教学内容 了解土壤。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重 点 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难 点 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具学具 土壤标本 教法学法 调查、访问、采集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后反思 一、 交流引入 师:今天,贝贝向我们 生答。 创设情境 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 花草树木都长在土壤 里?谁愿意为贝贝解决 这个难题呢? 二、 激发兴趣 一、观察土壤 引学达标 1.师:你知道哪里有土 壤吗? 2.师:好,现在,我们 也一起到校园里观察土 壤吧。 三、 质疑解析 3.师:怎样观察才能对 延伸目标 土壤有一个全面的认 识。 4.板书学生讨论的结 果,并确定观察的方法 (观察颜色、粗细、气 味 等) 5.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 观察和采集土壤的样 本。 四、 智能练习 6.生带着观察的结果和 达成目标 采集的土壤的样本回课 堂。 7.汇报观察结果。 五、 精炼回顾 1.谈收获

课 课

题 型

1.生答,板书学生 说的地点。 2.生到校园里观 察土壤。 3.学生讨论、交流

4.操场采集土壤 样本

学生各抒己见谈

再现目标 2.师总结: 本节课通 过观察土壤训练了你们 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土 壤。

这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执教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 点 难 点 教具学具 教法学法 教学环节 一、 交流引入 创设情境 总节数 了解土壤里有什么。 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土壤的组成。 了解土壤的组成。 了解土壤的组成。 关于土壤的资料。 观察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 形形色色的土壤。

教后反思

二、 激发兴趣 一、形形色色的土壤。 引学达标 师:网络给我们提供了 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课 后请大家到网上了解更 多的土壤知识,并把你 的收获上抟科学论坛上 去。 三、 质疑解析 二、研究土壤里有什 延伸目标 么? 1.师:现在,我们对土 壤有了初步的认识,谁 来说一说土壤究竟有什 么? 四、 智能练习 2.师:究竟我们说得对 达成目标 不对呢?我们一起研究 一下,为了让我们更清 楚的看到土壤里有什 么,我们可以把土壤放 进水里,认真观察,看 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并记录下来。 五、 精炼回顾 1.谈收获 再现目标 2.师总结:这节课所学 到的内容,大家学得很 认真观察得很仔

细,讨 论得也很激烈,并且还

学生把搜集的资 料拿出来交流、汇 报。

1.生答。

2.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各抒己见谈 这节课的收获。

提出了好多问题。通过 学习了形形色色的土 壤,我们知道了土壤为 什么能生长植物。 第三课时 执教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 点 难 点 教具学具 教法学法 教学环节 一、 交流引入 创设情境 总节数 研究土壤的不同性质。 了解“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培养保护土壤源的意识。 了解“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 培养保护土壤源的意识。 植物与土壤的录像资料 观察、对比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土壤的性质。

二、 激发兴趣 一、砂土、壤土和黏土 引学达标 1.师:通过观察,我们 发现土壤的组成泥和沙 为主要组成部分,我们 能不能根据土壤的组成 来给土壤分类呢? 三、 质疑解析 2.师:下面我们一起观 延伸目标 察这三种土壤,找一找 它们有哪些不同? 3.师小结:我们把含泥 多的土壤为黏土,含沙 多的为砂土,含沙和泥 含量差不多的为壤土。 二、植物与土壤。 1.播放关于植物与土壤 的录像资料,让学生更 进一步的了解植物与土 壤的关系。 四、 智能练习 三、拓展:从岩石到土 达成目标 壤 课件展示从岩石到土壤 的一个演变过程。 四、讨论:人类的日常 生活能离开土壤吗?如 果我们每天只吃肉、蛋、 奶,还需要土壤吗?

1. .生汇报观察结 果。

2.学生找不同。

1.学生认真观看。 2.学生理解。

学生观看课件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

五、 精炼回顾 1.谈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谈 再现目标 2.师总结:本节课我们 这节课的收获。 了解了怎样从实验现象 去思考,得到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分析用途也很 大,许多科学家都在运 用它,我们今后也要继 续学习它,运用它。课 后,老师希望大家能够 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小组 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 题,好吗? 六、 板书设计 9.松软的土壤 种类:红壤、黑土、黄壤、棕壤、草原土、沼泽土 成分:空气、水分、腐殖质、沙粒 质地分:砂土、壤土、黏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w1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