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文档

更新时间:2023-12-31 16: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五年级安全教学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教学安全活动。大力拓展安全知识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宁、活泼、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 2、了解应对敲诈、恐吓等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4、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知道怎样才能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科学。 5、明确食物中毒与铅中毒的现象,知道如何避免食物中毒与铅中毒及救治方法。

6、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形成一定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7、增强消防意识,了解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地方的防范意识。

8、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做到不浏览不良网络信息。学会控制自己,不沉迷电子游戏、网络游戏。

9、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10、了解洪水的危害性,掌握一些在洪水突发时的自救常识。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真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

- 1 -

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3、要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4、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辩论、防谈、演习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丰富情感体验。

5、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安全教育。如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与当地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学校进行安全教育。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 怎样保护自己 1课时 2. 远离校园暴力 1课时 3. 饮食与健康 1课时 4.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 1课时

5. 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 1课时 6. 家庭防火 1课时 7. 防溺水安全教育 1课时 8. 健康上网 1课时

1.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 2、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

- 2 -

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

智地保护自己。

2、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模拟体验

1、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 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 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讨论提高

1、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

2、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 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四、拓展延伸

1、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 2、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

2.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教学过程

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

师:从这些案例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远离校园暴力,正确处理暴力事件)。 二、掌握方法,反思自我

1、展示“校园暴力”定义,阅读、理解: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2、问题: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

- 3 -

面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的:

(1) 刘强拿着足球在操场上完,由高年级的大同学要抢他的球。刘强灵机一动,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讨好的说教师里还有一个新买的足球,要把那个新的送给他们,大同学就放他走了。

(2) 放学时,李刚在校园一角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零花钱,李刚说钱放在教室里,并劝他们不要这么做,然后趁他们不注意,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 (3) 课间,王园高兴地踢着毽子,高年级的同学向他要,她装出要跟她们一起玩的样子,然后用眼神暗示旁边的同伴同学,让同学赶快去告诉老师。结果,老师及时赶到解决了问题。

问:这几位同学的处理方法得当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3、怎样避免打架斗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1)不要帮同学出气打架(2)不要“以牙还牙”(3)懂得谦让. 什么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会给人带来哪些伤害?

(1)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或者使用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使他人的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

(2) 讨论:语言暴力的危害 师总结:丧失生活的勇气、厌学、逃学、犯罪、自杀等。

师:请同学们自我反思,有没有发生过语言暴力的情况?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读读下面两个案例,想想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将你的看法写出来。 1、杨岳是个非常要强的孩子,家庭条件也很好,学习成绩始终是年纪里的前几名,唯一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给在很矮,班里的同学总是以此取消他“小不点儿”。为此,他很生气。

2、张小力将同学王天刚新买的MP3借去一个多星期,王天刚要求张小力还。张小力说:让我再听一周吧。王天刚不同意。无奈之下张小力只好归还了MP3,心理却很不痛快。放学后,张小力叫来几个人,强行扭住王天刚,把他推进了女厕所。王天刚急了,同张小力打起来。

- 4 -

3.饮食与健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极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身边熟悉的食物,培养分类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锻炼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结果的初步能力。

3、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健康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过程来了解各种食物的不同营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课前准备: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片“刘翔”举重冠军“占旭刚”,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刘翔。

师:对了,那第二位呢?他也是我国的奥运冠军.他是举重冠军占旭刚.提起了他们老师也是举重冠军占旭刚.提起他们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充满了自豪感,他们能成为奥运冠军为祖国争光不仅因为他们刻苦的坚持训练,使自己有了强健的身体,而且与他们的科学饮食分不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饮食与健康。(板书课题)

二、营养知识探究。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小调查,请同学们想一想,昨天你都吃了些什么? 生:早上喝了牛奶,吃了鸡蛋、中午吃了面条。 生:米饭、鱼。

生:我吃的主食是馒头,还吃芹菜、喝了汤。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着很多的食物,那么在这些食物中你最爱吃什么?最不爱吃什么?

生:我爱吃水果。

生:我爱吃鱼和肉不爱吃青菜。

生:做的好吃的我就爱吃,不好吃的就不爱吃。

师:如果只吃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就不吃这样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 5 -

生:营养不良。

师:是啊。这样饮食是不科学的。因为各种食物中含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素,那么老师告诉大家,营养素是对我们身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就像小树成长需要从土壤里吸收养分一样,我们人就要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那么现在就把你查找的关于营养的知识在小组内说给小伙伴听听。 生:(小组交流)。 生:(汇报)

生:蔬菜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课件配合演示)

生:各种粗粮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植物蛋白质和纤维素,脂肪含量较低,是经济的产热来源。

生: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卡素、维生素B2、钙、铁的主要来源。

生::牛奶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富含蛋白质和易吸收利用的钙,此外还含有易吸收的脂肪、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特别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 生:糖能供给我们热能。

生:油类食物含有脂肪,给我们提供热量和力量,但不能吃得太多。 生:鱼类、肉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供给我们生长发育所需要得蛋白质。 生: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元机盐、维生素、粗纤维和水七种。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资料还有很多大家都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 师:同学知道的真不少,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发现现在你们真的成了一名小小的营养师了。那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呢些挑食的同学有什么感想? 生:不挑食。 生:多吃蔬菜。

师:好同学们用知识的力量帮助挑食的同学懂得了营养均衡的重要。各种食物都要吃,要吃有营养的食物。

师:饮食营养很重要那么我们每天要吃几顿饭呢? 生:三顿饭。

师:我们为什么要吃3顿饭呢?这是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要先储存在胃

- 6 -

里,知道自己的小胃在哪吗?摸一摸,胃经过3、4个小时就会把食物消化完,这时胃就空了,也就没有精力学习,所以每天要早、中、晚按时吃饭,补充能量,三餐中早餐是尤为重要的,能坚持吃早餐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每天吃早餐是很重要的呢?首先每天晚上经过一夜的消化,食物的营养已经消了很多,需要补充能量就像电池没电就不能工作了,第二,我们每天上午有大量的学习和活动是消耗体力最多的时候,所以早餐很重要。

师:我们除了要按时吃饭,还要注意每餐要适量,不过多也能太少。以上这些能坚持做到了就是科学的饮食。 三、饮食卫生习惯。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科学饮食的问题,那么在注意科学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要讲卫生,你平时都是怎么讲卫生的呢? 生:不吃污染,变质的食物。

生:吃饭前要洗手,食物也要洗干净再吃。 四、小结。

师:出示五色五种食物组成的图画。漂亮吗?他们所含的营养会使你健康,那才是真正的漂亮?

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科学的饮食,还要注意锻炼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像奥运冠军一样为祖国争光。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常见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重点难点: 教会学生区别食物的新鲜程度,变质食物不能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吗?

凡是吃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含毒物的食物、以及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 7 -

二、食物中毒的种类

1、按中毒病因,食物中毒可分3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一般症状

集体共食可疑食品发生中毒后,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食物被细菌污染、细菌繁殖和未彻底加热灭菌3个主要环节。 4、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防止食品污染、控制细菌繁殖、进食前彻底加热灭菌。

5、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

(2)发芽的马铃薯中毒 霉变的甘蔗中毒 白果中毒 (3)豆浆中毒 未煮熟扁豆中毒 (4)亚硝酸盐中毒等。 三、预防铅中毒:

1、铅中毒有哪些症状呢?带来什么影响呢?

多动症;(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反应迟钝、弱智、骨骼发育、脾气暴躁、小孩出现攻击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低下严重时记忆丧失,学习差或丧失语言功能、腹痛,牙龈变蓝黑、指甲变黑、攻击性强、抽搐、头晕,昏迷,死亡、头痛、失眠、失明、偏瘫、学习障碍。 2、如何预防铅中毒呢?

1、不购买罐头食品;(封口是锡焊或铅焊的) 2、进食前洗手;

3、水沸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温度越高约久,铅越浓缩。 4、不要直接饮用清晨的自来水;

5、慎买陶瓷日用品(英美日的认证相对安全); 6、不要翻转使用印有图案的购物袋;

- 8 -

7、开酒瓶时用湿毛巾先擦拭干净品口; 8、不要玻璃器皿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 9、注意泥土铅和蛔虫卵。

课后小结:通过本课使学生重视食物中毒并做好预防工作。

5.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重点难点: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过程: 一、

引言:

你知道在人类的疾病中,哪些有传染性、哪些没有传染性。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尽量举出所知道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二、新授。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以用肺结核病的例子解 释流行性的含义,并以此引入下一个题目。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三)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有哪些? 流感、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

- 9 -

讨论:“流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讨论时每个环节的内容要具 体。

总结: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每个人回忆一下,自己得过什么传染病?或者家里人得过什么传染病?这种传染病是怎么感染上的?有什么主要症状?你平时是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的? 三、总结。

6.家庭防火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

3、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课前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2、展示另一图片,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如: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j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