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暑假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第六讲

更新时间:2023-03-08 05:20:3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暑假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第六讲

阅读方法点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能把事物的特征说明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运用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小学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我门可以根据语句中的语言标志来判断文章是用了那种说明方法。

一、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

例:据说,小学生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在1小时左右。 二、列数字:数词(与年代区别)

例:目前我国沙化的土地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展。 三、打比方:像、如、仿佛??

例:森林像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 四、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例: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 五、作比较:也、相对于、较??

例: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阅读达标训练

肠道细菌知多少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5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肠道细菌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对酸奶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

在人类的肠道中,以大肠为中心,寄生着100多种细菌,其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些细菌集团像棉花丛和草丛一样生活在我们的肠道内,我们称之为肠内菌群。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有益细菌”如乳酸菌群,还有会危害我们健康的“有害菌群”,比如说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菌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厌氧菌群。“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我们的肠道内平衡共生。在人体内“有益菌群”中最重要的就是乳酸菌群家族的乳酸杆菌。

肠道内的菌群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发生变化,他肠道内的菌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如果一个人年届60岁,由于身体老化,其肠道内菌群间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因为乳酸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腐败菌----魏尔希氏杆菌的数量骤增,大肠杆菌也在逐渐增多。

如果一个人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总偏好肉食,那人体内的细菌就会发生和人体衰老时相类似的变化。另外很多生活习惯不良的人,或患胃癌、大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体内的菌群也会发生特殊的变化。老年痴呆症肠道内的魏尔希氏杆菌会异常增多。

总之,菌群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保持乳酸杆菌的绝对优势,使其遏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持肠道内细菌的平衡,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光冈教授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白鼠喝酸奶,实验结果有:“喝了酸奶的白鼠体内的乳酸杆菌数量比没有喝的增加了10倍,寿命延长了8%”。看来“酸奶能抑制某种癌细胞繁殖并能控制血压的升高”。 1、给下列词注音。

平衡 骤增 遏制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息息相关: 遏制:

3、肠道菌群有哪几类?

4、光冈教授的白鼠试验说明了什么? 5、“在人类的肠道中,以大肠为中心,寄生着100多种细菌,其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句话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

阅读拓展训练

沙尘暴

从小到大,我还从未经历过10级上的大风。可4月18日那天,一场12级的沙尘暴,袭击了我的家乡奇台县,使我亲身经(厉 历)了一场自然灾害。

下午4时,沙尘暴来临,像(幔 漫 曼)天的浓烟在翻滚,顿时晴天成了黄天,黄沙无孔不入。风声如同打雷 又仿佛鬼哭狼嗥地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地上的灰土 纸片 塑料袋一齐飞上了天空

4时过1分,沙尘(密 蜜)布的天空突然黑了下来,仿佛一个巨大的锅倒扣下来。电停了,一切东西都沉浸在黑暗之中,狂风“呼一呼”的怒吼声、门窗被风吹得“哐啷哐啷”的碰撞声、院里的花盆“乒乒乓乓”的砸碎声、大门“咣咣”的撞击声、那些不知从哪里吹来的破塑料片“哗啦哗啦”的扇动声,混杂的声音使人们更增添了恐惧,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街上的人们大声地叫喊着,在漆黑中乱碰乱撞。迷失了方向的人们偶尔摸到了电线杆、树干之类的东西就紧紧地抱住,才能觉出有了几分安全感。

5分钟过后,天由黑变红了,然后又慢慢地转为橘黄色。人们的眼前有了一丝光亮,抱着电线杆或树干的人都赶紧抱头向家跑去;顺风走的人,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飞奔;骑自行车的人如同燕儿飞,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逆风走的人,就像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鱼儿,遮住脸,顶着风,寸步难行。他们的脸上、身上落满了灰土,像刚从地下钻出来似的。他们被风憋住了气,只能赶几步路,就得转过身来,大口大口地呼吸。街道两边的房屋,挂着的门牌早被风吹得不成形状,有的在门上摇摇欲坠,有的在坠落的一刹那,就随风开始了冒险的旅行。你瞧,那个大车棚,让风掀了顶,现在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铁管。

肆虐的沙尘暴渐渐平息,天空透出淡淡灰色,人们这才从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据说这场沙尘暴还引起许多场火灾,有二百多家的房屋被烧,几百万只家畜被烧死在大火里,二三十户人家无家可归,全县经济损失达2700多万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自然灾害的可怕性。

我想还要怪罪于我们自己,这些年我们对森林盲目砍伐,严重污染河流,肆意妄为地破坏大自然,这些都必然会引来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1、用斜线划掉括号内不合适的字。

2、请给第二自然的末尾一句话补上标点。

3、文章按( )顺序描写了一次沙尘暴的经过。通读原文后,你认为沙尘暴的特点是: 4、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1)顺风走的人,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飞奔;骑自行车的人如同燕儿飞,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2)4时过1分,沙尘密布的天空突然黑了下来,仿佛一个巨大的锅倒扣下来。

(3)电停了,一切东西都沉浸在黑暗之中,狂风“呼一呼”的怒吼声、门窗被风吹得“哐啷哐啷”的碰撞声??(4)据说这场沙尘暴还引起许多场火灾。

(5)有二百多家的房屋被烧,几百万只家畜被烧死在大火里,二三十户人家无家可归?? 5、自然灾害还有许多种,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其中的一种吗?

阅读提高训练

蚂蚁怎样看世界

蚂蚁的眼睛是由成百上千的单个眼睛结构构成的复眼,而每个单眼结构就像一个简单的眼睛一样发挥作用。然而这么多的眼睛并没有帮助蚂蚁更好地洞悉周围发生的一切。它的视野只有3度,视力只有人类平均视力的十分之一。因此如果用想蚂蚁的这套眼睛结构取得与人类眼睛一样的效果,它那小小的身躯上就得安装直径6米的大复眼。

脊椎动物的眼睛一般嵌在头颅骨内,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灵活自转以观察周围的动向,然而与像人类一样的脊椎动物不同,蚂蚁本已不“灵敏”的眼睛还被大自然特意安在了其头部的突出位置,从而形成了两个突起,眼睛这样明显却不能转动,这不能不使人想起了不能转动的车灯,只有当车头掉转并对准目标的时候,车灯才能“发现”并“照亮”物体。因此可以判断蚂蚁对待事物要么是面对面,要么是视而不见。

但是就算是看面前的物体,蚂蚁用这样的眼睛仍然不能得心应手。如果缺少光线的变换,或者面前图像静止不动,从而无法对于它的眼睛形成不断刺激的话,蚂蚁对于面前的物体仍然可能无动于衷,就像一个瞎子一样。因此,当你看到蚂蚁在爬行,并用手放到它的面前拦住去路,静等着它绕道而行的时候,别总以为它一定就会乖乖如此行事。如果你的手总是静止不动,它绝对会若无其事地爬到你的手上。

也许是为了弥补眼睛结构和功能上的这些不足,蚂蚁一般会通过控制自身的行动来指导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摆动,带动眼睛把周围的图像一一扫描清楚,并能够根据光线颜色的不同来识别分析物体。这使得蚂蚁不仅可以区别出圆形和三角形等图形,还能认识哪些是树,哪些是草。当然,要做到这些可要费不少力气,为了带动眼睛辨别周围的事物,蚂蚁总要左顾右盼、摇头晃脑、东张西望。也许东张西望和专注地看对它来说,从来就是一回事。

1、在本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划横线的字,再解释词语。 若无其事: 无动于衷: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目的在于说明什么?

4、这篇文章是围绕哪些内容加以说明的?

写作方法点拨

在写景的文章中,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这样会使文章生动具体,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入手,抓住其特征来描写。

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过来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二、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的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前面那团红雾变得更红更亮了。船越使越近,渐渐看清有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于红雾之中,也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金黄色的朝阳之中。

三、妙用修辞,生动自然。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将风景之美刻画得更形象,也能使文章更富于美感。

例:风在欢笑,远山一起一伏像跟着赛跑。

写作基础训练

1、写一篇《四季的风》,可以按照不同季节来写风的特点: 春: 夏: 秋: 冬:

2、运用各种修辞来突出景物的特点,让描写对象的特点更鲜明。

例:当那一丝带着清香的春风拂过你的脸庞时,就像母亲温柔的手轻抚着你的面颊。 仿写:

语文趣味题:

同学们,下面14条成语,都分别缺少一个字,请你把它们补充完整后,再组成7个语文中的术语,好吗?

甜言蜜( ) ( )质彬彬 无恶不( ) ( )过饰非 妙( )生花 ( )蛇添足 死里逃( ) ( )斟句酌 难分难( ) ( )不达意 不择手( ) ( )气风发 物极必( ) ( )不容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