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期末 - 复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4 17:01: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路分析》练习题 一、 填 空 题

1、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2、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是_两类约束 方程。

3、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4、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均可看成是由各个激励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的 叠加 ,称为叠加定理。

5、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回路电流法 。 6、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节点电压法 。 7、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2 A。

图1 8、图2所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isc= 1 A。

图2

9、图3所示电路中电压

图3 10、图4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2 Ω。

图4

11、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动态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12、5F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u?0.2q。

-2?2?i7A4?2?1? 2?2?+6V_4?isc4?u= -4 V。

- 10V +-u+- 2V +4?a2i+b 1

13、端口特性为??3i?4的二端电路元件是__电感_____元件。 14、10?电阻和0.2F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2____s。

15、1?电阻和2H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 uL(0?)e?0.5t V。

16、RLC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IR?3A,IL?1A,IC?5A则总电流为___5____A。

17、电流源isc(t)?8costA与电阻Ro?2?并联单口网络向外传输的最大平均功率为__16_____W。 18.如图5所示谐振电路,已知US=100mv,则谐振时电压Uc= V。

图5

19. 如图6所示电路,已知R=3Ω,?L=1Ω ,I=10 A,则IR= A。

图6

20、将图7所示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时,其电流源IS? A,内阻Rs? Ω。

a - 18V 10Ω + b 图7

21、将图8所示电流源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源Us= V, 内阻Rs? Ω。 a 2Ω 5Ω

6A

b

2

图8 22、图9所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 (1.92+j1.44) Ω。

图9

23、图10所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 (0.5-j0.5) S。

ba+3?b_j4?1?a?j1?j2? 图10 24、图11所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平均功率P= 16 W。

+4?3H_us 图11 25、图12所示电路中负载获得的最大平均功率= 2.5w 。

26、图13所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u(t)的振幅= 20V 。

+5?+us(t)?102cos(2t)V1Fus_ZLus(t)?10cos(3t)V 图12

10s1H+0.25Fus__uus(t)?cos(2t)V 图13

3?27、图14所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u(t)的初相=36.9。

3

?+us_us(t)?5cos(2t)V+2H_u

图14 28、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29、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全是30 Ω。 30、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正弦量的 最大值 、 角频率 和 初相 。

31、能量转换中过程不可逆的功率称 有 功功率,能量转换中过程可逆的功率称 无 功功率。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功率意味着不但 有交换 ,而且还有 消耗 ;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功率则意味着只 交换 不 消耗 。

32、与正弦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复数电压、复数电流称之为 相量 。最大值 相量 的模对应于正弦量的 最大 值,有效值 相量 的模对应正弦量的 有效 值,它们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 初相 。 33、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电路用相量模型来表示,其中正弦量用 相量 代替,R、L、C电路参数用对应的 复阻抗 表示,则直流电阻性电路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均适用于对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计算形式以 复数 运算代替了代数运算。

34、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 性;若复阻抗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性;当电路复阻抗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呈 关系,称电路发生串联 。

35、R、L、C并联电路中,电路复导纳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 容 性;若复导纳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感 性;当电路复导纳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阻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电压相量在相位上呈 同相 关系,称电路发生并联 谐振 。

36、R、L串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120V,电感两端电压为160V,则电路总电压是 200 V。 37、R、L、C并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流是4A,总电流是 5 A,电路呈 感 性。

38、复功率的实部是 有功 功率,单位是 瓦 ;复功率的虚部是 无功 功率,单位是 乏尔 ;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 视在 功率,单位是 伏安 。

39、在含有L、C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 谐振 。这种现象若发生在串联电路中,则电路中阻抗 最小 ,电压一定时电流 最大 ,且在电感和电容两端将出现 过电压 ;该现象若发生在并联电路中,电路阻抗将 最大 ,电压一定时电流则 最小 ,但在电感和电容支路中将出现 过电流 现象。

40、实际应用中,并联谐振电路在未接信号源时,电路的谐振阻抗为电阻R,接入信号源后,电路谐振时的阻抗变为 R//RS ,电路的品质因数也由Q0? R/w0L 而变为Q? R//RS/w0L ,从而使并联谐振电路的选择性变 差 ,通频带变 宽 。

41、谐振电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于 信号的选择 ,用于 元件器的测量 和用于 提高功率的传输效率 。 42、品质因数越 大 ,电路的 选择 性越好,但不能无限制地加大品质因数,否则将造成 通频带 变窄,致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

43、换路定律指出:在电路发生换路后的一瞬间, 电感 元件上通过的电流和 电容 元件上的端电压,

4

都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原有值不变。

44、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RC ;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L/R 。时间常数τ的取值决定于电路的 结构 和 电路参数 。

45、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 初始 值、 稳态 值和 时间常数 。

46、与非正弦周期波频率相同的正弦波称为非正弦周期波的 基 波;是构成非正弦周期波的 基本 成分;频率为非正弦周期波频率奇次倍的叠加正弦波称为它的 奇 次谐波;频率为非正弦周期波频率偶次倍的叠加正弦波称为它的 偶 次谐波。

47、频谱是描述非正弦周期波特性的一种方式,一定形状的波形与一定结构的 频谱 相对应。非正弦周期波的频谱是 离散 频谱。

48、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与 正弦 量的有效值定义相同,但计算式有很大差别,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等于它的各次 谐波 有效值的 平方和 的开方。

49、只有 同频率 的谐波电压和电流才能构成平均功率,不同 频率 的电压和电流是不能产生平均功率的。数值上,非正弦波的平均功率等于它的 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 所产生的平均功率之和。 50、图15所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 100 。

图15 二、计算题

1、写出下列正弦波的相量,并画出相量图。 (1)u=10sin(100t+

is100?1H1F??)V (2)u=-10cos(100t+)V 46(3)i=-5sin(100t-

5?7?)A (4)i=5cos(100t+)A 662、写出下列相量所代表的正弦波表达式。(设ω=100rad/s)

(1)ù=1+j V (2)ù=-8 V (3)ì=-j8 A (4)ì=1-j A (5)ì=6 A 3、计算图1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i+2?8?8V_4?u+-0.5i

解:由网孔方程6i

?4?0.5i?8求得i?1A,u?8?2i?10V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js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