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古书画文物的保护管理与收藏利用_李文喜

更新时间:2023-07-21 00: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第4期总第245期

THESILK

ROAD

文博工作

简论古书画文物的保护管理与收藏利用

李文喜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在博物馆藏品中,古书画文物的保管与利用极其重要。古书画文物储藏环境对古书画寿命的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是温、湿度改变,光照和有害气体的侵蚀。文博工作者应通过控制环境保护古代书画,进一步重视古书画文物的科学保养,合理利用馆藏书画开展陈列工作。

[关键词]古书画文物;保护管理;收藏利用[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34-02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的历史。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名画,既是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各类藏品中,古今书画尤其是历代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其价值难以估量,有的作品已经历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成为稀世珍品。所以,古书画文物的保管与利用极其重要。

张、绫绢老化,发黄变脆。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对古书画文物的光线破坏,保管书画的库房必须采取防光措施,降低环境中紫外线的照射量。这一点可以通过在库房、展室内安装无紫外线的人工光源和安置滤紫外线的玻璃解决。这样,当外界自然光照射到这些房间门窗上的UV玻璃时,其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就会被阻挡过滤。另外,可见光对古书画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少使珍贵古书画文物暴露于可见光下。所以,古书画不宜长时间展出,以减少光照时间。

有害气体是对古书画起破坏作用的又一重要因素。有害气体主要包括酸性气体和氧化性气体,有害气体主要来自城市内的汽车尾气、居民采暖、工厂废气、蛋白质等有机物分解等,也有的来自文物展室内和储藏文物的囊匣。它们直接作用于古书画文物,极易被古书画上潮湿的纸张纤维素所吸收,使纤维素水解和氧化,整体的聚合度降低。同时在潮湿的条件下,古书画字迹和颜料发生变色与褪色,最终加速纸张的损坏,从而缩短古书画的寿命。因此,在古书画保存的环境中,要注意控制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有条件的文物库房、展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净化环境中的有害气体,使用去酸纸板制作文物储存囊匣,在文物囊匣内放入活性碳吸附有害气体,并在必要时在碱性条件下对古书画文物进行熏蒸。同时要对博物馆所处环境进行绿化和整治,大量植树种花,不仅美化环境,而且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在防止有害气体的同时,还应注意灰尘对古书画的破坏作用。书画上的灰尘积累过多,不仅影响其本来面目,而且有损其质地,经常清理库房,扫除灰尘,是库房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古书画文物收藏保管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书画文物是由纸张、绫绢、颜料及各种辅助材料构成的一种特殊文物。由于构成古书画的纸张、绫绢及装潢材料均为有机材料,它不像金、石和陶瓷那样质地坚固,因此,书画的收藏保管有其特殊性。

书画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温、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光照、尘埃及有害气体等都会对其造成明显的损害,直接影响古书画的保存寿命。古书画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受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创造良好的保存环境,使古书画处于相对稳定、适宜的保存环境中,阻止或延缓其自然损坏过程,是古书画保存的主要目标任务。

古书画的保存,当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有害气体的防护。

环境中温、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促使有机材料趋于劣势,导致古书画自身老化加剧。书画比其他文物藏品“娇贵”,潮湿了易长霉,干燥了又易酥脆断裂。目前公认的适合于古书画文物的保护标准参数是:温度15~25℃,相对湿度50%~60%。要获得稳定适宜的气候环境,仅靠自然调节是不够的,可在库房内放置测量温、湿度的仪器,经常观察记录。还应装备去湿机和空调机来调节控制室内温、湿度。库内若未设空调设备,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适时通风,除此之外可用排气风扇,以加速空气流动。

对古书画起破坏作用的光线主要是紫外线,它对古书画文物中的有机成分有分解作用,可以使古书画中纸

二、重视古书画文物的科学保养

古书画除具备上述的重要保护条件以外,科学合理的保养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134THESILKROAD

其一,适时悬挂,及时除尘。对于库房内的书画,尤其是不常提用的,要适当地有意挂出去通风透气。通风时应选择温湿度适宜的时期,在室内进行,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字画在存放过程中不明显的变化,如受潮、霉点、虫蛀等。除此之外,要注意及时除尘,一般一月除尘一次为佳,根据季节变化可适当延长或缩短。简便易行的除尘方法是用电吹风的自然风档,使出风口与画面成30度角,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从右向左清扫;或将吸尘器开到低风档,配以软毛刷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用吸尘器将尘埃吸走;也可用鸡毛掸轻轻清扫画面。切不可用抹布一类物品擦拭画面,因为在擦拭的过程中,细小灰尘会进入纸张,造成更大的损害。悬挂时发现书画已经受潮,可将受潮轻的作品摆放到铺有毡子的平案上,将室内温度调整到22~25℃,慢慢晾干。对受潮较为严重的作品,则要考虑重新揭裱,对作品上所留下的斑渍进行清洗,还作品本来面目。

其二,卷放得法,有张有弛。书画作品长期处于挂起状态时,纸张要承受下垂的拉力和张力,使纸张的强度减弱,在悬挂、展示一段时间后,就应当卷放起来使字画处于休息的状态,让它恢复原来的拉力和张力。在收卷字画时,最好有两人配合进行,边卷边动,且两人的力量要用得均匀,操作要先松后紧———先轻松卷起后,再慢慢旋转轴头,把字画卷实。用画带捆扎一定要适度,太松使画卷松动,易被压折;太紧使画卷中间留下捆扎的痕迹,影响画面整体美观。总的说来,书画作品挂展的时间都不宜太长,一年可挂展两次,每次一两个月。

其三,破损书画应及时装裱,科学入藏。古书画入库前,若发现有破损现象,应及时送去重新装裱,以恢复其原貌入藏保管。送去装裱前,一定要将实物拍照(尤其是珍贵的文物),然后造好清册和作好送装裱的准备工作。如果是送出馆外装裱,一定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方案,要有严格、完备的手续,在装裱修复时,注意保持原貌,千万不能添枝加叶。裱好入库时,要认真清点和鉴别,把出库前书画的照片与实物反复对比,按原来的顺序位置,放入柜架。现在有条件的地方,都用保险柜一类密闭性能更好的容器来用于收藏。但无论用哪种箱柜,都要把字画悬空放置,即用木条一类东西担空,下面留出一定空间放置干燥剂、防虫剂。为了安全,这些试剂都应当用布或透气性

较好的纸包起来,不可直接接触书画作品。

三、合理利用古书画文物,开展陈列

为了较好地解决书画保管与陈列、使用的矛盾,要积极配合陈列部门,在举办馆藏书画展中,精心策划,慎重考虑,合理利用馆藏书画,充分运用一般藏品搞陈列展览,以达到保护精品书画的目的。

首先是选择陈列书画的有利时机,避开高温和潮湿天气。西北地区的气候比较干燥,一般情况下从10月份至第二年4月份,前后半年时间是比较适宜的时期。10月秋高气爽,气候较稳定,接着进入冬季,室内温度偏低,不宜于霉菌生长,所以说冬季短期陈列书画,对书画的损害较少。

在藏品的选用上,充分运用二、三级藏品,严格控制一级精品参展。例如,以馆藏书画1000件为例,每年举办两次画展,一次展出书画近百件,那么在五年之内,每件书画才被轮流展出一次。展出的藏品,按展出主题的要求,采取一、二、三级藏品一起上,每次展览控制使用一二十件精品,这样一级精品书画参展就大大减少了。这既有利于保护一级精品书画,对二、三级藏品也是一次透气通风的好机会。

合理利用馆藏,挖掘一般藏品开展陈列,不仅可以丰富陈列内容,使书画陈列有充足的展品来源,较长期的坚持陈列,又可较少地动用一级精品,有利于珍贵书画的保养,充分发挥了藏品的作用。

四、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做好古书画保管工作

文物保护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科学,书画保管是一门专业学问。书画的保藏工作,要求保管工作人员知识面要广,应掌握一定的历史、书画艺术、书画史和书画保养的科学知识。保藏书画的大量工作在库房工作中,保管人员只有通过悉心查看,仔细观察,才能注意到书画藏品在各个不同季节的变化,于细微末节中去作防微杜渐的工作。

书画的保管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藏品的质量问题。搞好书画的保管工作,不能只凭过去的老经验,而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要有科学的管理头脑,不断找出一些适合地方馆现有条件的方法,解决保养和使用的矛盾,尽可能减少对古书画藏品的损害,从而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的优秀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1]徐邦达.回忆三十年来的古书画收集工作[J].文物,1979,(10).[2]殷自兰.书画去污和修补的简易方法[J].图书馆杂志,1995,

(1).

[3]龚德才,奚三彩,唐静娟.纸质文物保护研究[J].东南文化,

[4]鲁湘荣.对书画藏品修复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荣宝斋,2004,(1)[5]诸品芳.略述中国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

学,2007,(2).

[6]谢燕.用于纸张文物保护的可调节空气和湿度制剂[J].文物保

护与考古科学,2008,(2).

1997,(4).

THESILKROAD1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ju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