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思考题2013.12

更新时间:2023-12-24 18: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V 1.橡胶通俗定义是 高弹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天然胶乳的组成 水 分、

橡胶烃、蛋白质等

2橡胶配方简单地说,就是一份 生胶 、聚合物 和各种 配合剂 用量的配比

3.按橡胶的外观表征分为 固态 、乳状橡胶、液体橡胶和 粉末 四大类。其

中固态橡胶的产量约占 85%-90%

4..橡胶材料配方组成的通常指的五大体系 主体材料 、 软化增塑体系 、 硫

化体系 、 补强填充体系 、 防护体系 。

5.橡胶加工基本工艺包括 塑炼工艺 、 混炼工艺 、 压延工艺 、 压出

工艺 、 硫化工艺 等

6.橡胶的特性 高弹性 、 柔韧性 、 耐疲劳性 、 耐磨性 等

7.含义美国材料实验协会英文缩写 ASTM 8.压出成型定义 使橡胶在挤出机机筒,及转动的螺杆的相互作用下,连续地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半成品的工艺过程 主要产品有 胎面,电线,内胎

9.压出机(挤出机)的分类(1)按加工的物料 橡胶 、 塑料 。(2)按喂料形式 冷喂料 、 热喂料 (3)按螺杆数目分 单 、 双 多 、 (4)按工艺的用途 压出过滤 、 混炼 、 塑炼 、 压片 、 10.热喂料长径比在 4-5.5 左右,压缩比 1.3-1.4 冷喂料长径比在

8-12左右有的可达 20 ,压缩比 1.6-1.8 11. 压出机的主要部件是 机身螺杆 、 机头 、 口型 等。

螺杆的作用: 输送物料 、 转热塑化 、 混合匀化物料 、螺杆工

作部分大体分为 加料 段、 压缩 段 段压出机

的螺杆通常是 双头螺纹 或 复合螺纹 。

螺杆的主要参数 压缩比 、 长径比

12.胶料在压出段中的流动,是四种 正流 、 逆流 、 横流 、 漏流 流动形式的综合,所以胶料在压出机中是不断受到 剪切 、 混合 和

挤压 作用的。

13.压出工艺主要包括胶料 热炼 冷喂料压出不必经过 热烘供胶 , 压出 , 冷却 , 裁断 , 接取 ,和 停放 等工序。压出工艺方法按喂料

形式分为 热喂料压出 法和 冷喂料压出 法

14.按螺杆数目分 单螺杆压出机 和 双螺杆 压出机,螺杆的作用: 输送物

料 、 转热塑物料 混合匀化物料 。.压出机的主要部件是 机身 、 机头 、 口型 等。

15.胶料在压出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先后顺序为 胶料开始软化 、 胶料产生流

动 、 全部胶料开始产生流动 .

16可塑性测试的三种方法是 压缩法 、 旋转扭力法 、 压出 生胶塑炼机

理一是 ;二是 。橡胶在塑炼过程中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只是低温时以 机械断裂 为主,高温时以 为主。

17.开炼机混炼的工艺方法有薄通法、_三角包法________、___斜刀法

_________、打扭操作法和割刀操作法、_打卷操作法______________ 18..未硫化的生胶是 线型结构 而表现出 可塑性 大, 伸长率 高,并具有

可溶性 。经硫化后,在分子链之间形成 交联键而形成空间网状 结构,。所以硫化胶比生胶的 拉伸强度 大,并失去可 溶性 。

19.一个完整的硫化体系主要由 硫化剂 、 活化剂 、 促进剂 、 防焦剂 剂

所组成。

20硫化反应是一个多元 组成参与的复杂 化学反应过程. 促进剂一般不 直接

参与橡胶 反应,但对硫化胶中化学交联键的 生成速度和数量 有重要影响的物质。9.影响橡胶分子链断裂的因素有机械力的作用、 氧的作用 、化学塑解剂的作用、 温度的作用 _、 静电的作用

21写出下列橡胶的合成反应式

(1)异戊橡胶 (IR) (2)丁苯橡胶 (BSR)、(3)顺丁橡胶 (BR) (4)氯丁橡胶 (CR)、(5)丁腈橡胶 (NBR)、(6)硅橡胶 (MVG) (7)聚氨酯橡胶(AU、EU)

22.画出橡胶加工工艺流程图。说明各工艺主要作用

塑炼:使生胶受机械,热,化学三种作用而使分子质量降低达到适当可塑度,使之易与配合剂混合,以提高橡胶制品使用性能。

压延:橡胶通过专用压延设备,对转滚筒间隙的挤压,延展成具有一定规格形状的胶片。

压出胶料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一定的形状的口型进行连续性的工艺过程。

成型: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挤出机等制成一定截面的半成品。 硫化:通过交联反应,使成型橡胶分子转化为空间立体网状结构。

23.混炼胶快检的目的是什么?快检项目有哪些? 一次塑炼和分段塑炼有何不同?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为了判断胶料中配合剂是否分散良好,有无漏加或或错加,以及操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补救。

测定可塑度,密度,硬度,和初硫点。

一次塑炼是将生胶在较大輥距下包辊后连续过辊进行塑炼,直至所规定的时间为止。

一次塑炼的塑炼时间较短,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但塑炼效果不够理想,表现在可塑性增加幅度小。塑炼胶可塑时性不够均匀等分段塑炼法师当塑炼胶可塑性要求高,用一次塑炼或薄通塑炼达不到目的时,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不同的可塑性要求,一般可分为两段塑炼或三段塑炼。

分段塑炼生产效率高,塑炼胶可塑性高且均匀,但生产管理较麻烦,占地面积大,不适合连续化生产。

24. 简述压出成型基本原理及画出压出工艺流程图,压出胶料为何要冷却?

胶料在压出机螺杆的挤压下,通过一定形状的口型进行连续造型

的工艺过程。

防止半成品在停放时产生自硫 。

降低挤出物的热塑性和流动性使形变尽快稳定防止变形。

25.简述螺杆工作三段作用及物料运动情况?

加料段:供胶,和预热胶料。胶料在螺纹槽和机筒内壁间做相对运动。 压缩段:将松散胶团在压缩段被压实,和进一步软化。

压出段:将黏流态的胶料进一步匀塑化,压缩,并输送到机头和口型压出。

26. 解释胶料在压出段中的四种流动?

正流: 逆流: 横流: 漏流:

27.归纳热喂料压出工艺与冷喂料压出工艺的区别?

热喂料机加料前需将机身和机头预热。并开快转速,使压出机各部位温度升高。

冷喂料机的温度控制比较灵敏,可通过控制螺杆和机筒温度的匹配,取得压出质量和塑化质量之间较好的平衡。 28. 说明影响压出工艺及其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胶料的组成和性质,压出机的规格和特性及工艺条件。

29.什么是挤出膨胀?为什么挤出机各部位的温度不一样?

胶料在压力下从口型挤出后,挤出物直径比口型直径大的现象叫挤出膨胀。

口型温度最高,机头次之,机筒最低。

机身部分使胶料受到强大挤压作用,故温度宜低,而且在胶料压出时受螺杆和机筒剧烈的摩擦作用,将产生大量的热,所以螺杆中心需通冷却水,以防料温度过高而焦烧。

机头部分,要使胶料塑性提高以便进入口型,顾温度要高些。

30..压出机的技术特征有哪些?压出工艺特点有哪些?

31画出橡胶的硫化历程图,并说明四个阶段的显著特点 32选择题.

(1)( )阻燃作用为通用胶最好的.

A.CR B.NR C.Q C.SBR

(2)..耐高温又耐严寒-100~300℃保持弹性( )橡胶

A.CR B.NR C.Q C.SBR。

(3).综合性能最好可以生产多种材料的橡胶( )

A.PUR B.NR C.Q D.BR

(4).有效硫化体系( ) A..EV B. SEV C. CV D.CR

(5).测试原理是根据试样在一定温度、时间和压力下,在活动面转子和固定面上、下模之间变形时所受到的扭力来确定橡胶的可塑性方法是( )

A. 压缩法 B. 威廉氏法 C. (6).天然橡胶英文缩写是( )

门尼黏度法 D. 压出法

A. NR B. SBR C. BR D. NBR

(7). BR是( ) A. 丁苯橡胶 B. 顺丁橡胶 C. 天然橡胶 D. 丁腈橡胶

(8).能与橡胶大分子起化学作用,使橡胶线形大分子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提高性能,稳定形状的是

( ) A. 增塑体系 B. 防护体系 C. 硫化体系 D. 补强填充体系

物理增塑法 D. 机械塑炼法 炼胶 (9)利用低分子增塑剂加入生胶中增加生胶的可塑方法是( )

A. 化学增塑法 B. 机械增塑法 C. (10)不属于生胶塑炼前的准备加工过程(

A. 烘胶 B. 切胶 C. 破胶 D. (11).门尼黏度法测定值范围是( )

A. 0~180 B. 0~200 C. 0~210 D. 0~300

分段塑炼法 D. 化学塑解剂塑炼法

(12).生胶塑炼方法中生产效率高,可塑性高且均匀的方法是( ) A. 薄通塑炼法 B. 一次塑炼法 C. (13).下列混炼工艺中不满足要求的是( ) A.保证配合剂的均匀分散,避免结团现象。

B.使补强剂与生胶产生一定数量的结合橡胶,达到良好的补强效果,以利制品性能的提高。 C.使橡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保证各项工艺的顺利进行。

D.在保证混炼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混炼时间,减少动力消耗,避免过炼现象。

(14)开炼机混炼的三个阶段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包辊、翻炼、吃粉 B. 包辊、吃粉、翻炼 C. 吃粉、包辊、翻炼 D.

翻炼、吃粉、包辊

(15).应用最早的一种混炼方法是( )

A. 开炼机混炼 B. 密炼机混炼 C. 转子式连续混炼机混炼 D. 螺杆式连续混炼机混炼

(16).混炼胶质量问题上生胶塑炼不充分;混炼温度过高;混炼胶停放时间过长;疏黄粒子大小不匀、称量不准确属于( )

A. 配合剂结团 B. 初硫点慢或快 C. 喷霜现象 D. 焦烧现象

(17).生胶塑炼的目的中a.使生胶的可塑性增大,以利混炼时配合剂的混入和均匀分散 b.改善胶料的流动性,便于压延、压出操作,使胶坯形状和尺寸稳定c.减小胶料黏着性,方便成型操作d.改善胶料的充模性,使模型制品的花纹饱满清晰 正确的是( ) A. a、b B. a、b、c C. a、b、c、d D. a、b、d (18)压缩比在1.3~1.4,长径比为4~5.5的压出机是( ) A. 滤胶机 B. 热喂料压出机 C. 冷喂料压出机 D. 单螺杆压出机

(19)下列哪一项不是胶料在压出段的主要流动形式( ) A. 正流 B. 并流 C. 逆流 D. 环流

(20)胶料在压出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先后顺序为( )

A. 加料段、压缩段、压出段 B. 压缩段、加料段、压出段 C. 塑化段、加料段、匀化段 D.

匀化段、塑化段、固体输送段

(21).下面哪一项不能作为硫化介质的条件( ) A. 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传热性 B. 具有较高的蓄热能力 C. D. 对橡胶制品及硫化设备无污染性和腐蚀性

(22)下列不属于硫化罐硫化工艺的是( ) A. 开放式硫化法 B. 包层硫化法 C. 具有比较窄的温度范围

注压硫化法 D. 模型硫化法

33.已知基本配方、计算质量分数配方%、体积分数配方%、生产配方/kg P12页2.3.4计算题 配方的表示形式

(1) 基本配方 以质量份数表示(mi):

? 以生胶分数为100份,其余配合剂相应质量份数表示 (2) 质量百分数(mi%):=mi /∑mi ×100%

? 以胶料总质量为100,生胶和配合剂质量所占比例数来表示,主要用于计算原材料质量成本和含胶率。 (3) 体积百分数表示(Vi% ): = Vi /∑Vi ×100%

? 以胶料总体积为100,生胶和配合剂体积所占比例数来表示,主要用于计算原材料体积成本。 (4) 生产配方(Mi,kg): = Q/∑mi × mi

? 取胶料的总质量等于炼胶机的装胶量Q,各组分以实际用量表示。

34橡胶配方的成本计算

(1)含胶率=[100(生胶质量份)/胶料总质量份]×100% (2)密度的计算 ρ=∑mi/∑(mi/ρi)

(3)单位质量胶料成本的计算 Pm=∑(mi×pi)/∑mi= ∑(mi%×pi) mi%——各组分质量百分数; pi———各组分的单价,元/kg (4)单位体积胶料成本的计算 Pv= ∑(mi×pi)/∑(mi/ρi) (5)单位产品胶料成本计算 P=V×Pv=m×Pm=V×ρ×P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eu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