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材料作文升格

更新时间:2024-01-23 07: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嫦娥奔月,材料作文升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有一块土坯,害怕火烧,在进窑之前偷偷从车上溜了下来。它想:就凭这暖暖的太阳,何愁晒不硬呢?这个办法既舒服,又保险,何必忍受那烟熏火燎呢?于是,它固执地躺在地上,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有砖出窑了,红红的,硬硬的。土坯不羡慕,也不着急。它感觉自己也在渐渐变硬,只是没有那耀眼的红色。可是土坯不懂得,不经过锻烧怎么会有红色呢?如果仅仅是没有红颜色也就罢了,有一天,一场雨下来,土坯支持不住,变成了一摊泥。又过了几日,风吹雨淋,就再也找不见土坯的踪影了。 【构思指导】

一、明确立意。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材料,准确解读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是写作的前提。这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1.不经历风雨,怎能够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人生同样需要炼造。不经千锤百炼,怎能坚硬如钢?那些逃避磨炼的人,是无法成就辉煌事业的。 2.勇于接受挑战。如果我们能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挑战,而不是畏难不前,贪图安逸,那么,离成功的也就不会太遥远了。 二、选择文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一生经历的磨难太多,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磨难,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我们可写自己磨难的经历;耳闻目睹的有关磨难的故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磨难的看法、认识;结合古今中外有关名人磨难的事迹,书写自己的独特体悟;也可写磨难降临时我们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不会处处一帆风顺,因此可写的内容很多。而怎样认识磨难,如何面对磨难,应是表达的重点。这则材料最适合进行议论文体的写作。

三、布局谋篇。

(一)并列式结构。如:以“强者,笑对磨难”为中心论点。 接下来分述三个分论点:笑对磨难,我们才能活得坦然;笑对磨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笑对磨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使文章呈并列式的结构框架。(二)递进式结构。基本模式:是什么(概念)→ 为什么(原因)→怎么办(方法)→会怎样(意义、作用、结果) 例: 人才的必经之路——磨难(中心论点)

人生的旅途中,磨难是催人警醒,激人奋进的必经之路。(是什么) 苦难可以磨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力。(为什么)

面对苦难,我们不要退缩,我们要把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怎么办) 【原文呈现】

磨难与珍珠 李思琪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墙壁或没有舟的渡口。生命的旅途荆棘重重,只要你勇敢地接受磨难的挑战,以微笑去面对它,那么你才会是生命的强者!

磨难虽然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痛苦,但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造就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古时候,吴国打败了越国,本来生活在荣华富贵中的越王不得以带着妻子和一名将军到吴国,为吴王驾驶马车,原来一无所知的越王在经历了车夫的艰辛和作为一个亡国奴的痛苦后,决心兴复越国。为了不让眼前安逸的生活使自己忘掉复国的志向,他在家里放了一个苦胆,每次吃饭前必须尝一尝,同时还把床换成了柴草,趁着吴王慢慢地对他信任,他就在吴国鼓励人们发展各种事业,同时还安抚人民,减免三年征收钱财。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越王借吴王率领精锐出国的机会,一举夺下吴国城池,后几次吴王反击,越国都取得了胜利。 磨难像灾难一样,降临在越王勾践身上,而他并没有屈服,反而意志坚定,从此懂得了更多,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愿望。

历史的迹象向我们展现了磨难带给勾践的东西,而今天,磨难造就的珍珠又给了谁?

在200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节目让全中国人眼睛一亮,从此,这个节目被更多的人所传颂。它就是千手观音。可是,谁知道那些在台上舞动多么一致的年青少女们都是聋哑人呢?谁又知道,她们曾经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呢?但是,她们就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她们变得更坚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们付出了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最后,成功的喜悦还是给了她们。 经历磨难,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看一看美国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其中有一个小男孩,他把篮球看

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不过,上高中时,学校里因为歧视他是黑人,从不让他在学校篮球场训练,连让他看别人打篮球的机会都不给他,可是,他十分酷爱篮球,并更坚定了自己的篮球梦想,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他就是,迈克尔-乔丹。

不管你身处什么时候,也不管你身处何地,磨难总会遇到你,同时它也会给你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你或许会倒下,从此埋没,但如果你能冲出痛苦的笼罩,你就可能获得那珍珠班地异常美丽。 所以,磨难与珍珠的关系是,只有经历磨难才有得到珍珠的机会 。

【升格指导】

应该说,这篇习作的立意是没有问题的。小作者抓住了“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造就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这一论点进行阐述。引用了古今中外的事例作为论据,内容也很丰富。但是我们读后总感觉思路不够清晰,材料的叙述使用缺乏条理性。标题是一种并列式陈述,观点不够明确。在论证过程中道理论据运用不到位,使得事例缺乏典型性、代表性。要想使之升格,成为一篇佳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一、思路要条理清晰。根据原文内容,可以按照递进式结构进行布局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或是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的结构模式行文,避免文章思路混乱。

二、在论据选用上应该更具典型性。勾践的事例,论述角度要围

绕中心进行。千手观音和迈克尔乔丹的事例虽然可以证明论点,但是材料相对陈旧,可以选择更新颖更具典型性的例子。同时还可以考虑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避免例子的罗列造成行文的单调。

三、虽然议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严密。但是我们在行文中如果进行巧妙地驾驭,运用多种修辞、注重炼字炼句,一样也可以做到语言生动形象,避免文章的呆板与语言的单调。

【升格佳作】

面对磨难当自强

李思琪

人生之路,风和日丽有之,阴雨绵绵有之,烈日炎炎有之,寒风凛冽亦有之。雄鹰翱翔天宇,有伤折羽翼之痛;骏马奔驰大地,有失蹄断骨之险。面对磨难,我们哭泣,它不会有任何的怜悯;我们痛苦,它不会有任何的安慰。只有我们笑对磨难才能够成为强者。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前达贤人,哪一位不是饱经磨难志愈坚,最终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了无限的光彩。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那时,吴越争霸,越国惨败,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吴甲可吞吴”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以能复国?这是亡国之辱以及他受的苦难促他发奋催他奋起的结果。事实证明,当困难重重,遭遇磨难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

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开拓出一条希望之路。

苦难可以磨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力,也可以证明一个人的毅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性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斯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就走进了神秘的宇宙,去讨论星系、太阳黑洞??最后他成功地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面对苦难,我们不要退缩,只要积极奋进,战胜苦难,我们要把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著名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务,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酷爱文学。他的处女作刚刚问世别人知道他是鞋匠的儿子就攻击他的作品 “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饰”。然而,他并未气馁,为童话而奋斗,从磨难中奋起,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观察生活,终于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口的童话。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磨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磨难这条路上充满着危险,唯有披荆斩棘,才能找到通向成功的出口。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运用比喻论证提出中心论点,语言形象生动,含义隽永。接下来通过引证和例证说明了人才为什么需要苦难;然后举出霍金、安徒生的例子来说明人才怎样面对苦难。最后借用名言得出结论,照应开头,深化了文章中心。整篇文章给人以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流畅的感觉,是一篇较成功的升格佳

作。

【素材资料库】

小沈阳出生在辽宁铁岭市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六年级便辍学在家,后来去武术学校学功夫,不到一年也结束了。但他不甘心平庸一辈子,他深知自己嗓子洪亮,有唱歌表演的天赋,于是报考了铁岭县剧团,学习“二人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之路。他在长春小剧场整整唱7年“二人转”,才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2006年5月赵本山主动收他做徒弟,在名师的指引下,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参加了2008年春晚的彩排。由于节目与春节晚会的整体风格不符,反反复复几次,他最终没能如愿登上春晚的舞台。但他并没有气馁,上春晚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告诉自己,今年不行,明年再来,只要努力表演,注重创作,自己的梦想迟早能够实现。2009年,小沈阳终于如愿以偿,他不但登上了春晚,而且因小品《不差钱》中的出色表现,一夜成名。

【适用话题】“永不言弃”、“机遇与努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3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