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设计说明(1)

更新时间:2023-12-09 10: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地形地貌

蒙山县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湄江纵贯其中。县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北部的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及西河镇为盆地。南部的黄村、汉豪、陈塘为峡谷地。县境西连大瑶山。西北部的骛山,属萌诸岭山脉,海拔1104米,是全县的最高峰。东北部有鸡冠山脉,从荔浦县的猪头山起延伸经蒙山、昭平两县,成为两县的天然分界线。北部有白面山,西南部有百崖顶、大道岭,南部有高山岭。

水文状况

县内有大小河流159条,均发源于金秀大瑶山山脉和鸡冠山山脉等山系,其中较大的江河有24条。湄江是蒙山江河的主流,属西江水系,是西江支流蒙江的上游,发源于大瑶山,从县西北新圩镇的坝头村入境,流经新圩镇、西河镇、蒙山镇(县城)、黄村镇、汉豪乡、陈塘镇,下经藤县在蒙江镇汇入浔江,全长107。50公里,县内流程86。86公里,水位最高为112。61米,最低为106。61米。主要的支流有壬山河、茶山河、瓦冲江、百合江、夏宜河等河流。

气候特征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长,酷热;冬季短,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9。7℃,平均最高气温24。5℃,极端最高气温38。5℃(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5℃(1955年1月12日)。全县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2。0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日照总量为158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738。7毫米,最多为2529毫米(197年),最少为1138。3毫米(1958年)。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雨季一般始于4月中旬,终于8月下旬。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冰雹、狂风。暴雨、寒露风、霜冻等。

土壤状况

全县分为水稻土、旱地土、山地土3个立类。水稻上有7个亚类,18个上属,43个土种,均宜种植水稻。旱地土多分布在村庄前后及河流两岸、河谷地带,是多种农作物适生地。但大部分耕作层浅,保水保肥力差。一般山地上以山地黄红土、山地紫色土、山地红土

3个上属为主。

4自然资源

矿藏:有金、银、铜、铅、锌、硫铁矿、石英石、石灰石、重晶石、金刚石等。以重晶石、黄金、铅锌、红石、硫铁矿储量最丰富。

水产:鱼类有鲢、鲤、塘角、草鱼等10多种。

野生动物:较为珍贵的有山猪、果子狸、穿山甲、竹鼠、獐、獭、蜕、鹿、相思鸟、翡翠、鹤鸽、春丝鸟等,其中大鲵、穿山甲、白鹇、原鸡、大灵猫、小灵猫、水獭、麝、毛冠鹿等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植物:森林植物有40个科72个属80个种,马尾松遍布全县,以松、杉为优势树种。野生药用植物有山碴、金银花、罗汉果、绞股蓝等90多种。食用真菌类有木耳、香菇。草菇、凤尾菇、猴头菇等。药用真菌类有获警、灵芝等。

土地:2001年,全县土地总面积12。79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2。26万公顷,占总面积问%,林地10。10万公顷,占79%;宜林荒地4000公顷,占3%;宜牧草地22327公顷,占1。82%;水域3707公顷,占2。9%,城镇、村庄、道路、工厂等用地2500公顷,占1。96%;石山44公顷,占0。03%。水能资源:全县水能蕴藏量为5。62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8万千瓦。已开发13930千瓦,占可开发量43。8%。可供利的水源年均总量为14。99亿立方米,耕地面积年耗水量只占19。5%。

二、景观规划理念与目标

规划理念:

(1)景观空间的开放性与亲水性;

(2)景观的可游性、可赏性和可参与性; (3)景观的生态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

目标: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

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三、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绿地、建筑、市政、电力方面规划 2、新乡市城市整体规划 3、新区现状基础资料 4、设计任务书

四、规划原则

1、生态性设计原则:

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 2、亲水性设计原则:

该滨水绿地,整块用地沿湖岸依次展开,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沿湖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

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 3、休闲性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五、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景观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上按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条曲动的主游路把一系列景观节点很好的连接展开。 (一)、花前月下景区:

该景区位于湖泊西北部,广场为完全对称式布局,中轴线的中心为一旱地喷泉,两侧为石构艺术小品及花坛,景区内设置游步道,将各景点相连,绿地内种植以各色花灌木组成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强烈。近水处设一木制亲水观景平台,可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同时亦可满足举家到此观景、嬉戏、健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该景区在绿色翠堤上,成为视觉的凝聚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 (二)、古韵新影景区

该景区与花前月下景区相邻,入口广场采用一尊玉溪雕塑,来映射新区的商业发展历史,以最高的诚信向世人展示新乡市人民的高尚品格和商业精神,诚信为本,和谐发展的共同发展的理念。广场有特设的构筑物和图腾铺装来呼应雕塑。 (三)、翠堤春晓景区:

该景区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半私密性质,以一座采用现代拉膜结构的白色为主景,这种轻盈的结构在水边十分合适,造型美观大方,色彩柔和,富有现代气息,屹立在风光逶迤的湖边,与湖上帆影遥相呼应,不仅有一份心旷神怡的意境,还象征新区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展翅高飞,一帆风顺。虽然是寓意,却代表了人民的心愿。在此观景,情景交融,自然美景与现代城市景观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了景观渗透的效果。 (四)、欢乐家园景区

该景区位于南侧,入口广场设有中心喷泉和两侧的小型景观喷泉,弧形圆形花坛对称分布于广场两侧,造型独特的景观灯立于花坛中心,十分壮观。在滨水处有大型健身馆和游泳馆,白色的馆顶、艳丽的鲜花、五彩的灯光形成强烈的色与光的对比效果,极具现代感,与近水远天相映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五)、伊林垂钓景区

该景区位于湖泊西部,在景区的中部设有一个观景长廊和一处露天茶座,当游人疲惫的时候可以在此休息、观景、品茶,又设垂钓台,游人可享受“姜太公垂钓”的惬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此处还通向一片生态湿地,一片茂密的芦林,让游人充分体验出“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的境界,将成为该景观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六、植物配置

强调四季景观效果,注重人们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现与感受的变化,利用各种造景要素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植物景观空间。

1、观赏乔木:香樟、桂花、栾树、雪松、玉兰、垂柳、罗汉松 2、色叶乔木:红叶李、银杏、水杉

3、观花树种:紫薇、合欢、日本樱花 4、造型树种:竹柏、苏铁、龙柏球

5、花灌木:金银木、丁香、红花继木、杜鹃、矮美人蕉、芦竹 6、地被植物:麦冬、鸢尾、红景天

七、景观照明设计

照明器材根据各绿地的特点,分别选用庭院灯、彩卤投光灯、地射泛光灯、水景灯及音响式草坪灯。主干道的庭院灯布置间距为20至30米、草坪灯为10至15米间距,在满足绿地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应力争达到景观、功能、经济的统一性和合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8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