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施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

更新时间:2023-05-03 03: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涞水县野三坡拒马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一)概述

1. 项目简要介绍。

2. 项目范围。

3. 项目特点。

(二)总体实施方案

1. 项目目标(质量、工期、造价)。

2. 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3. 项目阶段划分。

4.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5. 对项目各阶段工作及文件的要求。

6. 项目分包和采购计划。

7. 项目沟通与协调程序。

(三)项目实施要点

1. 勘察设计实施要点。

2. 采购实施要点。

3. 施工实施要点。

4. 试运行实施要点。

(四)项目管理要点

1. 合同管理要点。

2. 资源管理要点。

3. 质量控制要点。

4. 进度控制要点。

5. 费用估算及控制要点。

6. 安全管理要点。

7. 职业健康管理要点。8.环境管理要点。

9. 沟通和协调管理要点。

10. 财务管理要点。

11. 风险管理要点。

12. 文件及信息管理要点。

13. 报告制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简要介绍。

1、项目建设背景

涞水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北端,总面积为1650.5平方公里(247.6万亩),辖7镇8乡,人口34万(2013年末)。

涞水县东界涿州,高碑店,南与定兴,易县为邻,西与涞源,涿鹿、蔚县交界,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相接,与北京接壤110公里,距北京市中心90公里,距天津市中心170公里,距保定市中心75公里。

2、气候特征

涞水县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500-600毫米。

3、地形地貌

涞水地域狭长,形似羔羊,素有“一条线”之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貌,涞水至唐县西部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砂质灰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灰岩、页岩。二迭系砂页岩零星分布于涞水县累子煤矿至曲阳县灵山等构造盆地中:中生代岩脉活动形成的流纹岩、安山岩、辉绿岩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各地;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分布着新生代第三系地层的砾岩。

4、著名景点

4.1百里峡景区

有“天下第一峡”之美誉,峡谷如刀削斧劈,奇石兀立,海棠满沟,花草遍山。倘徉其间,犹如进入了浓墨重彩的百里画廊。

4.2拒马河景区

拒马河流经野三坡七十余华里,两岸群峰崛立,怪石峥嵘,河水潺潺,清可照人。游人既可中流泛舟,饱览山光水色,亦可击水畅游,领略大自然的情趣。洁白松软的沙丘是沙浴、日光浴的理想场地。拒马河与四周景点浑然一体,是休闲、娱乐、避暑的最佳选择。

4.3龙门天关景区

有明代大龙门城堡、蔡村庵长城和华北地区最大的金、明、清历代摩崖

石刻群。其中“万仞天关”、“千峰拱立”字体高2.15米,笔力遒劲有力,蔚为壮观。

4.4白草畔森林游览区

海拔1983米,这里山势挺拔,奇峰怪石林立,满山野花盛开,野生动物成群,森林遮天蔽日堪称太行“绿色明珠”。登石城岭可观日出赏云海,探蚂蚁岭上的红蚁巢穴,听风动石畔的松涛,赏千亩杜鹃,游万亩林海,使人流连忘返。

4.5鱼谷洞

鱼谷洞深约1800多米,洞内类似石人、石马的钟乳石和千奇百怪地石幔雕像,别有洞天。其南侧的鱼谷洞泉甘冽清凉,长年涌水不息,水中富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难得的天然矿泉水。每逢农历谷雨前后,泉洞就会不断的向外喷鱼,成为千古之谜。该泉成为世界“八大怪泉”之一,被列为世界奇闻。

4.6印象野三坡

野三坡大剧院为2008年投资5000万元建成,整个剧院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舞台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人观看的,打造成为以涞水、野三坡悠久历史及厚重文化为主线的大型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

演出利用世界顶级的声光电技术、演员炉火纯青的舞技和演技,演绎野三坡及至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远古人类到华夏始祖,从古代的名人志士到近代的抗日英烈,鲜活地表现野三坡的历史文化精髓。其中鸡蛋坨七勇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再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印象野三坡》演出已经成为野三坡景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产品。

5、自然条件

5.1植物资源

河北野三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有种子植物92科713种,蕨类植物15科65种,药用植物更多达200余种。其中,野三坡的百草畔森林公园景区内,因其垂直变化大,上下不同天的特殊气候,山上垂直分布4种植被类型、15个植物群系,堪称“天然植物园”。

景区内植被覆盖率较大,种类丰富,垂直分布明显。800至1000米的低山区为人工、半人工植被带,主要为山楂、山核桃、椿、杨、柳、榆、槐、和灌木荆条、三裂绣线菊等。1000至1300米处为低山灌丛带,主要为毛榛、绣线菊、毛榛灌丛等。1300至1600米处为中山杨、桦木、栎林带。阳坡以辽东栎为主,伴有少量黄华柳,色木槭、椴树等。该带灌丛繁茂,种类丰富,有毛榛、绣线菊、六道木、红山柳、山刺梅等。地被植物丰富,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1600至1850米处为中山桦树林带,主要有红桦,坚桦,黑桦,风桦,还有色木槭,山杨等。

5.2动物资源

景区内野生脊椎动物达1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5种,如:褐马鸡、黑鹳等。景区内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斑羚,褐马鸡,黑鹤,金雕,雀鹰,勺鸡等,此处还有百种昆虫,堪称“野生动物王国”。

6、气候条件

河北野三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处邻近山西高原的太行山脉内,气温与山外平原有较大差别。气温特点是夏季不酷热,比较凉爽。年平均气温10.7摄氏度,较平原低1.4摄氏度。日常气温较平原低1~3摄氏度,年日照2095小时,年降水量为628.8毫米。

7、水资源

拒马河是河北省内惟一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套港村入市界,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南尚乐乡。在张坊镇张坊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北拒马河,流经南尚乐乡,于二合庄村东出市境,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

8、人文历史

8.1文化长廊

河北野三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许多文物名胜遗留至今,“大龙门城堡”、“蔡树庵长城”、“摩崖石刻”等都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水经注》记载,这里在唐、宋以前叫“圣人城”,曾是中原与塞外的要塞重镇,屡经战乱。明代将其作为军事重地重新修建,从嘉靖年间开始,由“钦依大

龙门守口总指挥使把总官钦”戍守,清代沿袭明制,一直到光绪时才废止。现保存完好的大龙门城堡、城门,与其外围的军事设施遗址,仍然能使人看到一个完整的古代关隘防御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大龙门城堡西北一华里的龙门峡,两侧山崖峭壁上留有30多处摩崖石刻,都是明、清时驻守关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迹。其中以“万仞天关”、“千峰拱立”最为醒目,字高2.7米。其余题字大小不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描述关山险要雄伟;另一类则是描述这里山河秀丽俊美。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历史文化长廊”。

8.2舞蹈史画

2008年,政府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舞台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人观看的野三坡大剧院,打造了以涞水、野三坡悠久历史及厚重文化为主线的大型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利用世界顶级的声光电技术、演员炉火纯青的舞技和演技,演绎了野三坡及至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

8.3“野”文化

景区历史文化古老神奇,源远流长,溯其历史,《涿州志》记载:“三坡隶属涿由来久矣,无可稽查。”但元、明、清代诗人对此地吟赋的诗词却有不少。野三坡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差异很大,故此分为上、中、下三坡。《涿州志》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障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稍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可见,三坡之名由地形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

时至清代,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清庭对这里的人民施加压力,勒令三坡人民不许介入科举之列,取消求得“功名”的权力。同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也来敲诈勒索,因此被迫组织护坡武装,保卫乡里。由于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野”字。从此,野三坡的“老人制”也就流传下来,一直沿续到民国十八年。

8.4抗日腹地

抗战时期,野三坡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腹地,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

景区内的八路军兵工厂、游击小路、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等革命遗迹仍保存完好,野三坡这个革命老区又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课堂。

9.施工条件

本项目施工所用水泥、石料、沙子等建筑材料均由本地解决,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且用水、用电等基础条件均可满足施工需要,项目的建设条件有充分保障。

工程区交通较为便利,可以满足项目要求;工程区所在地通讯设施较为完善,可以满足项目需求;工程区用电由涞水县供电公司统一供应,供电量及供电负荷均有保障。

二、项目范围。

(一)项目设计方案

一.景观设计原则

1 交通功能优先原则

道路绿化建设首先要保证交通的安全和行进的引导性,植物景观的设计要使驾驶员视线畅通且有着很强的标识性。道路两侧绿化景观既要防眩又能合理的区分车行和人性,绿化应该避免使用飞花飞絮类树种,防止分散司机注意力。

2 遵循地方性原则

其一,适应场所自然过程。自然过程即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设计过程中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同时也是维护设计物本身的健康。

其二,当地材料、乡土树种的使用是本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乡土树种不但适宜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乡土树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环境问题。

3 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园艺树种,就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消耗,包括节约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且植物能够进行自身繁衍。

涞水县野三坡拒马河综合整治生态涵养工程从都衙至月亮湾(蓬头)

本工程包含节点二十三个,金三角,龙门乡庄上与赵各庄镇板城村“π”字,“都金路侧”(金三角至都衙路两侧),“红月主场”(红楼至月亮湾路两侧),部分节点有清理河道、堆筑地形、美化河岸线。

三、项目特点。

(一)景观设计依据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3.相关部门对本次道路景观设计的建议

4.国家和河北省有关园林绿化的相关条例、规范和标准

5.其他资料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定位、设计主题

1.设计定位

(1)高起点创新,打造亮点

(2)规模整体性

(3)景观特色性

2.设计主题

(1)以简洁、清新、明快、流畅作为设计的美学理念。以“震撼”为目标,围绕“新景区、新业态、新未来”,追求“精致、细致、极致”,完善基础设施,营造最舒心环境。

(三)景观设计目标

通过景观设计及景观提升,将单纯的道路变成旅游观光绿色景观带、节能景观示范路,将重点区位的景观设计打造成乡村景观亮点、野三坡形象名片。

1.道路设计目标

(1)发挥三大功能:一是交通功能,充分发挥其快速通道功能。二是乡村景观道路功能,使之成为野三坡景区的生态旅游景观。三是绿化功能,展示其改善乡村环境生态功能。

(2)体现三种效果:一是美观大方,体现一流景观效果。二是整齐统一、连续富有韵律,形成野三坡景区亮丽的风景带。三是绿色屏障,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展现现代乡村园林风光。

(3)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实施的可行性,主要考虑选用适宜涞水当地气候、土质的乡土树种。重点考虑场地现状情况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二是建设成本。讲究植被的有机、艺术的结合,不单纯追求高档搭配。三是养护成本。充分考虑长期养护问题,尽可能降低养护成本,便于保持。

第二章总体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1.涞水县野三坡拒马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一标段质量达到:

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相关验收标准

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相关验收标准

2.施工工期:12个月

3.造价:严格执行招标文件具体要求。

二、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为优质、高效地在合同规定期内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我公司将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合同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三队(工程技术部、质检部、安全部、计划财务部、材料设备部、施工一队、施工二队、养护一队),分别负责本标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环保、计划、统计、财务、合同、设备、物资、材料、实验和检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由三个专业施工队具体实施,全面保证本标段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1、施工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2、施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范围

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负责对本工程实施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对业主全面

负责。项目经理是经公司董事长授权的授权代理人,在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工作,以公司的名义执行一切与此有关的事务。

A、项目经理

1: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确保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

2:对工程项目施工须实行全面管理与有效控制,自觉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3: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正常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

利益关系。

4:认真执行项目承包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

5:组织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制订安全生产和保证质量措施,并组织实施。

6:科学组织和管理进入项目地的人、财、物资源,协调好各单位的关系,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配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圆满完成任务。

7:认真接受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财务的监理,定期向公司管理部门汇报工作。

B、技术负责人

1: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下达的各项生产经济技术目标。

2:认真执行有关生产的各项决定和规章制度,做好本工程的劳动力、材料等平衡调度,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生产计划。

3:负责执行技术、质量、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工程定位、定标、隐蔽工程及各项技术交底和施工记录。抓好各工程岗位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做到文明施工。

4:搞好经济核算,坚持质量检查评比和验收制度,做到项项有记录,有资料,抓好管理,搞好生产。

5:指导技术员及时编制月、年度生产计划,机具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颁布的各项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法规、法令和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各项议程,不违章指挥。

7:制定和实施本工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定期向职工报告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

8:对工地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

9:带领本工地有关人员进行每月一次的质量安全生产大检查,制止违章作业,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要定时定人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10:发生工伤事故时,要及时上报,并参加事故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C、施工员

1:在现场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任务,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负责。

2:熟悉施工图纸,对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具体作法有清楚的了解;组织工人班组按图施工生产。

3:做好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打一、备二、看三”,排除生产操作中的障碍,为班组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4:向班组进行计划交底,技术交底,措施和操作方法交底;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交底,亲临现场检查,指导施工操作。

5:合理使用劳动力,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完成后要按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6:参与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领导班组认真进行自检互检和交叉核验,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7: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落实,做到文明施工。

8:做好《施工日记》的记录,协助技术资料员累积各种原始记录等工作。贯彻各项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发现违章作业要立即制止,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杜绝事故发生的根源。

9:对施工现场电气、机械设备等要亲自检查组织验收,试运转合格后方能使用。

10:经常组织工人班组学习技术,学习安全和操作规程,经常教育工人不违章冒险作业,自己也不要违章指挥。

11:认真消除事故隐患,发生工伤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并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分析。

D、质量检查员

1: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各项有关装饰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法规法令、规范规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2:经常进行“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的教育,掌握班组质量、安全动态,搞好安全质量管理。

3:对所监督的工程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予以纠正。对出现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视其情节轻重,有权责令返工,整改或暂停施工,并可越级上报。

4:对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安全防护用品中质量低劣或不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有权禁止使用。

5: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验评标准要求,帮助班组开展质量安全自检互检,努力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

6:参加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有权拒绝签名认证。

7:主持或参加各种定期质安检查,做好记录,定期上报。

8:参加质安事故调查分析会议,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对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条例、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行为,或遇到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越级上报。

E、材料员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堆放工作。对各项材料的质量应严格把关(出厂合格证),对不合格的材料决不组织进场。

2:制定本工程的各项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施工现场材料的及时供应。

3:对进场材料要严格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验收。

4:熟悉各种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整齐,并悬挂材料标识牌,妥善进行保管。

5:严格按规定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实行定额发料制度。

6:做好各种材料的月、季、年度记帐、盘点、报耗等工作,记录反馈信息,做好材料档案。

F、安全员

1: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防火宣传、教育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有关安全防火、防爆的法规法令。

2: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了解易燃、高温、电源、火源、热源等物质和环境的情况,对不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组织义务消防队,配备、备齐有关安全防火器材,定期换药。

4:参加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

5:建立和健全各项保卫、值班管理制度,参加事故调查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第一节施工放线的方案与技术措施

1、测量方案平面坐标及高程传递,项目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平面、道路地形及地形标高测量。

2、现场及地形高程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测高程,并将高程测设标注到绘制的测设图上,用以计算土方工程量。

3、平面定位

对于曲线形道路在场内可做出圆心的情况下,可先测出中心位置,钉立中心桩,沿中心桩根据图纸设计半径画弧,定出道路中心线,如场内有构筑物阻挡,无法钉立中心桩的情况下,先测设道路中心线两交点坐标并钉立控制桩,连接两点做直线,找出中心点,将经纬仪置于中心桩开始旋转,按视线方向,从仪器处量取放样图所给定道路中心距离,依次定出曲线上各控制点,使曲线平滑。

4、土方高程控制

根据设计高程和测设标高,计算出挖土深度,以及地形堆筑高度,并定期用水准仪或全站仪对土方标高进行复测,以达到设计高程。

一、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土方工程

1、地形处理

1.1、清理现场

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进行拆除,对保留建筑的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线,电缆采取有效的防护加固措施。对种植土地下障碍物的钎探,经钎探后如发现地下障碍物必须经风镐、镐头机或榔头、凿子等铺筑机械及工具才能清楚的,及时做资料上报。

1.2、现场测量放样

测量仪器采用先进的经纬仪、水准仪。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先确定施工范围,在施工区域内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图纸上的方格网在施工现场打好方格网桩。对原始标高进行测量,确定每块地形的制高点,计算出各地形所需回填土的工作量。

自然地形的放线,首先应确定堆山的边界线,将施工图中的方格网放到地面

上,而后把设计地形等高线和方格网的交点一一标到地面上并打桩,桩木上要标好桩号及施工标高。堆山时由于土层不断升高,桩木可能被土埋没,所以桩的长度应大于填土的高度,可用长竹竿作标高桩,在桩上把每层的标高定好。不同层可用不同颜色标志,以便识别。

附:测量放样计划、顺序:

(1)测设施工方格网10M

(2)测相对高程,根据图纸及现有道路建筑,设水准点编制桩号,涂刷红漆标记。

(4)测设临时施工便道与设计道路相吻合。

1.3、排水和地下水位预防措施

1.3.1、排水

(1)施工前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2)临时截水沟至挖方边上缘的距离,应根据土质确定,一般不小于0.3M;临时排水沟至填方坡脚应有适当距离,沟内最高水位应低于坡脚至少0.3M。

(3)在平坦地区施工,采用挖临时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场地。

(4)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纵向坡度、横断面、边坡坡度和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坡度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小于千分之三,平坦地区不应小于千分之二。

B.横断面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按照施工期内最大流量确定。

C.边坡坡度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一般为1:0.7--1:1.5。

D.出水口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应保证排水畅通。

E.临时排水沟内水的流速不宜大于规范的规定。必要时,在下列地段或部位应对沟底和边坡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a.土质松软地段

b.流速较快,可能遭受冲刷地段

c.跌水处

d.地面水汇集流入沟内的部位

e.出水口处

1.4、开挖取土

(1)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

在土方的施工标高、挖填区面积,挖填区土方量算出,并考虑各种变更因素(如土的松散率、压缩率、沉降量等)进行调整后,应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调配。土方平衡调配工作是土方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目的是在使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土方平衡调配,必须综合考虑工程和现场情况、有关技术资料。进度要求和土方施工方法以及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土方堆放和调运问题,经过全面研究,确定平衡调配原则之后,才可着手进行土方平衡调配工作,如划分土方调配区,计算土方的平均运距、单位土方的运价,确定土方的最优调配方案。

土方的平衡调配原则:

a、尽量使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在挖方的同时进行填方,减少重复倒运。

b、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输路线和路程合理,运距最短,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c、好土堆放在回填质量要求较高的绿化种植地区。

d、分区调配应与全场调配相协调,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e、确定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做到施工顺序合理,土方运输无对流和乱流现象,同时便于机械化施工。

1.5、填土及回填土方

在进土中如有质量较差的土先回填在设计地形标高的底部,随后分层堆筑,在进土期间我们要对土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黑土、泥浆土、大型桩头土,化学土一律拒之门外。

1.6、地形堆筑及粗平整

在机械施工基本完成后,造地形分层作业进行,翻斗车人工短驳铺面,按要

求黄土覆盖为6O-80CM以上。随后对有因机械施工造成上质板压地形变形的区域通遍深翻一次,使其达到一定的疏松程度,并清理有碍植物生长的杂物如建筑垃圾等,施工过程中始终把握地形骨架。粗平整时从地形边缘处逐步向中间收拢,边缘略低,中间较高,使整个地形坡面曲线自然和顺排水通畅,达到设计等高线的要求。

进上完成后,造型开始。为满足设计思想和满足整个场内的地形,保证苗木的成活,回填上的含水率应控制在23%左右。地形堆筑时为保证碾压效果,碾压层为50CM一层,整体部分压实度达到90%以上(除表层外),且不允许含有块径超过10CM的石块。绿地的土方造型边侧起伏大,中部平坦,边侧土山要严格按竖向设计图等高线进行造型,坡面和边线的修整应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现场管理人员安排挖土机,对堆置在基地内的土方进行摊开到位,先将垫层上摊开再将黄土覆盖在上面,确保种植要求。与其同步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定位,立桩,做好记号,挖土机驾驶员根据放样标高由里向外施工,边造型,边平整,边向后退。为了保证苗木良好的立地生长条件,必须要保证土壤团粒结构,为了合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严禁挖土机在表层土上施工。其次,挖土机在整形时,边挖边退留下的碾压土,由挖土机重新挖松,挖松深度不少于1米,在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挖土机走向,尽量减少碾压面。在整形造型期间,遇上雨天停止作业,雨后及时修整和拍实边坡。为了防止土壤的沉降,在造型时要比设计标高提高10—20CM。在整个地块造型结束前,技术员对地形进行复测,至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后,才告结束。

1.7、施工预计困难及预防排除措施

1.7.1弹簧土处理

当地基为粘性土且含水量很大。趋于饱和时,拍打后,地基土变成踩上去有一种颤动感觉的土,称为"弹簧土"。弹簧土形成的原因是:在含水量很大的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腐质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压实或回填土,或采用这类土进行回填土工程时,由于原状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当气温较高时,对其进行拍击或碾压,特别是用光面碾滚压,表面形成硬壳,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形成软塑状的弹簧土。埋藏深的土,水散发慢,往往长时间不易消失。

处理措施方法是:

A、暂停一段时间施工,避免再直接拍打,使"弹簧土"含水量逐渐降低,或将土层翻起进行晾晒。

B、如地基已成"弹簧土",可在上面铺一层碎石或碎砖后进行拍击,将表层土挤紧。

C、弹簧土较严重的,可将土层翻起并拌均匀,掺加石灰吸收水分水化,同时改变原土结构成为灰土,使之有一定强度和水稳性。

1.7.2雨季施工措施

A、雨季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重要的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B、雨期施工中应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并应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C、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必要时应增加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在施工场地周围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场内。

D、雨期施工时,应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铺沪渣、砂砾或其他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在低洼积水处应设置涵管,以利泄水。

E、填方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及时压完己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作成一定攻势,以利排除雨水。

F、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

G、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流入。

2、土壤处理

土壤是植物生活的基础环境,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栽植后苗木的长势和景观效果。用于绿化工程的土壤应土层深厚,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结构保持团粒状态,PH值符合植物的生理习性,适合植物生长,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2.1、微地形整理及场地平整措施

对施工绿地进行全面的平整、清除杂物。在整地过程中根据施工图进行地形的处理改造,并用石磙压平,凸凹保证不大于2cm。确保地形处理符合设计思想,符合设计高程和坡度要求,满足景观需要。在处理的过程中使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结构保持团粒状态,PH值符合植物的生理习性,适合植物生长。

2.2、改良措施

(1)种植土改良:对于土壤中可能出现的心土、未成熟土进行熟化处理,采用添加有机复合肥的措施进行改良。对于紧实的土壤要结合机耕细耙和人工耙锄,直到疏松为止。

(2)局部土壤处理:不同植物对于土壤要求是不一致的。对于需要特殊土壤环境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采取局部改善土壤的措施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3、微地形

3.1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

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根据作者多年研究,根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3.1.1结合自然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

自然是最好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乡土风貌和地表特征,切实做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3.1.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

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但在较小范围,可从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

3.1.3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与地形之中

地形景观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消除建筑与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

3.2.微地形应用处理的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k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