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期溧水县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

更新时间:2024-05-21 00: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溧水县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一) (二) (三) 三 总分 一(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⑥题必答,第⑦题四处任答两处)(8分)

①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莲说》)

。(周敦颐《爱

③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④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

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 春蚕到死丝方隐《无题》)

尽, 。(李商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⑦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这样的爱国主义诗篇。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

, ”表达了渴望为国抗敌戍边的雄心;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希望“ ,

”,以此决心奋战沙场,为国家献身;“ , ”,诗人陆游在睡梦中也希望为国拼杀疆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诗人文天祥用此表明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狭隘的欣赏是需要抵御的。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宋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耳闻丝竹管弦( )雅乐艳歌,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

( )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劳作艰辛的粗guǎng( )浑厚。欣赏缺乏兼容的胸襟与视野,就造成了jī( )形欣赏。

粗guǎng( ) jī( )形 朔( )漠 丝竹管弦( ) ..

3.下面文字划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加以改正。(4分)

A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B不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而且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荣辱观念,古已有之。C我国历来古代的思想家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D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② 4.下面是对《次北固山下》(王湾)一诗的赏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三、四两句中的“平”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 ,梦归故乡。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

5.南方中学初一(6)班的同学在参加“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 学习时收集到了下面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请根据你的知识积累,

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的内容。(2分)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② 他们对标志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标志以蓝色为底色,突出浩淼的太空;落笔的飞白由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愿望。请你继续探究它所隐含的信息,把探究所得写在下面。(2分)

6.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运用“颁奖词”的形式汇报阅读名著的成果。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完成该题。提供人物有:简·爱(《简·爱》)、阿廖沙(《童年》)、武松(《水浒》)、祥子(《骆驼祥子》)。(4分) 如:孙悟空

颁奖词:你桀骜不驯、敢作敢为,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第一功臣;你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深受人们喜爱。

事迹:他大闹天宫,打败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无可奈何;西天取经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选择人物: 颁奖词: 事迹: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二 (4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天下缟素 ( ) ②曹沫三战所亡地( )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休祲降于天 ②贤于材人远矣 ..C、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②王之蔽甚矣 ..D、①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翻译:

10.根据要求填空。(2分)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描写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了唐雎和曹沫 的精神。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②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答: (二)阅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完成12—17题。(17分)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 A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 , 。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B

④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他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⑥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能振聋发聩。 C

⑧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D

⑨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选自《梁衡文集》有改动)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本文为了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来而多处运用了联想。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原因等。

B、这篇散文用豪迈奔放的语言,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笔力雄厚,慷慨悲壮。

C、从修辞上说,文章多处运用对偶短句和排比句式,使文章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作者情感表达的效果。

D、作者认为辛弃疾“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是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的历史背景和他自己对词创作的悟性、聪明产生的。

13.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文章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辛词的两大特点:(2分)

一是 。

二是 。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②第五段中说“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的根本原因是(2分)

14.文章第⑦段中“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

15.请仿照“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这样的句式,给第三自然段补上两句相同的句式,使之构成排比。(2分)

, 。

1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文章中引用的一首词,你认为放入文中画线的 处最合适?(2分) 17.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搜集了很多有关辛弃疾的资料,了解到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沙场秋点兵的爱国将士,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词作家。下面就是学生搜集的有关材料。(4分)

①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的豪放;也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婉约派。请你选出属于婉约派的一句。( )(2分)

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②“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常常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上文中就有 “醉里挑灯看剑”的词句,表达了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下列诗词中的“酒”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材料一: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 游

材料二: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3题。(15分)

动物带来的高科技

生物钢指的是羊奶钢,也指牛奶钢。羊奶与牛奶,本来与钢铁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1997年初,美国生物学家安妮·穆尔发现,在美国南部有一种称为“黑寡妇”的蜘蛛,它吐出的丝比现在所知道的任何蜘蛛丝的强度都高,而且这种蜘蛛可以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丝织成蜘蛛网,第一种丝在拉断之前,可以延伸27%,它的强度竟达到其他蜘蛛丝的2倍;第二种丝在拉断之前很少延伸,却具有很高的防断裂强度。由这种蜘蛛丝织成的布,比制造防弹背心所用的纤维的强度还高得多。“黑寡妇”蜘蛛丝的优良性能,很快引起科学家兴趣,他们设想,要是有一种办法能生产像蜘蛛丝那样的高强度纤维该多好。

科学家想到让牛奶的蛋白基因中含有“黑寡妇”蜘蛛丝的蛋白基因,于是就先找山羊进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行转基因的科学实验。让山羊与“黑寡妇”蜘蛛“联姻”,将蜘蛛蛋白基因注入一只经过特殊培育的褐色山羊体内,在这只山羊产下的奶中,有大量柔滑的蛋白质纤维,提取这些纤维,就可以生产衣服。

实践表明,由转基因羊奶纤维织出的布,比防弹衣的强度还大十几倍。这种超强坚韧的物质,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也可以用来制造坦克、飞机与装甲车,以及作为军事建筑物的理想“防弹衣”。根据国外的资料报道,一只羊每月产下的奶提取的纤维,可以制成一件防弹背心。美国正在研究利用蜘蛛丝的专家称,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2.5厘米粗的绳子,足以让一架准备着陆的战斗机完全停下来。

科学家给这种物质取名叫“生物钢”。羊奶与牛奶变成的“生物钢”,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还可以生物降解,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可替代引起白色污染的高强度包装塑料和商业用渔网,以及用于医学方面的手术线或人造肌肤等。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盲人生活在黑暗中,出门时即使拿着拐杖也极不方便,他们很羡慕蝙蝠能在黑暗中自由地飞翔,而不会碰到任何障碍物。如今他们也可以像蝙蝠一样自由地行走了,因为英国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发,研制出了“蝙蝠拐杖”。

蝙蝠之所以能在黑夜中自由飞翔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它自身发出的一种超声波。超声波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来,蝙蝠就能知道前面有物体,于是会很轻易地躲过障碍。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这个原理上得到了启发,研制出“蝙蝠拐杖”,这种拐杖能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纳波,帮助使用者探测障碍物,拐杖的塑料柄上有4个接收器,哪个方向有障碍物哪边的接收器就会产生震动,使用者就知道障碍物的具体方位。障碍物远,震动就弱,如果离得很近,震动的速度就加快,拐杖使用者可以及时躲开。

英国有140万盲人,“蝙蝠拐杖”可以让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幅“脑中地图”,这样他们就可以走出家门,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蝙蝠拐杖”正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德国等国家进行试用。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三、蝗虫的避免撞车功能

巴西生物工程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它动物体的特殊功能,因为在蝗虫的大脑中,有一种起运动监控作用的神经细胞。科研人员将电子传感器安在这些特殊细胞上,然后让蝗虫反复观看汽车飞驰而来的镜头。结果显示,传感器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显示这些细胞曾发出信号,指示蝗虫做出躲避的反应。据介绍,科研人员正在根据蝗虫的这一特殊技能,着手研制开发车用行驶监视装置,以帮助减少公路上日益频繁的撞车事故。(选自2005年《读者》第12期)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给第一、第二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7个字)(4分) 第一个小标题是: 。 第二个小标题是: 。 19.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概括生物钢的两个特点。(每点不超过4个字)(2分)

答: 、 。

20.第一部分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1.文中第三部分画线句中“这一特殊技能”是指怎样的技能?(2分)

22.“生物钢”已经成了世界各国重点研究的新的生物科技。请结合文章第一部分内容与下列资料,说出“生物钢”的含义。(不超过20个字)(2分)

资料一:加拿大魁北克内克夏生物科技公司研究人员培养的哺乳类细胞含有蜘蛛丝的基因,因此可以“纺织”出大量的蜘蛛丝。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资料二: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的课题组已经克隆出三个“人造基因蜘蛛丝”蛋白基因。还成功地将蛋白基因转移到老鼠身上,培育出第一批携带这种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老鼠。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从转基因老鼠体细胞中提取牵丝蛋白。

生物钢是 2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让转基因的山羊大量繁殖,就会生产出大量的生物钢用于工农业生产与国防战略,但是山羊对植被的破坏性非常强,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请你找出一个更合理的替代物,并陈述其理由。(3分)

三 (50分)

24.请在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进行写作。

(1)、请以“缺憾中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某班开展了一场有关“什么最有力量”的讨论。有人说情感最有力量,有人说知识、智慧最有力量,有人说团结最有力量,也有人说道德最有力量,还有人说金钱、权势,甚至有人说洪水、海啸、地震、森林、小草等等。是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对“力量”的认识、理解、感悟是不尽相同的。

请你以“ 与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自定文体 (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中考网 www.zhongkao.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e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