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一院长采访提纲

更新时间:2023-11-06 06: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采访主题:山东人的西政情结 采访人物:赵万一 采访思路:

如何来到西政——对西政的印象——西政低谷时期的发展——研究生时期的师生、同学关系——毕业留校的原因——工作方面——谈重庆、西政的变化——对家乡的感情 采访问题:

1.在您的很多文章都提到说,“一场偶然的学术讲座彻底改变了我的后半生”,能先为我们讲讲是怎样的一场讲座吗?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是偶然?又为什么彻底改变了后半生?

2.您当时选择西政一个是因为能结合您的经济学背景,一个是因为看惯了平原对南方的山水无比憧憬,而且您直到复试时对重庆都没有概念。能跟我们讲讲,与您生活了20年的家乡相比,重庆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对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有什么特殊的印象?

3.我们知道西政在文革期间曾一度被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而您进校是在1983年,正是西政从低谷逐渐走向发展的时期。当时的西政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与我们分享的吗?

4.我们知道您当时是师从金平教授,金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西南民法学派的奠基人。能谈谈金平教授对您的影响吗?

5.在您的文章中,你还特别提到了杨怀英教授,她随不是您的直接导

师,但却给过您很多关怀,使您受益颇深。有什么具体的事件和我们分享吗?

6.您曾经提到当时因为学生少,所以都是各个专业混住的,这种不同学科间的对你们当时开拓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都大有裨益。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说明这一点吗?您现在也从事学院管理工作,在您看来,如果我们现在也实行这种混住的模式,还适不适合呢?在当代学生不断增多,学院的界限变得明显的情况下,该如何实现不同学科间思想的碰撞呢?

7.在您看来现在的西政和您研究生时期,在人才培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您的研究生生涯中,您做过的最让自己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8.毕业后你选择留校任教,是基于什么样的感情?做老师之后看西政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了吗?

9.您当时报考山大的时候是报的历史学,而且您从小有想做作家的梦想,您之后有自学过历史学吗?文笔好的特长对您之后写书做专著有什么特殊的帮助吗?

10.我们知道您研究证券法、房地产法等,都是基于您本科四年的经济学背景,这也是体现了学科交叉所带来的便利。我们学校依靠着强大的法学背景,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在冲击司考、法学的研究生等等。您认为跨专业考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假若现在有同学想考咱们民商学院的研究生,您认为他们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11.您曾讲过一句话,叫“学习的成本是孤单,思想的成本是寂寞”,

而当代的大学生往往没有您当年那种甘于寂寞潜心研究的心态,对此您有什么想对现在的西政人说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继续西政的辉煌?

12.我们知道您现在的工作很忙,经常在世界各地做法学交流,在您看来能代表国家进行对外法学交流,对一个西政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13.从对重庆、对西政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您对重庆的认识有什么突出的变化吗?西政在您看来,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改变最大的又是什么?

14.很多人都提到西政情结,做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西政人,您的西政情结是什么呢?

15.我们知道您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小就有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小时候为了更好的生活离开家乡,那现在有没有想过为了改变家乡的环境做些什么呢?您现在回家的次数多吗?现在巨野、或者说山东对您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家乡还有什么亲人?对家乡有什么印象?感觉到家乡的变化了吗?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对家乡说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0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