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短纤简单生产成本分析

更新时间:2023-11-24 00: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涤纶短纤简单生产成本分析

涤纶短纤的生产工艺有两种,即熔体直接纺和切片纺。其中切片纺按其所用原料不同又分为所谓大化纤与小化纤,大化纤使用的是正规的聚酯切片,小化纤则使用回收瓶片或用涤纶废丝或废熔体块加工的泡泡料。主要品种有1.4D*38mm(棉型)、1.5D*51mm(中长)、2.5-15D*51(64)mm(中空)等。再按其纤维物理特性细分则有普通棉型、高强低伸、三维卷曲等。按其功能性又分吸湿排汗、远红外、抗菌、阻燃纤维等。最常规的品种是1.4D*38mm高强低伸棉型纤维,以下即以此品种为对象测算短纤成本。

(一) 直纺涤纶短纤成本分析 1、原料成本

直纺涤纶短纤聚合部分与直纺长丝一致,熔体成本可引用前文所测算数据,即熔体价=0.855PTA价+0.335EG价+350元。

据了解,仪化(单线设计能力都为1.5万吨/年)其常年平均消耗约在1.01左右,济南化纤(单线设计能力一条为2万吨/年、一条为1.5万吨/年)其常年平均消耗约在1.014左右,洛阳石化消耗1.014,天津石化消耗约在1.012,龙涤(单线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上海联吉(单线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翔鹭等装置消耗常年在1.008-1.01之间,其平均约1.009,浙江化联(单线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消耗常年平均也在1.01左右,三房巷2*7万吨/年、天津石化5万吨/年纽马格线熔体消耗在1.01左右,新老企业消耗水平差别不大,取其平均消耗约在1.011左右。由此得出:

直纺短纤原料成本=(0.855PTA价+0.335EG价+350元)*1.011

2、 直纺短纤动力和公用工程、油剂、包装、直接人工成本 (1) 动力和公用工程:

据了解,老聚酯配2万吨/年直纺短纤生产线动力和公用工程成本约165元/吨(不包括聚酯部分,下同);近年新建的二条年产3万吨国产直纺短纤生产线动力和公用工程成本在155元/吨左右;新建年产5万吨引进直纺短纤生产线动力和公用工程成本在145元/吨左右;新建单线能力在7万吨/年的直纺短纤生产线动力和公用工程单位成本约在130元/吨;老聚酯企业新配5万吨/年引进生产线动力和公用工程单位成本约为140元/吨;老聚酯企业新配3万吨/年国产直纺短纤生产线,其动力和公用工程单位成本约为160元/吨。综合考虑计150元/吨。

(2)包装成本:短纤产品一般采用300KG包装,各企业的包装成本比较一致,一般在60元/吨左右。 (3)油剂成本:每吨直纺短纤对各类前后纺油剂的总消耗在2.5-4.8KG之间。如一国有化纤企业直纺短纤的常年平均油剂总消耗约在4.0KG左右,各类油剂平均价约在2万元/吨左右(其中有效成份约在50%左右的国产油剂,价格可低达1.4万元/吨,有效成份约达100%的进口油剂售价一度超过3万元/吨。),其油剂成本约在80元/吨左右。如仪化直纺短纤的常年平均油剂总消耗约在2.7KG左右,其中前纺油剂消耗约1.5KG,后纺油剂消耗约1.2KG,各类油剂平均价约在2.2万元/吨左右,这样其油剂成本约在60元/吨左右。综合多家企业的情况,目前直纺短纤的油剂单位成本取65元/吨。 (4)人工

据了解,单线能力1.5—3万吨/年的老直纺短纤企业人工成本约100元/吨,新建单线能力为5—7万吨/年直纺短纤企业人工成本60元/吨左右,综合考虑计80元/吨。 (5)折旧

据了解,上海某老企业90年代初引进的一套吉玛3万吨/年短纤生产线投资约2.48亿元,其单位产品设备投资达8267元/吨;浙化联90年代中期引进的一套伊文达3万吨/年短纤生产线投资约2亿元,其单位产品设备投资6667元/吨;天津石化90年代末期引进的2条纽玛格5万吨/年短纤生产投资2.73亿元,相当于单位产品设备投资2730元/吨;仪化一期投资2条1.5万吨/年中纺线投资大约在5880万元,单位产品设备投资1960元/吨;济南化纤第二条2万吨国产生产线投资4000万元,单位产品设备投资2000元/吨;近年新建2条单线能力7万吨/年纽玛格生产线总投资只需约2.2亿元,折合单位产品投资为1570元/吨。由此看出除了是否进口因素外,各厂的设备投资随年代不同而逐年降低。考虑到老聚酯企业已连续提取折旧多年,而且早些年短纤

效益较好,折旧提取较多,实际上仪化、上海石化、翔鹭等大型聚酯企业折旧已经差不多提完,目前的折旧基数基本上是老设备的残值加上技术改造与更新部分的投资。综合考虑上述情况,本文取近年新建项目的一个行业平均投资水平并适当修正以15年折旧计算。即行业平均折旧约为130元/吨。 (6)维修费用

因各企业计提方法、企业内各产品品种维修费用分摊、设备新旧程度或质量好坏等不同,造成各企业维修费用差异很大。有的企业维修费用按销售额的3%计提,实际上维修费用根本用不了销售额的3%,实际上多数老企业的维修费用在100元/吨左右,引进线维修费用还不到60元/吨。本文取80元/吨进行测算。 (7)其他

对于制造费中除折旧和维修费以外的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统一以35元/吨取值。 (1)—(7)项和为600元/吨。 综合1、2得出:

直纺短纤生产成本=(0.855PTA价+0.335EG价+350元)*1.011+600元 (二)切片纺大化纤成本分析。 1、原料成本

切片纺大化纤涤纶短纤原料是切片,根据我国多数短纤厂的消耗状况,1吨短纤约需消耗切片1.02吨。 2、包装、油剂

短纤的生产成本中,包装、油剂与直纺短纤相差不多,用国产油剂则成本低些。这两项我们跟直纺一样取值,为125。

3、动力和公用工程

该部分与熔体直接纺相比,增加了干燥、螺杆部分的动力与公用工程的消耗,根据测算该部分约增加费用30元/吨。则为约180元/吨。 4、人工成本

同样由于切片纺增加了投料、干燥、螺杆等工序,而且由于其单线容量小(多数在0.75—2万吨/年),单位产品用工相比熔体直接纺要增加许多。但目前的切片纺企业多数为小型私营企业,其工人工资福利水平普遍较低,人工成本一项相比直纺企业总体增加不多。据调查约120元/吨。 5、维修费用

由于我国切片纺短纤基本上是国产设备,其投资时间多数在1995年以前,甚至还有更早的国产VD406系列,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其维修保养费较直纺短纤高约60元/吨,计160元/吨。 6、折旧及其他

大化纤切片纺短纤厂设备基本属于国产,而且年限较长,近年新上切片纺短纤的基本上是小化纤,如按当初投产时的设备投资算,其单位产品投资较高,但这些厂家的设备的使用年限基本超过了十年,该提的折旧也已基本提完。考虑企业为了正常生产不断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改,将这部分投资考虑进去后加上其现有的设备残值折旧,以100元/吨计。折旧、维修外其他制造费用比熔体纺略高,取70元/吨。 以上2—6项合计755元/吨。

由此得出:大化纤生产成本=1.02切片价+750元

(三)切片纺小化纤(回料纺)生产成本分析 1、原料成本

切片纺小化纤的原料是回收瓶片或泡泡料,其产品一般是粗旦中空纤维和粗旦普通纤维,多用于玩具填充料或无胶棉、喷胶棉系列产品。

回料纺所用的原料杂质较多,而且设备整体水平较差,消耗较高。根据江阴、慈溪一带多数短纤厂的消耗状况,1吨中空纤维约需消耗瓶片1.03吨。 2、包装、油剂

在回料纺短纤生产中,所用的包装基本上用的是旧编织袋,成本很低,约需30元/吨;而其油剂普遍使用国产甚至是自产油剂,其费用平均约40元/吨。两项之和为70元/吨。如果是含硅则增加硅油成本约200元。 3、动力和公用工程

回料纺公用工程设备配置较简单,其前纺部分的干燥一般使用转鼓、后纺部分的拉伸和热定型蒸汽使用小功率锅炉。此项费用约只需100元/吨。生产中空纤维时约需

4、人工成本

由于回料纺单线容量更小(多数在0.50—0.75万吨/年)、自动化程度低,单位产品用工较大化纤多。据了解,回料纺人工成本约为普纤150元/吨,而中空纤维生产效率相对低些用工较多,约200元/吨。 5、维修费用

由于回料纺短纤设备都是国产设备损耗较大,而且由于所用原料纯度较低其纺丝组件清洗周期与更换周期较短,维修保养费较高,计180元/吨。如生产中空纤维则由于中空喷丝板的造价高、使用周期短,另外同样时间内总产量较低,在维修费用上要增加约40元吨。 6、折旧及其他

回料纺设备均属国产,投资较低,特别是近年来,许多乡镇企业加入回料纺设备制造行列使其投资更低,目前投资一条0.75万吨/年的生产线设备最低投资只要约500万。而以前的老设备折旧已基本提完,主要还有一些残值和更新改造的投入需要折旧。综合考虑对回料纺设备折旧取值以70元计。如长年生产中空纤维则年总产量较低,同样按15年折旧,折合到每吨中空纤维产品的折旧约高出1/3,取100元/吨。折旧、维修外其他制造费用与大化纤同,取70元/吨。 综合以上2—6项由此得出:

无硅小化纤普纤成本=1.03回收瓶片或泡泡料价+650元 无硅小化纤中空纤维成本=1.03回收瓶片或泡泡料价+770元 有硅小化纤普纤成本=1.03回收瓶片或泡泡料价+850元 有硅小化纤中空纤维成本=1.03回收瓶片或泡泡料价+970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19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