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12-02 12: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

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有三,尤其是辋川诗中可见这种影响: 第一是直接描写诗人参禅的活动的诗。 如:《蓝田石门精舍》:?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再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见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南宗禅的参禅活动,不是在暮鼓晨钟中苦苦修炼,也无面对青灯古佛,甚至连北禅的习静打坐也一概废弃,而是: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认为禅悟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以上两首诗真切地描绘了王维的参禅活动,活动方式虽然不同,均能悟道。由此可见,王维确实已经掌握了南宗禅的真谛。

第二,直接阐述禅理的诗。

如《戏题盘石》?可怜盘石临水泉,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泉水激石、垂杨拂杯、春风送花,都在无意之间,?空哦山无人,水流花开?,自然万物生灭变换,各随其宜,各得其所,是生动形象的禅理论。

第三,渗透禅趣的诗。

南宗禅强调?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顺应自然,还归自然便是归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是挂心头,一年都是好时节?。因此,野花幽发,谷鸟幽鸣,空林寂寂,松风似秋,均是参禅悟道的最好契机。

王维的禅趣和他特别爱描写那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刻画恬静安宁的心境有关。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辋川集》中一首著名的山水诗。诗人安于清冷的孤独,全诗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觉,这正是和禅宗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思想相吻合。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含着空漠淡远的禅心。

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的确都饱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如上一类佛理认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禅趣的优美的已经。明代胡应麟说:?太白五言绝句,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些妙诠?。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是空静澄明的,没有?人生如梦?的喟叹,也没有?物是人

非?的凄凉,更没有?因果报应?的表露。这是一种纯粹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种对世界、人生在深层次上认知后的平和心境,这是忘我忘情,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如?白云回望合,青蔼看有无?,勾勒出的是一个迷迷蒙蒙不可捉摸、虚无缥缈的意境。如果用禅理来诠释,最是那?非非有非非无?的?中道观?。而禅宗把?佛法大意?说为?春来草自清?,又与王维的?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相吻合了。

南禅常用三境界来对比显示人与?自然?的融合。王维的《送别》中以?白云无尽时?来比拟隐者的行路,便能体现自由自在,独来独往,?何处寻行迹?的禅趣。《山中》?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栾家濑》?跳波自相溅,白鸟惊复下?,写到秋雨自下、浅流自泻、跳波自溅、白鹭自飞、水落石出、天寒叶稀、山路无雨、空翠湿衣等,也该是进入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了吧。至于《书事》中的?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答裴迪》?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便是已体悟到了那?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永恒宁静归远悠然清寂的境界了。

另外,王维具有浓厚的禅味的山水诗最终所要表现的虽是?空诸所有?的观念,但这些诗中的意象和境界也有生机活泼的,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禅宗那委顺自然、适应人生的态度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确是对现实世界的而已种肯定。如果不是意去求得深彻的话,这些诗是能使读者把握人生的真谛的。南禅的?顿悟?与诗歌中的?妙悟?完全相通,所以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审美观照产生了积极作用。读者不是禅宗,完全不必用参禅的方法去读诗,然而禅理禅趣都蕴含在诗中,于山水美景之外,更有一层深邃的意境。这也是使王维山水诗更独标风物、更耐人咀嚼的原因吧。

王维以禅入诗,以山林胜景为客观描写对象,表现出诗人孤寂爱静的性格特点,同时,在禅与诗的结合中,营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充分体现了冲淡空灵的风格,另外又因王维是画家,结合绘画技巧入诗,从而使这类山水诗达到了艺术的及至。这些诗句,或绘景传神、诗中有画;或色相具泯、充满禅机;或清幽恬淡、妙近自然;或淡荡简练、含蓄不尽;或玲珑剔透、引人遐想;所有这一切又都统一于冲淡空灵的总体风格。冲淡空灵最适于表现禅理禅趣,最符合王维恬淡孤寂的性格特点,和他诗中有意追求的静谧的绘画美密切相关。前人赞赏王维山水诗?清丽?、?清腴?、?穆如清风?,既肯定了它清幽而秀丽、清淡而丰腴、清轻而灵动。《文心雕龙,风骨》中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因此,王维山水诗还是具有风清骨峻的显著特色。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体现了他自身的个性,也还是中国山水诗高度成熟的标志。王维承袭了陶渊明、谢灵运的长处,又融合进自己独特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情景相偕、理意俱融的新型山水田园诗,为胜唐的田园诗派形成奠定了基础。以王维为首,还有孟浩然、裴迪、常建等一大批诗人,开创了唐代的一大诗派,又影响到中唐?大历十才子?,尤其是刘长卿和钱起,及至韦应物、柳宗元,形成了王孟韦柳并称的局面,对宋以后的历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王维的创作实践,对于诗歌理论也有贡献,诗中那充满禅味的冲淡空灵的艺术风格,也是导致晚唐司空图《诗品》中冲淡、自然、含蓄等品,主要是针对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而写的,尤其是对王维那带着禅意的辋川诗的经验总结。《诗品,冲淡》中

写?素处以默,妙积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非?。?自然?一品又说:?此境前则陶元亮,后则柳柳州、王右丞、韦苏州,多极自然之趣?。?含蓄?一品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及至明代胡应麟也曾点评王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甚至对于严羽的?妙悟说?以及清王士祯的?神韵说?诗歌理论的建立,也都是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4t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