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指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00: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录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指标

附录A 屋面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

A.0.1 屋面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A.0.1的要求

表A.0.1屋面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观密度或材料名称 干密度 (kg/m) 真空保温板 硬泡聚氨酯(PU)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泡沫玻璃板 发泡水泥板 ≤450 ≥35 ≥32 ≥20 ≥150 ≤250 3体积吸水率 导热系数标准值 (v/v,%) ≤3.0 ≤3.0 ≤1.5 ≤4.0 ≤0.5 ≤10.0 λ[W/(m·K)] 0.008 0.024 0.030 0.041 0.062 0.065 修正系数 а 1.4 1.1 1.2 1.3 1.2 1.2 导热系数计算值 λc [W/(m·K)] 0.011 0.026 0.036 0.053 0.074 0.078 注:本表中挤塑聚苯板、模塑聚苯板等性能参数取自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附录B表B.2.1 A.0.2 正置式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A.0.2-1、表A.0.2-2确定

表A.0.2-1正置式平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1)细石钢筋混凝土 40mm 2)隔离层+防水层 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4)保温层(d厚)(见下表) 构造示意图 5)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6)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30mm 7)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20mm 保温材料 真空保温板 硬泡聚氨酯(PU)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泡沫玻璃板 发泡水泥板 设计厚度(mm) 13 25 35 50 70 75 传热系数 [W/(m·K)] 0.66 0.77 0.76 0.78 0.77 0.76 K≤0.8 [W/(m·K)] 22导热系数[W/m·K] λ=1.740 — λ=0.930 (见表A.0.1) λ=0.930 λ=0.300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构造做法见《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345-2012表3.0.2

1

A.0.2-2正置式坡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1)瓦、挂瓦条、顺水条 2)细石钢筋混凝土 40mm 3)隔离层+防水层 4)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构造示意图 保温材料 真空保温板 硬泡聚氨酯(PU)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泡沫玻璃板 发泡水泥板 设计厚度(mm) 13 30 35 55 75 80 5)保温层(d厚)(见下表) 6)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7)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20mm 传热系数 [W/(m·K)] 0.69 0.70 0.80 0.76 0.77 0.76 K≤0.8 [W/(m·K)] 22导热系数[W/m·K] — λ=1.740 — λ=0.930 (见表A.0.1) λ=0.930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构造做法见《坡屋面建筑构造(一)》09J202-1中页K4 A.0.3 倒置式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A.0.3-1、表A.0.3-2确定

A.0.3-1倒置式平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1)细石钢筋混凝土 40mm 2)保温层(d厚)(见下表) 3)隔离层+防水层 构造示意图 保温材料 硬泡聚氨酯(PU) 挤塑聚苯板(XPS) 泡沫玻璃板 4)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5)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30mm 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20mm 计算厚度(mm) 设计厚度(mm) 传热系数 [W/(m·K)] 25 34 70 35 45 90 0.78 0.79 0.79 K≤0.8 [W/(m·K)] 22导热系数[W/m·K] λ=1.740 (见表A.0.1) — λ=0.930 λ=0.300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构造做法见《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345-2012表3.0.2 注: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厚度按计算厚度增加25%;

2

A.0.3-2倒置式坡屋面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1)瓦、挂瓦条、顺水条 2)细石钢筋混凝土 40mm 3)保温层(d厚)(见下表) 4)隔离层+防水层 5)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20mm 2导热系数[W/m·K] — λ=1.740 (见表A.0.1) — λ=0.930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2 构造示意图 保温材料 硬泡聚氨酯(PU) 挤塑聚苯板(XPS) 泡沫玻璃板 28 36 74 35 45 95 计算厚度(mm) 设计厚度(mm) 传热系数 [W/(m·K)] 0.79 0.79 0.80 K≤0.8 [W/(m·K)] 构造做法见《坡屋面建筑构造(一)》09J202-1中页K4 注: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应按计算厚度增加25%; A.0.4倒置式屋面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应按住宅单元设置防火隔断墙,防火隔断墙为厚度不小于100 mm的不燃烧体,应从屋面板砌至高出屋面完成面不小于250mm;防火隔断墙可利用住宅单元分隔墙延伸至屋面以上,高度不小于250mm;防火隔断墙之间的屋顶面积不应大于300㎡,当屋面面积大于300㎡时,应增设一道防火隔断墙;防火隔断墙的泛水构造应符合屋面防水技术规范要求。

图A.0.4 屋面防火隔断墙示意图

3

附录B 外墙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

B.0.1 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0.1的要求

表B.0.1外墙内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干密度 体积吸水率 导热系数标准值修正系数 导热系数计算值(kg/m3) (v/v,%) λ[W/(m·K)] а λc [W/(m·K)] ≤450 ≤3.0 0.008 1.4 0.0112 ≥35 25~35 18~22 ≥80 ≥150 ≤250 ≤3.0 ≤1.5 ≤3.0 -- ≤0.5 ≤10.0 0.024 0.030 0.039 0.048 0.062 0.065 1.1 1.2 1.1 1.2 1.2 1.2 0.026 0.036 0.043 0.058 0.074 0.078 材料名称 真空保温板 硬泡聚氨酯板(PU)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岩棉带 泡沫玻璃板 发泡水泥板 备注 真空保温板最小应用厚度10mm 注:本表中XPS、EPS保温板性能参数取自国家标准图集《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附录1附表1-1,岩棉带性能参数取自上海市地方标准《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122-2013表B.0.5

B.0.2 全装修房外墙内保温的装饰面层由装修设计确定,内保温的构造组成应符合表B.0.2的规定,

表B.0.2全装修房外墙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层次 1)外粉刷及饰面 2)钢筋混凝土墙体 200mm 3)粘结层 4)保温层(见表B.0.4-1、2) 5)抹面胶浆 5mm 构造示意图(本图仅供示意,非节点详图) 构造做法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中表6.2.1、表6.3.1 导热系数[W/m·K] — λ=1.740 — (见表B.0.1) λ=0.930 注:1、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时,应采用岩棉与装饰面板一体化的复合保温板或岩棉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 2、保温材料采用硬泡聚氨酯时,应采用板材或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 3、 岩棉、硬泡聚氨酯龙骨固定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详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表6.6.1,并应符合《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第6.6节的规定。

4

B.0.3 毛坯房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应采用纸面石膏板(厚度≥9.5mm)、无石棉纤维水泥板(厚度≥6.0mm)、无石棉硅钙板(厚度≥6.0mm)等进行覆盖保护,宜采用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内保温的构造组成应符合表B.0.3的规定。

表B.0.3毛坯房外墙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层次 1)外粉刷及饰面 2)钢筋混凝土墙体 200mm 3)粘结层 4)保温层(见表B.0.4-1、2) 5)纸面石膏板(厚度≥9.5mm) 无石棉纤维水泥板(厚度≥6.0mm) 无石棉硅酸钙板(厚度≥6.0mm) 导热系数[W/m·K] — λ=1.740 — (见表B.0.1) λ=0.31 构造示意图(本图仅供示意,非节点详图) 构造做法见《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中表6.1.1 B.0.4外墙内保温材料应根据外窗热工性能、建筑体形系数选用不同的厚度。

1采用传热系数为2.5[W/(m·K)]的外窗,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4-1确定。 表B.0.4-1 外窗传热系数≤2.5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222(mm) [W/(m·K)] (mm) [W/(m·K)] (mm) [W/(m·K)] 真空保温板 10 0.86 10 0.86 10 0.86 硬泡聚氨酯板(PU) 20 0.98 20 0.98 25 0.83 挤塑聚苯板(XPS) 25 1.04 30 0.91 30 0.91 K≤1.2 模塑聚苯板(EPS) 25 1.17 30 1.03 40 0.83 2[W/(m·K)] 岩棉带 35 1.14 45 0.95 50 0.88 泡沫玻璃板 45 1.14 55 0.99 — — 发泡水泥板 45 1.18 55 1.03 — — 2采用传热系数为2.8[W/(m·K)]的外窗, 其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4-2确定。

表B.0.4-2 外窗传热系数2.8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厚度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mm) [W/(m2·K)] (mm) [W/(m2·K)] (mm) [W/(m2·K)] 真空保温板 10 0.86 10 0.86 13 0.70 硬泡聚氨酯板(PU) 20 0.98 25 0.83 30 0.71 挤塑聚苯板(XPS) 25 1.04 30 0.91 35 0.81 K≤1.2 模塑聚苯板(EPS) 30 1.03 40 0.83 45 0.76 2[W/(m·K)] 岩棉带 40 1.04 50 0.88 — — 泡沫玻璃板 55 0.99 — — — — 发泡水泥板 55 1.03 — — — —

5

22

3采用传热系数为3.2[W/(m2·K)]的外窗,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4-3确定。 表B.0.4-3 外窗传热系数3.2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厚度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 规定限值 (mm) [W/(m2·K)] (mm) [W/(m2·K)] (mm) [W/(m2·K)] 真空保温板 10 0.86 13 0.70 13 0.70 硬泡聚氨酯板(PU) 25 0.83 30 0.71 30 0.71 K≤1.2 挤塑聚苯板(XPS) 30 0.91 35 0.81 40 0.72 2[W/(m·K)] 模塑聚苯板(EPS) 35 0.92 45 0.76 50 0.70 岩棉带 45 0.95 — — — — B.0.5 外墙外饰面采用热反射涂料时,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附录A修正,可减小保温材料的厚度,热反射涂料的太阳(光)反射比不应小于0.80;采用热反射涂料的外墙内保温材料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传热系数为2.5[W/(m·K)]的外窗,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5-1确定。

表B.0.5-1采用热反射涂料时,外窗传热系数≤2.5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厚度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 规定限值 (mm) [W/(m2·K)] (mm) [W/(m2·K)] (mm) [W/(m2·K)] 真空保温板 10 0.79 10 0.79 10 0.79 硬泡聚氨酯板(PU) 20 0.90 20 0.90 20 0.90 挤塑聚苯板(XPS) 25 0.95 25 0.95 30 0.83 K≤1.2 模塑聚苯板(EPS) 25 1.08 30 0.95 35 0.85 2[W/(m·K)] 岩棉带 30 1.16 40 0.95 45 0.87 泡沫玻璃板 40 1.14 50 0.98 55 0.91 发泡水泥板 40 1.17 50 1.01 — — 注:本表中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附录A表A.0.1取值,C1=0.92 2采用传热系数为2.8[W/(m·K)]的外窗, 其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5-2确定。

表B.0.5-2采用热反射涂料时,外窗传热系数2.8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厚度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 规定限值 (mm) [W/(m2·K)] (mm) [W/(m2·K)] (mm) [W/(m2·K)] 真空保温板 10 0.79 10 0.79 10 0.79 硬泡聚氨酯板(PU) 20 0.90 20 0.90 25 0.76 挤塑聚苯板(XPS) 25 0.95 30 0.83 35 0.75 K≤1.2 模塑聚苯板(EPS) 30 0.95 35 0.85 40 0.76 2[W/(m·K)] 岩棉带 35 1.05 45 0.87 50 0.81 泡沫玻璃板 45 1.05 55 0.91 — — 发泡水泥板 50 1.01 — — — — 注:本表中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附录A表A.0.1取值,C1=0.92 22

6

3采用传热系数为3.2[W/(m·K)]的外窗,外墙内保温的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B.0.5-3确定。

表B.0.5-3采用热反射涂料时,外窗传热系数3.2 [W/(m2·K)],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35 0.35<体形系数≤0.40 0.40<体形系数≤0.45 传热系数 保温材料 厚度 传热系数 厚度 厚度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 规定限值 (mm) [W/(m2·K)] (mm) [W/(m2·K)] (mm) [W/(m2·K)] 真空保温板 10 0.79 10 0.79 13 0.64 硬泡聚氨酯板(PU) 20 0.90 25 0.76 30 0.66 K≤1.2 挤塑聚苯板(XPS) 25 0.95 35 0.74 40 0.67 2[W/(m·K)] 模塑聚苯板(EPS) 30 0.95 40 0.76 45 0.70 岩棉带 40 0.95 50 0.81 — — 注:本表中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附录A表A.0.1取值,C1=0.92 2

B.0.6 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设置范围为套内空间的外墙或与公共部位隔墙的内表面,详见图B.0.6

图B.0.6A 内保温层的设置范围一

图B.0.6B 内保温层的设置范围二

外墙轮廓线 外墙内保温层 外墙轮廓线 外墙内保温层

7

附录C 架空或外挑楼板、车库室内顶板和分户墙保温材料选用及热工性能参数

C.0.1 架空或外挑楼板、地下车库室内顶板和分户墙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C.0.1的要求。

表C.0.1 架空或外挑楼板、车库室内顶板和分户墙保温材料热工参数 材料名称 硬泡聚氨酯板(PU)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发泡水泥板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Ⅰ型)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Ⅱ型)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Ⅲ型) 石膏基无机保温砂浆(T型)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Ⅲ型)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Ⅳ型) 干密度 (kg/m) ≥35 ≥35 ≥20 ≤250 ≤350 ≤450 ≤550 ≤500 ≤550 ≤650 3体积吸水率 导热系数标准值修正系数 导热系数计算值(v/v,%) ≤3.0 -- -- ≤10.0 ≤20.0 ≤20.0 ≤20.0 -- ≤20.0 ≤20.0 [W/(m·K)] а 1.1 1.15 1.3 1.2 1.25 1.25 1.25 1.20 1.30 1.30 [W/(m·K)] 20.024 0.030 0.041 0.065 0.07 0.08 0.10 0.10 0.10 0.12 0.026 0.035 0.053 0.078 0.088 0.10 0.125 0.120 0.130(地面) 0.156(地面) C.0.2 架空或外挑楼板的保温层宜设在楼板面,其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C.0.2确定

表C.0.2 架空楼板或外挑楼板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1)细石钢筋混凝土 35mm 2)保温层(d厚)(见下表) 构造示意图 保温材料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发泡水泥板 设计厚度(mm) 25 35 50 3)钢筋混凝土楼板 120mm 传热系数 [W/(m2·K)] 1.03 1.04 1.12 K≤1.2 [W/(m2·K)] 导热系数[W/(m·K)] λ=1.740 (见表C.0.1)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构造做法见《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09J908-3页2-5

8

C.0.3 地下车库室内顶板的保温层应设在楼板面,其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按表C.0.3确定

表C.0.3地下车库室内顶板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1)细石钢筋混凝土 35mm 2)保温层(d厚)(见下表) 构造示意图 保温材料 挤塑聚苯板(XPS) 模塑聚苯板(EPS) 发泡水泥板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Ⅲ型) 设计厚度(mm) 20 20 30 25 3)钢筋混凝土楼板 120mm 传热系数 [W/(m2·K)] 1.13 1.46 1.44 1.99 K≤2.0 [W/(m2·K)] 导热系数[W/(m·K)] λ=1.740 (见表C.0.1)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Ⅳ型) 30 1.99 构造做法见《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做法及数据》09J908-3页2-5

C.0.4分户墙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C.0.4的要求

表C.0.4分户墙的保温材料、厚度及热工性能

构造层次 导热系数[W/m·K] λ=0.930 (见表C.0.1) λ=1.740 传热系数规定限值 1) 抹面胶浆 5mm 2)保温层(d厚)(见下表) 构造示意图 保温材料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Ⅱ型) 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Ⅲ型) 石膏基无机保温砂浆(T型) 3)钢筋混凝土墙体 200mm 设计厚度(mm) 传热系数 [W/(m2·K)] 20(10+10) 20(10+10) 20(10+10) 1.85 2.00 1.97 K≤2.0 [W/(m2·K)] 基本构造见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88-2011 注:分户墙的保温层也可分设在墙体两侧,括号内为分设两侧的单侧保温层厚度。

9

附录D 外窗材料及热工性能

D.0.1 外窗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外窗型材:塑料型材、断热铝型材

2.透明中空玻璃:6+9A+6(5+9A+5)、6+12A+6(5+12A+5)

3.高透光Low-e中空玻璃:6Low-e+9A+6(5Low-e+9A+5)、6Low-e+12A+6(5Low-e+12A+5) D.0.2 传热系数为2.5[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按表D.0.2确定

表D.0.2 传热系数为≤2.5[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

玻璃 玻璃 整窗 窗框 玻璃类型 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 传热系数 系数 22[W/(m·K)] [W/(m·K)] SC 5(low-e高透光) +12A+5透明 6(low-e高透光) +12A+6透明 5(low-e高透光) +9A+5透明 6(low-e高透光) +9A+6透明 1.90 1.90 2.30 2.30 0.60 0.75 0.60 0.60 0.70 0.60 2.27 0.42 2.5 2.27 0.45 0.42 2.5 窗框 传热系数 2[W/(m.K)] 断热铝型材Kf=3.8 (多腔) 塑料型材Kf=2.2 (二腔) 整窗 遮阳系数 SW 0.45 D.0.3 传热系数为2.8[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按表D.0.3确定

表D.0.3 传热系数为2.8[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 玻璃 玻璃 整窗 窗框 玻璃类型 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 传热系数 系数 22[W/(m·K)] [W/(m·K)] SC 5透明+9A+5透明 6透明+9A+6透明 5(low-e高透光) +9A+5透明 6(low-e高透光) +9A+6透明 2

窗框 传热系数 2[W/(m.K)] 塑料型材Kf=2.2 (二腔) 断热铝型材Kf=3.8 (多腔) 整窗 遮阳系数 SW 0.59 0.58 0.45 0.45 3.00 3.00 2.30 2.30 0.84 0.83 0.60 0.70 2.8 2.8 2.8 0.75 0.60 2.8 D.0.4 传热系数为3.2[W/(m.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按表D.0.4确定

表D.0.4 传热系数为3.2[W/(m2·K)]外窗的材料组合及热工性能 玻璃 玻璃 整窗 窗框 玻璃类型 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 传热系数 系数 22[W/(m·K)] [W/(m·K)] SC 5透明+12A+5透明 6透明+12A+6透明 2.90 2.90 0.84 0.75 0.83 3.2 0.62 3.2 窗框 传热系数 2[W/(m.K)] 断热铝型材Kf=3.8 (多腔)

整窗 遮阳系数 SW 0.63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m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