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学题库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6 11: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物理 热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 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 p1. (B) 4 p1.

(C) 5 p1. (D) 6 p1. [ ]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 / m . (B) pV / (kT).

(C) pV / (RT). (D) pV / (mT). [ ] 3、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0.1 kg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的质量为:

(A) (1/16) kg. (B) 0.8 kg.

(C) 1.6 kg. (D) 3.2 kg. [ ]

4、在标准状态下,任何理想气体在1 m3中含有的分子数都等于 (A) 6.02×1023. (B)6.02×1021. (C) 2.69×1025 (D)2.69×1023.

(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 J·K?1 ) [ ]

5、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 (B) 将降低.

(C) 不变. (D)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 ]

6、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1> p2. (B) p1< p2.

(C) p1=p2. (D)不确定的. [ ]

7、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 ]

8、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 ]

1

大学物理 热学

9、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下关系:

(A) ?和w都相等. (B) ?相等,而w不相等.

(C) w相等,而?不相等. (D) ?和w都不相等. [ ]

10、1 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

3RT. (B)25 (C)RT. (D)

2 (A) 3kT. 25kT. [ ] 2 (式中R为普适气体常量,k为玻尔兹曼常量)

11、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K/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分别有如下关系:

(A) n不同,(EK/V)不同,??不同. (B) n不同,(EK/V)不同,??相同. (C) n相同,(EK/V)相同,??不同.

(D) n相同,(EK/V)相同,??相同. [ ]

12、有容积不同的A、B两个容器,A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 V)A和(E / V)B的关系

(A) 为(E / V)A<(E / V)B. (B) 为(E / V)A>(E / V)B. (C) 为(E / V)A=(E / V)B.

(D) 不能确定. [ ]

13、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6 J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温度.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

(A) 12 J. (B) 10 J

(C) 6 J . (D) 5 J. [ ]

14、压强为p、体积为V的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53pV . (B) pV. 221 (C) pV . (D) pV. [ ]

2(A)

15、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为气体的质量,

m为气体分子质量,N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为气体分子数密度,NA为阿伏加得罗常量)

3M3mpV. pV. (B) (A)

2M2Mmol3Mmol3NApV. [ ] (C)npV. (D)

2M2

2

大学物理 热学

16、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C)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 ]

17、一容器内装有N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35kT+kT). 22135 (B) (N1+N2) (kT+kT).

22235 (C) N1kT+N2kT.

2253 (D) N1kT+ N2kT. [ ]

22 (A) (N1+N2) (

18、设声波通过理想气体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vO2/vH2为

(A) 1 . (B) 1/2 .

(C) 1/3 . (D) 1/4 . [ ]

19、设v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p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最概然速率,

(v2)1/2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方均根速率.处于平衡状态下理想气体,三种速率关系为

(A) (v2)1/2?v?vp (B) v?vp?(v2)1/2

(C) vp?v?(v2)1/2 (D)vp?v?(v2)1/2 [ ]

20、已知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温度为T1与T2时的分子最概然速率分别为vp1和vp2,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f(vp1)和f(vp2).若T1>T2,则 (A) vp1 > vp2, f(vp1)> f(vp2). (B) vp1 > vp2, f(vp1)< f(vp2). (C) vp1 < vp2, f(vp1)> f(vp2).

(D) vp1 < vp2, f(vp1)< f(vp2). [ ]

21、 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最概然速率相等,则它们的 (A) 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 (B) 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 (C) 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

(D) 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 [ ]

22、假定氧气的热力学温度提高一倍,氧分子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则这些氧原子的平均速率是原来氧分子平均速率的

(A) 4倍. (B) 2倍.

3

大学物理 热学

(C)

2倍. (D)

12倍. [ ]

2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f(v)部分面积相等,则该图表示 (A) v0为最概然速率. (B) v0为平均速率. (C) v0为方均根速率. A B (D) 速率大于和小于v0的分子数各占一

Ov0v半. [ ]

24、速率分布函数f(v)的物理意义为: (A) 具有速率v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 速率分布在v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 具有速率v的分子数.

(D) 速率分布在v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 ]

25、若N表示分子总数,T表示气体温度,m表示气体分子的质量,那么当分子速率v确定后,决定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f(v)的数值的因素是 (A) m,T. (B) N.

(C) N,m. (D) N,T .

(E) N,m,T. [ ]

26、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氢气(可视作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而压强增大一倍时,氢气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Z和?都增大一倍. (B) Z和?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C) Z增大一倍而?减为原来的一半.

(D) Z减为原来的一半而?增大一倍. [ ]

2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体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Z减小而?不变. (B)(C) Z增大而?减小. (D)

2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和

4

Z减小而?增大.

Z不变而?增大. [ ]

大学物理 热学

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Z和?都增大. (B) Z和?都减小. (C) Z增大而?减小. (D) Z减小而?增大. [ ]

2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Z减小,但?不变. (B) Z不变,但?减小.

(C) Z和?都减小. (D) Z和?都不变. [ ]

30、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

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Z增大,?不变. (B) Z不变,?增大. (C) Z和?都增大. (D) Z和?都不变. [ ]

31、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v0,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Z0,平均自由程为?0.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分别为: (A) v=4v0,Z=4Z0,?=4?0. (B) v=2v0,Z=2Z0,?=?0. (C) v=2v0,Z=2Z0,?=4?0.

(D) v=4v0,Z=2Z0,?=?0. [ ]

32、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1 mol氦气(视作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

(A) 压强p. (B) 体积V.

(C) 温度T. (D) 平均碰撞频率Z. [ ]

3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若体积保持不变,则其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Z与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升高,?减少而Z增大. (B) 温度升高,?增大而Z减少. (C) 温度升高,?和Z均增大.

(D) 温度升高,?保持不变而Z增大. [ ]

5

大学物理 热学

温过程使其体积膨胀为原来的两倍,则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变为原来的_______倍。

104、在p?V图上

(1) 系统的某一平衡态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

(2) 系统的某一平衡过程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 系统的某一平衡循环过程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10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的不随时间变化

的三个宏观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微观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p─V图上的一点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V图上任意一条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画不同斜线的两部分的面积分 p 别为S1和S2,那么 a

b 2

外做功W=________; (1) 如果气体的膨胀过程为a─1─b,则气体对

1 S1 S2 (2) 如果气体进行a─2─b─1─a的循环过程, V O

则它对外做功W=_______________.

108、设在某一过程中,系统由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如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

109、处于平衡态A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 J,所以,从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C的准静态等压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大学物理 热学

110、不规则地搅拌盛于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液体温度在升高,若将液体看作

系统,则:

(1) 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_________零;

(2) 外界对系统作的功__________零;

(3) 系统的内能的增量___________零; (填大于、等于、小于)

111、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_______________,

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112、某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到给定体积时外界对气体作功|W1|,又经绝热膨胀

返回原来体积时气体对外作功|W2|,则整个过程中气体

(1) 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 ________________

(2) 内能增加了?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

p →b→c过程,在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系统内能变化?E,请在以下空格内填上>0

或<0或= 0: b c

Q_____________,?E _______

a

V O

114、同一种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Cp 大于定体摩尔热容CV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大学物理 热学

11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分别经历等压、

p等温、绝热三种过程由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试示意地画出

这三种过程的p-V图曲线.在上述三种过程中: A (1) 气体的内能增加的是__________过程;

(3) 气体的内能减少的是__________过程

OV V2V1

11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图上状态A出发,分别

p经历等压、等温、绝热三种过程由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试

画出这三种过程的p─V图曲线.在上述三种过程中: A (1) 气体对外作功最大的是___________过程; (3) 气体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____过程.

OV 117、在大气中有一绝热气缸,其中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VV12 然后用电炉徐徐供热(如图所示),使活塞(无摩擦地)缓慢上

升.在此过程中,以下物理量将如何变化?(选用“变大”、“变小”、“不变”填空)

(1) 气体压强______________;

(3)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_____;(3) 气体内能______________.

118、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使其体积由V1膨胀到2V1,分别经历以下

三种过程:(1) 等压过程;(2) 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其中:__________过程

气体对外作功最多;____________过程气体内能增加最多;__________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多.

119、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1) 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则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 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p-T图上所示的循环过 p 程,图中各过程的吸热、放热情况为: 1 3 2 O (1) 过程1-2中,气体__________. T

(2) 过程2-3中,气体__________.

18

大学物理 热学

(4) 过程3-1中,气体__________.

121、3 mol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在压强p1 =6 atm、温度T1 =500 K的平衡态.经过一个等温过程,压强变为p2 =3 atm.该气体在此等温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Q

=_______________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K)

122、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

的质量之比为m1∶m2=__________,它们的内能之比为E1∶E2=__________,如果它们分别在等压过程中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对外作功之比为W1∶W2=

__________. (各量下角标1表示氢气,2表示氦气)

123、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W,则传递给气体的热

量为__________.

124、已知1 mol的某种理想气体(其分子可视为刚性分子),在等压过程中温度上

升1 K,内能增加了20.78 J,则气体对外作功为_______________,气体吸收热

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K)

125、 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其分子可视为刚性分子,自由度为i),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为Q,对外作功为W,内能增加为?E,则 W/Q=_____________. ?E/Q? _____________.

126、1 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状态I (p1,V1)变化至状态II

II (p2,V2)(p2,V2),如图所示,则此过程气体对外作的功为__________

I (p1,V1)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OV

127、一定量理想气体,从A状态 (2p1,V1)经历如图所示

p的直线过程变到B状态(2p1,V2),则AB过程中系

A 2p1统作功W=_________;内能改变?E=_________

p1B OV2V1V1

19

?1?1?1?1 p大学物理 热学

128、有1 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W,则其温度变化?T=__________;从外界吸取的热量Qp=____________.

129、2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平衡态1经一等体过程后达到平衡态2,温度

从 200 K上升到 500 K,若该过程为平衡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若为不平衡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130、一气缸内贮有10 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作功

209J,气体升温1 K,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 _____ ,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mol· K)

131、如图所示,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

p (atm) ABCDA循环过程,回到初态A点,则循环过 A 40 程中气体净吸的热量为Q =____________.

20 D O 4 132、 一个作可逆卡诺循环的热机,其效率为?,它逆向运转时便成为一台致冷机,

该致冷机的致冷系数w?

133、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循

B C 12 V (L)

T2,则 ?与w的关系为__________.

T1?T2

环中,外界传给气体的净热量是__________ 40 103V (m)

O14

134、如图,温度为T0,2 T0,3 T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

p三个卡诺循环:(1) abcda,(2) dcefd,(3) abefa,其效率分别为

a η1____________,η2____________,η3 _

b3T

d0 c2T0f

eT0 OV

135、一热机从温度为 727℃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 527℃的低温热源放热.若

20

p (N/m2)

大学物理 热学

普通物理试题库——热学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BCCB 06-10 CDDCC 11-15 CABAA 16-20 ACDCB 21-25 ABDBA 26-30 CBDAA 31-35 BBDBC 36-40 DCBDA 41-45 BBADA 46-50 DBDDC 51-55 CBDAA 56-60 CCAAB

二、填空题

61. 气体分子的大小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分子碰撞的一瞬间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62. 1.33?105Pa; 63. 成反比地减小

? ?成正比地增加; OTOT

64. 等压, 等体, 等温; 65. 3.92?1024;

66. (1) 沿空间各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相等, (2) v222x?vy?vz;

67. (1) 描述物体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如热运动状态的参量为p、V、T ); (2) 表征个别分子状况的物理量(如分子的大小、质量、速度等)称为微观量; (3) 表征大量分子集体特性的物理量(如p、V、T、Cv等)称为宏观量。 68. l??kT/p?1/3,3.34?10?9;

69. 27.8g/mol;

70. 12.5J, 20.8J, 24.9J; 71. 6.23?103, 6.21?10?21, 1.035?10?21;

72.

32kT, 5M52kT,

MRT; mol273. 1.28?10?7;

26

大学物理 热学

74. 0.186K;

2075. 3.44?10, 1.6?10kg/m, 2J;

?5376. 1, 2, 10/3; 77. w?3kT,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378. 5.12?10;

79. 1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 , 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 , 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 80. 3.01?10个; 81. 4.0?10kg; 82. 1.25?10J;

83. 2.45?10个,6.21?1025?213?323J;

1ikT,RT; 2585. V?p2?p1?;

284. 86.

5; 33387. 8.31?10,3.32?10 ;

88. 每个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 89.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每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 90.

1ipV; 291. 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每个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能量(或平均动能) (注:此题答案中不指明热运动或无规运动,不得分.) ; 92. n?n0exp???mgh?a

? , (exp{a}即e );

?kT?93. 麦克斯韦,波耳兹曼; 94. exp??????; kT??95. 氩 , 氦; 96. ?2?, ?1?;

27

大学物理 热学

97.

Mmol2/Mmol1;

98. 1, 4;

99. 降低; 100. 5.42?10s101. 10?10102. 2, 103. 2;

104. 一个点,一条曲线, 一条封闭曲线;

105. 体积、温度和压强,分子的运动速度(或分子运动速度,或分子的动量,或分子的动能);

106. 系统的一个平衡态,系统经历的一个准静态过程; 107. S1?S2; 128 ?S1;

108. 能使系统进行逆向变化,从状态B回复到初态A,而且系统回复到状态A时,周围一切也都回复原状; 系统不能回复到状态A,或当系统回复到状态A时,周围并不能回复原状; 109. 166J;

110. 等于 ,大于 , 大于 ;

111. 外界对系统做功,向系统传递热量,始末两个状态,所经历的过程; 112. ?|W1|,?|W2|; 113. ?0,?0;

114. 在等压升温过程中,气体要膨胀而对外做功,所以要比气体等体升温过程多吸收一部分热量;

115. (1) 等压, (2) 等温;

?107?1, 6?10cm;

?589?1m,102~103m?s?1 , 10~10s108~109 s?1 ;

2, 2;

pA→B1等压过程AB1B2B3V2VA→B2等温过程A→B3绝热过程

28

O

V1大学物理 热学

116. (1) 等压, (2) 等压;

pA→B1等压过程AB1B2A→B2等温过程B3A→B3绝热过程OV1VV2117. (1) 不变, (2) 变大, (3) 变大;

118. 等压, 等压, 等压;

119. (1) 气体内能的增加, (2) 气体对外做功, (3) 气体内能增加和对外做功. 120. (1) 吸热, (2) 放热, (3) 放热 121. 8.64?103;

122. 1:2, 5:3, 5:7; 123.

72W; 124. 8.31J, 29.09J; 125.

2ii?2, i?2; 126.

132(ppV11?2)(V2?1), 2(p2V2?p1V1)?2(p1?p2)(V2?V1); 127.

32p1V1, 0; 128. W/R,

72W; 129. 7.48?103J, 7.48?103J; 130. 124.7J, ?84.3J; 131.1.62?104 J (或160 atm?L); 132. ??1w?1 (或w?1??1);

133. 90J;

134. 33.3%, 50%, 66.7%; 135. 400;

136. 33.3%, 8.31?103J; 137. 200J;

29

大学物理 热学

138. 500, 100;

139. 状态几率增大,不可逆的;

140. 从几率较小的状态到几率较大的状态,状态的几率增大 (或熵值增加)。 三、计算题 141.解:

(1)

w?3kT?8.28?10?21 J 23EK?Nw??N1?N2?kT?4.14?105 J

2(2) p = n kT=2.76×105 Pa142.解:

(1) 由 v

??21/2?3RT/Mmol

而氢核 Mmol=1×10?3 kg·mol?1 ∴ v??21/2=1.58×106 m·s?1

(2) w?143.解:

3kT=1.29×104 eV 2取A、B两部分的气体为系统,依题意知,在外界压缩A部分的气体,作功为W的过

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为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Q=△E+(-W) = 0 ①

设A、B部分气体的内能变化分别为△EA和△EB

△E=△EA+△EB

能的变化为

因为C是导热的,故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始终相同,设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为?T,则A、B两部分气体内能的变化分别为

?EA??EB?3R?T ③ 25R?T ④ 25W5R?W 24R8将②、③、④代入①式解得 △T =W/(4R) 将上式代入④式得 ?EB?144.解:

(1) 对A、B两部分气体缓慢地加热,皆可看作准静态过程,两室内是同种气体,而且开始时两部分气体的p、V、T均相等,所以两室内气体的摩尔数M/Mmol也相同。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np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