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复习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2 0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趾尖向前。

2. 骨膜:紧贴于骨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具有营养骨的作,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3. 胸骨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间隙的标志。

4. 翼点: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呈“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导致严重后果。

5. 界线: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 椎间盘: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盘中央为胶样物质(髓核)。具有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冲击、保护脊髓的作用。

7. 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8.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9. 肋弓:由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上位肋骨形成。 肋弓常作为腹部触诊确定肝、脾位置的标志。

10. 声带:发音器官的主要部分。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肺内呼出气流振动声带,即发出声音。声带的厚薄、长短和松弛的程度,决定声调的高低。

11.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12.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心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

13. 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

14.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5. 幽门瓣:在幽门处,胃的环行肌特别增厚,开成幽门括约肌,在幽门括约肌表面因粘膜覆盖形成环状皱襞,称为幽门瓣。

16. 齿状线:肛柱下端、肛瓣共同连成的锯齿状环形线。

17. 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18. 麦氏点:McBurney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缘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下1/3交点处。麦氏点的压痛和反跳痛是临床确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19.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20. 腹膜腔:指腹膜脏,壁两层之间相互移行围成的不规则间隙。

21.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22. 肾蒂 :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

23.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24.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25. 精索:是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

26.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

27. 体循环:血液由左芯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芯冠状窦返回右芯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芯。

28. 肺循环:血液由右芯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芯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29. 卵圆窝: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下部,有一卵圆形的浅凹,称卵圆窝

30. 二尖瓣复合体:在左房室口,由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构成,防止血液逆流

31. 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防止右心室血倒流回右房

32. 心包腔:又称心包窦,分为浆膜性心包腔和纤维性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间隙称心包腔.腔内含有少许浆液,起着润滑作用.

33. 心包前下窦;是心包腔在位于两侧肺上、下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部分,心包腔积液常积聚于此而不易引流。

34. 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的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内有压力感受器,可以感受动脉压的变化

35. 颈动脉小球:为扁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有化学感受器,可以感受血液中CO2和氧分压

的变化

36. 掌浅弓:由尺动脉的终末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和一条小指尺掌侧动脉。

37. 掌深弓:由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形成,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发出三条掌心动脉,至掌指关节附近分别注入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

38. 静脉角: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称头臂静脉时形成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的部位,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39. 局部淋巴结: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

40. 感受器: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变成神经兴奋传入中枢神经,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41. 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眼科称眼底,该处有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是视网膜神 经节细胞轴突汇集而成,该处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

42. 黄斑:是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的校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叫中央凹, 为视力最敏锐的部位。 43. 螺旋器:又称Corti器,坐落在膜蜗管的基底膜上。螺旋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 44. 咽鼓管:为连通鼓室和鼻咽部的通道,长约3.5~4cm,斜向前下方,其功能是使鼓室内、外气压保持一致利于鼓膜震动。 45. 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为灰质。分布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又称皮质。 46. 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神经纤维外面有髓鞘,色泽白亮。 47. 神经核: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深部积聚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48. 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积聚在一起称为神经节。

49. 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称为纤维束。 50. 神经:在周围部,神经纤维积聚在一起,称为神经。

51. 脑神经核:脑干内与第Ⅲ-第ⅩⅡ对脑神经有直接联系的神经核。 52. 节前纤维:节前神经元所发出的轴突称节前纤维。 53. 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所发出的轴突称节后纤维

54. 白交通支:存在于T1—L3各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由节前纤维组 成的交通支,有髓鞘,呈白色。 55. 灰交通支:连与交感干神经节与31对脊神经前支之间,由交感干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的交通支,无髓鞘色灰暗。 56. 交感干:交感干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沿脊柱两侧行走,每侧有19—24 个交感干神经节组成。 57. 脊髓节段:每一对脊髓前后跟的根丝附着的脊髓部分称一个脊髓节段,共31个节段,颈8胸12腰5骶5尾1。

58. 马尾:由于脊髓比脊柱短,故腰、骶、尾部的脊神经要在椎管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这些在脊髓末端平面下行 脊神经就称为马尾。

59. 内侧丘系: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此束依次穿过延髓、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60. 锥体交叉:位于延髓腹侧中线两侧的锥体内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发出的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下行纤维束,即锥体束。在锥体下端大部分纤维越中线交叉到对侧形成锥体交叉。

61. 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内部的白质中,靠近脑底部,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一般将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纹状体属于锥体外系的皮质下中枢,参与躯体运动的调控,杏仁体为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与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的产生有关。

62. 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其前端互相连接。纹状体分为新纹状体和旧纹状体。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

63. 内囊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3部。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三偏”的症状。

64. 硬膜外隙: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之间的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从等,此间隙略呈负压,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常将药物注入此间隙进行硬膜外麻醉,以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65. 蛛网膜下隙 :是几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宽阔间隙,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间隙内充满脑脊液,蛛网膜下隙的下部称终池,内容马尾。

66. 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面,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是大脑动脉的一种代偿的潜在性装置。 填空篇 运动系统

1.骨的构造是什么?各自作用如何? 骨膜 - 骨质 - 骨髓。 骨质使骨能够承受应力

骨膜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是骨的营养师,也是修复专家

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2.全身骨与骨骼肌分别按位置、形态的分部 骨、骨骼肌 均按部位与形态分部 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头肌、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辅助结构是什么?

除第1、2颈椎、骶骨及尾骨外,其余椎骨均由椎体、椎弓、上下关节突、左右横突及棘突组成,每个椎体共有7个突起。 辅助结构: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黄韧带。 4.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是什么? 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5.椎体间和椎弓间的连接包括哪些结构?各自的位置及作用是什么? 椎体间:椎间盘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6.胸廓的组成是什么?上下口是怎样围成的?

胸廓由胸椎,肋骨和胸骨借关节、软骨连结而组成; 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1对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

下口:第十二胸椎的椎体,第十一对肋骨的前方,肋弓,剑突组成 7.成对与不成对的面颌骨、脑颅骨各有哪些? 脑颅骨:成对--顶骨颞骨,不成对---额枕蝶筛 面颅骨:成对--上下腭颧鼻泪,不成对---犁下舌

8.膈上有那几个裂孔?各有什么结构通过?说明其位置构成?

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水平,位于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约平10胸椎水平,位于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裂孔:约平第8胸椎水平,位于食管裂孔右前上方的中心键,有下腔静脉通过 9.上臂前后肌群、大腿前后内侧肌群小腿前后外侧肌群各有哪些?分别受和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屈肘)---肌皮神经,肱三头肌(伸肘)--- 桡神经, 股二头肌(屈膝)---坐骨神经,股四头肌(伸膝)--- 股神经, 三角肌(展肩)--- 腋神经,小腿三头肌(屈踝)--- 胫神经。 内脏学

1.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名称 形状 位置 导管开口部位 腮腺 不规则三角形 耳廓前下方,咬肌后缘 颊乳头(平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 下颌下腺 卵圆形 下颌下腺窝 舌下阜 舌下腺 细长条状 口底舌下粘膜深面 大管:舌下阜;小管:舌下襞 2.喉腔最狭窄的位置在哪?喉腔是如何分部的? 喉腔最狭窄的地方是声门裂

前庭裂以上为喉前庭、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为喉中间腔、声门裂以下为声门下腔。 3.结肠和盲肠有何结构特点? 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4.肝脏面“H”型沟内各有何结构?肝的分叶?

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总管。被“H”型沟分为肝左叶、肝右叶、尾状叶和方叶。 5.试述胆囊的位置、分部、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置在哪? 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下面的胆囊窝内。

胆囊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四部分。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下缘交点处。

6.何为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举例说明腹膜与脏器的包被关系。 内位:指器官表面几乎完全被腹膜覆盖的器官、 间位:指器官表面大部分或三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 外位:仅有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

7.肾、膀胱的位置和形态?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 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

空虚时略呈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 8.卵巢的位置,固定装置有哪些?

位于小骨盆内、髂内、外动脉的夹角处

固有装置:(上)卵巢悬韧带、(下)卵巢固有韧带、(前)卵巢系膜

9.输精管与输卵管的分部;区分输精管道与输精管,输卵管到与输卵管? 输精管分成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管部,盆部; 输卵管分为子宫部,狭部,壶腹部,漏斗部 输精管道是指输送精液的管道,区别于尿道 输卵管...区别于阴道 脉管系统

1.脉管系统的组成、淋巴系统的组成?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2.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防止血液反流的装置有哪些?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二尖瓣复合体、三尖瓣复合体 3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心的静脉的分布? 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心外膜下。

心静脉分布: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心前静脉、心最小静脉 4.升主动脉的分支分布,腹主动脉发出的成对脏支与不成对脏支? 升主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腹主动脉发出脏支:

成对: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卵巢)动脉、 不成对: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壁支: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5.结肠的分部、动脉血供、静脉回流、与腹膜的关系及副交感神经支配 结肠的分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 动脉血供: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

静脉回流: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结肠中静脉、结肠右静脉、回结肠静脉

与腹膜的关系: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升结肠及降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活动和腺体分泌

6.供应甲状腺、气管、食管、胃、肝、胆、脾、大肠、小肠、直肠、肾、输尿管、卵巢、子宫、膀胱等器官的动脉有哪些?它们分别起自何动脉?

甲状腺:甲状腺上、下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腺颈干) 气管:支气管动脉(胸主动脉)

食管:左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左、右支气管动脉及主动脉弓、食管动脉(来自胸主动脉)、胃左动脉分支,左隔下动脉分支

胃:胃左、右动脉(腹腔干、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左右动脉(脾动脉、十二指肠动脉)、胃短动脉(脾动脉) 肝:肝固有动脉(肝总动脉) 胆:胆囊动脉(肝固有动脉右支) 脾:脾动脉 (腹腔动脉)

大肠:回、中、右(肠系膜上动脉)、左、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肠系膜下动脉)、下动脉(髂内动脉) 小肠: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胃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直肠: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直肠中动脉(髂内动脉)和直肠下动脉(髂内动脉) 肾:肾动脉(腹主动脉) 输尿管: 卵巢:(左侧)卵巢动脉(腹主动脉)

左侧卵巢动脉不同于右侧卵巢还可以来源于肾动脉 子宫:子宫动脉(髂内动脉)

膀胱:膀胱上、下动脉(髂内动脉的前、后干)

7.静脉的特点?全身主要有哪些浅静脉?各自的起始、走行与注入部位?

静脉的特点: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向心汇集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管腔较粗,管壁较薄,收缩力微弱,且数目比动脉多;静脉管壁内面有成对的、呈半月形的向心开放的静脉瓣,是防止血逆流的重要的结构 全身主要的浅静脉及其起始、走行和注入部位:

头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上肢外侧上行,在三角胸肌间沟内上行,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上肢内侧上行,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 位肘窝处,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输血、输液部位。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而成,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收集头皮和面部的静脉血

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下肢内侧上行,注入股静脉。在内踝前方,位置表浅而恒定,是输液或静脉切开部位。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注入腘静脉。 8.特殊的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9. 胸导管的起始、走行、注入部位,收纳的淋巴干名称与收纳范围

胸导管起于乳糜池,穿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出胸廓上口至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左静脉角之前收纳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和左锁骨下干。胸导管通过六条淋巴干收集双下肢、腹盆部、左胸、左上肢和左头颈的淋巴,约占全身3/4淋巴。 10.区别淋巴器官与内分泌器官(内分泌腺),区分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的器官、在体内实现免疫功能,故又称免疫器官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它们的产物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它们的产物通常称为激素外分泌腺又称为有管腺,它们的产物经由这些管道分泌至体表或体腔。常见的外分泌物有 泪液、消化液、汗液等 感觉器官、神经系统 1.反射弧的组成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2.眼球壁的组成,眼内容物的组成,眼屈光装置的组成

①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分别为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②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③由3个屈折面(角膜与晶状体的前后面)和3个屈折体(即前房液,晶状体,与玻璃体)所组成。 3.外耳、中耳、内耳的组成,内耳感受器官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组成: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内耳: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骨半规管。

膜迷路,包括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蜗管。

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觉感受器: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部,在椭圆囊上端的底部和前壁上有感觉上皮,称椭圆囊斑。在球囊内的前上壁亦有感觉上皮,称球囊斑。二者均属位感受器,感受头部静止的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引起的刺激。在骨壶腹内,膜半规管有相应膨大的膜壶腹,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听觉感受器:在螺旋膜上有螺旋器,又称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耳蜗-蜗管-蜗管下璧-螺旋膜)。产生神经冲动。 4.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在结构和功能上二者是一个整体。中枢部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部是指遍布全身各处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其在各器官、系统中所分布的不同对象,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根据其功能又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将神经冲动自感受器传向中枢,故又称传入神经;运动神经是将神经冲动自中枢传向周围的效应器,故又称传出神经。内脏神经中的传出神经即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其活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故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它们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5.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及位置?主要有哪些神经分支?

颈丛组成:c1-c4前支;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臂丛组成:c5-8+T1部分前支。位置臂丛自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行程中臂丛的五个根的纤维经过分离组合,最后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及后束。由此三束再分若干长短神经。左锁骨中点后方,

臂丛各分支较集中,位置较浅,此点为进行臂丛阻滞麻醉的部位

腰丛组成:T12部分前支+L1-3+L4部分前支。位置:腰大肌,腰椎横突前方。 骶丛组成:L4-5+S1-5+C01前支。位置:骶骨和梨状肌前面。髂血管后方 6.胸神经皮支节段性分布的规律如何?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部皮肤的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节段性特点,其分布依胸神经从小到大的序数,由上而下按顺序依次排列。每一对胸神经前支在躯干的分布区也是相对恒定的,如胸骨角平面相当于T2;乳头平面相当于T4;剑突平面相当于T6;肋弓最低平面相当于T8;脐平面相当于T10;脐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相当于T12。临床上施行硬脊膜外麻醉时,常以上述皮神经分布区来测定麻醉平面的高低。脊髓损害时,可根据感觉障碍平面来推断脊髓损害的节段。

7.脑神经和脊神经纤维成分有何不同?脑神经分几类?各有哪些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 不同: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有躯体神经纤维和内脏神经纤维合成,而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都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共4纤维成分。

1. 躯体感觉纤维: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组成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等身体部位,将皮肤浅感觉(痛、温觉和触觉)以及肌、腱和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和位置觉)信号传入中枢。

2. 内脏感觉纤维:也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组成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则分布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受器,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3. 躯体运动纤维: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所构成,分布于躯体和肢体的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 内脏运动纤维:发自胸髓12个节段和腰髓1-3节段的中间外侧核(交感神经中枢)以及骶髓2-4节段骶副交感核。该处神经元的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效应器,支配心肌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活动。

7脑神经和脊神经纤维成分有何不同?脑神经分几类?各有哪些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丽安娜哦部位、进出颅的部位?

1.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肌、腱、口腔及鼻腔黏膜、眼结膜、角膜和脑膜。 2.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部的内脏器官。

3.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为脑干内一般躯体运动核发出的轴突,分布于眼外肌和舌肌等骨骼肌。 4.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为脑干内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发出的轴突(节前纤维),经位于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节后纤维)换神经元后,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以及控制腺体的分泌。 5.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视器和前庭蜗器等特殊感觉器官。 6.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嗅觉和味蕾。

7.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为脑干内特殊内脏运动核发出的轴突,支配咀嚼肌、面肌、咽喉肌等由鳃弓衍化而来的骨骼肌,因此称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分类:按所含主要纤维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可把脑神经分为三类:一类是感觉神经,包括嗅、视和位听神经;另一类是运动神经,包括动眼、滑车、展、副和舌下神经;第3类是混合神经,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经。

顺序及名称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性质 感觉性 感觉性 运动性 运动性 混合性 连脑部位 端脑 间脑 中脑 中脑 脑桥 进出颅腔的部位 筛孔 视神经管 眶上裂 眶上裂 第1支神经经眶上裂 第2支神经经圆孔 第3支神经经卵圆孔 眶上裂 内耳门→茎乳孔 内耳门 颈静脉孔 颈静脉孔 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管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ⅩⅠ副神经 ⅩⅡ舌下神经 运动性 混合性 感觉性 混合性 混合性 运动性 运动性 脑桥 脑桥 脑桥 延髓 延髓 延髓 延髓 8.眼外肌、舌肌、咀嚼肌、面肌、咽喉肌的神经支配 眼外肌

上睑提肌--动眼神经 上直肌 -- 动眼神经 下直肌 -- 动眼神经

内直肌 -- 动眼神经 外直肌 -- 展神经 上斜肌 -- 滑车神经 下斜肌 -- 动眼神经

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_下颌神经_,支配面肌的神经是_面神经_,支配舌肌的神经是_舌下神经_,支配胸锁乳突肌的神经是_副神经_。

9.试述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1-C4 C5-T4 T5-T8 T9-T12 L1-L5 S1-S5、Co 对应椎骨 C1-C4 C4-T3 T3-T6 T6-T9 T10-T12 L1 10试述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起止、行程、交叉及功能

①薄束:起止同侧第5胸节及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至于延髓的薄束核,位于脊髓后索内侧,传导同侧躯干下半和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②楔束:起止同侧第4胸节及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止于延髓的楔束核,位于脊髓后索外侧,传导同侧躯干上半和上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③脊髓丘脑束:起于对侧脊髓灰质II和IV-VIII层,分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位于脊髓外侧索和前索内,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信号。

④皮质脊髓束:起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主要),分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止于对侧和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位于脊髓侧索和前索内,传导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信号。 11脑干分几部分?各部在外型上有哪些主要结构?脑干内非脑神经核有哪些?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主要结构:锥体,橄榄,锥体交叉。 脑桥主要结构:基底沟,小脑中脚。

中脑主要结构:大脑角,脚间窝,后穿质。 脑干内非脑神经核:中继核,网状核。

12小脑的分叶,分部与功能,小脑核的名称? 小脑分叶:绒球小结节,前叶和后叶。 分部:原小脑,旧小脑,新小脑。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控制骨骼肌的随意和精细运动。 小脑核名称:1.顶核。2.球状核,栓状核3.齿状核 13间脑的分部、腹后核、后丘脑?

间脑被分成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五个部分。 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与腹前核构成特异性中继核团。

后丘脑:位于背侧丘脑后端的下方,由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组成,其中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中继核;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路的中继核。 14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硬脑膜形成的结构:大脑镰 ,小脑幕 ,小脑镰,鞍隔 ,硬脑膜窦。 15脊髓与脑各自的三层背膜,脑的动脉血供

①脊髓的三层膜分别称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②脑的三层膜分别称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③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入颅后左,右椎动脉很快合并成一条基底动脉,故将脑的动脉分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此两系动脉在大脑的分支为皮质支和中央支。皮质支营养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等。 16.视觉传导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皮质核束传导通路。 ○1视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 →内囊后肢→ 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

○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1. 简述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为什么直立时上颌窦积液不易引流?

额窦:位于额骨骨弓深部,开口于中鼻道筛漏斗处;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处;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窦: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原因:因为上颌窦窦口高于窦底 2. 试述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

组成:由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下颌头构成;结构特点:其关节面上的=覆盖纤维软骨,关节囊松弛,囊外侧韧带加强,关节囊的前部分较薄弱;运动形式:上提、下降、前进、后退

3. 髋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是什么?与肩关节比较为什么髋关节不易脱位?

组成 :由股骨头和髋臼连结构成;结构特点①头小窝深,有髋臼唇以加深髋臼②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③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韧带内含血管营养股骨头;运动方式: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原因:因为髋关节的关节囊坚韧致密,向上附着于髋臼,且周围有韧带加强稳定性,而肩关节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器官,所以稳定性较低。

4. 说明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为什么膝关节在急骤强力动作时容易造成半月板的损伤?

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连结构成。;①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有髌韧带,内、外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等;②膝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后移;后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前移。③关节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运动方式: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原因:因为其主要作用是缓冲股骨及其以下骨之间的摩擦,且与缓冲是有的,故其在急骤强力动作时容易造成半月板的损伤。

5. 以肩关节为例说明构成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分析其灵活性和稳定性因素。

基本结构: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连结构成;辅助结构:关节唇、肩关节囊、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运动形式: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

6. 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运动形式(屈,伸),运动各关节的骨骼肌有哪些?

肘关节的组成:由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运动形式:主要为屈、伸运动。参与的肌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膝关节的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连结构成。运动形式: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参与的肌肉:股二头肌、半膜肌、股薄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踝关节的组成: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连结。运动形式:主要为背屈(伸)和跖屈(屈)。参与的肌肉: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7. 在脐下3cm和脐下7cm处分别经腹直肌正中切口达腹膜腔,从浅至深经过的腹壁结构?

脐下3cm: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腹膜腔 脐下7cm: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膜—腹膜腔

8. 左右主支气管各有什么特点?经气管堕入异物多进入哪侧的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为气管杈与肺之间的管道,左、右各一.左主气管长、细且走向较倾斜,右主支气管短、粗且走向较垂直.因此,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内.;多进入右侧,因为左主支气管较细长,走向倾斜,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行较垂直,因此,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侧

9. 简述肺的位置,左右肺的形态区别,肺门各结构排列有什么不同?

位置:腔内纵隔两侧,左右个一,似纵切的半个圆锥形 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和三个缘。 左肺分两叶 ,右肺分为三个叶。左肺只有斜裂,右肺有和水平裂,左肺有心切迹。右肺门上部由上肺动静脉和后回归动脉构成约占肺门1/3。右肺门下部主要由右下动脉干构成,约占2/3.左肺门上部为左肺动脉弓。下部为左下肺动脉及分支构成 10. 食管的生理性狭窄位于何处?各自分别距中切牙距离。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厘米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左前方处,距中切牙约25厘米第三狭窄: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厘米 11. 简述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位置: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形态:基本呈曲颈瓶状,分两壁、两缘、两口;分部:贲门部、冒底、

胃体和幽门部 12. 简述大小肠的区别

大肠长度短;大肠吸收功能比小肠差;大肠肠壁结构异于小肠. 13. 简述肝的位置,肝的脏面形态。

位置: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脏面形态: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称脏面,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介于方叶和尾状叶之间的横沟称为肝门,位于肝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神经淋巴管出入。 14. 肝外胆道包括哪些部分?分别说明进食和非进食情况下胆汁的排出途径。

主要包括胆囊、肝总管和胆总管;进食时:肝内胆汁→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②胆囊内胆汁→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未进食:胆汁由肝细胞分泌→胆小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贮存与浓缩 15. 在肾的冠切面上有哪些结构?

肾皮质、肾髓质、肾锥体,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16. 简述男性尿道与女性尿道的区别。

女性尿道较男性短而宽且女性尿道仅是一个排尿的通道,而男性尿道除了排尿外,还是精液和前列腺液的排出通道 17. 输尿管狭窄位于何方?男性肾盂结石随尿液排除体外,先后经过哪些狭窄和弯曲?

狭窄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及尿道外口;顺序:尿道内口、尿道前列腺部、耻骨下弯、尿道膜部、耻骨前弯、尿道外口

18. 试述子宫的形态、位置、正常姿势、固定装置及作用

位于下腹部呈倒置梨型大小为7CM左右,正常姿势:未妊娠时,子宫底位于小盆骨入口平面以下,朝向上方,子宫颈的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的稍上方;固定装置及作用:子宫主要靠韧带。盆膈和尿生殖膈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的牵拉作用维持正常位置。

19. 简述心脏的位置、外形

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内,周围包以心包,约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方接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邻膈;外形:心呈倒置圆锥形,周围包以心包,斜位于胸腔的中纵膈内 20. 简述心脏的体表投影

左上点 ——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12mm;右上点——右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侧缘10mm;右下点——右第7胸肋关节;左下点——左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

心瓣膜:肺动脉瓣——肺动脉口,左侧第3胸肋关节上方;主动脉瓣——主动脉口,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二尖瓣——左房室口,左侧第4胸肋关节;三尖瓣——右房室口,胸骨正中线后方平第四肋间隙。 21. 简述心的传导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传导途径?

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右、右束支Purkinjie纤维网;功能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传导途径:房室交界是心房兴奋传入心室的唯一途径

22. 简述大隐静脉的起始、走行与注入部位以及注入前收纳的五大分支

大隐静脉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下方3—4cm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空注入股静脉;属支:股内侧浅静脉、骨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和旋骼浅静脉;主要属支:股内侧浅静脉、骨外侧浅静脉 23. 简述房水、泪液的产生及排除途径?

房水的产生:睫状体产生。排除途径:房水—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虹膜静脉窦—睫前静脉—眼上下静脉;泪液的产生:泪腺产生。排除途径:泪液—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24. 简述眼球平滑肌和眼外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

眼球平滑肌有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睫状肌,瞳孔括约肌位于瞳孔周缘呈环形排列,可缩小瞳孔,瞳孔开大肌位于位于瞳孔周缘呈放射状排列,睫状肌位于睫状体内,有调节晶状体曲度和产生房水的作用。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 →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动眼神经支配;眼外肌有上提睑肌、上斜肌、下斜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提睑肌位于眼睑内,有上提眼睑的作用;上斜肌位于眼睑内,有上提眼睑的作用;上斜肌位于眼球内上后方,使瞳孔转向下外方;下斜肌位于眼球的下方,使瞳孔转向上外方;上直肌位于眼球上方,使瞳孔转向上内方;下直肌位于眼球下方,使瞳孔转向上下内方;内直肌位于眼球鼻侧,使瞳孔转向内侧;外直肌位于眼球颞侧,使瞳孔转向外侧。神经支配:动眼神经,支配眼内肌、上提睑肌和外直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第Ⅳ脑神经,即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第Ⅵ脑神经,即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25. 试述声波的传导途径?

声波传入内耳的感受器有两条途径,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26. 紧贴上下肢骨面走行的神经有哪些?损伤后有什么表现?为什么?

正中神经:极易在前臂和腕部外伤时损伤和腕管内正中神经也易因为周围结构的炎症,肿胀关节病变而受压损伤,变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成猿掌和屈腕,屈指及拇指外展功能障碍;尺神经:手掌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小鱼际肌骨骨间肌萎缩,拇指不能内收各指不能靠拢“爪行手”;桡神经:损伤导致前臂伸肌群的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出现“垂腕”;股神经:损伤后屈髋无力,坐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皮肤感觉障碍;胫神经损伤后不能屈跖不能以足尖站立,内翻力减弱,足底皮肤感觉障碍,使足呈背屈和外翻位即‘钩状足’;腓总神经: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且内翻“马蹄内翻足” 27.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分布 纤维成分 神经元 分布形式 功能 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中途换神经元,故包含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攀附脏器表面成丛后再发分支至器官 支配不随意运动,不受意志支配 骨骼肌 交感神经 不换元,只有一神经元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支配随意运动,受意志支配 28. 脊髓后索、前角病变可能损伤何结构?有何表现?

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因前角细胞分布广泛,故完全

瘫痪者较少见;脊髓前角病变 →损伤脊髓灰质,表现为肌萎缩明显,可有肌束震颤,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或消失。无感觉障碍。见于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等。。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①中枢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第一胸节至第三腰节的侧角,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的骶部②周围神经节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由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前根和脊神经一起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到达交感干神经节而副交感神经自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神经节一般都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节后纤维短。③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 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脑脊液由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循环途径:侧脑室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产生的汇合→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产生的会合→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简述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四个语言中枢的位置? 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_中央旁小叶的后部);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侧面的距状沟上下);听觉中枢位于(外侧沟下壁上的颞横回);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44及45区,紧靠中央前回下部,额下回后1/3处,又称Broca氏回。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听性语言中枢:位于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3位于9和37区,顶下叶的角回,靠近视中枢

口服核黄素尿液变黄,试问药物是经过哪些途径排除体外?

黄连素经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肠系膜上V吸收→肝门V→肝血窦毛细血管网→肝V → 下腔V→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A→肺泡毛细血管网→左、右肺V → 左心房 → 左心室 → 升主A→主动脉弓→胸主A →腹主A→肾A→经肾小球过滤、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肾乳头孔→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贮存)→尿道→体外

简述肝门静脉的组成、特点、主要分支、与上下腔静脉吻合部位及其交通途径

试述从手背桡侧静脉网输入抗菌素药液治疗阑尾(胆囊炎)时,药液依次经过的途径 简述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针刺中指指尖(小指尺侧),痛觉经何途径传至大脑皮质? 试述皮脂脊髓束传导通路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四、补充

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均有三部三狭窄 食管三部颈胸腹, 起始左主与裂孔 输尿三部腹盆壁,起始髂血与壁内 尿道三部前膜海,内口外口与膜部 骨、骨骼肌 均按部位与形态分部 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头肌、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器官分部:

成对与不成对:

脑颅骨: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枕蝶筛

面颅骨:成对--上下腭颧鼻泪, 不成对---犁下舌

喉的软骨:成对---杓状软骨,

不成对---环状、甲状、会厌 软骨 腹主动脉脏支:

成对--- 肾、肾上腺中、睾丸或卵巢 动脉 不成对--- 腹腔干、肠系膜上、肠系膜下 动脉 二.人体之最:

子宫---底体颈,前列腺---底体尖, 胆囊---底体颈管,膀胱---底体颈尖 膜:

胸膜、腹膜、浆膜性心包 均分脏、壁两层,两层间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

壁胸膜分四部:膈胸膜、肋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腹膜形成的系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心包分两种:纤维性心包、浆膜性心包 肾的三层被膜: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脑的三层被膜:软脑膜、脑蛛网膜、硬脑膜 脊髓的三层被膜:软脊膜、脊髓蛛网膜、硬脊膜 分叶:

左肺分二叶,右肺分三叶肝膈面分两叶:左叶 右叶 肝脏面分四叶: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 端脑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前列腺分五叶:前、中、后及两侧叶 甲状腺:左、右侧叶与峡部 胸腺:左叶、右叶 骨骼肌的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屈肘)--- 肌皮神经, 肱三头肌(伸肘)--- 桡神经, 股二头肌(屈膝)---坐骨神经, 股四头肌(伸膝)--- 股神经, 三角肌(展肩)--- 腋神经, 小腿三头肌(屈踝)--- 胫神经, 膈肌(最主要呼吸肌)--- 膈神经,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 副神经, 面肌(颊肌)--- 面神经,

咀嚼肌(运动下颌关节,咬肌)--三叉神经, 眼外肌 --- 动眼神经(五块)、 滑车神经(上斜肌)、展神经(外直肌),舌肌 --- 舌下神经

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桡神经损伤 --- 垂腕, 尺神经损伤 --- 爪形手,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损伤 --- 猿掌, 腋神经损伤 --- 方肩, 胸长神经损伤 --- 翼状肩,

腓总神经损伤 --- 马蹄内翻足, 胫神经损伤 --- 钩状足

1) 人体内体积最大的骨骼肌是股四头肌, 2) 体积最小的骨骼肌是镫骨肌,

3) 最灵活的或运动幅度最大关节是肩关节, 4) 最大的籽骨是髌骨,

5) 最长、最粗大的骨是股骨, 6) 最小的骨是镫骨,

7) 最大、构造最复杂的关节是膝关节, 8) 最小的关节是砧镫关节, 9) 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膈肌, 10) 最大的体腔是腹腔,

11) 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是垂体,

12) 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是腹膜, 13) 最坚硬的器官是牙,

14) 最大(面积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15) 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

16) 最多的淋巴器官是淋巴结, 17) 最长的皮神经是隐神经, 18) 最长的浅静脉是大隐静脉, 19) 喉腔最狭窄的地方是声门裂,

20) 仰平卧位时腹膜腔最低位置是肝肾隐窝

21) 女性的腹膜腔在站立位时的最低位置是直肠子宫陷凹,

22) 男性腹膜腔在站立位时的最低位置是直肠膀胱陷凹,

23) 最重要的生命中枢是延髓 三人体数字:

1) 成人骨的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为3:7; 2) 颈椎_7_块;颈神经8对;

3) 人的乳牙有_20_颗;恒牙有_28-32_颗;

4) 食管的第二个生理性狭窄距中切牙_25_厘米;(15、25、40)

5) 胰位于胃的后方,在第_1、2_腰椎体高度横贴于腹后壁;

6) 右肺_3_叶;心尖位于左侧第__5_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_1-2_厘米;

7) .脾位于左季肋区,恰与第_9_至_11_肋相对,其长轴与第_10_肋一致;

8) 眼外肌_7_块,其中运动眼球的肌_6_块; 9) 第10胸髓正对第7胸椎,第7胸髓正对第5胸椎,

第1胸髓正对第7颈椎,第7颈髓正对第6颈椎; 10) 分布于两乳头连线皮肤的是第4肋间神经,第10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的皮肤;

11) 含有副交感纤维成份的脑神经是Ⅲ、Ⅶ、Ⅸ、X;

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X 四.你不易记住的二空:

1) 椎管前后壁的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

2) 穿过膈肌主动脉裂孔的结构:主动脉、胸导管 3) 口腔分两部:口腔前庭、固有口腔 4) 固有鼻腔粘膜分两区:呼吸区、嗅区 5) 特殊的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6) 视器包括两部分:眼球、眼副器 7) 内耳包括两部分:骨迷路、膜迷路

8) 鼓索内有哪两种纤维成分:味觉纤维、副交感纤维 9) 喉返神经返过哪两结构:右喉返神经返 锁骨下动

脉,左喉返神经返 主动脉弓

10) 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

11) 后丘脑包括两部: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12) 与瞳孔对光反射在关的脑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13) 脑的动脉血供来自两个系统: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五.你不易记住的三空、四空、五空:

1) 关节三大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2) 肘关节包括哪三个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桡

尺近侧关节

3) 屈肘关节时哪三点成一等腰三角形:肱骨内上髁、

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咀

4) 右心房的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

状窦口

5)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三个系:上腔静脉体系、下腔静

脉系、心静脉系

6) 喉腔分三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7) 肾的三层被膜: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8) 听小骨三块:锤骨、砧骨、镫骨 9) 舌的四种乳头:丝状乳头(不含味蕾)、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轮廓乳头

10)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11) 出入颈静脉孔的四结构:Ⅸ、Ⅹ、Ⅺ、颈内静脉 12) 分布于舌的神经有:Ⅴ、Ⅶ、Ⅸ、Ⅻ 13) 交感神经节的椎前节包括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

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 14) 小脑核: 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

15) 基底核四对: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6) 四个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说话中枢(运动性语言

中枢)、听话中枢、阅读中枢 17) 在颅中窝,位于蝶骨上的孔裂:视神经管、眶上裂、

圆孔、卵圆孔、棘孔 18) 大腿内侧群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

股薄肌

19) 大肠包括五部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0) 胃的五条动脉血供:胃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

网膜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短动脉

21) 大隐静脉五属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

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 22) 运动性脑神经:Ⅲ、Ⅳ、Ⅵ、Ⅺ、Ⅻ

23) 间脑分五部分: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背侧丘

脑、后丘脑

24) 端脑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