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火车站调查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21: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火车站调查报告

2014年2月10日,我前往青岛火车站对其进行了考察,通过此次考察,我了解了青岛火车站的运行现状,从青岛火车站的建筑特点,青岛火车站结构,青岛火车站的风格及现状等多个方面,了解了很多与此相关的知识,了解火车站的总平面规划、功能分析、流线组织、建筑造型、室内装修等方面的特点,让我们对这种人流比较复杂的建筑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更好的完成火车站的设计作业打下了基础。

老火车站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车站乘载量加大。于 1991年,增设胶济铁路复线工程,青岛火车站扩建,将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在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由铁道部和青岛市共同投资新建青岛客站。主题钟楼保留原设计风格。

(一)青岛火车站的风格及现状

1900 - 魏尔勒、格德尔茨 - 泰安路 - 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青岛火车站站舍位于市南区泰安路。始建于1900年1月,竣工于1901年秋。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由山东铁道公司施工。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二大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砖木钢混合结构,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候车大厅以

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了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造型优美的尖钟塔,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轴线上,成为兰山路对景。建筑双坡陡峭屋顶,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花岗石砌成,是仿半木构式样的公共建筑。屋顶为四

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该站为继大港火车站线路南边成为胶济铁路的终点站,并形成青岛的景观建筑之一。

如今,青岛火车站已经进行改造。火车站改造后实行现代化车站管理,接近机

场管理服务水平。外部还将保留德式风格特点,保留钟表楼和候车室。总体要求保留德式风格这是令人所称道的。

从外观上来看,三个站房均保持了原老火车站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格,白色的防雨棚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由于新火车站在东、西、南三侧均设有站房,恰好将站台拥抱在中间,只留出北侧作为列车进出口,从高处看,U字形布局非常明显。

改建后的火车站将成为胶济铁路上大量动车组的始发站,到发客车总对数将达到每日131队,远期可以达到每日188对。青岛火车站启用之后,可发送旅客列车70对以上,是老火车站的2.6倍;日发送旅客可达4万人次。到2010年,青岛火车站日发送旅客可达到8万人次,是原来运力的2.7倍。

据介绍,青岛新火车站已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新火车站的建造创下四个中国之最。唯一仿欧式铁路车站,风雨棚跨度全国最大,地下候车室全国最大,全国最高规格车站贵宾室。

火车站改造历史为: 1988年2月1日青岛火车站改建工程奠基;1991年2月 15日青岛火车站候车楼改建工程开工;1992年7月1日青岛火车站广场开工改造,总投资约2亿元,面积 3.1万平方米;1994年8月8日青岛火车站广场地下建筑工程主体提前封顶,原楼拆除,原楼正立面被砌于新建筑中,改造后的车站就是当今的模样。

青岛火

车站原貌

青岛火车站现貌

(二)青岛火车站的建筑特点

青岛火车站如果说胶济线沿途的中 小车站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那么,青岛车站站舍则为纯粹的德国文艺复兴风格作品。高大的半木构装饰山墙突出了一座厚实的钟塔,正居于亨利王子路(广西路)和霍恩措伦路(兰山路)的轴线上。火车站站舍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楼房,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活泼不对称的立面造型。正立面右侧延续有低矮的钢架玻璃天棚站台长廊。车站候车室居中,面积不大,两侧为票房与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 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粗毛花岗石砌成。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车站主入口由十数级石砌台阶,通向三个拱券门,上部仿做半木构架式的大山墙面,突出了入口的位置。车站前有一花园广场,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敞的空间中。

最初的城市规划方案将火车站设立栈桥一带,但弧状的轨道对当时的技术而言显然要求很高。于是,车站西移至笔直的轨道旁,构成城市的西端。 胶济铁路东起青岛,北行绕过胶州湾,西抵济南,全长384.6公里,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铁路,也是全国最早的铁路之一。

(三)青岛火车站结构

改造完毕的青岛站由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共五层组成,站房沿站场东、西、南呈“U”形布局,同时在南西两侧新设置了两个广场,与既有东广场呈“品”字形分布,三个广场环形连通并都设出站口,地下通道设“旅游文化走廊”。站房东西进站广厅间设高架“景观连廊”,东、西进站广厅的旅客可通过楼梯、扶梯、电梯上到连廊再下至中间站台乘车。在建筑造型上,采取了以钟楼为中心,采用三面围合的布局,形成完整的德式风格建筑群体组合,整体红瓦黄墙,而内饰地面则

采用大理石。青岛火车站地下候车室建筑面积达到10000多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地下列车候车室;站台上方的无柱风雨棚达到65000平方米,是国内建筑中最大的网壳结构。

同时青岛站由原先的3台5线扩建为6台10线,增加候车室面积至5.4万平方米,为之前三倍,同时采用了电子检票系统,日发送旅客可达4万人次。

青岛火车站为端式火车站,列车由北侧进入车站,旅客由地下和天桥进入站台乘车具体进站线路如下 一、自东进站口:

1.到东候车室:东进站口-东进站广厅-东候车室 2.到西候车室:

(1)东进站口-绕经南广场-西进站口-西进站广厅-西候车室

(2)东进站口-东进站广厅-(乘扶梯上二楼)景观连廊-(下扶梯)西进站广厅-西候车室

3.到南地下候车室:东进站口-东进站广厅-(乘扶梯下至)南地下候车室 二、自西进站口:

1.到西候车室:西进站口-西进站广厅-西候车室 2.到东候车室:

(1)西进站口-绕经南广场-东进站口-东进站广厅-东候车室

(2)西进站口-西进站广厅-(乘扶梯上二楼)景观连廊-(下扶梯)东进站广厅-东候车室

3.到南地下候车室:西进站口-西进站广厅-(乘扶梯下至)南地下候车室

青岛火车站平面图

此次通过对青岛火车站的调查,发现了一些平时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但青岛火车站整体还是极好的,我通过这次调查提高了我的观察能力,对平时一些小事需要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找出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m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