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更新时间:2023-05-26 07: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 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三、完成任务的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 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 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课时安排:

第二周: 为中国队加油(1、2课时) 第三周:茶香四溢(1、2、3课时) 第五周:风筝风筝飞上天(1、2课时) 第六周:七彩足迹(1、2课时) 第七周:爱书、藏书(1、2课时) 第八周:风车转呀转(1、2课时) 第九周:十二生肖 (1、2课时) 第十周:年年有余(1、2课时) 第十一周:巧折巧剪(1、2课时) 第十二周:落日(1、2课时) 第十三周:蔬果造型(1、2课时) 第十四周:美丽的拼画(1、2课时) 第十五周:砖石上的雕刻(1、2课时) 第十六周:房间一角(1、2课时) 第十七周:中国古代陶艺(1、2课时) 第十八周:考试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为中国队加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奖杯的构成特点和造型的形式美。

2.发挥想象,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新颖的奖杯造型。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体育的热情,加强设计造型能力。

二、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 (教师)各种奖杯的图片和自制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直入主题

教师手持奖杯,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自由回答:美观、新颖等。 教师:看到奖杯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想到中国健儿的努力拼搏,想到领奖等。初识奖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2.挖掘奖杯内涵

教师: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回顾中国健儿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激动时刻吧!课件出示经剪辑的影像,学生观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小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金灿灿的奖杯是体育健儿付出汗水的回报,是奋发向上的见证,是荣誉,更是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礼物。 3.探索奖杯的艺术特色

教师:正因为奖杯如此重要,所以奖杯都经过艺术家精心的设计和制作。

提问:在生活或影视中大家见过比较特别的奖杯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简单画出奖杯外形。

教师出示各种有代表性的奖杯图片提问:(1)你最喜欢哪个?(2)你能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学生欣赏、评述)

①学生归纳,教师板书。共同点:奖杯的设计和所要颁发的奖项有较大的联系。

②不同点:不同外形种类(几何形、人物形、动物形、植物形等)不同材质种类(金质、铜质、水晶、合金等) 师生讨论小结:

有的造型简洁大方,有的精美华丽,有的形象可爱。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获得更多的感性素材,进一步认识奖杯,为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作铺垫。

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快到了,让我们为中国体育健儿们设计一座特别而又新颖的奖杯吧!

请学生们谈论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奖杯,可让学生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启迪。 教师及时总结学生想法的亮点,并罗列学生设计的类型:植物类、动物类、抽象类。 师生探讨,如何预料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泥塑奖杯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草图自由制作。

(学生可在纸上作草图,也可直接泥塑造型)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醒制作时奖杯各部件的连接要素。 5.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介绍。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鼓励学生,使其获得成就感。

小结:有我们这么多同学的鼓励和祝福,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一定能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准备:

(学生)废旧瓶子等(教师)示范作品、制作奖杯的部件等。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观赏获“最佳奖杯设计”的学生作品和教师制作示范作品,请学生们用旧瓶子设计制作一个奖杯,看谁做得好。

通过奖杯制作,让学生学习改旧利废,创造新的、美的东西,培养设计意识与制作技能。 2.探究制作方法

教师提问:前一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奖杯的结构是怎样的?你设计了什么奖项的奖杯? 师生讨论:这一课是学习用废旧瓶子制作奖杯。制作时,同样要先有设计构思。由于是用废旧瓶子制作,所以设计时要把材料作为设计构思的依据。各人带的瓶子有大有小,材质、形状各不相同,可用切割、组合、加添的方法去选择利用瓶子的某一部分作杯身或杯座、杯耳、杯帽。对照课本的分解图,在设计时不要拘泥于上面提到的基本结构去制作,可大胆设想,重新组合制作出新颖的奖杯造型。 3.实际制作,小组合作

想想前一课自己设计的奖杯,看看课本上的示范作品,再根据自己准备的废旧瓶子,确定制作什么样的奖杯,选择适用的部分进行剪、拼、接、粘,做成奖杯的基本形状,最后加上美的装饰。

本课完成杯体的制作,强调加工制作的注意事项: (1)注意奖杯的重心。 (2)剪、切线要准、平。 (3)拼贴要牢固。 (4)注意卫生和安全。 4.欣赏评比。

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奖杯做得最美,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制作,作简单的评价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2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知道茶的相关知识。懂得包装艺术的一些简单方法。 2.尝试设计造型别致、色彩和谐的茶具、茶叶包装盒,或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茶具。

3.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图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采茶舞曲》,教师表演茶道艺术,并斟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茶文化信息,引出学习问题。教师:很多同学对中国的茶文化很有兴趣,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中国茶文化。 2.明确目标,确定研究主题

(1)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准备了解、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研究问题说出,教师板书。

(2)教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9大块:①“源远流长的茶文化”;②“名茶大观园”;③“制茶工艺知多少”;④“如何品茶及饮茶的益处”;⑤“清香的茶文化”;⑥“韵味茶馆”;⑦“造型各异的茶具”;⑧“多彩的茶叶包装盒”;⑨请您留言:研究了中国茶文化,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1)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中国茶经》网页课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2)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4.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学生分组,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通过收集、讨论、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学生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汇报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5.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1)师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画一画记录家乡茶文化的联画,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水彩笔或蜡笔。 (教师)课件,范作,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

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普通纸的茶包装(里面装着茶叶),请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这样的包装让人有购买欲望吗?再拿出一个精美的茶包装盒,将茶叶放进去。这样呢?

(2)小结: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好的茶包装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 (3)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茶叶包装设计。 2.欣赏与评述。

(1)老师收集了很多精美的茶叶包装盒,请同学们欣赏。

(2)找一找共同点:文字(茶名、品牌、生产厂家及简要说明)、图案、色彩。 (3)请学生谈一谈第一印象:美观、醒目、色彩和谐、形状各异 3.启发与尝试。

(1)讨论设计特点及规律。 ①茶包装的文字设计。

主要包括:茶名、品牌、生产厂名、简要说明。茶包装的文字是设计的重要部分,一个包装可以没有任何装饰,但不能没有文字,正如同一个人一样,他一定有名字。你认为文字设计中哪些文字要醒目?哪些文字可以小些?

茶名、品牌要设计得较大,特别是茶名,而生产厂名、简要说明可设计得较小。 提问:怎样将文字设计得更美观?(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各种字体) 可以用到我们学过的各种美术字,如:黑体、宋体、变体美术字

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适当地运用书法,能体现茶文化丰厚的底韵,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也可以在文字的下面加上拼音字母或英文。 文字设计中增加咏茶的诗句等等。 ②茶包装的图案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提问:你打算在茶叶包装盒上设计怎样的图案? (茶叶本身的图案,茶具、茶馆的图案)

茶叶是一种民族性的产品,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气息的图案如:体现茶文化的中国画、装饰纹样、吉祥图案以及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图案 茶叶出产地的风光图片,咏茶的诗意图。

运用学到的点、线、面和几何曲线也是很好的表现方法。 ③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提问:你认为在茶叶包装盒上什么样的色彩最能吸引你? 简洁明快、华丽动人、质朴自然或清新淡雅的色彩。

注意问题:色彩和整体风格的统一,不能用色过多,否则形成不了色调。

小结: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图案、色彩等要素是与茶叶紧密相关的,并表现出整体和谐、统一、完美的艺术特点。 4.创意设计,作业练习。

(1)要求: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用水彩笔或蜡笔设计茶叶包装盒。 (2)学生确定茶名、品牌、生产厂名、简要说明。

(3)学生作业设计,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有创意的设计进行表扬和点评,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5.师生共同评价,深入体会。

(1)自评: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 (2)组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6.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了解和关注其他商品的包装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粘土,茶具图片资料。 (教师)课件,范作、彩泥或粘土。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茶需要好的包装,当然饮茶也要讲究专用的茶具,比如:茶壶(出示紫砂壶)。好的茶壶,不仅实用,而且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2)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茶壶。 2.欣赏启发,课件展示:

各个时期的茶壶(教师简单地介绍) 提问:一个茶壶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壶身、壶嘴、壶柄、壶盖。 3.如何设计。

(1)出示一个壶身为方形的茶壶。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把茶壶设计成什么形状?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小结:我们可以变出许多其他几何形体的茶壶来。 教师:出示图片。

提问:壶身变了,壶的什么部分也发生了变化?

小结:壶的嘴、柄、盖等都应进行相应的变化,方对方,圆配圆。

(2)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茶壶都是用一些几何形体来进行变化的,除了用这些形体来设计茶壶以外,你还见过别的茶壶造型吗?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看看它们都模仿了什么东西似的形状? 如果你来做,还能模仿什么东西设计制作茶壶?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设计茶壶还可以用仿生形。 4.尝试制作。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茶壶,你想亲自用彩泥来做一个吗?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教师简单示范造型、组合,并提出注意点。

(3)提出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个或一套造型新颖的茶壶。

(5)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好的、有新意的设计进行表扬,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4)课件展示学生设计的泥塑茶壶作品。 5.作业展评。

(1)自己评: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 风筝风筝飞上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教师)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三、教学过程

1.导言(单元概述)。

(1)春天来临,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鸟在枝头歌唱,树木吐出嫩绿,泥土散发着芳香。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与力量。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理想希望带入美妙的境界 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果能放飞自己亲手扎制的风筝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兴的事呀!

(2)根据同学们的提议,我们将进行《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就是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届时将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优秀资料奖、优秀设计制作奖、放飞奖、合作奖等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2.任务。

(1)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你爱动脑动手,思维活跃,喜爱美术,你认为这次活动是你展现才能的机会,应该把握,即使没有做出优秀的作品,对你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实践与锻炼。 (2)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3.过程。

(1)活动1(课时1),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①小组准备工作:

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以居住地或同学自由组合,教师做好联系调配工作),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程资料,方便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实物、信息资料,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小课题调查报告,各种风筝展。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4课 七彩足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材容易造型的特点,懂得用纸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成长记录袋的功能。 2.设计并制作各种形式多样、功能齐全、造型美观的成长记录袋。 3.培养学生爱惜自己每一张习作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学生)整理好第一节课美术课堂习作若干张、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或双面胶。 (教师)课件、各种形式的成长记录袋。

三、教学过程

1.演示——卡纸变纸袋。

(1)教师出示一张彩色卡纸:我能用一秒种让它大变身。(将纸对折,学生观察平面变出新形式)

(2)我还能继续变:教师将对折的卡纸两边粘贴,展示并追问:“卡纸变成了什么”? (3)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美术作品,轻轻装进纸袋内,由这个动作引出新课:七彩足迹——成长记录袋设计。

2.探究——多变的卡纸,个性化的档案袋。 (1)思考:你希望你的成长记录袋有哪些功能?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出示四款不同设计风格的“成长记录袋”。请各组同学仔细观察后,找出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细节。将“成长记录袋”分发给四个小组,每组一个,并根据课件呈现的问题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

①你组的作品属于下列的哪种样式:折叠式、插入式、书本式、屏风式? ②袋子的内部有没有独特的设计亮点? ③袋子的外部是否个性化设计?

④仔细观察你组的作品,尝试还原它的制作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4)以组为单位,在实物投影仪上边展示每组探究的个性化设计作品,边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

(5)你还有更好的创意设计这四款记录袋吗?(可以是针对整体的设计,也可以是针对其中的一个细节)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3.实践。

(1)美好的创意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得到体现和推广,动手做一做,你将有更多的发现。 要求: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设计并制作成长记录袋;给主体袋面设计一张“有个性的脸”。 4.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的设计。

讨论自己觉得不满意的细节,大家共同开动脑筋帮助解决设计制作中的疑难问题。 6.课后延伸。

成长记录袋是我们一路成长最好的见证,请把它当成你的密友,在课后根据新的需要继续完善它、美化它。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5课 爱书藏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和图片资料、绘画用品、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师)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

三、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

一、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书签范例。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请学生说说平时在家喜欢看什么课外书,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很快找到上次没看完的内容。 教师出示一张书签,演示它的用法。

教师:我们把这张夹记页码的小卡片称为书签。(板书:书签) 2.交流资料。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书签的知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收集的书签,要求从形状、图案、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2)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及时进行鼓励。 3.播放课件,探究方法。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欣赏各式书签,小组讨论。

(1)书签的形状有哪些?制作的材料有哪些?

(最常见的是长方形,还有许多是几何形或特殊形状的,如菱形、椭圆形、公鸡形、树叶形 )

(制作的材料:主要是各色纸张,还有树叶、竹、皮革、金属等) (2)书签制作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书签的制作方法可以是绘画、手工、拓印等多种组合) (3)书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人物、动物、昆虫、鱼类、水墨画、风景名胜或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小图案,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画面,让我们的视觉有美的感受就可以。图案宜简单,不宜过于复杂。文字:祝福吉祥的话、名人名言、成语或自己喜欢的话,让我们在翻书时随时可见。 (4)制作一张书签的步骤是怎样的?

构思——剪出外形——用画、剪贴等方法装饰书签——穿上书签丝带。 4.布置任务:

制作一个(套)漂亮的书签,完成后举办一个班级书签展览会。 5.再次欣赏(课件),启发思维。

(1)教师:收集了一部分书签,我们一起来欣赏,相信对你有所启发。 (2)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想法。 (3)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展评。

举办一个班级书签展览会,按组展示书签作品。学生根据形状、色彩、画面等方面选出自己喜欢的2-3件作品,说说喜欢的原因,并让小作者谈谈自己的创意。 7.小结。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6课 风车转呀转

一、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风车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不同材质的风车,懂得风车的作用和原理。 2.根据风车的原理,用各色彩纸结合剪、卷、折、穿等方法设计制作漂亮的纸风车。 3.通过玩风车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若干各色纸张、双面胶、剪刀、铁丝、小棒(铅笔或筷子)等。 (教师)课件、风车范作等。

二、教学过程

1.引导激趣。

(1)让学生展示、介绍收集到的有关风车的图片和资料。 (2)提问:你知道风车的用途吗?哪个国家的风车最多? (3)欣赏各种各样的风车。

(4)揭题:《风车转呀转》,明确这节课的要求和任务。 2.了解风车的原理。

(1)教师提问: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

把风车的中心点固定在一根棍子上,风车的叶片在开口朝固定方向排成圆圈,风从前面吹来的时候,纸风车就会顺着叶片底的方向旋转。这是因为叶片底受到风的推动使其旋转。 3.研究纸风车的基本制作方法。 (1)自学教科书第17页的制作步骤。 (2)提问:你会做吗?哪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4.示范作品。

出示几个优秀纸风车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

讨论:这些纸风车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各色纸张,谈谈对设计和制作纸风车的基本设想。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5.创作要求。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风车。

(2)找准风车的中心点来固定。(对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6.评价。

比一比:谁设计的风车最美;谁的风车最有创意;谁的风车转动时又快又稳。 (提示:从形、色、图案等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 7.延伸。

将各种纸风车组合成一个装饰造型作品,美化教室。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各类纸张、废弃材料(如塑料片、纸杯、瓶盖等)、双面胶、铁丝、剪刀、铅笔(小棒、吸管或筷子)等。

(教师)几个由不同材料制作的风车范作。

二、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风车转呀转》 2.分析。

(1)出示几个不同形状、材料的纸风车。

(2)提问:这些风车用到了哪些材料?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风车?(小组观察讨论,集体交流)

(3)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演示,说说感受。

(4)研究风车可以有哪些方法来固定,并能让风车转动自如?(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试验如何固定小棒。(如牙签当中心轴固定在粗的饮料管上,铁丝固定在铅笔上等) 3.制作。

(1)建议:用综合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漂亮的能转动的风车。

(2)作业要求:从风车的叶片形状、颜色、牢固度、转动时又快又稳等方面进行考虑。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并展示构思好、又有创意的作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4.游戏。

和同学一起玩风车,并谈谈自己的作品的制作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r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