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更新时间:2023-08-14 00:24: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五、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2 、如何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过分强调“以本为本”的思想,误认为语文教科书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框定在语文课本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这怎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要解决个问题,首先要在观念上实现由“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向“世界是课程资源”的根本转变。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各地区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应该说,语文课程资源是十分广泛,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是,就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 1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天、风雨雪霜、起伏山岭、茫茫大海等)和人工形态(如:农田果园、海堤水库、防护林带、园林花卉等)。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可以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还可以结合识字教学、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收集有关素材,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累丰富的表象。

( 2 )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社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各界的人才资源、社区文化艺术场馆(如: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社区文化艺术设施(如:黑板报、布告栏、读报窗、宣传廊等)、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故事会、朗诵会等)。教师在开发与利用社区语文课程资源时,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要有目的地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语文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例如,鼓励学生主动参加社区举办的报告会、演讲会、朗诵会、故事会等,引导学生把从社区中所发现的问题写成建议或调查报告。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人才资源优势,开设相应的语文选修课程。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服务社区用语文。如,自办手抄报宣传社区内的好人好事,当文字医生纠正社区内的错别字,争当读报员,为社区里老人读报,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3 )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显得特别重要。学校语文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化的课程资源。例如:校园文化环境与设施(如:书画走廊、黑板报、读报窗、宣传栏、校史展览馆等)、图书馆(如:各类藏书、画册、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二是人的课程资源。这里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师和学

生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主体。就教师而言,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在他们身上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名师出高徒”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且,教师是最具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的“活”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教师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创新的主体。就学生而言,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学习成果、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我们在开发与利用学校语文课程资源时,除了结合课文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外,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个体的活的课程资源与学校静态的物化课程资源得到有机的整合。例如:可以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龙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启发学生走进图书报刊和网络世界,提高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能力。

( 4 )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庭语文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化的文化环境与设施,例如: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集邮册、工艺品、音像资源、电脑器材等。二是家长。应该说,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对家长越来越重视,这主要停留在各方面的家长能为学校办学提供哪些帮助上,或者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上,至于如何把家长视作一种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还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家长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的本身就是某一领域里的专家,有的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因此,如何开发与利用家长的课程资源,是当今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家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优势,为孩子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有的家长喜欢集邮,并对邮票有一定的研究,教师可建议家长为孩子开设“邮票与文化”的课程。又如,有的家长喜欢收集文物古董,教师可建议家长为孩子开设“文物与中外文化”的课程,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例如:猜谜语比赛、讲童年故事比赛、我眼中的爸爸妈妈(或孩子)的演讲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赛,等等。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家庭的温馨,受到潜移默化的亲情教育。

23 、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语文课程的“资源”是相对于“开发”而言的,没有语文教师的开发,资源就会视而不见。然而,语文课程资源并非直接可以作为语文教育的课程来利用的,要将语文课程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语文课程,需要经历筛选、组合、归类、选取等加工过程。因此,要合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必须从优化教学的策略入手。

( 1 )筛选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只是为可实施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备选的材料。因此,只有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在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时,必须着力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从实现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

△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否与教师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从教学的针对性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否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联系。

( 2 )问题策略

问题策略就是围绕问题定向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是提高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可以由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

( 3 )专题策略

专题策略就是以某一典型事件、现象或某一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定向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要事件为专题,如:“如何看待伊拉克战争”、“如何看中东地区的冲突?”等等。可以以学校、社区出现的的某些典型现象为专题,如:“如何看待校园内的追星族”、“如何对待社区内的乞丐”,等等。还可以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提供的课题为专题。专题确定后,可以引导学生从网上、社区、家庭、大自然中获取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访谈专家、学者、老师中获取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从专题学习的方式来看,可以采用自主独立探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 4 )动态生成策略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的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还有的是课堂教学中突然出现的,例如,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听课时,突然一只鸟飞进了教室,教室顿时一片哗然,这也是教师预先没有想到的。动态生成的新的教学内容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文课程资源。事实上,这些动态生成的内 容是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仅不可不少老师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语文课程的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罢了。

要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教科书和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生成情况”,灵活取舍教学内容,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和训练重点。

第二,要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其实这种差异本身就是具有很高开

发价值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讨论同一问题时,会产生多种思维的碰撞,这种思维碰撞的过程和结果,既是开发生成新的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也是互惠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

第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0d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