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学习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3:04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学习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以Coursera平台上“英语写作”课程为例,通过比较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学习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MOOC的优势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MOOC;传统教学;自适应学习;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9-0099-04 ● 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发展初期以Edx、Coursera、Udacity为典型代表,它们被称为在线教育领域的“三驾马车”,后续涌现出一批以学堂在线、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果壳网等为代表的优秀MOOC平台,逐步进入后MOOC时代。其主要特点表现为:MOOC从初期的喧嚣逐渐向在线教育的理性回归,教学应用层面逐渐融入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办学和管理层面逐渐走向开放教育的组织模式,研究层面也推进泛在式在线教育的理论、技术、组织、应用、评价等体系的创新。 本文尝试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以笔者在Coursera平台上学习“英语写作”课程为研究线索,探索MOOC学习方式与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学习行为、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MOOC的优势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展望未来MOOC的发展。

● 课程选择及学习准备 1.课程选择

学习者在Coursera平台上开始MOOC学习前,首先需要进行课程的选择。登录平台后,以“Composi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搜索到与“Composition”相关的41门课程,通过查看课程概述、内容大纲,进一步了解该课程的详细信息。学习者在初步确定所选课程后,可以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并登录,点击“加入课程”后,该课程的具体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材料目录就会呈现在学习者面前,随后学习者的注册信息以及课程提醒等信息也会发送到注册的邮箱中。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学校以及教务处的安排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在高等院校教学中,通常包含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学习时间通常维持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及以上。从学习动机上来分析,MOOC学习中的学习者受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主动性更强,而传统教学中的学生主要受外部学习动机激发,包括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分认证、获得毕业证书等,学习目标更明确。 2.授课进度

MOOC课程中的视频、阅读、练习、作业等材料通常是

以周为单位来呈现,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这样能让学习者保持学校教育中的时间感和节奏感,对课程材料充满期待,也不失新鲜感。例如,笔者注册的“英语写作”课程开课区间为2015年6月26日―8月28日,共12周,每周需要完成6~8学时的学习任务,授课语言为英语。在每次的知识点学习完成后,学习者必须完成规定的课后作业,教师会设定作业提交的deadline(最后截止期限)。如果学习者没有提交作业,则该部分成绩为0。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授课按照制定的教学进度表,具体到每月、每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业通常也在每节课后进行布置,如果学生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某次课程缺课,往往只能通过自学或者联系教师等方式来重新学习该部分内容。 ● 学习过程及交流方式 1.授课

在MOOC学习中,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师发布课程视频来传授,通常每个知识点的课程视频为6~15分钟,每周安排3~8个视频讲座,除了视频内容以外,教师还发布阅读材料、练习、测验、同伴互评等供学习者参考,进行辅助性学习。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通常为40~45分钟,由教师进行面对面授课。 2.作业

MOOC中的作业大多以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为主,学习者提交答案以后,系统可以实时给出作业成绩。但并非所有的作业均为客观类题目,有时教师会安排一些设计及论述类的作业,如就某个话题写出自己的观点,制作一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海报等,旨在考查学生在高阶段的学习技能。 传统教学的作业形式较多,根据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考查形式,如背诵、抄写、阅读、论述等。采取不同的作业形式可以考查学生不同层次上的知识掌握水平,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材

MOOC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电子教材展开,电子教材通常可以从MOOC学习空间上免费下载。另外,教师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应的材料。

传统课堂教学一般使用教师指定或自编的纸质教材,课堂教学与教材内容结合更紧密。 4.测验

MOOC中的小测验通常被内置于课程视频中的各个时间点上,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习者集中精力,不分心,另一方面能不断检测学习者的掌握情况。

传统课堂教学的小测验形式灵活,教师一般根据教学情况将其安排在课堂前后,但学生提交测验后需要教师阅卷,结果有滞后性。

5.交流方式

MOOC学习者主要通过交流社区(community)、平台论坛、讨论组、即时沟通工具等在线方式进行交流。有的MOOC课程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参加规定的讨论才可以被视为通过。 传统课堂的学习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进行,沟通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比MOOC更好。 ● 学习评价及证书获得 1.成绩

在MOOC平台上,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计分政策(grading policy)。以笔者所在的课程为例,成绩计算包含三个部分:quizzes小测验(25%)、assignments课外作业(25%)和final exam期末考试(50%)。大多数课程注重每次课外作业的分数,还有一些课程注重peer evaluation,即同伴互评。它是指在平时的作业中,通常由4个人以上给某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轮回打分。 在传统教学中,成绩通常由平时作业、课堂回答、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等几个部分组成,如果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2.证书

学习者在Coursera上完成课程的学习,并在总成绩通过后,获得带有Coursera印章的免费电子证书,该电子证书也是完成课程的声明(Statement of Accomplishment)。通过考试后采用签名留痕的方式可以获得公开查证的电子认证证

书(Verified Certificate),该证书由大学和Coursera共同颁发。Signiture Tracking是一项收费认证服务,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如人脸识别、键盘打字识别等来鉴定所有考试是否是同一人所为。由于Coursera的课程可以反复学习,所以如果初次成绩没有合格,不能获得证书的话,学习者可以继续进行其他学习区间的学习,直到学习成功为止。

传统课程学习成绩总分会计入学分,与能否取得学位相关联,并且学习及考试一般为一次性,但部分科目如果初次考试没有通过,会给予学生重修以及重考的机会。 ● MOOC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比较 1.MOOC相比传统教育的优点 (1)课程选择范围广

在MOOC平台上,学习者只要有兴趣,可以在平台上用关键词搜索相关课程。同一内容的课程有多个搜索结果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能给予学习者更多样化的选择。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必修课的内容及授课教师通常都是固定的,学生无法进行选择,而选修课则给了学生一定的灵活度。 (2)学习方式灵活

相比于传统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MOOC更强调灵活自主的学习安排。学习者可以利用个人的业余时间,开展积极自主的在线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适合在线大学生开展课

外的辅助学习,也适合“上班族”边工作边学习,满足个人根据自身兴趣进行的自我学习,从而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 (3)学习交流国际化

由于参加同一门课程学习的学生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国籍、民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也会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可以和不同背景的学习同伴进行交流,这样能大大丰富学习经历,开阔个人眼界,使自己更具有国际视野。

(4)学习过程更积极自主

在MOOC平台上,学习者在自主观看课程视频以后,需要查阅资料,与学伴交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其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锻炼。 2.MOOC相比传统教育的缺点

(1)学习者无法与教师建立紧密的沟通联系 由于在MOOC平台上选修某门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少则上千,多则几十万,所以教师无法在授课区间内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很多答疑及指导任务由助教或学习同伴去完成,这样大大削弱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学生的归属感,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或挫折时,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及畏难情绪,从而导致课程学习无法继续坚持。 (2)课程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

虽然目前国内出现了各种优秀的中文MOOC平台,这些平台可以进行中文课程的在线学习,但是对于学习者而言,如果想获得更多的课程选择,他们就需要在全球化的MOOC平台上进行选择,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其学习效果的好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Coursera平台上,大约有96%的课程语言为英语,2%的课程语言为中文,目前部分课程有中文字幕。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学习英文MOOC课程有困难,学习者可以使用电子词典作为必需的学习工具。 (3)课程通过率较低

据研究者统计分析,目前在MOOC学习中,一般的课程通过率为4%~8%,这是因为MOOC为非强制性在线学习,如果想完成学业,学习者需要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学习毅力,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主动寻找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不具备上述要素,学习者很可能会在课程学习中半途而废,进而导致课程通过率较低的情况出现。 (4)学分和认证体系还不完善

MOOC学习者在学习结束且通过考试以后,可以获得平台提供的认证证书,但是目前仅有一部分学校及用人单位信任及认可该证书。学分证书在学习者后续的深造申请及求职就业中还不具有充分的证明力,这对MOOC学习者来说稍有遗憾。

● 后MOOC时代的进一步展望

1.进一步推动“MOOC+课堂”教学将成为各个高校的必然选择

虽然MOOC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发展结果,但是采取MOOC方式教学的大学比不采取MOOC教学的大学更容易提升教学质量,使用MOOC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比不使用MOOC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只有把MOOC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使教育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虚拟现实技术融入MOOC学习中

目前的MOOC课程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涉及空间体验、视觉想象等方面的学习任务主要靠学习者想象构建完成,不同的学习者会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发展的未来,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融入到在线教育以及MOOC平台中,这将会对MOOC学习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例如,学习天文物理,它的最佳场景是置身于宇宙;学习海洋环境,则需要模拟真实的海底世界。如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这些未来的设想将不难实现。 3.自适应学习与MOOC学习相结合

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及时调整内容供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在线学习技术。2015年以来,自适应学习

越来越受到在线教育各方的重视。由于MOOC平台目前已经搜集了大量学习者的数据,下一步需要继续进行的就是:开展学前评测,了解学习者预备水平;记录学习认知的有效数据,掌握学习者学习效果;设计学习模型,判断及分析学习者行为;调整知识点颗粒度大小,完善自适应学习内容。自适应技术的融入,将会对MOOC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使在线学习更适应学习者个人的特点,让学习更具有个性化。 ● 结束语

虽然MOOC并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但它的确能以特有的方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可以将专业教学进行得更精细、更灵活、更深入。 参考文献:

[1]申灵灵,韩锡斌,程建钢.“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2008―2014年国际文献研究特点分析与趋势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

[2]刘怡甫.以Coursera为例谈MOOC教学设计了些什么[EB/OL].http:

//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9/01/6053.aspx,2013. [3]度眠.“专项课程”能否帮助MOOC撬动高等教育市场? [EB/OL].http://mooc.guokr.com/post/610610/. [4]韩锡斌,朱永海,程建钢.MOOCs在全球高等教育引

发海啸的根源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3):160-172.

[5]袁松鹤,王海荣,张伟,等.四个MOOCs平台10门课程的比较研究――MOOCs教学的创新方向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42-52.

[6]王永华.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s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与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25-26.

[7]王美静,王海荣.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国外MOOC平台比较研究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26-34. [8]余永红,赵卫滨,蒋晶.MOOC及MOOC对高等教学的影响[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2):243-246. 作者简介:白娟(1978.3―),女,硕士,任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远程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本文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基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数据资源架构与建设研究”(14Ba009)研究成果之一。

发海啸的根源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3):160-172.

[5]袁松鹤,王海荣,张伟,等.四个MOOCs平台10门课程的比较研究――MOOCs教学的创新方向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42-52.

[6]王永华.美国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s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与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25-26.

[7]王美静,王海荣.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国外MOOC平台比较研究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26-34. [8]余永红,赵卫滨,蒋晶.MOOC及MOOC对高等教学的影响[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2):243-246. 作者简介:白娟(1978.3―),女,硕士,任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远程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本文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基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数据资源架构与建设研究”(14Ba009)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