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15 04: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吴淑贤

来源:《速读·下旬》2018年第09期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效创设情境,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其为“有效教学”。从狭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三者有机整合与发展的课堂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理念,“有效教学”始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阶段。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

1.思想品德课课程地位尴尬,学校不够重视。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十多年,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认同。但是,在重庆市主城区,很多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落到实处,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还是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 究其原因,造成思想品德课地位尴尬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体制。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生源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生命线。在中考的压力和高中招生的竞争中,思想品德课是不足够重要的学科,思想品德课的地位被忽视。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思想品徳课还有经常被其他学科挤占的现象,学校领导没有对木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工作和质量进行督促和检查。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学校、教师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2.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当下,许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往往有着种种问题迷惑不解,甚至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思想品德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我们仍然有许多教师按照过去陈旧的思想观念来教授品德,用自身过去的经验来教育学生,课堂往往会形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坐在下边当“观众”。还有些学校在教学观念上,强调一个“统”字,学校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少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把学生强制带到教师规定的思路上。

3.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过时。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这一科目的最关键特性就是时事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发展变化的节奏也不断地加快,然而,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新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现象,造成部分理论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b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