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初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3 06:13: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现了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C.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加以评述,必须要言不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

D.标题居中、称呼顶格写、署名和日期在正文最后偏右位置、日期在署名下面一行,这些

都是应用文写作的常规要求。

6.下面语段中有两处明显的毛病,请按照要求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12月26日,在海城市西岸银色沙滩,突然被海上飘来的大片黑色油污污染了。②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立即赶到现场展开调查,并组织人员进行清理。③据专家初步判断,此次污染可能由于轮船发动机污油泄露所致。④沙滩表面被油泥覆盖,油污带长达1000多米,最大的油污块直径约6厘米左右,黏稠的油污很难清除,但并未向下渗透,总体污染程度尚不严重。 (1”应改为“”。 (2”应改为“”。 7.在“爱国情怀”单元合作学习过程中,皋城中学八(6)班决定开展系列活动,假设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3分)

(1)某小组办手抄小报,已有两个栏目,请帮他再设计一个栏目。(1分) 栏目一:品读爱国诗文 栏目二:传承烈士情操 栏目三:

(2)举行爱国诗文朗诵会,一位同学刚朗诵完《枣核》,另一位同学接着朗诵《最后一课》,

请你写出串联词(注意过渡并凸显两篇文章的主旨)。(2分)

二、阅读理解(37分)

阅读季羡林《幽径悲剧》选段,回答问题。(8分)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 甲 (扑进、闯入、传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 乙 (闯入、袭入、传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

页 共 5 页 八语

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

8.从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填在下面。(2分) 甲处: 乙处: 9.依次概括下列语句所表现的古藤萝的特点。(3分)

① 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

②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

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③ 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隐约约看到一

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10.作者说“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是否是说作者在以前不知道古藤的存在?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8分)

人工合成生命

洪 涛

①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正在实验室人工构造一种单细胞模型,这种模型能够自我复制和进化,已经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这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将没有生命的物质合成为新的生命形态。

②这一消息听起来好象是天方夜谭,但是科学家们正在为此而努力。美国生物学家斯佐斯泰克说,这种生命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并非完全相同,但他们可以在宇宙的任意空间里形成和存在。

③斯佐斯泰克透露,他已成功地实现带有遗传信息的原型细胞的复制。原型细胞与我们人类身体中的细胞并非完全一致。生命的功能,正如一台简单的毫微级计算机,就是利用能量促进化学物质的自我复制。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实现原型细胞的复制还仅仅是人造生命研究的第一步。

④据介绍,创造合成生命有三大难关。首先,需要创造细胞容器(即细胞膜),以使细胞可以将坏分子阻挡在细胞外,允许好分子进入,并拥有繁殖能力。其次需要可以控制细胞各项功能的基因系统,使其可以繁殖并针对环境变化产生变异。另外,需要让合成生命拥有从环境中获取原材料作为食物,然后将其转换为能量的新陈代谢功能。

⑥人造生命与克隆不同。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核

苷等组成DNA的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科学家们如果能设计并合成出新的生命,它们将会在未来帮我们干一些“脏活累活”,其中包括抵御疾病、减少温室气体和吃掉垃圾。不过,人类既要看到人工合成生命可能的巨大应用前景,也必须意识到由此带来的生物伦理问题,以及潜在的不可预知的安全性问题。比如,天花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公布,如果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科学家就能通过人工合成使这一病毒死灰复燃。

⑦一些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人造生命形式有朝一日将提供解决各类问题的可能性,但人类首先需要考虑的却是合成生命可能带来的危险,目前最令我们担忧的是如何去阻止一种极具毒性的人造生命体吞噬地球上已有的生物。有专家指出,地球上存在的每种植物、动物、菌类和原生动物都渴望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没有什么东西比病毒和细菌更残忍了,而且它们已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但其他生物大部分依然健在,因此合成生物更加危险的说法难以成立。(选自2009年第8期《中学生科技》) 11.阅读第②~④段,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概括人工合成生命需要经历的重要步骤。(2分) →创造细胞容器→ →让合成生命具有新陈代谢功能。

12.人工合成生命与“克隆”有什么重要的区别?(3分)

13.科学是把双刃剑。塑料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三聚氰胺的发明本意是为了制造美丽的涂料,却被人们掺进了奶粉。未来的人工合成生命给

人类带来的影响同样会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态度?(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9分)

棋 杀

①禹镇不大,有一方姓人家。方家世代行医,闻名方圆百里。当家主事方虚竹身有两绝:

一是他的□□□□,二是他的□□□□。方虚竹十岁坐堂,望、闻、问、切,俨然大家气度,“中医神童”的美誉就此传开。其父方行之,嗜棋。方虚竹自小耳濡目染,胸中渐有丘壑。十一岁那年,其父与一位棋界高手弈战,陷入危境,方虚竹在旁按捺不住,抬手应招,黑白势转,刹那间胜负易主。棋界高手连连称方虚竹为棋界奇才,将来必有大作为。方行之七十岁上无疾而终,死前交给方虚竹两件东西,一本《中华药典》,一本《围棋廿四局谱》。自此,方虚竹常左手持药典,右手持棋谱,浸淫阅读,竟把药理与棋道融会贯通,技艺不知不觉中更上一层楼。

②公元一九三九年,日本人侵略至禹镇。仅一日一夜,街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鬼子队长小林雄二粗通中国文化,尤其偏爱围棋。闻知方虚竹大名,遂带人闯入方家大院。面对日本人明晃晃的军刀,方虚竹坦然迎之。他明白小林雄二来意后微微一笑说:“观汝气色,正患重疾,不治二日内将亡。”

八语 第 2 页 共 5 页 八语

中表亲戚②乃通③。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⑤

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⑥

,是仆与君奕世⑦

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⑧,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⑨。(选自《初中语文作业本》八上P80)

【注释】①孔文举:东汉文学家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20世孙。 ②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有

名望的人。中表:与姑母、舅母子女之间亲戚。③通:通报。④仆:对自己的谦称。⑤先君:先人,祖先。⑥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孔子曾向老子请教。⑦奕世:累世。⑧了了:明白,聪明。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18.[乙]文中有一个表示程度的词与[甲]文“恸绝良久”的“良”意思相同,这个词是:“ ”。(2分)

19.根据上下文,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 ) ②子敬素.

好琴( ) ③人以其语.( )语.( )之 20.根据上下文,在下列句中[ ]内补出省略的内容。(2分) ①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 ②文举至门,[ ]谓吏曰

21.[甲]文开头说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呢?请说说你的见解。(2分)

22.根据[乙]文内容,概括孔文举(孔融)的性格特征。(2分)

三、写 作(4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近年来,踩踏着改革创新的时代鼓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更多的热情和更多的成功。一日复一日,伴随着语文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和老师、同学们充满智慧的交流碰撞,我们获取语文知识、领略母语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收获了一份精神的快乐与能力的提升。

”请以“语文课,原来如此精彩”为题目,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助学提醒:亲爱的同学还记得吗?去年我们曾写过一篇作文《忘不了那节语文课》,请注意今天的题目与以往可是有区别的吆!】

3 页 共 5 页 八语

八语 第 4 页 共 5 页 八语

语 文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疏漏,请自行修正。部分主观性试题请注意学生答案的合理因素并酌情给分,恕不一一标明“意思对即可”字样】

20.①子猷 ②文举

21.不矛盾。子猷开始时不悲痛,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很快就可以与弟弟相见于九泉之下了。后来他“恸绝良久”,是由于他想通过弹琴这种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他内心的痛苦无法排遣,因而“恸绝良久”。(意思对即可) 22.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反应快捷。(意思对即可) 1.略(根据全卷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程度酌情给分,请统一评分标准并适当控制得分比例) 23.略 2.眷 冠 潇 驰 炼 临

3.(1)万水千山只等闲(2)烟笼寒水月笼沙(3)留取丹心照汗青(4)化作春泥更护花(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B 5.A 6.(1)在海城市西岸银色沙滩→海城市西岸银色沙滩 (2)最大的油污块直径约6厘米左右→最大的油污块直径约6厘米 (或去掉“约)

7.(1)示例:点击爱国名人、体验赤子情怀 (2)示例:一枚枣核,寄托着海外华人的思乡

之情,一堂语法课引发的心灵的震撼,奏响的是一曲爱国主义颂歌。下面请听课文朗诵《最后一课》。 8.闯入 袭入

9.①生机勃勃;②需求甚少,生命力顽强,蓬勃向上;③毫不张扬,默默无闻,颇有隐者的

风范。(意思对即可)

10.作者知道有这么一株古藤的存在,但是由于“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

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所以作者“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1分)这样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衬托藤萝的花香和花美,同时也突出了藤萝的隐者风度。(2分,意思对即可)

11.原型细胞复制;建立基因系统。

12.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核苷等组成DNA的基本要素

创造新生命。

13.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工合成生命的诞生当

然也不例外。我们在进行人工合成生命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并尽一切努力将它可能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科学造福人类的最终目标。 14.中医奇技 围棋绝艺(分别从医术和棋艺两方面概括即可)

15. 浸淫阅读,竟把药理与棋道融会贯通,技艺不知不觉中更上一层楼。(抄写全句也对) 16.示例:[A]处,“哈哈狂笑”的神态表现了小林雄二自命不凡、狂妄自大的傲气。 [B]处,刻画了方虚竹对小林雄二的蔑视及其完全有把握“棋杀”对手的自信神态。 17.示例一:我欣赏方虚竹的智慧超群,他能巧妙利用病情与棋局的相冲报国仇家恨。看似一介儒生,实为民族英雄。示例二:我欣赏方虚竹的气节,他的这种做法既维护了医家之尊严,又维护了民族之尊严。示例三:我欣赏方虚竹技艺高超,能将药理和棋局融会贯通,一雪民族仇恨。示例四:我欣赏方虚竹的光明磊落。作为医生治病救人以此证明医德高尚;作为棋手巧设棋局报仇雪恨,敢作敢当。示例五:我欣赏方虚竹艺高人胆大,他没用“药杀”,但他是借“棋”完成了“医杀”。只有具备高超医术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能表明正确态度1分,能以“药杀”和“棋杀”为依据说清理由3分。) 18.大

19.①总,竟 ②向来,一向 ③话语 告诉

八语 第 5 页 共 5 页 八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ii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