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E全自动酶免仪常见堵孔现象及解决方法改

更新时间:2024-01-23 10: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FAME全自动酶免仪常见堵孔现象及解决方法

吴卫国 徐郁萍(昆山市红十字会血站 检验科,江苏昆山215300)

关键词:FAME24/20;全自动酶免仪;堵孔现象;解决方法T

FAME(FAME24/20、FAME24/30、FAME16/20)是血站系统应用最多的全自动酶免仪,操作简单、方便、快速,便于自动化检测。FAME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最常见故障是洗板单元出现堵针现象而导致吐板。本站自2003年4月购买FAME24/20,通过六年多的实践使用,总结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些堵孔现象及解决方法,以便对其它用户有所帮助,现报道如下。

1 酶标板中的残渣引起的堵孔现象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或多或少有细小的颗粒 物残留在酶标板中,而颗粒物会引起洗板时吸针时的堵塞。因此,在准备酶标板时应有个拍板动作,就是把酶标板的孔向下,用力在桌子上拍几下,让酶标板不带有残留颗粒物。

由于洗涤液的原因引起的堵孔现象 天冷时,洗涤液的结晶引起注射针的堵塞,或洗涤液放置时间过长长菌及放置时间过长后出现茶垢样的细小絮状物引起的注射针的堵塞。对于结晶引起的堵针,应控制实验室的温度(15℃-30℃),同时洗涤液在配制前先经37℃预处理(37℃水浴中孵育)。而对于长菌及茶垢样的细小块状物引起的堵针现象,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每次实验结束后,清空多余的洗涤液特别是现在有ELISA实验专用的清洗剂,用专用清洗剂清洗仪器和洗瓶,并到再次实验时重新配制新的洗涤液。

由于标本原因引起的堵针现象 标本收缩不完全或抗凝不充分,导致标本中带有纤维蛋白,或加样时不小心带有细小的血块均可导致吸针的堵塞,引起洗板故障。(1)

因此在进行标本处理时一定要充分,抗凝充分,离心充分,或血块收缩时间充分。同时在加样完毕后,检查酶标板,注意观察有无血块和纤维蛋白,必要时给予手工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假堵针报警现象:

4.1由于酶标板尺寸设置不当造成的假堵针报警现象 我们知道,FAME洗板时注射洗液的量由用户根据试剂说明书设定,洗液量决定后,液面的高度取决于酶标板的孔径和高度。FAME的液面感应器就会出现问题,明明加样针和吸样针都正常,也会提示堵针,所谓的假堵针报警现象.因此在每次更换试剂时,通过多次实验摸索找到最佳的参数。

4.2由于酶标板高低不一致造成的假堵针报警现象 FAME工作时要求酶标板为整板,因此当标本少时低于88TEST时(另有一条板用于对照,共计96 TEST),需配满至96TEST,这就要求配板用的板条和检测用的板条保持一致,以防酶标板不同出现高低导致液面高低不一而假堵针报警。另外,在最后进板前也应检查酶标板的高低,如有高低不一,则应处理至同一水平,这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忽略的地方。笔者多次发现,原先配平的酶标板经加样等一系列处理后,在最后进板前酶标板出现了高低不平,如不及时处理,则很容易出现假堵针报警现象。

4.3由于在设定洗板参数时设置不当导致的假堵针报警现象 为了增强酶免仪洗

板效果,有时需要增加底部扫洗这一步骤。但底部扫洗并不适合于所有的酶标板。有的酶标板的孔直径比较小,当使用底部扫洗会发生洗板针和孔壁碰撞,出现假堵针报警现象。因此对于那些孔径小的酶标板最好不使用底部底部扫洗这一步骤。

4.4由于W13板和W14板造成的假堵针报警现象 洗板单元中的底下绿色板为W13板,洗板头后面的板为W14板,当出现以下原因时也会造成假堵针报警现象。4.4.1W13板线路被腐蚀。4.4.2W13板上有水。4.4.3 W14板和洗板头接口处连接不良。4.4.4洗板头腐蚀引起信号传递不良(洗板头每根针均与后面的W14板有信号连接),如果有一根传不过去就会假堵针报警现象。对于4.4出现的故障,关键是做好这些部位的防水工作,防止被腐蚀,同时也应做维护工作,请工程师定期维护(及时将表面腐蚀的东西擦去)。

(志谢:文得到澳邦工程师张治国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大力感谢!)

(请补充参考文献!!)

〔1〕闵志军,张志伟,张力超,等。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