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6 11: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2

1.1编制依据 ................................................ 2 1.2施测标准 ................................................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

2.1总体概况 ................................................ 2 2.2设计概况 ................................................ 2 2.3质量及文明施工目标 ...................................... 3

第三章 施工准备 ...................................................... 3

3.1现场勘察 ................................................ 3 3.2测量人员组织 ............................................ 3 3.3测量设备调配 ............................................ 3

第四章 测量控制系统建立 .............................................. 4

4.1Ⅰ级场区控制网 .......................................... 4 4.2Ⅱ级建筑物控制网 ........................................ 5

第五章 土方施工测量 ................................................. 11

5.1平面控制测量 ........................................... 11 5.2高程控制测量 ........................................... 11 5.3基槽验收 ............................................... 12

第六章 结构施工测量 ................................................. 12

6.1±0.000以下控制测量 .................................... 12 6.2±0.000以上控制测量 .................................... 14

第七章 测量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 ....................................... 22

7.1资料执行规范 ........................................... 22 7.2资料汇编要求 ........................................... 22

第八章 质量控制 ..................................................... 22

8.1质量过程控制 ........................................... 23 8.2季节性施工测量应采取的措施 ............................. 23 8.3质量过程控制流程 ....................................... 24

第九章 文明安全及环保措施 ........................................... 25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1.1.2《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1.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1.2施测标准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确定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遵循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仪器选择要适当、使用要精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监理单位: (6)勘察单位: (7)施工单位: 2.2设计概况

本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主楼下为筏板基础,车库为独立柱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05#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06#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07#

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1层地下车库;08#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1层地下车库。

本工程占地面积1208亩,建筑面积约1424078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2.3质量及文明施工目标

1、质量方面:合格,争创“商鼎杯”、“中州杯”。 2、文明施工方面:“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

第三章 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3.1现场勘察

到现场了解工程位置,核实测量基准点是否稳固,通视条件如何,勘察场区情况及周边情况,作好勘察记录。工程开工前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到的资料按业主要求制成图纸,上报业主方进行审查。 3.2测量人员组织

考虑本工程的重要性和测量的复杂性,对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要精挑细选,反复审核,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操技术;计算思维缜密,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计算。并对所有施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培训、环保培训等。

测量人员组织表

职务 人数 岗位责任 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测量负责人 1名 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 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测量员 5名 测量放线操作 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具备的条件 具有大型群体工程施工经验,3.3测量设备调配

要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的工作,仪器是保证。考虑到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大,因此我们选用了先进的、高精度的仪器,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并保证所有进场的仪器均在鉴定期内。

序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电子全站仪 角度±2〞,距离±(2mm+2ppm.D) 2台 平面控制 3 S3水准仪 ±3mm 1台 标高控制 4 电子经纬仪 ±2″ 2台 轴线放样 5 激光经纬仪 ±2″ 2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6 50m钢尺 ±1mm 2把 施工放样 测量设备调配表

第四章 测量控制系统建立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广,施工场区面积较大,结合现场情况,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Ⅰ级场区控制网和Ⅱ级建筑物控制网,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精度。 4.1Ⅰ级场区控制网

将业主提供的高级点进行复测,合格后作为Ⅰ级场区控制网。 4.1.1控制网点布置

业主提供了A1-A9 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厂区控制点布置。具体布置如下图:

A9厂区控制标高厂区控制标高A8厂区控制标高厂区控制标高A7厂区控制标高A6A1A2A3A4A5

业主提供点位及现场控制点布置图

4.1.2复测方法

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坐标成果后,利用测角精度为 2″,测距精度为:±(2mm+2ppm.D)的2电子全站仪对控制桩距离及角度进行校测。使用水准仪采用几何水准路线进行高程校核。

4.1.3场区控制网确定

校核合格后编制测量成果,上报业主及监理,监理验收合格后作为工程测量控制依据。

4.2Ⅱ级建筑物控制网

4.2.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