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C使用方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04:14: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CT使用说明书

该仪器在“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中的作用

1、 用于区域性和局部性突出危险性预测。

2、 用于区域性和局部性突出措施使用后的效果检验。 一、 突出危险性预测

(1)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① 保障安全生产

判识区域或工作面突出危险性,为预防突出事故提供依据,同时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确定防突措施的有效性;为作业人员进行突出预警。 ②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防突措施的针对性,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减少防突成本,提高采掘进度,从而在安全的前提下解放生产力,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2)预测方法分类 ①区域性预测:

煤层、水平、采区、阶段及局部区域预测。 ②工作面预测:

采掘工作面预测(点预测)。

1

(3)预测(效果)钻孔布置

① 层位: 一般应布置在软分层中。 ② 孔径:一般多采用?42mm孔径。

③ 数量:根据不同煤层产状、不同工作面有所不同: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对于急倾斜煤层布置2个,倾斜及缓倾斜煤层布置3个。采面每隔10~15m布置1个;石门工作面一般应布置3-5个。

④ 范围:控制巷道轮廓线外一定范围内,(2~4m)。 ⑤长度:不宜太深,一般为8~10m(石门工作面除外)。 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测定:

①、指标常见形式: K1值(mL/g.min1/2) 三、防突考察仪WTC仪器介绍:

构 成: 主机、煤样罐、组合筛、秒表、弹簧秤、充电器、打印机等。

四、操作方法:

①仪器准备:主机及其它器件等。 ②其它准备:本子、粉笔、秒表等。

③钻孔布置:钻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孔数、钻孔参数等按照设计而定。 ④测 定:按照WTC操作步骤执行(石门揭煤1m测定一次,其它工作面每2m测定一次)。

⑤记录、显示、预报、打印等。 五、K1指标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

K1指标综合反映了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的孔隙结构等参数。大小与瓦斯、煤的物理力学参数、瓦斯解吸特征及测量工艺、环境条件和测定

2

误差等有关。K1越大,突出危险性越大。 六、防突考察仪WTC的注意事项:

1、钻孔布置必须在软分层且参数合理,避开钻孔影响。 2、 电量必须充足,操作快速、减少暴露时间,2min内完成。 3、 把握接粉时机、避免卡钻处理后钻进时立即接粉。 4、 观察测量中仪器是否漏气。 5、最好采用干粉测定。 6、充分筛分。

7、 避开矸石段、观察钻粉中是否混有矸石。 8、 控制打钻,禁止先打到预定深度后等待接粉。 9、 现象记录、工作面异常描述。 10、 预测深度不宜太长等。

11、预测完后最好在井下显示一遍,确定准确值。

12、大家在使用防突考察仪WTC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从开始接煤样到仪器开始测定过程必须在2分钟之内完成。(从所周知,钻孔瓦斯涌出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尤其是突出危险煤层,其衰减系数更大,在测定时必须将测定时间控制在打完钻孔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是2分钟,否则,测定的参数是虚假值,用其判断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使用者要提高警惕)。

七、 钻粉量指标的测定: ①、钻粉量表示形式:Kg/m。 ②、钻粉量值与突出危险性关系:

钻粉量综合反映地应力、瓦斯和煤质三因素,但影响最大的是地应

3

力,在以地应力为主导突出的矿井较多应用。 一般认为钻粉量与突出危险性成比正比,即钻粉量越大,突出危险性越大。 ③、钻粉量测定方法:

测定仪器及其构成:弹簧秤、塑料桶或袋等。 准 备:测量装置、皮尺、粉笔等。

钻孔布置:软分层、孔径、孔数、钻孔参数等按照设计而定。 测 定:按规定每米一次。 记录、预报。

④、钻粉量测定注意事项:

钻孔布置应在软分层且参数合理、钻粉接全、现象记录、控制打钻速度、测量长度控制等。 八、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报:

(1)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可直接判定为有突出危险: ① 处于地质构造带。 ②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区。 ③处于应力叠加区。

④打钻时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⑤有明显突出预兆。 ⑥煤层软分层变化。

(2)多指标预测时,只要一项指标超标就判定有突出危险。 九、防突工程循环进尺审批程序流程图:

4

预测预报人员根据现报矿防突小组审

现场根据工程师意见确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工作面现场根据工程师的意见实施 十、WTC瓦斯突出多种参数仪的使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