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职业理想的作用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27 14: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一)教材名称 (二)教学章节

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单元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的作用

第2 课

课题:职业理想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明确理想、职业理想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掌握职业理想的特点和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三)运用目标:学生学会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重点:

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10分钟)

导入新课:案例故事《她梦想成为中国最老的女调酒师》 1.安排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来自主阅读;

2.安排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来讨论[心海导航]中的三个问题; (1)郑雯有什么梦?和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2)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兴旺,为她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什么机遇?

(3)有哪些事情能证明她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二)新课教学

安排学生用25分钟的时间来分别说出自己的理想和职业理想,再讨论: 1.结合案例看同学说出的答案中那些是理想,那些是职业理想来引导学生总结出理想、职业理想的概念及职业理想有哪些特点。 2.帮助没有职业理想的同学来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3.请已经有了职业理想的同学说出确立职业理想的依据,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来分析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师总结: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在孩子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人生理想、专业选择与职业目标,其实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从小没有理想、没有个人爱好,没有人生职业目标的教育环境下成长,是学生处于“学习无目的”和“学习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学生,仅仅跟着家长和老师的任务走,学习不主动,容易满足,容易放弃,没有兴趣,总有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感觉。他们对人生怎能不迷茫?他们怎能不厌学?他们怎会不迷恋虚幻的网络?最终又怎能被社会接受? (三)课堂小结:(教师用5分钟总结归纳)

理想、职业理想的概念; 职业理想的特点; 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①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有根据、合理的想象和希望。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②职业理想的特点是:

a社会性;b时代性;c发展性;d个体差异性。

③职业理想对人生的发展作用:

a.提供有充足的动力——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b.提供有持久的动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五) 课后作业:(5分钟) 1.判断是否是职业理想(画√或X) ①小刘的理想是挣够了钱周游世界。( )

②小赵干的是会计工作,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奉献爱心的志愿者。( )

③小王从参军入伍的那天开始,就立志要当将军。( )

④李某业余爱好摄影,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是他的理想。 ( ) ⑤小王在某工地打工,他的理想是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大学文凭。( ) 2.要实现你的职业理想,你目前正在进行哪些准备,打算在高中阶段做哪些准备?

3.课后找李素丽、徐虎、孔繁森等名人的故事阅读。

第二课时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复习:1.什么是理想?

2.什么是职业理想?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通过对上节课留的作业,读三个劳模故事的阅读,说出对自己的启发。 2.回想初中学习过的《藤野先生》,再次探讨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通过以上讨论,可以总结出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以下两点: (1)有明确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①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结构的追求、向往和想象,是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的希望和憧憬。

②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一方面职业理想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另一方面社会理想制约职业理想。 想一想

1.鲁迅和上述例子中的三位劳模都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并为之奋斗一生,今天的我们,如何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效结合呢? 2.谈谈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什么条件? 老师总结:

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两个条件:

(1)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务实,符合个人实际。

从下列四组中选出性格与职业搭配最合理的一组( ) A.张飞性格的人做办公室文员。 B.孙悟空性格的人做刑侦警察。 C.林黛玉性格的人做开拓市场专员。 D.武大郎性格的人做人事主管。

老师引导分析: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自己适合从事哪些职业,不适合从事哪些职业,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2)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通过对三个劳模的故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干一行爱一行,以兢兢业业的员工风格,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把工作做好。

(三)课堂小结 (3分钟)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宽敞的河流。而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

——阿?安?普罗克特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充分,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四) 课后作业:(2分钟)

思考: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从现在开始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4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