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3-03-29 09:55: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2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2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2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8

六、课时安排…………………………………………………8

七、考核方式…………………………………………………8

八、参考教材…………………………………………………9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总 学 时:72课时)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本课程与《旅游心理学》、《前厅与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相配合,共同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基本体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习题讨论、实习等教学媒体和手段,加深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应结合实践教学。有条件的教学班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参观、游览、讨论、评论,增强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 旅游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概

念、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特点、旅游

的类型。了解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1.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2.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和分离

3.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

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第二节 旅游的定义

1.旅游的定义

2.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旅游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的四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的消费属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旅游的四大特点: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季节性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1.按旅游区域划分

2.按旅游目的划分

3.新型旅游

第六节 旅游组织

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

2.我国的旅游组织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超出生

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难点是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第二章 旅游简史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掌握世界现

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的特征。了解

中国旅游历史沿革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了解

新中国旅游事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旅游历史概述

1.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2.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

3.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中国旅游历史沿革

1.古代旅行和旅游

2.近代旅游

3.现代旅游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掌握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

要因素。难点是中国旅游历史沿革及各个历史

时期发展的特征。

第三章 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者、

旅游资源、旅游业的概念。掌握旅游者的

条件、旅游资源的分类、我国旅游资源的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旅游业的主

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

1.旅游者的概念、条件

2.旅游者的类型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 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特点

2.主题公园

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三节 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性质、特点

2.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掌握旅游者的条件;旅游资源的

分类和开发原则。难点是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 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理解并掌握

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区、

旅游购物品、旅游娱乐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行社

1.旅行社的概念、类型、作用

2.旅行社的职能和业务

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第二节 旅游交通

1.旅游交通的概述

2.旅游交通的作用、类型

3.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

第三节 旅游饭店

1.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等级

2.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第四节 旅游区(点)

1.旅游景区的概述

2.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第五节 旅游商场

1.旅游购物品及其作用

2.旅游商场的类型

第六节 旅游娱乐业

1.旅游娱乐业的概念和作用

2.旅游娱乐设施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及其各自

的作用。难点是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 旅游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和形成的条

件,掌握旅游者流动的规律,理解旅游市

场划分的标准,我国的两大旅游市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概念

1.旅游市场的概念

2.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3.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

2.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市场

1.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

2.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

第四节 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是旅游者的流动规律,旅游市场形成

的条件。难点是旅游市场划分的标准。

第六章 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生态旅

游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并掌握

生态旅游的意义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

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态旅游概述

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2.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1.生态的类型

2.中外生态旅游现状

3.生态旅游的意义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1.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了解生态旅游和旅游的可持续发

展概念,对这样的新生事物要有前瞻性,要掌

握现代旅游发展的变化,为做好未来的旅游从

业人员打好基础。

第七章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决定未来旅行和旅游的主要因素。

掌握未来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旅

游业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国际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

2.旅游活动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文化化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继续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

第二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开创国际化发展模

3.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假日旅游向常态化发展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是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难点

是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决定因素。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本课程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场健康与安全意识,明白旅游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教育学生将来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时,要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意识,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从自身做起保护旅游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真正保证人们的旅游健康与安全。

六、课时安排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时安排:

七、考核方式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

平时(20%)+半期(20%)+期末(60%)=100%

平时含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等考核内容。

期末为闭卷考试。

八、参考教材

邵世刚、施筠君、李光坚.旅游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cy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