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29 13: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分,第小题1分)

1、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C )

A、例证法 B、概括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珠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D )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情感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C )

A、对比性 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 D地点统一性

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比喻 B、比拟 C对偶 D排比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后诟远”的是( C )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时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D )

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7、《香市》的作者是( B )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宗璞

8、下列《纪念付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A )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

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D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

9、《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 C )

A、治水事业的承续 B、李冰的坚定自信 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11、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 B )

A、下担捋髭须 B、脱帽著帩头 C、来归相怨怒 D、十五颇有余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D )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

13、《长恨歌》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内容是(D )

A、杨家女倾国倾城 B、唐明皇重色误国 C、杨贵妃马嵬殒命 D、太真女仙山寄情

14、《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 B )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5、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 D )

A、梧桐与鸳鸯 B、旧栖与新垅 C、空床与南窗 D、自己与亡妻

16、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D )

A、丈夫新丧之哀 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 D、狐苦无依之悲

17、《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 A )

A、建筑美 B、音东美 C、竟象美 D、情感美

18、《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 )

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 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 C、古典诗词竟境的化用 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

19、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 A )

A、自然天性 B、鬼母教养 C、环境影响 D 、自我修养

20、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A )

A、王三胜买艺 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C、孙老者求艺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述,正确的有( ACD )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 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 C、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

D、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感情” E、演讲风格坦诚自然,深刻锐利

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包含使动词的有( AC )

A、舞幽壑之潜蛟 B、寄蜉蝣于天地 C、泣孤舟之嫠妇 D、挟飞仙以遨游 E、哀吾生之须臾

23、《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于地坛的象征意义有( ACD )

A、深沉的母爱 B、建筑的壮美 C、“我”倔强的“心魂” D、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 E、死亡的慰藉

24、《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 ABDE )

A、期约不遇的忧伤 B、向往理想的爱情 C、终成眷属的喜悦 D、反复追寻的执著 E、暂且逍遥的自慰

25、《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A B )

A、一实一虚,双线并行 B、结局巧合,出人意料 C、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D、运用倒叙,制造悬念 E、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2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函:用匣子装

28、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乖:违背

2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生存,存活

3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自矜:自负、自夸

31、而朩之性日以离矣。 离:丧失

32、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则效:仿效学习

33、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颦蹙:皱眉头

34、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朋。 幸:希望

35、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锐身自任:挺身担起责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写出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意义。

答: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B、“孟子对曰”中主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类比论证

C、这里体现出孟子散文怎样的论辩艺术?

答:体现孟子欲擒故纵、偱偱善诱”的论辩艺术。

37、阅读《先妣事略》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A、“然犹以为母寝也”属于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答:细节描写

B、指出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母亲性格的语句。

答: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侧面烘托悲情;以二子肖母也。侧面描写母亲的肖像。

C、“有光七岁.....”这一段文字表现了母亲性格特征的哪一个方面?

答:严以教子

38、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A、本段文字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答:象征抒情

B、说出枣树和天空的寓意。

答:枣树象征着顽强反抗击黑暗的勇士。天空象征着统治者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C、本段文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营造了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

39、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A、指出描绘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

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闲来垂钓碧溪上”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答:吕尚(姜子牙)的典故。

C、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 借典故、像征抒情,语言的起伏跌宕。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大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答:儿子结婚的日子。

B、从“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看,金鲤鱼的思想感情如何?

答:梦想取得正房一样的地位,思想上深深打上等级观念的烙印。

C、这里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金鲤鱼?

答:心理描写。

五、作文题(共30分)

41、写一篇与“水”相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范文之一: 关于水的话

古语说,流水不腐。水一旦不能流动,就会成为死水。水色渐渐变得浑浊,水面上泛起了白沫或是漂浮着杂物,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光泽。

生活也是如此。不流动的生活是沉寂的,枯燥的,乏味的。让生活流动起来吧。

化学里学到,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态。它或为井,或为湾,或为湖,或为溪,或为河,或为海。水适应着不同的环境而成为不同的形态。

海固然可以吞吐日月,湖亦可把天空与白云揽入怀中,而一滴水同样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

生活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像水一样吧,去适应生活。即使我们是一滴水,也用不着妄自菲薄。我们同样能反映出生活的五彩缤纷。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先也。这是老子的一句话,此语道出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 每次到海边玩耍,看着手中的圆滑光洁的鹅卵石,看着被冲刷成姿态万千的礁石,我总有种莫名的感叹:这就是水啊。

水与石哪一个更坚硬?柔与刚哪一个更永恒?

女人是水做的。如水一样柔弱秀美,如水一样坚韧顽强。

当苦难让男人长吁短叹,当不幸让男人仰天长号,当命运让男人卑躬屈膝,女人用自己柔弱的手,拉起自己的男人,扯上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前走着。

有时我想,女人便如那被禁锢的水。当堤岸牢不可破时,你看到的是波平如镜,水光涟滟,天光云影;可一旦堤岸塌毁,水无尽的潜力瞬间被释放出来,一泻千里。

水是无色无味的。而我们喝的水却是有味的:泉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除非是蒸馏水。为什么水会有味道呢?答案很简单。水中含有“杂质”。

看来某些杂质并非不好,这正像山泉,因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而备受人们青睐。 有杂质并不可怕,最要紧的是它是有益的,并且能化有形为无形,将自己融入水中。

这便如同生活。至纯至美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有,那肯定也是乏味而单调的,就好像“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是一样的。含有“杂质”的生活是有味道的;虽然有时会咸了些,而不是你所期望的甜,但只要稍加沉淀,滤去盐分,生活依然是那样鲜美。

“水性杨花”是用来形容女子感情不专一的一个常见词。我崇尚感情专一,对朝三暮四者心存鄙夷。但一切事并不是那么绝对。要让别人专一,那是不是自己也应该有让人“专一”的条件啊。撇开感情是否专一的话题,我还是很喜欢水性杨花这个词。追根溯源,当初第一个用这个词来形容女子的,一定是个极有才情的男人。因为这个词本身极具妩媚,将女子的美与水与花相提并论,当真极是妥当。然而词中的“水性”却意不在此,而是说水易变。

水逢巨石,遇到大山,碰撞之后,如果不能改变对方,那就改变自己。转弯、绕道,另寻出路,正所谓变则通;实在无路可通,水就会不断的积聚,成湾成湖,当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它又会溢出来找寻出路。

生活也一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固然令人可敬,但不知变通,一条路走到黑也同样令人同情。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巨石或是大山,有时候凭一己之力的确是难以超越,那何不像水一样转弯绕道,另辟蹊径呢?俗话说,生着易,活着易,生活却是不易。这一点很多人都是深有体会,因此没有人会笑话你。即使是你一时陷入低谷,毫无出路,没关系,熬着吧,慢慢的熬着,总会有熬出头的那一天。连铁树都会有开花之时,何况我们人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说得太烂了。然而上溯到很远,人类却是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才懂得如何让水载舟。随之而来的死亡却让人们不得不将行舟的喜悦放逐远方,人们开始敬畏水,每次行舟前都顶礼膜拜,让水神、海神保佑行船的人一帆风顺。

水依然是水,碧绿的,澄静的,温柔多情,偶尔也会发点小脾气。在与水打交道的日子里,人们逐渐懂得了水性,熟悉了它的性格,掌握了它运动的规律。从此后,人们更加爱水;虽依然保留着对水顶礼膜拜的仪式,但那仪式里早已没有畏惧之心,而是喜悦和祝福。到这时,人与水达到了交融的境界。 走在生活的路上便如同在水上行船,期望着一帆风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能用心的去读生活,了解它,热爱它,我们就会真正的融入生活之中,少一些苦恼与埋怨,多一些开心与包容,路会越走越宽,生活会越过越有滋味。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水流动的规律,却未必是人生活的法则。

水是高贵的,它来源于巍峨高耸的冰雪之峰;水是干净的,它发源于没有污染的圣洁之地。水是怀着一颗济世的心流过山谷,淌过原野。它所经之处,草儿泛绿,花儿吐艳,果实挂满枝头,鸟儿在枝头唱歌,野兔在野地里奔跑,小鹿在溪边嬉戏 一切的一切都在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人是贪婪的,总是渴望着往上爬。人真应该像水一样。

其实人最初来时,也如水一样的高贵而圣洁,后来却少了一份济世情怀。一个人不能从低处做起,又如何走向高处?不要为“人往高处走”的话所迷惑,从眼前做起,从手上的活做起,便如水一样,在你工作的身后,一切都在悄悄的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范文二:水——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了水,万物将会无法生存。水是人类最需要的物资,没有了它,人类也将会面临灭绝,可见,水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古人以为水是上天的恩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但事实胜于雄辩,据统计,全球的淡水资源只有3.5亿亿立方米,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仅有0.3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由于分布不平衡,生活浪费,全世界60%的地区供水不足,严重缺乏用水,情况严峻。 在我去学校的路上,常常会见到一家酒店的工人在洗菜,只见他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把菜放到水龙头下就走了,过了许久他才回来,把菜拿走了,竟没有关水龙头,大量的生活用水流入了排水管道,造成极大的浪费。 以往,我们总能看见清清河水在河里徜徉,而现在,我们所看见的是堆满垃圾和工业废料的垃圾河。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遗弃的工业废料可真是数不胜数,连公园的小池也难逃一劫。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就受到更大的威胁。 面临如此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学会节约,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杯水,那全世界就节约下一条江,长此以往,我们节约多少条江,多少个海呀! 保护蓝天碧海,共创美好家园,让我们动起手来,为保护水资源出一分力,为国家的建设伸出援手。 水,我们都要把它看成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来保护。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公益广告,上面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面讲了当时只有一滴水,大家都争着要购买。因此有人就提议召开一次拍卖会来出卖这最后一滴水。在会上,人们纷纷出价购买,一个比一个高,有人出了天价,没有一个人能够比他出得多。这时全场观众全都一声不吭,有的在直发抖,有的在哭,有的在傻笑 因为没有水,他们都将死亡。我对这个公益广告非常感兴趣。我真佩服做这个广告的人,真是别出心裁,让我们都知道了水是一种无价之宝。 从那一天开始,我每时每刻都在节约用水,没有一点浪费。

范文三: 水的流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山顶流经平原再到大海,水的路途是漫长的,但水却从不因路途遥运而风尘仆仆,从不因前途渺茫而停下脚步,这是因为水会流动。但水的人生之路并非坦途,有山峰阻碍,有天堑拦截。它的力量毕竟弱小,无法改变高山为平地,变天堑为通途。于是它有了明智的选择——绕山而流。

陕西作家协会的一位作家陈忠实的人生之路便如水的流动一般。命运和从小就立志成才的他开了个玩笑。因为家境拮据,不得不休学一年。高考那年,他20岁,“大跃进”动乱便高校减少了招生人数,平时名列前茅的他落榜了。度过了一段沉郁的日子,父亲找他谈话。正是一句“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引领他走出阴霾,于是他开始在西安某村教书。四十年的拼搏后,他终于走出深山,

成为作家,著有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白鹿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挫折面前,只要寻找曙光的信念不倒,向前冲的动力不减,转一个小小的弯,前途豁然开朗。

妇孺皆知的“飞人”刘翔,是中国跨栏史上的骄傲。其实他今天的成绩同样得益于曾经的一个转折。最初是个跳高运动员的他在训练的过程中,成绩不突出,教练分析,他弹力不错,只是略矮了五厘米,于是推荐他去跨栏,这一转行可不得了,刘翔一进跨栏队,潜力被激发,便打破了100米跨栏的世界纪录,之后,刘翔的教练曾侃道:“如果刘翔再高5厘米,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危机就是转机,有些事物不可抗拒是因为人们没有选好最优角度,能将危机看为转机的人是敢于尝试的,精明的。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在黑暗的官场摸爬滚打三十年,缍担伤彭泽县令八十余日后,在官场夹击的危机下忽然辞官,回归美好自然的田园,这才让他“悠然见南山”的诗篇千古传颂;鲁迅生活在一个密不透风黑暗的铁笼子里,怀着满腹医学知识想解救苍生,却意识到自己被世态炎凉所欺骗,于是他果断流动于文坛,希望用犀利笔唤醒铁笼子里的人,成为了无产阶级战士。

当我们失望地迷失通向西方的路途时,转过身,会发现南方之路更宽阔;当我们掂着脚也摘不到树上的苹果时,看土里,会发现马铃薯也很可口;当我们羡慕天上皎洁的月光时,看旁边,会发现泉水也很明澈。在山的阻挡下,水选择转向而行;在成绩落后时,刘翔选择转行而进。中国在西方列强扼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下,毅然接受俄国革命思想,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谁知道水的流动是一种智慧——另辟蹊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pf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