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

更新时间:2023-08-29 13: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低温余热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

2011年3月

报告大纲低温余热资源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昆工-昆钢合作开发的可行性探讨

一、低温余热资源目前我国能源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用能效率低下。我 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美国的28.6 %。我国工业用能中近60-65%的能源转化为余热资源,其中温 度低于350℃以下的低温余热,约占余热总量的60%,目前技术 尚无法实现对其有效的回收利用。

1.工业余热资源 我国钢铁工业余热 按品质分类 高品位余热( >900℃) 47% 中品位余热 (400℃~900℃) 30% 低品位余热( <400℃) 23%

120 100 80 60 40 20 0

114.7

回收潜力 回收潜力74.5

回收潜力56.2

47%

50.51

30%44%

22.5

23%0低品位

30%高品位 中品位

我国钢铁冶金余热总量达15000万tce/a,目前平均余热回 收水平仅为30%。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技术难以回收数量庞大 的中低温余热。因此,我国钢铁工业中有大量的中低温余热资 源可供开发。 我国有色冶金工业余热

我国有色冶金行业存在大量 的容易收集的温度在60℃以上的 液态余热(如冷却水)及低压蒸

汽,据不完全统计蕴含可用的热能约1800 万tce/a,潜在发电能 力相当于3/4个三峡工程发电量。

我国建材工业余热

陶瓷窑炉 玻璃窑炉 水泥窑炉 1.水泥工业: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 推广、普及,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350-400℃以下的余热不 能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占到水泥熟料烧成总耗热量35%以上 造成的能源浪费高得惊人。我国水泥低温余热潜在的发电容量 约在800亿kWh/a,相当于1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

我国建材工业余热

2.陶瓷工业:日用陶瓷烧制窑炉排烟温度一般在200-300℃, 排烟带走的热量损失约占总热量的20%-40%。我国现有陶瓷生产 企业约3000家,余热发电能力约1200亿kWh/a,相当于2个三峡工 程的年发电量。 3.玻璃生产工业:我国投入使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有130条 左右,平均每条日熔化500t玻璃;平拉法平板玻璃生产线30条, 平均每条日熔化200t玻璃;两项合计年能耗总量约为520×105 t重油。余热发电潜力约300亿kWh/a。

2.地热能地热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很广, 资源储量约为4.4×1027kJ,蕴含发电能力可达6.74GW。

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

3.太阳能我 国 2/3 的 面 积 年 日 照 时 间 在 2300小时以上,每平方米太阳能年 辐射总量3340-8400MJ,陆地表面每 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7000亿 吨标准煤,而且分布极为广泛 ,蕴 含的发电能力约1400万亿kWh/a,是 我国一年总发电量的近300倍。 非聚焦太阳能集热发电示意

二、低温余

热发电技术1.技术现状 常规水蒸汽朗肯循环发电技术

常规水蒸汽朗肯循环用于烟气余热回收发电流程图

常规水蒸汽朗肯循环发电技术的缺点1.系统构成复杂,锅炉给水需要除氧、除盐,在锅炉部件 及管路上需要设置排污及疏放水管路;凝结器里需保持较高的 真空度,要设置真空维持系统。 2.透平进排气压力低,蒸汽比体积较大,导致透平通流面 积较大。 3.通常透平进口蒸汽需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在余热锅炉中 必然要设置过热蒸汽加热段,导致余热锅炉的结构比较复杂。 4.管道内容易结垢及生锈,维修成本较高,寿命较短。 5.需要较多的运行、维修人员,运行成本较高。 6.单机容量不能太小,系统满负荷运行率不高。 7.一般只适用于烟气温度高于350℃以上的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技术 (ORC)中 低 温 烟 气

有机透 平 凝汽器 有机工质 余热锅炉

~

发电机

冷却塔

加压泵

储液 罐

冷却泵

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示意图

ORC发电技术的优点1.效率高,系统构成简单,不需要设置除氧、除盐、排污 及疏放水设施;凝结器里一般处于略高于环境大气压力的正压, 不需设置真空维持系统。 2.透平进排气压力高,所需通流面积较小,透平尺寸小。 3.使用干流体时,余热锅炉中不必设置过热段,工质蒸汽 直接以饱和气体进透平膨胀做功。 4.可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需要极少的运行、维修人 员,运行成本很低。 5.单机容量可从几kW到数千kW。 6.系统部件、设备可实现标准模块化生产,能缩短安装周 期,降低制造成本。 7.适用于温度高于70 ℃以上的低温余热源。

昆工ORC技术研究进展

1.提出了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及多元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 环,可减少有机锅炉中由于传热温差不均衡导致的额外熵增, 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

3 T 2 1 T 2 1 3

4

4 S

5 6 S

膨胀末级处于湿蒸汽区

膨胀末级处于过热蒸汽区

2.提出了多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式有机朗肯循环及 多级-复叠式有机朗肯循环,最大限度实现传热过程的温度微匹 配。

多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

冷却塔

水蒸汽-有机朗肯复叠循环

3.建立了低温热能发电ORC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单目标优化法

单位换热面积输出功率 余热锅炉紧凑性指标 余热锅炉单位容积输出功率 单位换热面积输出功率

多目标优化法

余热锅炉单位容积输出功率 年度化总成本最小优化法

+

经济优化法

年度化净利润最大优化法 单位成本净利润最大优化法

昆工ORC技术研究成果

1.已申请多项国家专利 专利名称: No.1 超临界朗肯循环回收低温余热动

力的方法, 申请号200810058497.9 No.2 混合工质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及工艺, 申请号200810058626.2 No.3 一种用于低沸点工质低温热能热力发电和工业余压动 力回收透平装置, 申请号200820081418.X No.4 分散式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及工艺, 申请号200810058714.

2.已完成ORC低温余热发电工质的热物性及传热特性的研究

ORC循环工质物性及传热特性试验装置

3.已完成对昆钢高线三段式加热炉排烟余热发电100kW ORC 样机系统的仿真与方案设计。

样机拟从这根 管道下部取烟

4.已初步完成对采用空调离心式冷水机组构建ORC系统可行 性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该ORC系统的性能模拟数学模型,同时制 定了下一步的试验方案及产业化技术措施。 5.在研究经费保证的情况下,预计在3~6年内便可初步实现 低温烟气余热发电ORC技术的产业化(完成1000kWe的示范工 程),5~8年内便可初步实现液体余热及低温太阳能发电ORC技 术的产业化(完成2000kWe的示范工程) 。

三、昆工-昆钢合作开发的可行性探讨 合作开发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pf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