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数学教科研计划

更新时间:2023-07-25 16: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继续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提高师生素质为根本,以全员培训及校本研训为保障,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服务基层为宗旨,充分发挥小学教研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化课堂改革。本学期以全员参与的“三课”型立标练课为主要形式,完善模式。各学校组成练课领导小组,制定练课方案,实施分期分批达标活动。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抽查评定。制定达标评价标准。

1、以“合作式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为引领。即:复习铺垫-自主尝试-展示交流-点拨升华-演练拓展。各校结合实际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本定时定期开展专题论坛,发现典型召开现场会推广。

2、以 “探究式练习课”课堂教学模式为引领。即典型引领-演练探究-完善模型-深化拓展。让练习变成学生合作探究、完善解题模型的重要手段。

3、以“网络式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为引领。即:梳理知识结构-展示知识结构-完善知识结构-应用知识结构。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4、继续深化三级连动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保障,抓好了备课,就抓好了基础,抓住了根本。怎么上课就怎样备课设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作探究”的教学练案,建立“三备”制度,即区级骨干教师备,校级(乡镇)同级部教研组备,个人个性化备。在个人备课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区骨干教师的教案发到学科网站上,供老师参考,使备课落到实处,组织集体备课现 场观摩研讨会。

5、做好信息反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工作,几何画板、白板使用、课件制作等。(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聘请专家运用周六周日共用28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专题培训。)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学科素养关系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为对教育的高度负责。

6、做好教师教材全员月培训工作。培训内容立足课堂、立足教材、立足课

标、立足教法,以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人文素养、新课程理念及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改革培训方式,做好四个结合,即专家引领与教材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教材培训相结合,片际研训与教材培训相结合,学科教研活动与教材培训相结合。建立五种机制,建立互动培训机制,建立训前试讲机制,建立训前预习机制,建立训后作业机制,建立训后评价机制。主讲教师通过试讲,互相研讨,形成培训策略。受训教师先独立通研教材及教师用书,教师带着问题参与培训,培训时提出来共同协商解决,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每次布置适量书面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充分发挥学科带头及教学能手的领作用,由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组成讲师团。采用分层、互动培训方式,以问题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达成共识。让所有教师参与进来,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7、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重点对04-09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及区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见培训方案)

8、做好名师培养工作。名师团队及青年教师团队,定期专题研讨,建立骨干教师及名师档案,建立年度考评制度(制定评价标准),实行动态管理。该成员承担各项教研、培训等工作;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有关数学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成就师业,完善师能,实现价值。

9、青年教师教学新秀评选活动。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活动。

(三)加强教研活动管理

10、做好学科教研组建设,做好教研基地的培置与评选工作,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打造名师、名课、名学科。

11、做好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小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全区数学教师以《小学数学教师阶梯型名师培养模式研究》及市《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为龙头,做好“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完善工作。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鼓励教师把教育生活变成有价值的研究资源,通过案例分析、个案研究、实践探索方式探究教学规律,培养教师树立问题即课

题意识,不断提高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生命质量。

12、做好案例、教学随笔、教学问题的收集与评优工作。案例是教学实践的叙述,是承载理念的载体,是理念的外化形式。教研室将继续对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举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案例研究中,与一线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反思,共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不断探索和升华,在鲜活的实例中汲取营养。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进行论坛,资源共享。

13、做好网络教研工作。学科网络中心组成员,履行职责,发挥其功能,作好资料的收集与上传工作。

(四)做好教研室的常规工作

14、认真完成每学期过程性和终结性督导检查指导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临淄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重点检查备课、上课、作业、单元检测等项目,反馈准确,建议得当,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稳步、健康的发展。

15、做好各学段的教学质量抽测、检测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识。做好小学数学各学段的单元质量检测一及期中、期末教学质量的命题、检测、分析工作,命题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改革,体现基础性、思维性、发展性,体现学生自学能力。做到:找准不足,反馈及时,落实整改。

三、活动安排表及教学进度

1、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活动安排表

2、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期末教学进度

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各学段单元检测安排表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四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期中检测(结束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第 14 周 第 18 周 第4周 第7周 第 10 周 第 10 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 13 周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五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期中检测(1-4 单元,完成练习十二(68 页)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六、七单元:统计、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第 16 周 第 18 周 第1周 第3周 第6周 第 10 周 第 10 周 第 12 周 第 15 周 第 18 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pq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