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参考答案答案1

更新时间:2023-05-20 11: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格非

选择题:

1.曲轴后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

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当其转速为3000r/min时,则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在一分钟时间内开闭的次数应该是(1500次)

3.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各同名凸轮的相对夹角应当是(120度)

4.获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体成分应是(α=1.05-1.15)

5.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在向上运动的全行程中,真正供油的行程是(有效行程)

6.旋进喷油器端部的调压螺钉,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升高)

7.装置喷油泵联轴器,除可弥补主从动轴之间的同轴度外还可以改变喷油泵的(每循环喷油量)

8.以下燃烧室中属于分开式燃烧室的是(涡流室燃烧式)

填空题:

1.

2.

3.4.

5.曲轴的支撑方式可分为全支承轴和非全支承轴两种

6.7.

8.

9.

10.柴油机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备然期 速燃期 缓燃期 后燃期

名词解释:

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

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进 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过量空气系数:

发动机转速特性:发动机转速特性系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体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简答题:

1.柴油机燃烧室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答:可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有分为ω形燃烧室和球形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有分为涡流式燃烧室和预燃式燃烧室

2.柴油机为什么要装调速器?

答:柴油机经常在怠速的工况下工作此时供入气缸的燃油量很少,发动机的动力仅用以克服发动机本身内部各机构运转阻力,而这阻力测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加,这时,主要问题在于发动机能否保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而不熄火。对此驾驶员几乎不可能事先估计到并且及时操纵油量调节拉杆加以适当的调节。因此,汽车柴油机一般都装有两速调速器,以限制发动机最高转速和稳定怠速而自动进行供油量调节。 汽车柴油机多采用全速调速器来对供油量作自动的调节。全速调节器不仅

限制超速和稳定怠速,而且能使发动机在其工作转速范围内的任一选定的转速下稳定地工作。 有些在城市内或公路上行驶的柴油机汽车,为适应车辆多,人流大,减速,加速,停车频繁的情况,也采用全速调速器.

3.传统铅蓄电池点火系统有哪些缺点?

答:断电器触点分开时在触点出形成的火花使触点逐渐烧蚀,因而断电器的使用寿命短,在火

格非

花塞积炭时因火花塞间隙漏电,使次级电升不上去,不可能靠地点火,次级电压的大小随发动机的转速的增高和气缸数的增多而下降,因此在高速时易出现缺火等现象。尤其是近年来,一方面汽车发动机向多缸高速化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力图通过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以减少空气污染,以及燃用稀混合气以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这些都要求点火装置能够提供足够的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保证最佳点火时刻,现行传统点火装置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

4.汽油机经济混合气范围一般是多少?为什么过浓或过稀燃油消耗增加?

答:汽油机经济混合气范围一般是AF=15.4-16.9

当混合气稀到AF=19.11-2.58时,燃料分子之间的距离将增大到使混合气的火焰不能传播的程度,以致发动机不能稳定运转,甚至缺火停转。此值称为空燃比AF的火焰传播下限。

混合气过浓AF<12.94时由于燃烧很不完全,气缸中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甚至是还有游离的碳粒,造成汽缸盖,活塞顶,气门和火花塞积碳,排气管冒黑烟,排气污染严重。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能在排气管中被高温废气引燃,发生排气管“放炮”现象。此外,由于这种混合气的燃烧速递也较低,有效功率也将减小,燃油消耗率将增高。

5.L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采用空气流量传感器,以空气流入量为控制基础,以空气流量与发动机转速作为控制喷油量的基本因素,同时还接受节气门位置,冷却水温度,空气温度等传感器检测到的表征发动机运行工况的信息作为喷油量的校正,使发动机运转平稳。

6.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公用是什么?

答:发动机工作时,传力零件的相对运动表面之间必然产生摩擦。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不仅会增大发动机内部的功率消耗,使零件表面迅速磨损,而且由于摩擦产生大大量热可能导致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因此,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对相对运动表面加以润滑,也就是在摩擦表面覆盖一层润滑油使金属表面间隔一层薄的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耗减轻机件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功用:1.将机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并形成油膜,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2.循环流动的机油不仅可以清除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而且还可以冷却摩擦表面3.气缸和活塞环上的油膜还能提高气缸的密闭性4.机油还可以防止零件生锈。

7.起动系由哪三大部分组成?为什么要采用串激式电动机?

答: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操纵机构和离合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目前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串激直流电动机作为起动机,因为这种电动机在低转速时转矩很大,随着转速的升高,其转矩逐渐减小,这一特性非常适合发动机启动的要求。

选择题:

1.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2.发动机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金属磨屑,需要通过(润滑油)将这些磨屑从零件表面洗下来

3.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相比较,没有(点火系统)

4.旋进喷油器的调压螺钉,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升高)

5.喷油泵每次泵出的油量取决于柱赛的有效行程的长短而改变有效行程可采用(改变柱塞斜槽与柱塞套筒油孔的相对角位移)

6.润滑系中旁通阀的作用是(在机油粗滤器滤芯赌赛后仍能使机油进入主油道)

7.冷却系统中提高冷却沸点的装置是(散热器)

填空题:

1.

格非

2.在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时化油器提供的混合气必须浓空燃比为3. 三种

4.活塞销与连杆小头、活塞的连接方式塞销连杆小头活塞没有固定 气浮式两种

5. 等机件组成

6.凸轮轴布置形式可分为下置 中置 下置 三种

7.发动机冷态时一般进气门间隙排气门8.

9.部常设有各种各样的凹顶

10.配齐机构的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式 链条传动式 齿带传动式 三种

名词解释:

1.过量空气系数:即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之比。

2.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为单位)称为燃油消耗率

3.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4.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的工作容积或气缸排量,用Vl表示

5.充气效率:在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与进气系统进口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之比

简答题:

1.汽油机由那些机构及系统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答: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 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点火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

5、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6、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7、起动系统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

2.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3.试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答: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包括4个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进气行程化油器式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现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进行混合行程可然混合气然后再吸

格非

入气缸 压缩行程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之前将可混合气压缩,使其体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即需要有压缩过程 做功行程进、排气门仍然关闭。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汽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排气行程 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生成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除以便进行下一个进气行程。

4.说明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答: 柱塞泵的泵油机构包括两套精密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 出油阀和出油阀座

原理: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进油过程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度,当柱塞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

供油过程 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滚轮体时,柱塞弹簧被压缩,柱塞向上运动,燃油受压,一部分燃油经油孔流回喷油泵上体油腔。当柱塞顶面遮住套筒上进油孔的上缘时,由于柱塞和套筒的配合间隙很小(0.0015-0.0025mm)使柱塞顶部的泵油室成为一个密封油腔,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高,泵油压力>出油阀弹簧力+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时,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回油过程 柱塞向上供油,当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停供边)与套筒上的回油孔相通时, 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 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停止供油。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的 作用下,柱塞又下行。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5.说明离心式机油细滤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答: P240

6.试述化油器主供油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情况?

答:P119

选择题:

1.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进气行程时,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2.发动机——性是指节气门处于(最大开度)时所得到的是总功率特性

3.下列零件中不属于曲轮飞轮组的是(曲轮箱 连杆)

4.发动机在怠速工况时,需供给的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为(8.82-11.76)

5.曲轴顶端的回油螺纹的旋向应该是(与曲轴转动方向相反)

填空题:

1.汽油的基本成分为85%15%2.

3.

4.

5.缸套常见的密封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密封环槽开在缸套上,另一种是将密封环槽开在气缸体上

6.

7.名词解释:

1.点火提前角:点火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压缩行程结束而活塞在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格非

2.喷油提前角:喷油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压缩行程结束而活塞在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3.气门间隙: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通常称为气门间隙。

4.工作循环:在发动机内每一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空气吸入,压缩和输入燃料使之着火燃烧而膨胀做功,然后将生成的废气排出,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简答题:

1.气门为什么要早开、晚关?为什么留有气门间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进气门提前开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进气门行程开始时进气门已开大,新鲜气体能顺利地充入气缸;进气门晚闭是为了利用气流惯性和压力差增加气缸充气量,排气门早开,大部分废气在此压力作用下迅速从缸内排出。 作用: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

2.调速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两速调速器为一般条件下行驶的汽车柴油机所装用1以保持怠速运转稳定及防止高速运转时超速飞车,2全速调速器不仅能控制柴油机最低最高转速,而且能控制从怠速到最高限制转速范围内任何转速下的喷油量以维持柴油机在任一给定转速下稳定运转,3.定速调速器能随负荷变化自动控制喷油器以维持柴油机在设定设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3.何谓气门间隙?以EQ6100-1型汽油机为例,说明怎样调整气门间隙?

答:通常在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通常称为气门间隙。 1.在冷态下调整2.转动飞轮使凸轮凸起部分离开起挺柱,气门落座关闭,拧松挺柱顶部锁紧螺母,进气门下用0.25-0.30mm毫尺摇臂与气门拧松调节螺母,排气门下用0.30-0.35mm之间再拧紧调节螺钉抽出毫尺拧紧螺母

4.现代化油器的组成及其各装置的作用?

答:现代化油器在结构上便采取了一系列自动调配混合气浓度的装置,其中包括主供油系统、启动系统、怠速系统、大负荷加浓系统和加速系统,以保证在车用汽油机各种工况下都能供给适当的可燃混合气,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住供油系统:供油作用 启动系统:让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怠速系统:保证在怠速和很小负荷时供给很浓的混合气,其AF值为10.29-13.23。 加浓系统:在大负荷和全负荷时额外供油保证在全负荷时混合气浓度达到AF=1.76-13.23,使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 加速系统:是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及时将一定量的额外燃油一次喷入喉管,使混合气临时加浓,以适应发动机加速的需要。

5.p油泵有哪些结构特点?

答:1全封闭式泵体 以提高刚度,防止泵体在较高的峰值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使柱塞偶件加剧磨损,降低使用寿命。此外还起到防尘的作用。2.吊挂式柱塞套:能够避免柱塞在进油回油孔处受压变形,致使柱塞偶件间隙发生变化而加速磨损。3.钢球式油量调节机构:这种机构简单,工作可靠,配合间隙较小,有利于调速工作。4.压力式润滑系统:采用这种方式,即润滑可靠,又无需经常检查、添加和更换润滑油。

6.强制循环式冷却系的大、小循环路线?P247 P258

答:大循环:由气缸盖水套流出的循环水,经散热器流入水泵的循环流动路线。大循环冷却水的流动路线:水泵一分水管一气缸体水套一气缸盖水套一节温器(上阀门打开,侧阀门关闭)一上进水管一散热器一下出水管一水泵。 小循环:由气缸盖水套流出的循环水,经节温器侧阀门及旁通管而流入水泵的循环流动路线。小循环冷却水的流动路线:水泵一分水管一缸体水套一缸盖水套一节温器(上阀门关闭,侧阀门打开)一旁通管一水泵。

7.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比较有何优点?P38

答:1.曲轴每转一周就有一个做功行程,因此当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和转速与四冲程发动机相同时,在理论上它的功率应等于四冲程发动机的二倍。2.由于发生作功过程的频率较大,故二

格非

冲程发动机的运转比较均匀平稳。3.由于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所以它的构造较简单,质量也比较小。4.使用简便。

一、单项选择题

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 D )

A、定压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温加热循环 D、混和加热循环

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 C )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 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

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 D、换气损失增加

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 C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被炽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 D )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 B、加大进气迟闭角

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 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

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 ( B )

A、排气门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 C )

A、火焰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混合速度

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 的辅助手段是 ( D )

A、大压缩比 B、高压喷射 C、进气运动 D、加热进气道

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 ( B )

A、着火延迟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 C )

A、小于180° 曲轴转角 B、等于180° 曲轴转角

C、大于180° 曲轴转角 D、不小于180° 曲轴转角

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 A )

A、运转情况 B、功率情况 C、速度情况 D、传动情况

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 C )

A、高压油管过细 B、油管壁面过厚

C、喷油压力过高 D、喷油数量过多

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 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 A )

A、转速 B、功率 C、扭矩 D、油门位置

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 C )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 C )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多变过程 D、绝热过程

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 A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 D )

A、半开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统一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格非

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 B )

A、负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调整特性 D、万有特性

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 B )

A、均匀喷油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快后慢再快

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 A )

A、有时缺氧 B、空气过量 C、扩散燃烧 D、喷雾燃烧

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 B )

A、定压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温加热循环 D、混和加热循环

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 B )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 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

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 D、换气损失增加

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 ( A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被炽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 ( C )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 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

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 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

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之间到气门关闭的角度称为 ( D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26、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指 ( A )

A、锋面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气流速度

27、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 的辅助手段是 ( A )

A、大压缩比 B、高压喷射 C、进气运动 D、加热进气道

28、最大压力及其出现时刻用于评价 ( B )

A、着火延迟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2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的进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 C )

A、小于180° 曲轴转角 B、等于180° 曲轴转角

C、大于180° 曲轴转角 D、不小于180° 曲轴转角

30、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范围在转速、功率坐标图上是 ( D )

A、一个点 B、一段直线 C、一段曲线 D、一个平面区域

31、汽油机出现的不正常燃烧现象中包括 ( C )

A、气缸内燃烧波动 B、各气缸燃烧不均匀

C、混合气自燃 D、点火提前角偏小

32、描述汽油机速度特性时,表示负荷不变的参数是 ( D )

A、转速 B、功率 C、扭矩 D、油门位置

33、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 B )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3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 ( C )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多变过程 D、绝热过程

35、研究发动机的性能时,用指示指标评价实际循环,因为指示指标以 ( C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理论循环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3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引入的参数是 ( D )

格非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换气损失

37、柴油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 A )

A、开式燃烧室 B、火球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38、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是 ( C )

A、发动机 B、试验台架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

39、汽油机的理想燃烧情况是 ( C )

A、等速燃烧 B、等温燃烧 C、等容燃烧 D、等压燃烧

40、柴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 B )

A、有时缺氧 B、空气过量 C、预混燃烧 D、均质燃烧

二、是非判断题

1、柴油机的压力升高率高于汽油机。 [ √ ] 改正或理由:柴油机的速燃期是多点自燃,燃烧速度快。

2、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中,被冷却水带走的部分比例最大。 [ √ ] 改正或理由:热效率小于50%,因此放热量在总热量的比例大。

3、汽油机表面点火发生在电火花点火之前。 [ × ] 改正或理由:汽油机的表面点火与电火花点火无关。

4、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 √ ] 改正或理由:充气效率表示气缸容积的利用效率,最多为100%。

5、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中,各条曲线存在一些交点。 [ × ] 改正或理由: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中,各条曲线是没有交点的。

6、柴油机的压缩比高于汽油机。 [ √ ] 改正或理由:柴油机的着火燃烧是柴油的自燃,大压缩比可以提供燃烧需要的温度。

7、机械损失功率中,驱动各种附件部分的比例最大。 [ × ] 改正或理由:机械损失功率中,摩擦损失的比例最大。

8、汽油机爆震发生在电火花点火之前。 [ × ] 改正或理由:汽油机爆震是电火花点火之后发生的。

9、发动机热效率总是小于1的。 [ √ ] 改正或理由: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转换为功。

10、在发动机万有特性的有效燃油消耗率曲线图中,最内层区域的经济性最好。 [ √ ] 改正或理由:万有特性图中的曲线是等值线,而发动机在中等负荷、中等转速时油耗最低。

三、填空题

1、在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温度相同时, 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2、对汽车发动机,不仅希望有足够的扭矩,还要求发动机的扭矩随转速下降而增加。为衡量发动机的爬坡能力和克服短期超载能力,可以用 扭矩储备系数 和适应性系数等指标。

3、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若它们功率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升功率 。

4、汽油机热效率比柴油机低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 小。

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质调节 。

6、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门的热负荷,增压柴油机往往采取扫气的措施。所谓扫气是指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不在气缸中停留,利用 气门重叠 ,直接从排气门流出。

7、控制进气气流速度不能过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 充气效率 。

8、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喷雾锥角和。

格非

9、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 火焰传播距离短 。

10、在压缩比和加热量相同时, 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11、每小时耗油量的测量可以用流量法、容积法和 质量法 等。

12、在发动机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都起作用的调速器是 。

13、有效功率相同的两种柴油机,若它们的干质量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比质量 。

14、汽油机振动比柴油机小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 小。

15、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来调节汽油机负荷,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量调节。

16、进气门直径比排气门大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

17、油束的微观特性可用油滴平均直径和 均匀度 描述。

18、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 燃油油束、气体运动与燃烧室三者要配合 。

四、名词解释

1、充气效率—— 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

2、着火延迟 —— 混合气达到自燃温度或被点燃之后,并不立即出现明显燃烧,而是有一段时间滞后,这种现象称为着火延迟。(或:从汽油机火花塞点火或柴油机可燃混合气达到燃点开始到压力线脱离压缩线(或出现明显发光发热的燃烧现象)为止的这一个阶段。)

3、喷油规律—— 喷油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喷入燃烧室中的燃油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或:单位时间喷油嘴喷油量与喷油泵凸轮转角(时间)的关系。)

4、爆燃(爆震)—— 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火焰中心较远的未燃混合气自燃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

5、负荷特性—— 发动机保持转速不变,其性能参数随负荷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6、气门叠开—— 由于排气门迟后关闭和进气门提前开启,存在进排气门同时开的现象,称为气门叠开。

7、速燃期—— 从压力线脱离压缩线到出现最高压力所经历的曲轴转角。

8、速度特性 —— 发动机保持负荷不变(对汽油机,保持节气门开度不变;对柴油机,保持油量调节机构位臵不变)时,发动机性能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9、表面点火—— 混合气不是由火花塞点燃而是由气缸内的炽热点点燃的现象叫做表面点火。

10、油束特性—— 燃油喷射时,油束的各种参数统称为油束特性。

五、论述题

1、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机械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用什么指标衡量机械损失?

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或功率小于其气缸内气体膨胀所作出的功或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2分)。机械损失包括:摩擦损失、附件驱动损失、泵气损失等(2分)。可用机械损失功、机械损失功率、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和机械效率大小来衡量机械损失(1分)。

2、柴油机为什么要有供油提前角?

由于柴油机燃烧存在着火延迟和燃油喷射存在喷射延迟(2分),如果柴油机供油在上止点,则燃油进入气缸的时间就会过迟(1分)。这会引起最大爆发压力低,出现时刻推迟,后燃严重,降低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2分)。

3、什么是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

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是:唯一地由火花塞定时点火(2分),依靠火焰传播传遍整个燃烧室的燃烧过程(2分)。不是由火花塞定时点火,或不是依靠火焰传播的燃烧过程,则是汽油机的非正常燃烧

格非

(1分)。

4、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T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Ts的原因是什么?

在进气过程中,新鲜工质受到:高温零件的加热(2分);残余废气的加热(2分);进气时气体的流动动能部分转变为热能(1分)。

5、什么是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泵气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

发动机在换气过程中消耗的功与功损失叫做泵气损失(1分),泵气损失由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组成(2分)。排气损失主要是强制排气损失,它和进气损失都是消耗的功(1分)。还一小部分排气损失是自由排气损失,它是功损失(1分),但它并不包括在泵气损失中。

6、汽油机为什么要有点火提前角?

汽油机燃烧存在着火延迟,为了克服着火延迟,保证最高燃烧压力在上止点后10至15°曲轴转角出现,汽油机要有点火提前角(2分)。如果汽油机点火在上止点,燃烧时间就会延长(1分)。这会引起最大爆发压力低,出现时刻推迟,后燃严重,降低汽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2分)。

7、什么是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

柴油机的正常喷射是指燃料系统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喷射时间,把定量的燃油以一定的形状和雾化质量喷入气缸。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就是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3分)。

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主要有喷射时刻过迟、过早;喷射不稳定:数量变化或断续喷射;雾化质量或燃油形成混合气的数量与燃烧要求不配合。都是不正常喷射。(任意答出两个,给2分)

8、发动机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指示功率是实际循环的评价指标之一,以活塞输出的功率或气体的膨胀功为基础(1分);有效功率是发动机整机性能指标之一,以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分);有效功率在数量上为指示功率与损失功率之差(2分)。原因是机械功在传递中会有一些的损失(1分)。

六、分析计算题

1、某汽油机的转速为 n = 6000 ( r / min )时,测量得到有效功率Pe = 65 ( kW ),每小时消耗汽油量B = 19.8 ( kg / h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 be 和 有效转矩 Teq。 be

B 1000 Pe19.8 1000 304.665

9550PeTtq n

9550 65 103.466000 g/(kW h) (2分) [N m] (2分)

注:单位计1分。此外,若学生答出有效燃料消耗率的定义,也酌情给1分

格非

第2题图

2、利用所给换气过程的示功图,说明排气提前角对排气损失的影响。

排气提前角大,提前排气损失大而强制排气损失少(1分),排气提前角小,则提前排气损失少而强制排气损失大(1分)。因此从减少换气损失、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看,存在一个最佳排气提前角使两部分之和,即总排气损失最小(2分)。此外,随着发动机的工况变化,最佳排气提前角也随之变化(1分)。

3、试述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和方式。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在气缸中进行。这是因为柴油蒸发性差,需要利用气缸内压缩高温的缘故(1分)。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是:混合气形成时间短;混合气不均匀;空气过量;多数情况下,需要组织空气运动(2分)。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有空间雾化和油膜蒸发(2分)。

请说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原因。

汽油机不规则燃烧有两种,单个气缸中有循环间燃烧变动,多缸发动机有各缸间燃烧差异(1分)。 循环间燃烧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火花塞附近混合气的混合比和气体紊流性质、程度在各循环均有变动,致使火焰中心形成所用的时间不同,即由有效着火时间变动而引起的(2分);

各缸间燃烧差异主要原因有:由于燃料分配不均,使各缸空燃比不一致;各缸进气量分配不均匀;各缸内空气运动不相同以及燃烧室结构的微小差异等等(2分)。

5、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转速为 n = 4000 ( r / min ),有效功率Pe = 80 ( kW ),每小时消耗汽油量B = 19.8 ( kg / h ),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 be 和 有效转矩 Teq。

be

B 1000 Pe19.8 1000 247.580 g/(kW h) (2分)

第2题图

Ttq 9550Pe n

9550 80 1914000[N m]

(2分)

格非

注:单位计1分。此外,若学生答出有效燃料消耗率的定义,也酌情给1分。

第2题图

6、图中所示的发动机特性是哪种特性?在图上标出特性曲线所代表的性能参数(即标出Pe 、be 和Teq )。若该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转速由图给出,标定功率为 72 kW,标定转速为 4500 r / min,求其扭矩储备系数。

如图所示的发动机特性是速度特性(2分)。标记如图(2分)。

由图中读出标定工况的扭矩为50 N · m,最大扭矩为57 N · m,则扭矩储备系数K为:

K Teq,maxTeq,d (1分) 57

50 1.14

注:只要公式正确即可给分

7、试述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和方式。

汽油容易蒸发,因此汽油机中混合气形成手段多,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辅助手段,混合气形成部位也比较灵活,发动机进气管路或气缸内都可以形成(1分)。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是:混合气形成时间相对较长;混合气相对均匀;混合气浓度在理论空燃比附近变化,有时空气不足;一般不需要组织进气涡流(2分)。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有化油器雾化和汽油喷射雾化两种方式(2分)。

8、请说明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点。

柴油机燃烧过程人为分为4个阶段: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2分),其特点是混合气形成在缸内,滞燃期中物理准备的比例较大;多点自燃,速燃期的前期是预混燃烧,压力升高率大,工作相对粗暴;速燃期的后期和缓燃期中是边形成混合气边燃烧,是扩散燃烧,燃烧速度慢;最高温度在最高压力之后出现;后燃较严重,大负荷时,有边喷射、边形成混合气、边燃烧;总体燃烧速度低,膨胀充分,排气温度低;空气过量(任答4个要点,给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b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