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年干部成长一2012.4.23

更新时间:2023-05-14 23: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年是整个社会人群中的重要群体,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工作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相对于青少年,他们稳重,有足识,有经验;相对于人的一生,这个阶段是最宝贵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精力旺胜,思维活跃,正是挑重担,干大事的好时候。青年有如此多的优点和优势,因此,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年代,都不能不重视青年,尤其是青年干部。

谈青年干部的成长(一)

青年是整个社会人群中的重要群体,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工作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相对于青少年,他们稳重,有足识,有经验;相对中老年,他们活跃,更爱迎接挑战,更爱创新创业,在整个社会人群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人的一生,这个阶段是最宝贵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精力旺胜,思维活跃,正是挑重担,干大事的好时候。青年有如此多的优点和优势,因此,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年代,都不能不重视青年,尤其是青年干部。

一、青年干部是发展的主力

青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按孔子所划分的人生几个阶段来说,三十而立,这一阶段也正是成就事业,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青年干部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正是承担重任,干好工作的黄金时期。况且青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石,是共和国大厦的栋梁。全国13亿人口,不十分精确的讲,1/9是儿童,1/3在上学,1/6已退休,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剩下的一半,3/7是青年,所以我说青年是社会的基石,丝毫不夸张。正因如此,党才如此重视青年干部,国家才如此重视青年人。71年前,抗战烽火正浓,在陕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将北方青年称为“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20年后,毛主席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演讲时有一段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

青年是整个社会人群中的重要群体,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工作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相对于青少年,他们稳重,有足识,有经验;相对于人的一生,这个阶段是最宝贵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精力旺胜,思维活跃,正是挑重担,干大事的好时候。青年有如此多的优点和优势,因此,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年代,都不能不重视青年,尤其是青年干部。

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青年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担当着重要的使命,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力。建国初,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搞了很多重大工程,而在每个工程里,必有青年人的身影,如“两弹一星”工程中,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邓稼先,26岁,在成为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人称“娃娃”博士,得到博士学位9天后,他就毅然回国,33岁开始“自己动手,从头摸起”,投身新中国的核武器研究,40岁时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蘑菇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50年代至今的“南水北调”工程,70年代开始的“青藏铁路”工程,90年代的“三峡”工程,新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青年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到处有青年人的身影。每到关键时刻,青年人总能站出来,“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攻坚力量,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走出了青年英雄,比如大家熟知的,道德英雄雷锋,意志英雄张海迪,战斗英雄徐良,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等,青年群体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二、青年干部是创造的主力

青年人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精力旺盛,是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是最具创新力的活跃因素。“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时站在爱国运动最前沿的就是青年,这次运动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是重要的历史丰碑。多数科学家、发明家出自青年,爱因斯坦27岁提出“量子论”,38岁完成“广义相对论”,一个爱因斯坦让人类至少少走300年的路;牛顿24岁发现“二项式定理”,29岁发表“级数和流数方法”,

青年是整个社会人群中的重要群体,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工作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相对于青少年,他们稳重,有足识,有经验;相对于人的一生,这个阶段是最宝贵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精力旺胜,思维活跃,正是挑重担,干大事的好时候。青年有如此多的优点和优势,因此,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年代,都不能不重视青年,尤其是青年干部。

44岁完成“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物理学、数学和哲学三大学科都有皆出贡献。数学家华罗庚,年少家贫辍学,自学高中和大学低年级课程,20岁因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初中学历破格进入清华大学,26岁写出“垒数论”,38岁成为美国一所重点大学的终身教授,40岁回国,成为新中国数学科学的奠基人;他的学生大数家陈景润,34发表“陈氏定律”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里程碑,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从国外说到国内,我提了四位科学家,他们的重大研究成果,都出自青年时代,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这是由青年人思维活跃,善于跳出定势,善于打破常规,善于破旧立新的特点决定的。看一点可知全貌,我们青年科学家创造力强,推广来说,就是青年人的创造力强,联想到我们的青年干部,虽然在业绩上,没有做出惊天之举,但同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出了很多好方法,出了很多好点子,这些创造虽不会被历史记录下来,但却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工作,帮助群众解决了难题,我想说贡献有大小,岗位无高低,只在大家能保持青年人的激情,全身心投入到我县的创新、创先、创优中来,就一定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青年干部是竞争的主力

当今的发展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归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的人才多,储备的好,谁就能赢得竞争,反之必然落后。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

青年是整个社会人群中的重要群体,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工作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相对于青少年,他们稳重,有足识,有经验;相对于人的一生,这个阶段是最宝贵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精力旺胜,思维活跃,正是挑重担,干大事的好时候。青年有如此多的优点和优势,因此,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年代,都不能不重视青年,尤其是青年干部。

于地球”。人才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别是青年人才。钱学森是上海人,19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24岁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25岁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28岁就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新中国成立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当38岁的钱学森要回国时,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发达国家为什么发展快,因为他们非常重视人才,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就是因为人才多,除了本国人才外,每年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就有接近70万,而且很多都选择留在美国,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世界在为美国输送青年人才,他发展能不快吗?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此,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都在重视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而在人才队伍中,最难得,最难求的是青年人才,谁拥有了高素质青年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h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