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更新时间:2023-04-23 15: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李京晓

张宇

糖尿病者给以调脂、降糖治疗,同高血脂、

时治疗基础疾病。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12.5mg、1次/日晨服,缬沙坦40mg,治疗

缬沙坦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

40mg,1次/日晨服治疗,每天测量卧位血

并根据血压情况滴定降压药物剂压2次,

量,观察时间8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钾。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血压<140/90mmHg;②有效:血压140~150/90~95mmHg;③无效:血压>150/95mmHg。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包进

数据以(X±S)表示,各组治行统计分析,

P<疗前后和组间指标参数采用t检验,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不良反应:治疗组初始治疗时有轻度头痛、面红4例,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踝部水肿。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钾无异常改变,血糖、血脂无增高。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达标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高血压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心血管综合征,我国目前高血压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高血压的控制率低心血管事件发病率、致死率居高不下。下,

中国2011年高血压指南指出: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并用药物

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良代可钝化反调节,

偿。降压治疗应选择预防卒中和冠心病事件获益证据充分的药物。比较小剂量苯磺

/256504胜利石油管理局纯梁医院(山东

东营市)

摘要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12.5mg、缬沙坦40~80mg,1次/日晨服,治疗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缬沙坦40~80mg,1次/日晨服治疗。观察两组收缩压、舒

检测治疗前后肝、肾张压及脉压差变化,

功能、血脂、血糖及血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59.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氢氯噻嗪/缬沙坦相似。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6.067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重及死亡率,

要环节。我国目前降压达标率不容乐观,因此优化降压治疗,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与氢氯噻

现报告如下。嗪/缬沙坦的降压效果,

资料与方法

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

(2009年基层版)高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血压诊断标准,为经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血

其中男27例,女18例;压控制不理想者,

年龄38~69岁,平均52±1.6岁。其中高血压1级8例,高血压2级26例,高血

糖尿病压3级11例;伴高脂血症18例,

15例,冠心病12例,脑梗死6例,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治疗组23例,两组在性

年龄及病情分布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别、

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低盐饮食,有

嗪/缬沙坦的降压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

舒张压及脉压差均较治治疗后平均收缩压、

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祛除右旋结构后

是分子长效CCB,具有降的活性药物部分,

压强力、平稳、持久特点,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饮酒、高盐饮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不影响其降压效果,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作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与各类抗高血压药物联用,而面红、头痛、心悸、踝部浮肿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钙拮抗剂。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受体阻滞剂,Ⅱ直接阻断AT1受体发挥降低血管阻力、抑制醛固酮合成作用,因

Ⅱ浓度增高,进而激活阻断AT1受体后Ang

AT2,具有扩张血管、对抗炎症等生物效应,并有心脑肾等靶器官保护作用。缬沙坦与

降压疗氢氯噻嗪联用也是较好的降压组合,

效协同,相互抵消不良反应。但本研究显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组合降压疗效高于氢氯噻嗪/缬沙坦组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与小剂量氢氯噻嗪/缬沙坦均为有效的降压组合,两组治疗后对肝肾功能、血钾及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当然,在降压治疗过程除了关注降压的数值,还应关注血压的中,

昼夜节律特征、血压的晨峰现象、血压变异性以及中心动脉压力,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

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靶器官损害的危险,

[1]

发生。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与小剂量氢氯噻嗪/缬沙坦对以上血压波动性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北京:人民

2007:342.卫生出版社,

7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wt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