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小脑出血护理业务查房(个案)

更新时间:2023-11-10 23: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题: 小脑出血的护理个案查房 时间: 2016.5.23 地点:普内科7病室

主持人:刘 红 (护士长) 中心发言:赵苗苗 参加人员 :详见签名册

主持人刘红(护士长)发言:大家好,今天,咱们组织小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个案查房,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掌握该疾病治疗和护理的有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其基本概念:

小脑出血:是脑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以及临床表现所表现出的一种,约占脑出血的10%,多见于一侧半球,尤以齿状核处出血多见。常开始为一侧枕部的疼痛、眩晕、呕吐、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可能有脑神经麻痹、眼球震颤、两眼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可无肢体瘫痪。由于临床表现并不具备明确特征,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凡高血压病人突起一侧后枕部剧痛,呕吐,严重眩晕,凝视麻痹,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无明显瘫痪者须考虑小脑出血的可能,头部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病情:

责任护士赵苗苗(N3):患者刘银,男,83岁,以“头晕、呕吐、双下肢不灵2天”为主诉于2016年5月20日 11:30入院,查:T 36.1℃ P 81 次/分 R 20次/分 BP 140/70mmhg ,患者神志清醒,精神差,诉“头晕、恶心、呕吐、双下肢无力”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3mm,四肢肢体肌力均正常。做CT示:右侧小脑出血,出血量约7ml。经过7天治疗及护理,现患者生命平稳,诉“头晕、恶心明显减轻,肢体无力症状缓解”,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食欲一般,由于不能下床活动自理能力部分自理,心理状况良好。

在患者住院期间共提出5个护理问题:

1、 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平衡失调等有关。 2、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绝对卧床休息有关。 3、 知识缺乏:与缺乏本病的知识有关。

4、 焦虑:与环境陌生,健康受到威胁,担心疾病后果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再出血。 问题一: 有受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抬高床头15-20°。 2、严密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神志改变以及头晕,恶心等症状。

4、告知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下床,协助床上大小便,避免过剧搬动头部。 5、集中操作,保证充分的睡眠,将日常用品放于患者手边,便于拿取。 6、告知家属加强看护,悬挂警示标牌。

问题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

1、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动作不宜过剧,避免搬动头部。 2、告知患者穿柔软、吸汗的棉布类衣裤。 3、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渣、无屑、无皱。 4、翻身时,避免托、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

问题三: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帮助病人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告知病人日常生活中应限制钠盐的摄入,观察血压的变化。 3、指导家属和病人学会观察排泄物的性质、次数,日常生活中应增加粗纤维类食物如:芹菜、香蕉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 4、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性出血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 5、疾病恢复期应适当锻炼,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问题四:焦虑

护理措施:

1、热情主动迎接病人做好入院宣教。

2、尽量主动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3、针对病人的顾虑确认、解释或指导。 4、介绍同室病友、互相交流,加强沟通。

5、耐心细致的讲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发展,治疗过程。 6、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

问题五:潜在并发症:再出血 护理措施:

1、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

2、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修养环境,限制探视,避免声、光刺激,治疗护理活动应集中进行。

3、告知患者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诱因,指导病人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如便秘时给予缓泻剂,血压过高时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烦躁时给予镇静处理。 4、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再出血的临床特点: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床边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主持人刘红: 责任护士把该病人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已讲述完毕,但脑出血属于急症,其中最重要的并发症应该是脑疝,下面有王鸿阁(N2)护士说一下对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王鸿阁(N2):脑疝: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由于颅内压的极度增高,脑组织被挤压到压力较小的硬脑膜间隙或颅骨的生理孔道,引起嵌顿时就叫做脑疝。最常见两种类型,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一、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及时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综合征,颅内压超过700cmH2O持续1h即可引起脑疝。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一旦患者有剧烈头痛且呈进行性加重和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警惕是脑疝前驱期。

2、意识观察: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意识变化时脑疝出现前的重要表现。

3、瞳孔的监测:根据脑疝的五期临床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已属于脑疝中晚期。

4、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且洪大,呼吸深而慢,提示脑疝前驱期。若脑疝发展迅速,呼吸可突然停止,急性后颅内凹血肿时呼吸变慢有提示枕骨大孔疝的意义。 二、护理要点

⑴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⑵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⑶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

⑷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 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压给氧,予呼吸气囊或呼吸机支持呼吸;

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 药物支持:遵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⑸准确执行脱水治疗,严格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电解质平衡的情况。 ⑹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手术治疗。

⑺体位:术后6h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或半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每2h更换体位一次。术后72h内,取头高位或半卧位,头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过伸、侧转,以免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性护理操作。 ⑻呼吸道管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更换体位,拍背协助排痰,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②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舌根后坠及呕吐时误吸;

③鼻饲者注射前抬高床头15°,以防食物反流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 ④氧气吸入,氧流量2~4L/min;

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探视,避免外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引起交叉感染。

⑽高热护理: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亚低温治疗(轻中度低温(30~35℃)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组织损害程度)。用亚低温治疗,应注意监测体温,加强皮肤护理。

⑾做好基础护理: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口腔护理Bid,按时翻身拍背,及时吸痰,留置导尿管按尿管常规护理;康复期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主持人刘红:脑出血后最重要的后期的锻炼与健康指导,下面由高晓冰(N2)护

士说一下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晓冰(N2):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脑出血的相关知识,如病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减轻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生活习惯的指导:限制饮酒与咖啡,提倡戒烟。提倡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不酗酒、每日饮酒量应≤1两白酒(酒精30克的量),提倡不吸烟,已吸烟者劝其戒烟或吸烟<5支/日。烟为黄泉路,酒为断魂桥。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不要饮酒,要饮就喝红葡萄酒,每日不超过50-100ml,因为红葡萄的皮上有“逆转醇”,它可以抗衰老,还是氧化剂。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切忌用力屏气; 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法:散步、慢跑、倒退行、骑车、游泳、太极拳、有氧舞,跳绳、爬山、踢踢毽,形式自便。

(3)用药指导:①血压高的病人,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为预防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高血压病人要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严格按照医嘱坚持终生服药,不可骤然停药,有专家指出:“宁可一顿不吃饭,不能一次不吃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x0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