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大数据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5-05 07: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营区军队信息化建设

设计方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1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设计方案方案 (5)

(一)项目设计总述 (5)

(二)武警XX市支队信息化现状及建设需求 (8)

(三)系统方案设计 (16)

(四)投标核心产品选型及详参 (65)

二、施工安装能力 (98)

1、工程概述 (98)

2、工程范围 (100)

3、建设目标 (100)

4、工期要求 (100)

5、编制依据 (100)

三、项目管理体系 (104)

1、项目管理目标及承诺 (104)

2、项目管理制度 (105)

3、施工管理措施 (106)

4、工程实施管理 (107)

5、保密管理 (111)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13)

1、工作流程 (113)

2、施工阶段的划分 (113)

3、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15)

4、深化设计 (172)

5、工程验收和移交 (185)

五、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89)

1、本项目的特点分析 (189)

2、本项目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190)

2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六、施工资源配置 (197)

1、项目管理模式 (197)

2、现场组织机构图 (197)

3、项目人员职责 (198)

4、公司总部与现场组织机构的关系 (207)

七、本项目实施时间进度表 (209)

八、劳动力、施工机具配备计划 (210)

1、劳动力计划安排 (210)

2、施工主要设备及进场计划 (212)

九、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221)

1、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指导原则 (221)

2、质量保证体系 (221)

3、质量保证措施 (230)

4、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36)

5、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39)

6、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249)

7、创优计划 (253)

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58)

1、文明施工措施 (258)

2、环境保护措施 (260)

十一、安全施工措施 (266)

十二、与各方的协调和配合措施 (303)

1、与发包人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303)

2、与监理单位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305)

3、与业主方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306)

4、与各分包人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307)

3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十三、成品保护措施 (310)

1、概述 (310)

2、成品保护的目的及原则 (310)

3、成品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310)

4、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311)

十四、培训计划 (316)

1、系统培训 (316)

2、培训对象 (316)

3、培训目标 (316)

4、培训分类 (317)

5、培训流程 (318)

6、培训组织实施与管理 (318)

十五、售后服务 (319)

1. 保修期内售后服务承诺 (319)

2. 系统保修期内的定期维护 (322)

3. 保修技术力量表 (323)

4.售后服务 (323)

4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一、项目设计方案方案

(一)项目设计总述

1.1项目背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XX市支队隶属于武警XX总队,主要担负看押、看守、守卫、守护、武装押解、武装押运、联勤武装巡逻、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援、防恐、处突等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武警部队“广西会议”、“辽宁会议”精神,依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总队战备工作规范》和《武警内卫总队、机动师、警种部队、院校作战勤务指挥中心建设及运行规范》,着眼提高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执勤维稳、反恐处突和抢险救灾能力,按照总部、总队总体部署,结合XX支队机关“两室两站”(作战勤务值班室兼大会议室、UPS供电室、执勤资料(图)库兼图文工作站、作战数据工作站兼信息保障站),实现基于数据精确指挥、盯着态势实时指挥、直达末端高效指挥的要求,为圆满完成以执勤维稳为中心、以反恐处突为重点的多样化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对作战勤务值班网系构建、信息利用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保证联合作战和作战勤务值班的先进性、及时性、准确性;参考武警XX总队“两室三中心”信息化建设和XX、XX等支队“一室两站”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并结合XX 武警支队现场情况的实际需求,为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与支队任务需求相符的作战勤务值班信息系统和任务现场机动通信系统,提高联合作战指挥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5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1.2工程建设概况

建设目标: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与支队任务需求相符的作战勤务值班信息系统。

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包括作战勤务值班室兼大会议室、UPS供电室、执勤资料(图)库兼图文工作站、作战数据工作站兼信息保障站及相关基础设施和安保任务现场的信息化设施进行规范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大屏显示系统、音频系统、UPS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沙盘、综合管控系统、电动卷图机、基于影像地图系统硬件设施、液晶升降电脑、配套基础建设系统、装修工程等。

1.3设计指导思想与编制依据

指导思想

以《武警部队内卫总队作战勤务指挥中心建设及运行规范》和《武警部队内卫总队战备工作规范》为依据,武警XX总队“两室三中心”信息化建设和XX、XX支队“一室两站”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并结合XX武警支队现场情况需求,为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与支队任务需求相符的作战勤务值班信息系统和任务现场机动通信系统,制定本设计方案。根据本工程概况和对本项目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XX市支队“两室两站”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设计指导思想如下:

1)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成熟设备

在多种信息高度集成并行的情况下,在技术方案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当前XX支队信息化系统的支撑平台和各类应用,采用先进的、在未来

6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几年内有一定优势的技术作为保障。在设备选型时要选用长时间平均无故障的设备,保证系统7*24小时长时间的可靠运行。

2)采用开放的技术,使系统便于互联、扩展、集成

信息化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因此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式结构,遵循开放式标准,以适应将来技术的发展要求,并便于扩展和与其他设备厂商互联、集成,保护当前投资。

3)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设计在满足以上设计指导思想的同时,还要兼顾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设计依据

《武警部队内卫总队作战勤务指挥中心建设及运行规范》

《武警部队内卫总队战备工作规范》

《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要求及检测评估方法》GJB 5612-2006

《军用涉密信息系统电磁屏蔽体等级划分和测量方法》GJB 5792-2006 《军用屏蔽机房通用技术要求检测》GJB 20219-19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7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福建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J-13-32-2000

《建筑设计规范》GB/T 50314-2000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15734-1995 《通风式灯具安装要求》GB7000.14-200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二)武警XX市支队信息化现状及建设需求

2.1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建设,支队在信息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贯通上下级的信息化体系框架,实现了对各级指挥机构的话音、图像、数据的综合信息保障。但上述各类信息系统在执行作战、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等任务中,仍然处于简单的应用阶段,不能有效保障联合作战指挥任务指挥通信的顺畅。网系间融合互联缺乏有效手段,一体化管理水平还不高,急需大力建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网系互通能力薄弱

在语音通信方面,有公网电话、内部程控电话、集团VPMN移动手机群,这些语音通信系统各自独立,部分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8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因此,保持语音通信系统的畅通,使之能够统一管理和互联互通则是部署综合调度系统的前提。

在视频调度方面,作战指挥视频系统与卫星图像、重要部位监控、查勤系统等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互通还存在障碍。

2)网络引接安全不强

当前从地方引入部份信息资源,但在安全防护上只做到时专机专用,无任务其他专门的安全防护设备,缺乏统一控制、统一管理手段。

屏显终端控制系统落后

现有作战勤务值班室屏显系统由12台LCD液晶拼接屏组成,但其后台终端设备落后,作战勤务值班室视频矩阵只有八路输出,作战勤务值班室视频矩阵也只有六路输出,且屏显模式切换操作不方便、反应速度慢,作战数据工作站和信息保障站还未建设,无法满足联合指挥作战和日常通信保障任务图像显示的需要。

3)缺乏新型指挥手段

基于影像地图指挥信息系统、通信融合指挥系统、指挥专网、机动通信网均未建设。

4)辅助决策系统落后

支队目前在作战指挥中还在使用定制的物理沙盘,并且每次指挥时都要专门定制一个物理沙盘,人力、物理、财力损耗比较大,而且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作战指挥的需求。

缺乏作战指挥专用计算机

作战勤务值班室未配备专用作战指挥作业计算机,满足不了部队在联

9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合战备中指挥决策的需要。

5)电源系统现状

支队机关设置有电源站,但原有的UPS电源主机和UPS电池已经损坏,无法正常供应“两室两站”电源需求,需要针对“两室两站”的用电容量购置相应电池和相关辅材,满足应用要求。

2.2需求分析

1)信息获取需求

引接军队、武警内部和地方单位各种信息资源,扩展作战指挥和勤务管理的信息来源渠道。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分密转接、整编融合、推送分发和数据共享,为一体化指挥平台提供数据来源,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主要引接下列三类信息:

1.军队信息:

(1)引接军委联合作战值班室文电传输系统,获取军队处置的重大突发事件、涉军重大安全事件和刑事案件等信息;

(2)引接总参情报传输系统和首长内参电视系统,获取国际重大安全事件,国内暴恐、危安事件以及我国周边安全态势等信息;

(3)引接军事综合信息网,查阅军委、四总部、军兵种网站,连接全军军训、装备、后勤等业务系统,获取重大军事活动动态、重大决策指示以及相关业务数据等信息;

(4)引接军队空情信息系统,获取我国主要机场、雷达分布、地防部署和重要空域空中禁区、管制特区、作战走廊、主要航线,以及空中目

10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标性质、任务和飞行状态等信息。

2.武警内部信息:

(1)建设武警侦察情报信息处理平台,获取各级侦察人员搜集、整理、上报的各类情报信息;

(2)建设武警侦察情报远程图像传输系统,获取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现场以及部队处置行动图像实时信息;

(3)建设武警保卫部门互联网敏感信息监测系统,获取互联网、公共媒体涉警敏感信息;

(4)建设武警情报网侦系统,获取国内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刑事案件网络舆情动态;

(5)建设武警三级网查勤系统,获取固定目标哨兵执勤和营区、兵器室等监控图像信息;

(6)建设武警动态勤务管控和卫星通信系统,获取重大活动安保、武装巡逻、押解押运等勤务哨兵执勤、任务现场监控图像信息;

(7)建设武警视频指挥系统;

(8)建设北斗动态指挥系统,获取部队机动位置、行进路线等信息;(9)建设武警作战勤务值班重要情况多级同时报送系统。

3.地方信息:

(1)引接地方政务内网,获取当地党政机关发布的重要法规政策、社会民生动态和焦点问题等信息;

(2)引接公安综合信息网,获取当地社会治安动态以及重大安全事件、暴恐事件、刑事案件等信息;

11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3)引接公安天网监控系统,获取重点城市党政机关、中心广场、人员密集场所等监控图像信息;

(4)引接公安交通、铁路航空、城际地铁等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枢纽交通指挥及安全监控系统,获取高铁等重要路段、重要交通枢纽和要道路口监控图像信息;

(5)引接地方测绘地理信息网,获取重要目标的地理信息测绘数据;

(6)引接地方地震信息网,获取地震预警和己发生地震有关信息;

(7)引接地方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获取台风、暴雨、龙卷、雪灾、冰冻、沙尘暴、凌汛等气候信息;

(8)引接地方防汛抗旱信息系统,获取雨情、水情、云图、雷达、预报、灾情、险情等防洪抗旱动态信息;

(9)引接地方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获取森林火险等级、可燃因子、温室度、风力判定、分析监测、预警预报等信息;

(10)引接地质环境信息网分类分级灾情信息,获取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发生的时间、地区和应对措施等信息;

(11)互联网信息。

2)网络系统需求

支队网络目前已覆盖至机关楼所有楼层,改建“两室两站”设备需要配置接入交换机,接入到支队网络中,用于调用支队网络中的各类应用;作战勤务值班室有接入气象预警系统和公安社会面监控系统的需求,采取网络客户端模式分别接入气象及公安的网络内,接入设备不能与综合信息网连接,因此需要物理隔离的网络设备。未来需要建立支队

12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指挥专网,也存在相应的信息需要在作战勤务值班室进行展示,用于决策指挥,也需要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连接。所有外部信息均以专线方式接入作战勤务值班信息系统。

弱电系统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需求

作战勤务值班室、作战勤务值班室属于改建功能用房,信息保障站和作战数据工作站属于新建功能用房,需要更改和新增综合布线系统,用于PC电脑、大屏、电话、服务器、网络平台、视频平台等设备的连接。系统包括显示区、操作区、UPS供电室(机房),采用6类屏蔽布线系统和四芯室内光纤。

屏幕显示系统需求

支队机关:作战勤务值班室和作战勤务值班室需要改造后台综合矩阵,信息保障站利旧现有屏幕。

改造后的作战勤务值班室、作战勤务值班室、信息保障站、作战数据工作站需增加相应管理和视频监控设备。

音频系统需求

作战勤务值班室需实现基地台、手持台、话筒、内线电话、手机、卫星电话等多种通信手段互通,需建设一套音频系统满足作战勤务值班室、作战勤务值班室、作战数据工作站、信息保障站和原作战勤务值班室、作战勤务值班室音频使用要求,同时能对这些音频进行集中调度、切换、控制。任务现场的各前进指挥所、值班室和备勤室需要安装音频设施用于召开作战电视会议、远程指挥等使用。

13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UPS系统

按照要求,作战勤务值班室、作战勤务值班室在市电停电状态下需要保持正常运行2小时,为确保网络畅通,根据各设备负载计算,配备64节12V 100AH电池,可满足2小时满载运行。

配电柜/箱需求

配置一台综合配电柜,环控监控接口,做好二级防雷,在一台配电柜内可管理UPS的进出线及回路,市电各主回路。在作战勤务值班室兼作战勤务值班室、信息保障站、作战数据工作站及机房分别设备一套综合配电箱柜(满足市电及UPS用电)。

席位电源插座需求

作战勤务值班室、信息保障站、作战数据工作站每个席位需安装多媒体隐蔽式地插,接入网络信号、电话信号、音频信号、VGA、HDMI、DVI等视频信号及电源等。

屏蔽机房建设需求

指挥专网系统为涉密系统,需要按照国家涉密机房相关要求建立屏蔽机房,结合现场情况,满足机房选址的各项要求,将原网管中心旁的修理室改建为屏蔽机房。

任务现场信息化建设需求

系统将我情、敌(社)情、边情、舆情、灾情、海情、空情等“七情”融合整编,数据关联交织,实现指挥与信息的紧密交互,精确掌控态势。主要包括综合情报服务、战场态势综合、影像地图服务、二三维一体化标绘、作战行动筹划、协同作战指挥、通信保障、装备保障、

14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政工保障、后勤保障10大项功能。

通信融合指挥调度系统需求

需要建设一套集现场感知、信息传输、指挥决策和全程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所属部(分)队内部的语音通信系统、短波系统、超短波系统、军网手机、卫星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4G动态勤务管控系统等各种语音、视频业务系统整合到处突指挥调度平台上进行统一接入和集中调度。保证随时将所有任务分队通信手段整合,确保部队指挥通信的畅通。

15

智慧营区部队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整体建设方案

(三)系统方案设计

3.1作战勤务值班室设计

3.1.1作战勤务值班室布局设计

作战勤务值班室属于改建,建设在机关配楼7楼,长12.3米,宽10米,总面积约120平方米;按照功能分为显示区、指挥控制区、值班区、地图展示区;作战勤务值班室集成显示系统、指挥控制、社会面监控、营区监控、网络查勤、视频指挥系统等功能,实现营区监控、勤务管理、网络查勤、语音对讲、实时指挥等需要主要用于平时作战指挥、召开作战会议和处突事件应急指挥,采用“一”字形布局,划分为显示区、指挥区、值班区、休息区。显示区位于前端,利旧原有2*6拼接屏,指挥区位于中间,设置12个席位的多功能指挥桌,两侧悬挂兵力部署图,军事地理图,军事交通图和行政区划图等要图,要素区位于两侧共14个席位,设置情报侦察、作战技术保障、警务、装备、机要、政工、后勤、预留。指挥桌和各要素席位配备必要的指挥、通信器材、办公设施,墙上适当位置悬挂职责牌,管理规定、应急指挥流程。会场设置2个手拉手会议主席单元和10个会议代表单元。

3.1.2大屏显示系统

3.2.2.1大屏显示建设概述

作战勤务值班室显示系统利旧12块排列46寸超窄边高清液晶拼接屏,拼接屏上方设置双基色LED条屏。改造的内容主要是对现有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8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