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谈判大赛

更新时间:2023-08-30 02: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模拟外交谈判大赛

——加拿大关于解决北极领土、自然资

源、航道归属的争端的条约的谈判方案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加拿大关于解决北极领土、自然资源、航道

归属的争端的条约的谈判方案

一、 谈判主题

与美国、俄罗斯、挪威、中国、日本、加拿大、丹麦等国缔结一项关于解决北极领土、自然资源、航道归属的争端的条约。

二、谈判团队人员组成

主谈:外长肯尼 (Jason Kenney)

决策人:

加拿大

国会

法律顾

问:

******

军事顾

问:

******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三、谈判背景

国际

政治:当前国际局势, “一超多强”局面未曾改变,美国在伊拉克受挫,但元气未伤;欧盟实力增强,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俄国实力逐渐恢复;中国实力持续增强;美欧、美俄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深层次的矛盾、分歧并未消除;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关系紧张:我国与美国在“西北航道”的归属问题上存在矛盾。

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其他各国经济也均受到不同程度打击,经济危机负面影响仍未消除; 交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山融化,预计不出10年,穿过北冰洋、连

通大西洋和

太平洋的

“西北通

道”在夏季

就可通航至

少1个月,

最快到20

80年整条

航道可完全贯通。届时,经“西北通道”从亚洲到欧洲,将比走巴拿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马运河缩短上万公里行程。

自然资源:北极地区石油储量约有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已探明世界石油储量的25%,天然气可达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被誉为“地球尽头的中东”。此外,北极还富有金、银、铜、镍、钚、铀和钻石等。在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北极相关各国为此展开激烈争夺,日趋白热化。

军事:在北极地区争夺中展示军事力量成为重要手段。俄罗斯于2009年发表了《北极战略规划》,宣布将组建“北极军”。同年5月的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宣布将在必要时以武力维护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同年7月,俄罗斯两艘核潜艇在北极极点附近试射2枚远程导弹,随后俄潜艇又出现在我国沿海。作为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圈地行动的反击,美国在2009年1月出台了关于北极地区政策的国家安全指令,并派遣破冰船对阿拉斯加大陆架延伸海域进行测绘。2009年3月21日,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在北冰洋地区冲破1米厚的冰层露出冰面。此外,丹麦、挪威等其他北极周边国家也争相派出军事力量宣示主权。2009年3月下旬,挪威军队在北极海域进行了军事演习,并将北极资源冲突激化设定为演习背景。

国内

我方军事实力不足,但军事部长公布了336亿美元的未来30年海军造舰战略,为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建造战斗和非战斗舰艇。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已重获增长,但经济增长前景仍将面临不确定性。通过本次谈判争取丰富的资源对于国内经济形式的好转意义重大。

四、优劣势分析

我方优势:

1、我国在北极问题上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我国地靠北极,沿北冰洋领土面积大,在拥有北极领土的美国,俄罗斯、冰岛、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等诸国中,我国沿北冰洋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排在第二位。

2、对北冰洋地区主权宣布最早。在环北冰洋各国中,我国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对北极主权要求的国家。我国政府自1925年开始就主张对北极部分领土拥有主权。在二战期间,我国通过皇家骑警的来回巡航宣示对西北航道的主权,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又首先宣布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

3、可选择的盟友多。我国和英国关系密切,英国保手党、自由党两党的中右政府对我国在北极地区争取更多权益表示支持。迫于俄罗斯咄咄逼人的北极攻势,美国极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就某些问题选择与我国联手,迄今为止,美国已和我国在北极地区进行了三次联合科考活动。2010年7月26日,美国政府就已经宣布,将与我国共同派遣派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海岸警卫队绘制北极大陆架外缘图。我国与美国正正收集研究结果,以支持对北冰洋地区主权的主张此外,我国与俄罗斯也有共同的立场的共同立场,我们都认为只能依据科学数据争取北极大陆架拥有权。所以,届时,我们双方可以选择联手防止其他的国家在北极夺取更多的利益。

4、在争议领土上,我国比俄罗斯更占据地理优势。俄罗斯往往需要派出远程轰炸机才有足够的油料“巡逻”、往返,而我国只需要战斗机就足够。

5、我国的“北极环境政策”赢得了主动权,同时,与北极原住民携手演练应对石油泄漏事故的行为赢得了原住民的好感。

我方劣势:

1、国际影响力相对不足。美国为现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对国际事务影响力巨大。世界俄为老牌军事强国,且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北欧诸国在历史上有着极深的渊源,在北极事务上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不排除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联合的可能,冰岛和丹麦是欧盟向北极进军的凭借,在北极问题上,北约必定会尽力支持这两国。

2、我方与北极诸国关系复杂,纠纷多。在北极圈内,我方与俄罗斯、美国和丹麦三国有着领土争议。虽然我国最早宣布对北极的主权,但是最近两年俄罗斯在大陆架理论的支撑下先声夺人,在北极海底插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旗、向北极增兵,这使得我国压力倍增。在今年8月24日,为维护我国主权,我国空军战斗机在北极上空对两架接近我国领空的俄“熊式”轰炸机进行了拦截。若是在北极的争夺白热化,我国将不可避免的和俄罗斯形成更严峻的军事对峙的形势。在西北航道问题上,美国政府若是坚持把“西北航道”作为开放水域的国际航道,无疑也将加大我国和美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分歧,于维护我国的主权不利。此外。汉斯岛争端尚未得到解决,我国与丹麦的矛盾依旧很深。

3、我国军事力量不足。我国北极部队集群情况糟糕,仅有雪上巡逻队控制其辽阔的北极领土。武装力量全部部署在南部地区,实力不济,仅有3个摩步旅,86辆坦克中仅有20辆“豹-2”符合现代要求,66辆“豹-1”坦克战斗力不足,另外约有500辆装甲输送车、100多门火炮、80架F-18战机。

4:长期以来,我国在外交上紧随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压缩了我国的外交空间,不利于在国际社会上争取更多支持

对方优势:

1、美国,国力强盛,国际影响力大。虽然在金融危机中,经济受损,但是其庞大的经济总量与规模仍然可以使其在对北极的争夺中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在外交上,若是不能把北极问题局限北极圈8国内的话 ,美国可凭借其在国际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实力拉拢或是迫使更多的国家在北极问题上对其给予支持。长期以来,美国在总体科技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水平上领先我国及其他诸国,北极问题涉及的利益巨大,美国可以阿拉斯加为平台,在北极建更多的科研站以在地理地质学上寻求更多有利于美国的证据。

2、俄罗斯在北极圈内领土面积最大,在北极的地质研究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有专门研究北极地区的科学专家人数远远超过我国及其他国家。其目前在北极运转的气象站约为50个,数量也远远多于我国。俄罗斯科学家们于2004年编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幅北冰洋海底地形图使得俄罗斯在罗蒙诺索夫海岭地区的归属权争夺中具有优势。

3、芬兰 瑞典 丹麦为欧盟成员国,三国势必会获得欧盟的支持,在欧盟的授意、协调下,不排除三国结盟的可能。而冰岛也很有可能依附美国或欧盟,从而增加自身竞争力。

对方劣势

1、利益存在分歧,相互之间有矛盾,极有可能会互相牵制。

2、美国只有阿拉斯加一块地方与北冰洋接壤。

五、谈判目标:

1、 战略目标:

北极战略是我方全球战略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北极地区的稳定和进一步加强对北极事务的控制和主动权,是我方近期战略目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标。

2、 我方完全目标:

(1)在北极边界争端中取得进展是谈判的优先考虑事项。在坚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上解决与有关国家的边界纷争。继续提出原来所主张的“扇形划分原则”,如遇强烈反对或对方不予理睬,则以之为筹码迫使其他方作出让步。切实扩展本国在北极的领土利益,重点要求关键海域、海峡等战略地区的领土主权。

(2)在联合国现行框架内、以和平文明方式谈判协商北极资源开发利用权力问题,最大限度保证我方开发利用北极资源的利益。但可作有限让步,或共同开发、或合作利用北极资源。

(3)呼吁国际社会的统一行动加以解决北极环境问题,与各方密切合作,在北极地区的开发与管理关系上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加强相互了解,建立长效对话机制和约束体制,切实维护地球的“最后宝库”。

(4)试图以争议较小的环保问题为切入点,缓和各方领土资源等纠纷,加强沟通,逐步解决领土资源问题。

(5)与参会各国交流意见,探求其主张和谈判底线,争取建立各种联系,发掘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共同立场,对领土争议、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问题达成一致的原则性意见,以方便以后进一步协商谈判。

(6)签订《和平开发北极的公约》,建立国际法形式的合作机制,维护其强制约束力,保障条约实施。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3、我方最低目标:

(1)与各方建立起长效协商对话机制,发掘有效沟通渠道。

(2)表明我方利益所在,探知其他各方主张及利益诉求。

(3)对领土争议、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问题达成一致的原则性意见:如在联合国框架内协商、遵守有关国际法、和平协商等。

(4)签订《和平开发北极的公约》或其他类似的文件条约,各方确认一起合作维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避免北极资源遭到恶性开发和破坏。

六、程序及具体策略

1.开局(构建合谈环境)

(1)尽量避免其他国家卷入会谈,不可避免则争取吸纳西欧国家;

(2)促进与中国日本的交流,促进与中国关系的解冻;

(3)坚持多方会谈,反对任何双方抛开会谈独自签订和约;

(4)坚持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下进行谈判,并依据条约规定提出我方的领土要求;对美国,则只要其不明确拒绝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亦可以进行谈判;

(5)坚持和平会谈,反对任何使用武力的行径。

2.中期阶段(纵横捭阖)

(1)避免丹麦与俄罗期之间达成和议,以免两国在罗蒙诺索夫海领问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题上达成和解,造成对我方不利的态势;

(2)尽量与美国保持一致,与丹麦达成和解。优先解决西北航道与汉斯岛的问题,以增加罗蒙诺索夫问题的筹码;

保持与中国日本关系的和缓,甚至可在合理的基础上,同意部分海域作为公海;如果西欧国家被吸纳,同上;

(3)依据翔实的资料,证明我方的领土要求的合理性:我方的大陆架;我方最早对主权提出要求等等;特别要指出俄罗斯此前做出的对北极的主权宣示是以武力争夺北极,此类行径是无效的;

(4)联合俄罗斯,制约美国在西北航道上的步伐:可以有条件地表示支持俄罗斯对东北航道的部分要求。

3.僵局处理

(1)在合理的基础上,向美国做出让步,同意部分西北航道作为公海,以促成与美国的和解。并且利用美国对俄罗斯的戒心,在罗蒙诺索夫问题上主动做出一些让步,防止美国过度支持罗蒙诺索夫海岭的共同开发;

(2)促成汉斯岛问题的解决,换取丹麦在罗蒙诺索夫问题上的谅解;

(3)对中国日本等国要求北极共同开发的要求,可以作出适当的回应。

4.最后谈判阶段(把握底线)

(1)防止各国独自占据一块争议领土,最低底线促成共同开发;

(2)重点放在北极点附近(罗蒙诺索夫)的问题的解决。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七、谈判资料

一、国际法依据

1 、《南极条约》。1959 年12 月1 日, 美国等12 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规定了南极地区应专为和平目的使用、科学调查自由和国际合作、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南极地区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所谓“南极条约体系”。这一模式的吸引力在于, 它为南极地区“量身定制”了关于其法律地位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全面安排, 而同属极地的北极地区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正在于此。

2 、《斯瓦尔巴德群岛条约》。总面积62700 平方公里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位于北极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的地方之一。根据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等18 个国家1920 年在巴黎签订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条约》(1925 年中国、前苏联等33 个国家也成为缔约国) ,各缔约国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 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 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该条约使斯瓦尔巴德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非军事区。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对各种海域划分和各国在有关海域开展活动的法律制度作了较为全面和一般性的规定。在以海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洋为主、呈“地中海”态势(周边陆地包围着中央的北冰洋海域) 的北极,《公约》可以为这一地区法律秩序的构建提供重要基础。

4、“八国条约”。1990年8月28日,经过4年多的艰苦谈判之后,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前苏联共8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的雷孛柳特湾市最后签署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章程条款,成立了第一个统一的非政府国际科学组织,也就是所谓的“八国条约”。章程条款明确规定,只有国家级别的科学机构的代表,才有资格代表其所属国家参加该委员会。1991年1月,该委员会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接纳法国、德国、日本、荷兰、英国6个国家为其正式成员国。至此,人类在北极地区的国际科学合作,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但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96年4月23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通过决议,接受已在北极地区开展过实质性科学考察的中国为其第16个成员国。

5、“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从1911年开始,仅就保护某一种动物而言的条约和协议就出台了,但真正提出对北极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全面保护则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1989年9月20日至26日,根据芬兰政府的提议,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前苏联,派出代表,召开了一次咨询性会议,共同探讨了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北极环境的可能性。1990年又召开了一次预备性会议,并于1991年正式签署了一项叫做“北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极环境保护战略”共同文件。至此,有关北极的环境保护问题,则有了一个国际性的协议来加以实施和控制。

二、北极年鉴

1730年前后,当时还是英国所属殖民地的“美国”人就驾驶

捕鲸船远航至加拿大与格陵兰岛之间的戴维斯海峡作业。

1765年,经本杰明 富兰克林介绍,美国自然科学家伊兹拉 斯蒂尔斯书面建议俄国科学院院士米哈伊尔 罗蒙诺索夫联合开展北极气象、地磁极、植物等学科的考察。

1784年,俄宣布对阿拉斯加、白令海峡、阿留中群岛等广大地域的领土拥有主权,并立即进行捕猎海豹的活动。

1789年,美国国会首次支持对巴芬湾的考察,以证实约翰 彻奇曼关于地磁漂移的理论,并考察从大西洋经北冰洋至太平洋的西北航线。

1799年,俄皇保罗一世成立俄国一美洲公司来管理俄国在美洲的领土(阿拉斯加)。

1803年,由于清政府拒绝俄国商船进入中国港口,美国波士顿公司同意与俄国一美洲公司合作,将该公司的海豹皮等货物用美国船运人中国广州。

1846年,美、英签订美—加边界条约,按北纬49度划分两国边界。

1850年,美国与英国合作寻找失踪的富兰克林探险队,从此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美国正式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北极考察活动。

1852年,美国国会拨款12.5万美元责令美国海军对白令海峡及北冰洋渔场进行实地考察。考虑到对亚洲贸易及美国的航海利益,参议员西沃德极力强调北太平洋海域对美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1867年,美、俄正式签订购买阿拉斯加的协议。

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阿拉斯加毛皮海兽保护法”。国会批准格兰特总统关于向北极派遣考察队的建议,并拨款50000美元。这是19世纪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全部由政府出钱支持的北极考察。

1880年,为参加国际极地年计划,美国国会批准在北纬81o建立北极临时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并寻找捕鲸的新海域。

1882年,美国与其他11国共同实施首次国际极地年计划。 1889年,美国国会批准美国加入关于保护濒危海洋动物及海洋资源国际法。

1894年,美国国会批准7500美元在阿拉斯加居民中推广驯养北极驯鹿。

1896年,在阿拉斯加与加拿大交界的地区发现丰富的黄金矿床。

1909年,著名的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宣布到达北极点。皮尔里毕生从事北极探险与考察事业,曾于1892年首次查情并宣布格陵兰是一个岛屿。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1911年,美、俄、日、英签署毛皮海豹保护公约。

1914年,针对“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美国签署国际安全航海条约,并开始实施北极冰山巡航。

1920年,包括美国在内的18个国家签署斯瓦尔巴条约。 1928年,美国地理协会出版了“北极研究问题”的报告,并提议召开世界范围的国际会议来确定北极科学研究目标。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北极活动的动力将是科学,而不再仅仅是探险。” 1929年,应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及总统柯立芝的建议,国会拨款参加19国联合实施的环北极地球物理观测站网。

1932年,美国国会向国务院拨款30000美元用以参加第二个国际极地年计划。

1933年,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两极地区:在南极与北极领土要求的研究中,对地理与历史资料的考虑”的报告。这份报告立即构成美国对极地领土主权问题的原则基础。

1939年,美国参议院讨论购买格陵兰岛计划。

1940年,纳粹德国在格陵兰岛东部建立雷达及气象站,以支持在北大西洋作战的德国舰艇。

1941年,美国与丹麦共同在格陵兰岛建立空军基地。

1944年,罗斯福总统在全国广播讲话中强调北极对美国的永久性意义。海军开始实行在阿拉斯加北坡勘探石油的10年计划。美、加成立北美北极研究所。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1947年,在巴罗成立美国海军北极研究所。

1950年,美国开始实施从阿拉斯加至冰岛的庞大军事设施建设计划。

1951年,签署美国—丹麦联合防卫条约。

1952年,美国建立“T-3”浮冰站。

1953年,美国国会颁布外大陆架法案。范围包括阿拉斯加陆架区、阿拉斯加湾、北太平洋、白令海、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域。 1955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建立北美防空预警系统。在日内瓦首脑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建立国际性“开放天空”和“北极地带监测计划”。

1957年,实施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美、苏等12国成立国际南极研究特别委员会。美、苏、日、加建立北太平洋毛皮海豹保护委员会,后于1963、1969、1976、1980年修正。

1958年,美科学院成立极地研究委员会。前苏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正式拒绝“开放天空”和“北极地带监测计划”。美开始建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

1959年,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苏联、英国、美国等12国签订南极条约。 1968年,阿拉斯加北坡普鲁度湾发现大油田。在白宫科学技术办公室指导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部门间北极研究协调委员会。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1973年,美、加、丹、挪、苏签署旨在保护北极熊的多边协议。

1976年,美、苏签署保护候鸟及环境的公约。

1977年,在阿拉斯加的巴罗召开首届环北极人大会。该次会议不仅再次强调了北极土著居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会议还邀请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土著人代表。这样,会议的意义就大大超出了北极的范围。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包括全世界所有土著种族在内的“第四世界”概念。同年普鲁度湾原油经过1300公里长的输油管横穿阿拉斯加到达瓦尔迪兹港。

1983年,白宫发布了里根总统签署的“美国的北极政策”,强调美国在北极地区独特的关键性利益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资源及能源开发、科学调查和环境保护。

1986年,环北极健康国际联盟成立。

1987年,美总统里根和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美苏首脑会议上共同强调合作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研究。

1988年,环北极国家起草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条款。 1990年,环北极8个国家联合正式成立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

1991年,在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又接纳德国、日本、波兰等6国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正式成员国。 1992年,美国北极考察委员公布新的北极考察10年规划——

参加谈判类比赛的策划书,大家可以看看!!

北极系统科学计划。

1993年,美国北极考察委员会接待中国北极考察筹备组先遣小组,并开始建立中—美北极科学考察合作关系。同年,美国和俄罗斯政府都宣布,他们部署在北冰洋的核攻击潜艇对其他国家的北极科学家开放。

1994年4月,美国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与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签订开展地貌环境与弓头鲸生态合作研究的协议书。

八、应急情况预案

1 、丹麦可能会以某些让步与他国结成同盟对我国施压,以在汉斯岛问题上获得优势。

应对方案:加强对丹麦活动的关注,同时应注意加强与美合作,达成共识,以应对丹麦等国压力。

2、俄国利用在北极地区的优势军事实力迫使我方让步。

应对方案:加大海军建设力度,同时利用国际舆论,联合多国共同声讨。

3、数国联合迫使我方在某个关键问题上让步。

应对方案:据理力争,无果则以退出谈判相威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cvi.html

Top